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教材,在磨课中完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麻雀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走进新教材,在磨课中完善

走进新教材,在磨课中完善

#走进新教材,在磨课中完善|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期围绕四年级《麻雀》一课的教学,老师们进入了写作单元的磨课活动中。

一、文本细读,群策群力

《麻雀》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写作策略单元是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如何将课文的阅读与写作链接?利用教研组集备时间,大家如约围坐在一起。主讲教师李明杰老师首先对教材做了个人解读,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读和写如何?怎样指导写作策略?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研讨,最终教学重点定位在:开课引导学生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然后以“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走进文本,体会老麻雀和猎狗的动作、神态,作者听到的声音、展开的联想,感受老麻雀的勇敢无畏,进而总结写作方法。经过三个小时的研究,确定了教学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学情,与生对接

第二天,李老师开始了首次试讲,第一部分比较顺利地达成,但品味句段,探究写法,学习怎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却并不顺利。学生由老麻雀和猎狗的动作、神态到写作方法的讲述(指导从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来把一件事写清楚),感到茫然。上课教师也感到不好处理,因此学生如何把一件事写清楚的目标达成得不好。教研组再次研讨,大家感到“把一件事写清楚”在单元教学中有了明确的定位,而且也指出了方法,即从看到、听到、想到三个方面才能写清楚。需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明确“写清楚”,并利用文本展开学习体会。老师们体会到:磨课时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往往是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把握。因此李老师的第二次试讲,磨课团队,更多的是就学生课堂参与度、读书情况、问答情况、师生互动等进行观察记录,研究对策。

三、思想碰撞,寻找策略

再次试讲后的磨课研究,问题集中到“怎样由重点的语句的体会过渡到作者的想到的?”,“课堂上写法探究之后的练笔是直接写作还是修改片段?”“课后阅读延伸是读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还是沈石溪的《白象家族》?”围绕这些问题,大家各抒己见,甚至是展开热烈的争论,有时干脆中断,休息之后再接续。从哪儿下手改进,改什么,哪些必须要改,哪些地方只要在原有的预设教案上调试,哪些课堂过渡语言需要完善,教学课件哪个地方需要修改?最终一个个问题在碰撞之后逐渐明晰。一篇不足四百字的小文章,磨得目标清晰了,教学环节张弛有度了,教学策略自然合理了。

最后的课堂展示,让大家看到了磨课的成绩——语文课堂教学,从以往的“学课文”走向“学语文”,顺利回归到语文本位。教师的课堂把控、引导与探究、组织与评价、师生互动……一切都感到水到渠成。最重要的是经过集体磨课研究,我们对新教材有了更多的思考,对读教材、读教参、读学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一致认为有效的磨课能让每一个参与者积极思考,反思不足,教学智慧得以彰显。磨课,让教师更快成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