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鸿沟鸿沟 韦路

韦路

2024-04-10 18: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前,传媒领域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使我们的信息得到了最大速度的推广,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代各类传媒的核心技术和普遍技术。那么,在当前深度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重新反思数字鸿沟概念?如何在这个基础之上建构一个数字鸿沟的概念?针对以上问题,7月18日上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为“智能生态下的视频传播与数智广告”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深度数字化时代的数字鸿沟概念体系建构”的讲座。

       韦教授主要通过对三个不同的数字鸿沟特点来具体阐释数字鸿沟的概念体系构建。讲座伊始,韦教授首先介绍了深度数字化的背景,数字技术在我们人类当前的社会中扩散的深度,体现为媒体深度融合、人机深度互动以及技术深度扩散。随后韦教授通过官方网站的数据截图,从互联网发展的状况报告以及全球网民数量的增长,在数据变化之中揭示了当今中国社会数字鸿沟的宏观特征。

       一、第一道数字鸿沟:逐渐消弭的接入沟

       韦教授首先介绍了“接入沟”的概念,随后通过展示中国接入沟的发展状况,梳理数字鸿沟的发展脉络与相关概念,通过数据详尽介绍了中国近30年来的数字鸿沟变化,以接入方式、接入设备和接入地点的数据变化,即对网民规模逐渐增长的发展情况、网民结构逐渐趋于平衡和技术接入发展迅猛,充分说明了中国数字鸿沟在接入沟这个发展层面取得的良好成绩。当然,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城乡鸿沟仍然显著,但其性别因素、教育因素正在逐渐消弭。

       二、第二道数字鸿沟:日益凸显的使用沟

       个体对数字设备的使用方式和技能水平的差异维度产生了第二道数字鸿沟。针对于此,韦教授介绍了“多模态网络使用”,也就是我们使用互联网多种多样的方式,信息与娱乐对立的情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网络民众对于互联网的需求。这种媒介使用的多模态性在传统媒体时代就已经存在,在新媒体时代,它更加显著起来。

       韦教授通过案例分析具体阐述了“技能鸿沟”和“模态鸿沟”两个维度。以2010年至2021年中国非网民上网障碍变化趋势来看,技能鸿沟主要表现在自身数字技能与文化水平的限制和老年网民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国互联网应用模态呈现出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趋势,多模态使用空前丰富,我国模态鸿沟日渐扩大,这一变化和人口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密切相关。韦教授还表示不同群体之间模态鸿沟也已显露出来,老年群体模态鸿沟如何跨越,新兴应用给弱势群体带来的是便利还是阻碍,成为了学者、社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内容。

       三、第三道数字鸿沟:悄悄涌现的驯化沟

       从人体的主体性角度来看,如何能够更好地处理人与技术、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韦教授表示通过反思,我们将第三道鸿沟归纳为“驯化沟”,所谓驯化沟是指个体在驯化数字技术为我所用、保持与数字技术理性关系方面的差异。

       韦教授将“驯化沟”分为两个不同的维度,即“智联鸿沟”和“断连鸿沟”。在“智联鸿沟”方面,个体如何更加智慧的使用数字技术方面的差异值引关注;而随着互联网的纵身发展,“断连鸿沟”初现端倪。个体处于“永久在线”的状态,在这种语境之下,大量信息的涌入,会造成用户的信息过载,焦虑情绪等现象的出现。因此韦教授表示,“智联鸿沟”和“断连鸿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网民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长,以重新掌握对技术的主导权,这也需要专家学者对此作进一步的考究探索。

       最后,韦教授从接入层面、使用层面、驯化层面三个维度对数字鸿沟概念体系进行了总结。以不同技术阶段、不同对象层面和不同的使用差异等对数字鸿沟进行了“金字塔”式的解说。首先,韦教授从个人层面来讲述在这三个维度不同的数字鸿沟,并指出驯化沟也许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层面。从纵向来看,由于数字技术有不同的发展阶段,那么就会有相对应的数字鸿沟,例如手机、电脑、数字电视、互联网等都出现了不同的数字鸿沟。个人层面的不断聚合就会形成国家或地区层面的数字鸿沟,这里包括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数字鸿沟。除此之外,韦教授表示还要关注到社会后果和影响因素这两大问题。

       互动环节:

       030 范博禹:韦老师好,老年人和年轻人接近、使用新信息技术的机会与能力的差异造成老年数字鸿沟,具体体现在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三方面。这既是老年群体接近或使用信息基础设施机会不足,和数字素养水平较低的结果,也是社会转型的结构张力导致的结果。因此老年数字鸿沟不但会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妨碍老年人公平参与社会,受到不公的待遇,而且更会阻碍我国人口红利向老龄红利的转型。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积极改变这种现状以此降低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呢?

       韦教授:刚才我们所讲的很多鸿沟都是对老年人而言的,所以目前来讲,除了城乡鸿沟之外,更多的还是体现在老年群体和其他群体之间,所以我认为现在这种“银色鸿沟”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那么如何积极改变?地方政府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并采取了积极地措施。比如在教育方面,通过不同的途径和主体,包括政府、老年大学、社区居委会、开放大学等提供教育。此外,业界也要发挥作用,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开发推出适合老年人的设备和应用,让老年人能够更加低成本,方便容易的接入到数字化应用中。除了这些之外,我认为我们还没有完全进入只有数字的时代,因此当前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也要适度的留白,也要考虑到无法使用数字化技术的人,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数字化改革,另一方面也要把线下的服务做得更好,并且能够让每一个公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更方便的获得线下的服务和受益。

       046张梦琦:韦老师您好您刚刚提到了一个很新的概念"驯化沟“,并且说我们要驯化数字技术需要数字排毒、数字斋戒。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度发展,比如人工智能开始进入人们日常生活,我们其实很难避免数字技术对人的影响。我认为人与技术之间是一种互训关系。您认为除了数字排毒这种方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去掌控人对技术驯化的主导权?我们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避免技术对人的规训?

        韦教授:我之所以谈驯化沟的概念,也是要强调,我们现在除了受到技术的影响之外,要更多的发挥人的主体性来对技术进行驯化。那至于如何才能更好的去对技术进行驯化,我认为最核心的一个问题,说到底还是教育。因为我觉得教育是发挥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媒介素养,包括数字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基本上来讲,我们前面大量的研究都发现,教育程度越高的用户,他越能够保持一个对技术的批判性使用,越能够保持和技术之间的理性关系。因此我的建议还是要通过教育来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素质素养和评判能力,以至于大家在使用数字技术的过程中,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采取不同的措施,尽可能保持与数字技术之间的理性关系,驯化数字技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