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编:巧手“生花” 指尖非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麻绳制作工艺品 麻编:巧手“生花” 指尖非遗

麻编:巧手“生花” 指尖非遗

2024-07-17 16: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革皮之良,莫贵于麻。麻编作为我区传统出口手工艺之一,是用麻绳编织成袋子的一项手工艺,已有近九十年的生产历史,于2008年4月,被列入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6月,被列入市政府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麻编是以麻帽和麻网袋为主,曾广泛流传于黄岩及其周边地区。不少橘乡儿女的记忆中总留存着麻线淡淡的青草香,以及幼时坐在一旁看着一经一纬在父母指尖不断灵活交叉,一团团线球逐渐成型……

  近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公布的《关于社区教育“能者为师”典型案例推介名单》和《关于社区教育“能者为师”系列特色课程首批推介名单》中,黄岩区北城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选送的《非遗“黄岩麻编”的传承与保护》和《黄岩麻编》名列其中。

  巧手编制织生活

  据《诗经》和《考工记》记载,西周至战国时期已有纻麻(苎麻),其茎皮纤维韧如筋,沤后可以织布,还可编织成线绳和鞋、帽及其他用品。汉代,苎麻种植已很普遍。现在,在中国,麻的种类很多,有苎麻、亚麻、黄麻等。用于麻编的以传统的苎麻为主。通常是将苎麻的茎皮纤维经加工、漂洗后编织成工艺品,或者纺成麻线再编织成工艺品。

  “买一个能用好久,你说划算不划算?”麻编是以苎麻等大麻类植物的茎皮纤维为原料制作的编织工艺品,不仅美观,而且具有吸潮、凉快、坚韧、不易腐蚀等优点,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剑麻、黄麻等编制品很受欢迎,70、80年代麻编的畅销程度远不止国内,更是出口远销至俄罗斯、东南亚等地,2008年后被列入台州市、黄岩区两级非遗名录。

  当时的麻编技艺虽不算是孩子们的一门必修课,但不少60、70后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与麻编结缘,学会了这门技艺,北城街道云尚村更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着这门好手艺,不少手艺人更是笑称,“看得多了,不会也会了,以前我们村不少7、8岁的小男孩都有着一手打麻篮、麻包的好技艺呢!”

  那时,编制麻编的麻绳主要依靠采购,每逢来料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挑着扁担或是骑着自行车到公社挨个领取麻绳等材料,将沉甸甸的各色麻绳装满整条扁担。“小时候我就经常跟着我妈妈去领麻绳,我就坐在自行车后座负责提。早年在家,大家只要对照着图纸样式就会编呢。”北城街道云尚村村民何佩玲笑着说。

  80年代编制一个光板麻篮手工费是2—2.5元,编制大象的手工费则是5元。麻编最繁盛时,我区北部、西部的不少村庄,总有着这样一番让人记忆深刻的场景。房前屋后,村民沐浴着阳光架起一把摇椅,照着样式图,怀中就着一个篮架,指尖的一经一纬依托着篮架逐渐缠绕成型,随着日渐西下便可见一团团麻线被逐渐用尽,剪断多余麻线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基本成型的麻篮。

  正因麻编风靡一时,当时还有不少在家带孩子的人也会借着这门手艺来赚点零花,以补贴家用。黄岩麻编非遗传承人金顺飞也是因此与麻编结缘,她指着一团团色彩鲜艳的麻绳告诉记者:“当时在家照顾孩子没有收入,便向邻居学习了麻编技艺,起初速度慢,编制了两三个之后速度就上来了,和大家一样一天就能编一个。”

  传统技艺再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的不断问世,加上人工费用的日益增长,市场上逐渐开始难以见到麻帽和麻网袋的踪影,这一拥有200多年历史的手工艺逐渐消失,以此为生的人群也开始转换行业。“后来我也去了外地,这门手艺也暂且搁置了。”金顺飞说。

  随着近年人们消费和审美理念的转变,麻编这种原生态的朴素工艺再次慢慢回到了大众的视野当中。

  2016年,北城成校在社区走访时,了解到原来在北城街道范围内具有一项广泛群众基础的非遗项目——黄岩麻编。但是,随着科技进步,掌握这项编织技艺的人数也很少了,这些手艺人的年龄日渐趋老,黄岩麻编的传承面临着即将“失传”的困境。经过一番挖掘、整理,北城成校联合北城文化站向黄岩文广局申报非遗传承人。当时云尚村村民们“手上功夫”都不赖,但毕竟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学习,如果要以教学的方式进行表达存在一定困难。

  “顺飞,这个麻编你会不会?”当时正担任云尚村妇联主席的金顺飞也被问了这一问题,她看了看熟悉的麻篮十分骄傲地回答:“这个我当初最拿手了,一天最多能编制一个半呢!”正因这一份自信,2019年10月,金顺飞被确定为第四批黄岩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岩麻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走进位于北城街道长塘村的黄岩麻编展示点,木板、竹子所制形态各异的篮架、五颜六色的麻绳、样式精美的各类麻编工艺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麻线编制的独特纹理感也让人忍不住地想要多摸几下。

  为让更多人熟知这项非遗老手艺,区北城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不但邀请金顺飞专门录制了麻编教学视频,还创立了黄岩麻编展示体验基地,整个基地占地500多平方,并成功入选台州市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联盟单位。基地内,样式各异的麻篮、麻包被放在展台上展示,其中不乏还未完全编制好的麻篮、麻包被倒挂在篮架上,经线与纬线则互相交织着柔软垂下。活动现场,编制完的麻包,手艺人会用剪刀将其外形上多余的纤毛进行修剪,然后一针一针地对包口进行修整,这样一个不扎手的麻包主体就做好了。

  不少十分感兴趣的市民,还会主动了解麻篮的编制方法。“这个麻篮怎么编的,很别致,我可以买一个吗?”偶尔还有对麻篮等编制品爱不释手的市民还会主动买上一个作为藏品。

  “在我小时候这样一个麻篮只要2元,现在涨到了200元,虽然有点贵,但买的是一份童年的回忆,还可以作为收藏品放在家里。”市民林女士摸着表面凹凸不平的麻篮笑着说。

  非遗传承有序

  “展示+培训”,使非遗项目长期有效传承。“2019年起,我们在北城街道文化站,北城成校、云尚文化礼堂分别设立专门展区,介绍和展示黄岩麻编,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非遗老手艺,并在北城街道各文化礼堂进行展示培训活动。”北城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王再文说。

  循序渐进,传承有序。“我们手工作品材料与麻有关,主要是麻绳、麻袋……”“大家可以自主挑选喜欢颜色的绳子,用绕圈的方式沿杯子外圈缠绕……”在翠屏社区学校,四五年级近30名学生围着长桌坐成一圈,“加一圈红色的线会更好看!”“你要缠的紧一点,不然会松的。”学生们或潜心编织着手里的作品,或互相讨论着如何创作,在辅导老师金顺飞的精心指导下,大家从缠绕麻绳开始到最后的粘贴专属小饰品,互相协作完成一件件朴素且富有童趣的艺术品,细细感受着麻绳在指尖所迸发的生命力。

  “为了让孩子们对麻编更加感兴趣,我们从缠绕麻线开始,再由手艺人们在编制过程中带领着学习简单编制技巧,循序渐进,培养孩子对麻编的兴趣。”王再文指着展示架,从以麻线缠绕点缀小饰品的杯子到麻篮半成品,再到精美的麻篮,也印证了这一套循序渐进的完整学习过程。

  通过几年的努力,黄岩麻编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参与麻编并且会进行麻编技艺的人员也增加了不少,使得这门老手艺焕发出新的活力。截至目前,已经有600多人掌握黄岩麻编这项传统手艺。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黄岩麻编,北城成校还组织青少年参与体验和传承这项非遗项目。每年寒暑假,北城成校都会组织青少年到文化礼堂、麻编体验中心进行学习体验活动,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新式的帽、包有很多,加上人工费用逐年递增,售价200多元的手工麻编制品很难占领太多市场份额,若是采取机械化的方式则会失去老手艺的传承意义,因此我们目前没有量产的打算。”王再文表示,推广麻编是希望更多人可以了解到这一传统的老手艺,让更多人将记忆中的这份眷恋传承下去。

  由于麻绳本身就有不轻的分量,展示架上大部分的麻包都仅有主体部分,每当有人想要购买时,手艺人便会主动把柔软的布料缝合在麻包内部并用拉链封口,再用麻绳编制的提袋进行缝合。“这样就可以当做斜挎包来用了。”金顺飞说着还笑眯眯地向记者展示了一个缝好带子的斜挎包。

  不同于过去,人们是为了生存而进行制作,现在更多是为了追忆过去相伴的日子,手艺人们带着那些温暖的记忆并通过自身努力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喜爱黄岩麻编。

分享到 腾讯微博 浙江微博 新浪微博 人民微博 复制网址 更多 【作者】: 记者 张 敏 【编辑】:朱慧益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