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黄梅戏中的角色与服装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梅戏的脸谱与服饰 传统黄梅戏中的角色与服装研究

传统黄梅戏中的角色与服装研究

2024-04-16 11: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韩燕梅

摘要:成熟的黄梅戏最早应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即清咸丰(1851-1861)前后,是一个“晚生”的剧种。由于晚生,便可以广泛吸收借鉴兄弟剧种的既有成果,汲取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黄梅戏;黄梅戏角色研究;黄梅戏服装研究

一、黄梅戏的起源

黄梅戏是从民间歌舞发展成长起来的地方剧种。形成初期,演出地方多在田间、地头,演员也多是当地农民和手工业者,加上受当时物质条件的限制,所以并没有固定的角色分配,更没有与角色相对应的服装。所以剧情不论古代现代,演员一律穿当时的生活装。随着发展演员开始向当地观众借用演出服,比如新娘子的嫁服,比较新的衣裤等。在出现了半职业性的班社以后,因为有固定的专门表演者,逐渐增添了表演服装。演出的角色也有了新的变化,不再是田间地头的即兴表演,而是出现了小生、小旦甚至还有小丑等角色。此时黄梅戏已初步具备比较成熟的剧种应有的条件。在出现职业化的表演团体后,黄梅戏的角色分工和服装类型受兄弟剧种尤其是京剧的影响很大,有些服装造型就是完全从京剧中来,逐渐使演员的服装艺术化,不再是日常生活所穿的服装,这在黄梅戏服装造型的发展中跨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黄梅戏服装与角色的演变

在出现半职化班社后,开始演出大本戏,上场的人物多了,角色也就有了一定的分工。至于当时角色的具体分工,各地的说法不一,据王长安主编的《黄梅戏》中介绍,怀宁老艺人丁永泉提到前辈女演员胡普伢时说:“她虽然是个坤觉,生、旦、净、末、丑确行行都会,行行都好”。

“生旦净末丑”的提法是从青阳腔徽调到京剧相传下来的。就怀宁石牌一带的班社言:当时演小生的只穿一件长褂,演花旦的都是找农村姑娘借蓝色“土林布”褂子,庙里的袈裟、道士袍也往往被租用。由此可见黄梅戏的角色分工是以生、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小生扮秀才时穿蓝大褂,将领子往里翻,成褶子状,接上水袖,称为男褶子。小生扮生意人或其他年轻人时穿普通的蓝大褂。

花旦扮小姐时,穿当地年轻姑娘出嫁时的红袄、红裙,扮丫鬟或未成年的姑娘,穿农村女孩子平时穿的裤褂,胸前系“饭单”,饭单又称围腰,饭兜,无袖,上小下大,有两条腰绳,外穿,当时主要由当地生产的蓝地百花的印花布做成。老旦扮老妇人,不问贫富都是黑褂黑裙,彩旦穿彩色褂裤。正旦扮中年妇女,穿蓝褂系黑裙。此时黄梅戏的旦行,不问是花旦、正旦、老旦、彩旦,都没有用过带水袖的服装。丑扮演普通劳动者,都是茶衣,或称柴衣、布裙。茶衣又称杂衣、柴衣,一般外穿,对门襟,如意领,小袖,一般扮演书童、艄翁、樵夫、店小二等角色都外穿茶衣表演。茶衣代指百姓身份,当时茶衣也是向当地观众借用,是当地农民打柴弄草时穿的一种上衣,用树根染成茶色,布裙是竹木匠平时用的围裙,有蓝色和白色两种。丑扮富家子弟借穿绸质长衫,丑扮县官,主考,则到庙里借菩萨穿着的红袍。庙里的袈裟、道士袍也常常被租用。袈裟,又称百家衣、偏衫,多为红色,一般金绣方砖纹,软缎质。袈裟无领无袖,上下一样大,衣长及膝下,左上有挂环,右下有挂钩。袈裟为佛门标志性服装,一般斜披在袍服之外,也可以在当水、施法时使用。权贵一般用金绣长袈裟,而贫僧多用黑色或白色素绣的袈裟。道士袍也称道士衫、道道衣等,素色居多,一般为老年男女或富家奴仆平时外穿,道士袍代指普通的百姓身份。在舞台上穿道士袍一般会带领条,不同身份、地位和性格的男女,往往穿不同颜色、样式的道士袍。

黄梅戏在出现职业化正规化的表演团体后。角色有了更细致的分工,出现了名目较多的行当,但生、旦、丑是一个班社的主要角色。黄梅戏发展到辛亥革命时期,角色分工被归纳为“上四角,下四角”。丁永泉说:“上四角是正旦(青衣),老生(白须),正生(黑须),花脸;下四角是小生,花旦(包括闺门旦),丑角,老旦。”根据什么把八个行当“四上”“四下”,老艺人也说不清楚。上、下并不决定所属行当的演员在班社中地位的高低,只是在后台化妆时所坐位置有一定的区别,即大家围坐在一张长方形的台子上,上四角的正旦、老生、正生、花脸坐在台子的上方,下四角的花旦、老旦坐在下方,小生坐左侧,丑角坐右侧。

黄梅戏在职业化之后,产生了专门带班的班主。他们赖以组班是资本,就是准备着可供各个角色穿戴的衣物。好一点的班子,身上穿的有男帔、女帔、男褶子、女褶子、蓝官衣、红官衣等服装多件,外加一件男蟒;男褶子,又称男衫,蓝衫。男褶子按角色分文生褶子(素雅,轻盈)、武生褶子(大绣,持重)等。其源于古代斜领大袖衫,右衽长袖,大襟大领,开衩敞袖,一般外穿,有时也用来衬内,丝绸质地,一般为扮演年少书生、文人、雅士等角色时外穿,代指古代“体面的人”。不同身份、地位和性格的男子,往往穿不同颜色的褶子。女褶子色彩各异,多为红、黄、绿、黑、天蓝、淡青、杏黄等颜色;女褶子对襟立领,身长过膝,开叉,绣花或镶边;长衫大袖较短,有水袖,短衫小袖无水袖。女褶子一般外穿,绸缎质。女短褶子有时扎腰帕,一般为旦角平时外穿。女褶子代指体面的女人,用途很广,是黄梅戏舞台基本服装。 男帔又称便服,对襟长领,绣团花或团龙,镶领边;大袖较短,有水袖,宽腰,长至足,左右开叉,一般外穿,软缎质。男帔一般为帝王、新科状元、员外等角色在家平时所穿,颜色各异,不同身份穿不同颜色的男帔。正黄色绣金龙多为帝王或王侯所穿,红色或粉红色的绣花男帔一般为新科状元所穿,员外一般穿紫色男帔,另有天蓝、淡青、杏黄、古铜色的男帔。女帔则分团花对帔、角花帔和观音帔。女帔色彩各异,多为红、黄、绿、黑、天蓝、淡青、杏黄等颜色; 对襟长领,大袖较短,有水袖,多绣花,领口镶边;长及膝,一般外穿,软缎质。女帔一般为妃子或贵妇平时外穿,代指体面的贵妇。在舞台上新娘一般穿红色女帔;粉红色绣花女帔为花旦所穿;服丧贵妇一般穿黑色女帔;淡青色、天蓝色一般为书香门第贵妇所穿;杏黄、香灰、古铜色一般为老年妇人所穿;而正黄绣花、绣凤女帔则多为宫中皇后或王侯之妻所穿。男蟒是黄梅戏舞台帝王将相基本服装。

此时黄梅戏舞台从角色及其服装上,就可以分出人物的贫富贵贱,官阶高低。例如《张朝宗告漕》中广济知县穿蓝官衣、黄州知府穿红官衣、湖广总督穿蟒,官大官小,一目了然。旦行中的贫婆、贵妇、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也可从服装上区别开来。不像早期那样不分贵贱乱穿衣。

黄梅戏艺人职业化以后,也有的旦角演员自备行头,但都离不开京剧的服装样式,有的衣物往往是京剧演员转让的。实际上,黄梅戏一直受着京剧的影响,当时带班的班主,有的是京班出身,衣物也是从京班中弄来,加之京剧演员陆续转唱黄梅戏,所以当时黄梅戏的角色与服装基本是沿袭京剧的模式,没有从自身的基础上提高,没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直到建国之后,各地政府大力扶持黄梅戏的发展,出现了专业的舞美设计工作组,这一状況才有所改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