《黄河与中华文明》:一本书读懂黄河的历史与现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河的知识有哪些简介 《黄河与中华文明》:一本书读懂黄河的历史与现在

《黄河与中华文明》:一本书读懂黄河的历史与现在

2024-07-16 11: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推荐

1.逐段梳理,完整呈现黄河地理全貌

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你知道黄河究竟从哪里来,源头是什么样子的吗?

黄河九曲十八弯,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何画出壮丽的大河,中华儿女又如何建设大坝、水电站,让母亲河更好地造福人民。

从黄河源头直至入海口,逐段梳理流域面貌、重要支流、地理水利,信息量巨大。

全书彩印,配有大量精彩航拍图,更有高科技软件专业制作的黄河流域图独家呈现。

2.从上古到当下,黄河流域的兴衰历史娓娓道来

中华文明如何在黄河流域兴起,最早的“中国”二字在哪里发现?

秦汉和唐宋是黄河流域的辉煌时期,黄河儿女繁衍生息,又由于战乱向其他地域迁移,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你的祖先,是不是就来自黄河呢?

我们的祖先对黄河做过怎样的探索,又是怎样一代代治理黄河的?

3.高屋建瓴,解析黄河形成原理和治理方案,展望未来

河流为什么对人类文明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黄河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为什么是黄的,它有变清的那一天吗?

黄河历史上曾经有过较长时期的相对安流,从中汲取经验,有助于当下的治理;梳理黄河流域璀璨的文明遗产,为当下继承与开发提供方向。

4. 历史地理领域一流学者葛剑雄教授新作,数十年心得汇于一书

葛剑雄教授,我国著名历史学者,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他师从谭其骧先生,也继承了老师对河流的研究,数十年来始终关注黄河,研究成果与心得尽汇于此书。既有翔实细致的具体数据、文献资料,又有历史传说、人物故事,更有宏观视野和理论构建。无论是想了解黄河,还是治理黄河、弘扬黄河文化,这本书都不容错过。

引言 河流与人类文明

一、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二、人类与河流的互动

第一章 大河上下

一、源在天上:黄河上游

二、中流砥柱:黄河中游

三、奔流向海:黄河下游

第二章 黄河—— 中国的母亲

一、无可争辩的地位:本土古人类的发祥地

二、农业文明的曙光,中华文明的起源

三、中国的来历

四、天下之中——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第三章 黄河儿女

一、商周时期:华夏的扩展

二、秦汉的开拓与移民

三、南迁的序幕

四、永嘉南渡

五、向西北和东北的迁移

六、怛罗斯的战俘和安史之乱后的南迁浪潮

七、靖康之乱后的南迁和金、元时的外迁

八、开发边疆

九、各族人民的大熔炉

十、黄河儿女的贡献

第四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探寻河源

一、导河积石

二、重源伏流

三、亲历河源

四、探寻河源

五、测定正源

第五章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一、大庆关沧桑和洛水、汾水入河之谜

二、变化莫测的下游河道

三、分流湖沼何处觅

第六章 俟河之清 人寿几何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黄河泥沙及其来源

二、下游悬河:惊人的泥沙堆积

三、中游来沙,暴雨助虐

四、干支流的下切和侧蚀

五、沟壑的发育和塬的缩小

六、从统万城兴废看沙地的扩展

七、平原飞沙何处来

八、森林的消失

九、八百年安流谁创造

第七章 大禹的事业——历代治黄

一、大禹治水

二、战国筑堤,河道固定

三、瓠子堵口

四、贾让的“治河三策”

五、王景治河

六、高超合龙

七、贾鲁河的来历

八、潘季驯“束水攻沙”

九、靳辅和陈潢的贡献

十、近代水利学家的代表——李仪祉

第八章 黄河万古流

一、黄河能长期安流吗?

二、悬河会落地吗?

三、黄河能变清吗?

四、黄河流域能保持繁荣吗?

五、中华民族复兴,黄河文明永葆青春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精彩

章节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晚期,在今天中国的北部出现了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并各自形成了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一些河水不再流入湖盆,而是流向地势低的东方。有的湖盆缺水,甚至断水,有的被新形成的河流连通,成为河流的一部分。随着地势高差的增加,更多的小河汇聚成较大的河,或者没入了其他河道,或者侵夺了其他河道。水量的增加和流水比降的加大,加剧了对河床的下切和两岸的侵蚀。在黄土高原,这种侵蚀和夺袭尤其明显和迅速。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10万年至1万年前的晚更新世,黄河演变为从河源到入海口贯通的大河。

比起形成于300万年前的长江来,黄河要年轻得多。

(版式图)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世界长度第五的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流过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687千米,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西界巴颜喀拉山,北抵阴山,南至秦岭,总面积81.31万平方千米(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千米)。在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一度注入黄海,其流域范围、面积也有过较大变化。

年轻时,我经常在地图上看黄河。当时看到报道,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时曾说过,他希望能骑着马沿黄河走一次。看到黄河上游蜿蜒于高原雪山之间,两岸都是深棕色。那时我的职业是中学老师,与考察、研究、探险沾不上边。自己拥有的交通工具是一辆自行车,每个月的工资不过三四十元,我自然不敢发这样的宏愿。

1966年11月我乘火车由上海去北京,驶出济南站后我就急切地看着窗口,终于第一眼见到了黄河。只是不无失望,与我此前在南方见过的江河相比,丝毫感觉不到想象中的黄河应有的气势。1978年后我成了历史地理专业的研究生、大学教授,有机会在郑州、风陵渡、开封、兰州、炳灵寺、包头、河口村、银川、三门峡、壶口、老牛湾等地观赏黄河,感受黄河,考察黄河,或在岸边驱车,或走过跨河桥梁,或沿峡谷步行,或在河上泛舟,或在遗址怀古,还有几次在飞机上俯瞰,这才目睹黄河的万千气象。但是我知道,尽管道路交通建设飞速发展,但在黄河上中游的不少河段,还没有修通沿河岸的道路,要绝对地沿着黄河走一遍,无论是骑马还是开车,依然只能是一种愿望。

(版式图)

1981年至1982年5月31日,一位考察家完成了徒步全程考察黄河。看了他的事迹,我知道常人是不可重复的。我有自知之明,只能企盼再多看几段黄河。

1987年6月,我与一位同学从上海乘火车去格尔木,准备换乘汽车去拉萨。车过洛阳,我们的车厢上来母女两位女士,那位年轻的女士还有些面熟,她们的铺位就在我们的旁边。第二天交谈后,才知道是漂流黄河勇士郎保洛的妺妺郎保湘女士和她母亲。郎保洛已在青海黄漂中殉难,她们是去料理后事的。后来见到报道,这支黄漂队在付出了包括郎保洛在内的7位队员牺牲的惨重代价后,终于在9月25日胜利漂至黄河入海口。

当然,我们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卫星遥感照片,从黄河源头一千米一千米地看到入海口,甚至在重要的、有特色的河段一米一米地看。但非专业人士不会有这样的兴趣,也不可能都看懂。既然如此,就请热爱黄河、渴望了解黄河的朋友们,与我一起从源头出发,纵览大河上下!

先睹

为快

点此进入 京东 购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