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与看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鲁迅先生看客围观杀头的 革命者与看客

革命者与看客

2024-07-09 10: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北京理工附中南校区初二(1)班 刘晟含

  从最开始追求医治人身之药,到后来转而寻找解救国人灵魂之药,鲁迅先生的一生始终与“药”有着不解之缘。

  短篇小说《药》讲述了开茶馆的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在写作手法方面,文章采用了明暗线并行的手法。在“秋天后半夜的刑场上”,明写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作为治病的药,暗写辛亥革命者夏瑜的壮烈牺牲,以此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在封建制度的毒害下,民众的灵魂还困在千年的牢笼里,革命者的鲜血白白洒去。

  刽子手的那把长刀永远泛着腥味儿,斩首的一刹那,便会有人争先恐后地去接迸发出的人血。那血本是热的,可接到碗里就变凉了。血凉,心也凉。在第十段中,鲁迅用漫画式手法描写看客们围观杀头的场面,写出了看客的冷漠,再通过华老栓接血的神态与动作,揭示出当时社会与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这一段,也直接点明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小说里人物的姓名也颇有深意。华老栓与夏瑜,华家与夏家,组合起来构成“华夏”二字。而文章第十六段中有这样一句话:“那坟与小栓的坟,一字儿排着,中间只隔一条小路。”这小路仿佛就是一层隔膜,写出本是同根生,却只有跨过这条小路,革命者与民众才能相互理解支持,革命事业才能成功。

  鲁迅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讽刺批判吗?当然不是。他的目的是为了提醒革命者:革命要发动群众,不要脱离群众。解放千年以来被封建制度的牢笼所囚禁着的灵魂,才是革命成功的关键。

  动荡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我们站在开满鲜花的原野上。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将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在新时代创造新辉煌。

  本版供图:视觉中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