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势如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梅县独山镇长叫什么名字 乡村振兴势如虹

乡村振兴势如虹

2024-07-09 21: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今年8月1日,市委书记张家胜在全市县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上强调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乡村振兴,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今年以来,黄梅县以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紧扣“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基调,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片带”同发力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这个村是我们的‘十里观光长廊’乡村振兴示范片重要节点,在绣娘田园的带动下正逐步做深农文旅融合发展文章。”8月23日,在停前镇海螺山村,黄梅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梅峰表示,该村委会一班人凝心聚力,谋划产业发展,拉长产业发展链条,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十里观光长廊”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示范片,位于黄梅县北部大别山余脉丘陵岗地中,跨越杉木乡、停前镇两个乡镇,辐射藕塘村、旗杆村、柴培村、周铺村、柯岭村、界岭村、刘壁村、童寨村、邓坳村、海螺山村、铁牛村11个村。

在杉木乡藕塘村,邢绣娘生态旅游产业园综合体坐落于此,项目备案总投资11亿元,总面积20000余亩,是黄梅县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湖北邢绣娘林农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黄冈市“能人回乡”号召而开发建设,以三大产业、四大区域、八大主题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已建成鄂东动物园、绣娘集市、康养民宿村、5D玻璃天桥等景点,成为黄冈及周边地市游客休闲娱乐的打卡景点,从今年元旦开园至今已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00万元。

“十里观光长廊”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示范片内,童寨村紫玉蓝莓基地、铁牛村美丽乡村建设、东山小镇等一批农旅融合、休闲观光景点落地生根,成为示范片内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停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魏斌介绍,在乡村振兴示范片的带动下,全镇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格局基本形成,四大产业基地初具雏形。

——大河镇环永安水库红色文化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片,位于永安水库沿线,包含吴祥村、香炉山村、永安村3个村,辐射大庙村、吴箭楼村、团结村、栗子园村4个村。

其中袁夫稻田是黄梅的一张旅游名片,也是城与乡、农与工、生产生活生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田园综合体。

去“袁夫稻田”看向日葵、吃有机饭、赏稻田瑜伽、看火车餐厅、住稻田民宿已成为热点和潮流。米奶、米酿、米酒、米醋等稻米衍生产品被不断研发,春播、秋收、农田认领等相关体验活动不断创新,这些都在提升稻田附加值。“袁夫稻田”通过农旅有机结合,让文创农业沃野生金。

黄梅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项志芳表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以美丽乡村建设和三产融合发展为抓手,依托当地资源禀赋、人文优势、文化传承、产业特点等条件,带动示范片内各村跨越式发展。

“城五线美丽乡村示范带”是黄梅县重点打造的一条示范路。处暑时节,驱车行驶在“城五线”上,偶见沿线群众悠闲地坐在自家门口,摇着蒲扇,轻松地交谈着。宽阔的公路,崭新明亮的徽派建筑,干净整洁的环境,和点缀在路边的绿植以及小游园,给县城通往五祖旅游区的道路增添了雅致和色彩。

今年以来,对沿线600余间房屋立面进行了徽派风格改造,整修景观塘20处,安装路灯300多盏,修建景观节点4个,栽种花草树木近万株,改造后的城五沿线古色古香、高端大气。

“城五线”建设离不开产业的发展。黄梅镇、五祖镇结合乡村振兴,用产业夯实发展根基,为示范带添彩。黄梅镇程白马村、商河村都建设了仓储物流项目,为群众和村集体增加收入;五祖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唐慧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刘岳村建设了380亩火龙果采摘园,每年村集体和脱贫户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近300万元;今年又引进上市公司福建天马科技在渡河村投资2.3亿元建设总建筑面积10万立方米的鳗鲡生态养殖基地,建成后可年产鳗鱼2000多吨,年光伏发电量5兆瓦以上,吸纳劳动就业100多人。

两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和城五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如“三驾马车”,带动更多的群众奔跑在致富大道上。

选好带头人 释放乡村振兴引领效应

要想巩固脱贫成果,产业兴旺才是硬道理。村支部书记作为村里的“掌舵人”,要带头谋划产业,利用置业来发展村集体收入,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做法。

“厚重的岳飞历史文化是养马村宝贵精神财富和美丽乡村建设文化资本。”苦竹乡养马岭村党支部书记洪记稳说,已建成抗金城项目,新建桃园生态农业合作社、秀珍菇食用菌厂、养马岭农庄、肉牛养殖场、电子厂等企业,帮助26户脱贫户致富。

洪记稳表示,围绕乡村旅游,我们将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产业,让养马村美起来、富起来。

产业做大做强了,造血功能提高了,才能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黄梅县独山镇东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柯珍珠表示,将围绕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目标,进一步做强做大果蔬(藜蒿)、稻虾产业基地,建设人文景观组、农耕体验区、湿地观光区、山林拓展区,努力达到集生态观光、休闲农业、教育研学基地于一体现代产业振兴的目的。杉木乡孙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峰表示,孙坝村依托五祖非遗文化旅游区,经营好大棚蔬菜,并积极发展观光采摘园,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村里群众和脱贫户致富。

苦竹乡中垸村是黄梅北部山区的一个村。村党支部书记胡中如成立了兴乡园生态农业种植合作社,主要种植猕猴桃,带领脱贫户致富增收;副主任胡宏桥等5人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立紫云山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高山纯天然野山菜、有机蔬菜、高山原生态稻米、茶叶等农产品种植、加工、开发和销售。

胡宏桥说,将村民守在山中不值钱的野山菜变成“宝”。又可以让脱贫户入股加入合作社或在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实现产业脱贫,合作社直接带动15户53人脱贫。

项志芳表示,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该县因地制宜、精心培育、久久为功,形成规模、发挥效益,帮助农民捧起“金饭碗”。

如杉木乡党委在藕塘片区5个村创新“资源联合、跨村联建、项目联办”等模式,共同出资注册新成服务有限公司,以项目承接、劳务发包方式获取利润,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催生出“1+1>2”的效果;藕塘村等村依靠光伏扶贫电站、扶贫项目资产运营、土地流转等形式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万元;片区内其余各村也分别达到5-10万元。

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产业兴旺”,还要实现“生态宜居”。刘佐乡宏星村就是一个生动的缩影。

长江北岸沿江一级公路北侧,一块巨石镶刻“宏星村”三个醒目大字。一条宽阔的中心大道连接着一座现代化的村庄,这就是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的黄梅县刘佐乡宏星村。

村党支部书记欧阳理春介绍,村前一港两岸东西贯通,村民住宅统一坐北朝南,共9排,每排40户,户户巷弄相连,家家水电畅通……”经过全村群众共同努力,一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星村像一颗耀眼夺目的红星,在鄂、赣、皖三省交界的刘佐乡闪闪发光。

人才回乡村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人才兴,满盘活。

黄梅县委、县政府还强力推进能人回乡创业“千人计划”,县、乡镇、村三级合力大打“乡情牌”,引导、鼓励能人回乡、人才返乡创业。

毕业于东南大学的返乡能人王天寿,是停前镇童寨村人。其创建的湖北紫玉蓝莓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例。该公司已拥有蓝莓核心种植基地2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之一,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小浆果示范基地”。

紫玉蓝莓公司探索形成了“五金模式”(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得薪金、加盟种植得订金、承包管理得酬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吸纳百余户脱贫户就业,将脱贫户收益稳固在产业链上,童寨村农民每年在蓝莓基地务工收入近300万元,户均增收8000元。

大河镇永安水库(考田水库)脚下,“袁夫稻田”的主人袁勇刚,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曾担任世界五百强高管。2017年之后,袁勇刚辞职回乡创业。

如今,袁夫稻田集“耕、食、住、游、赏”于一体,年游客量20余万,收入数千万元。常用农民工1000多人,其中脱贫户70余人,每年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2000多万元。

湖北萌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小池镇冯圈村。负责人徐步升2010年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农业企业工作;2013年,他辞职返回家乡成立萌升农业,专注蔬菜种苗培育。10年来,萌升农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合作社成员100余人就业,帮助小池及周边蔬菜种植户增收500多万元。

还有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李明攀,成立谦益农业(湖北)有限公司,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耕耘在黄梅大地上,续写着乡村振兴的新诗篇。

在黄梅,人才回乡助力乡村振兴蔚然成风。

同时,在黄梅县委、县政府的感召下,一批老板纷纷携带资金反哺家乡,造福乡梓。

——在濯港镇栗林村,九坤集团创始人许记坤投资30亿元建设4万亩超大型农耕文化产业园濯港太白小镇,已完成一期工程,建成农耕文化博物馆,共有展品3000余件,为中部地区最全;

——停前镇海螺山村,李黄华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厂房1000多平方米,主要生产假发制品,吸纳本村50多人就业,产品远销至俄罗斯、美国、乌克兰等国家;

——在刘佐乡杨西湾村,退役军人李袁军注册成立黄梅县君河食品有限公司,主营糍粑、蒸肉粉、腌腊肉制品、酱卤制品等,去年发展抖音直播销售,并与快团团等30多家电子商务公司合作,日接订单3000单-50000单不等,实现销售额3000万元,带动20多人长期务工,高峰期每天用工80多人,其中脱贫户10多人;

——在大河镇考田村,吴成兵利用村里闲置的厂房,注册成立公司,专门接收外地服装公司的订单,进行服装代加工,吸纳本村劳动力20多人;

——在蔡山镇,黄梅老板黄勇建设“中国梅都”;

一个个能人返乡创业激活“一池春水”,带领更多村民致富奔小康。

乡村振兴势如虹——黄梅县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人才回乡创业,不仅为家乡带回了资本、产业和就业机会,也带回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在助力当地脱贫成果巩固的同时,也推动着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黄梅县已有800多名能人返乡创业。2018年至今已完成能人回乡创业新增签约项目460个。

田野,凝聚着丰收的热望;乡村,激扬着振兴的号角。

如今,走进黄梅县广袤的大地,农村面貌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是乡村振兴带来的欣欣向荣景象,一幅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黄冈日报

编辑︱胡蓉

责任编辑︱郑鉴峰毛华山

监制|卢向葵

总监制︱余金平 严晓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