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历史简介概括,魏晋南北朝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梗概一下分别有什么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魏晋南北朝有哪几个朝代 魏晋南北朝历史简介概括,魏晋南北朝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梗概一下分别有什么事?

魏晋南北朝历史简介概括,魏晋南北朝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梗概一下分别有什么事?

2024-06-30 15: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魏晋南北朝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梗概一下分别有什么事?

魏晋南北朝(222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

这个时期从222年孙权称王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

可分为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

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

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在从魏至隋的三百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二、南北朝的历史,简单介绍一下?

魏晋是指从公元220年到公元420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到公元581年)的前一阶段。

从“魏晋”一词看,“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晋”主要指的是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与东晋。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

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三、魏晋南北朝讲的什么?

魏晋南北朝讲的是东汉末曹丕称帝,终于隋朝。

如此看来三国时期就是整个大分裂的一部分,而其中的西晋只存在短短的51年,其中还战乱频频,流民四起。刘宋时期还有西晋流民军队的遗留。

东汉彻底衰败始于桓帝、灵帝,那时外戚、宦官轮流掌权,皇帝只图享乐,卖官鬻爵以充国库。此时大汉已经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何进引进董卓剿除宦官势利,却也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从此大汉名存实亡。

北边曹操统一中国大部,难免刘备、孙权各霸一方。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曹魏实力依然最大。曹丕篡汉后,历经三代,司马氏又专权。后来就是三家归晋,司马氏成了赢家。

司马氏以士族政治为主体,骄奢荒淫,开国皇帝司马炎之子司马衷开启了西晋八王之乱,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

西晋政权瓦解,士族大家王氏宗族的王导和江东大族拥护司马睿建立东晋。东晋皇室始终受士族的牵制,无法行驶大权。

北方则打成一锅粥,史称“五胡十六国”,其中富有争议的人物非常多,比如王猛、冉闵。其中也有氐族前秦短暂统一北方的昙花一现。

待到北魏鲜卑人拓跋焘再次统一北方,南方东晋被刘裕取代,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这是乱世的最后阶段。南方刘宋——南齐——南梁——陈,北方北魏分裂成西魏、东魏,北周代西魏,北齐代东魏。

最后由出自北周的杨坚统一中国。

四、魏晋到底指的是哪一个时期?南北朝为什么叫魏晋南北朝?

魏晋是指三国到两晋一段时期。

魏是指三国中的魏国,魏承汉统,所以三国时期,多称魏。司马氏代魏建立晋朝,西晋一统江山。到后来五胡乱华,衣冠南度,就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这一段历史就是魏晋时期。

再之后,南朝大将刘裕代晋建立宋国,北朝鲜卑拓跋焘建立北魏,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并立阶段。

这一段历史合起来就是魏晋南北朝了。

魏晋和魏晋南北朝是两个概念。

在中国传统文学概念里,有魏晋风骨之说,这里的魏晋指的是东汉末年,曹操为首的建安文学代表。其诗歌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精简刚健。自然明白且流畅。

如果魏晋用于古代历史时期,指的是三国到西晋时期,其中曹魏与西晋是一脉相承的。

魏晋南北朝指的是自东汉覆灭后到隋朝统一,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

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条时间线,统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是三国时期的魏朝,晋是晋朝;南北朝是魏晋南北朝的其中九个王朝。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国并存的时期,是几个朝代的统称。这个时期由公元220年曹操儿子曹丕逼迫东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建立了魏朝开始,到公元589年隋朝灭南朝陈国而重新统一结束,共369年。

曹丕建立的魏朝属于三国时期,曹魏建于220年,亡于265年,历5帝,共45年。曹魏逼迫汉室禅让而建国,在三国时期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三国中的另外两国蜀汉、东吴则为割据政权,所以曹魏为正统,被称为魏朝。

晋朝在公元265元由司马炎取代魏朝而建立,后世区分为西晋和东晋。西晋(265年——316年),历4帝,共51年。八王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塞外的游牧民族趁八王之乱在北方建立了数个非汉族政权,我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在公元316年亡于五胡十六国中的前赵。

西晋灭亡后,晋朝皇室后裔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现在的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割据着南方的半壁江山,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公元420年刘裕篡夺帝位,东晋灭亡。东晋历11帝,共103年。

由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刘宋政权开始,我国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指晋朝灭亡后,南方和北方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经历了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1、刘宋(420——479),公元420年,东晋将领刘裕篡位建立刘宋,刘宋历8帝,共59年。

2、南齐(479——502),公元479年,刘宋将军萧道成篡位建立南齐,南齐历7帝,共23年。

3、南梁(502——557),公元502年,萧衍篡夺南齐政权,建立南梁,南梁历7帝,共55年。

4、南陈(557——589),公元557年,陈霸先篡夺南梁政权,建立南陈,南陈历5帝,共32年。

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北魏逐步吞并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等国,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

1、北魏(386——534),历12帝,共148年。北魏的前身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代国,公元386年,拓跋珪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同年四月,改称魏王。公元398年6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

2、东魏(534——550),历1帝,共16年。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脩受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

3、西魏(535——557),历3帝,共22年。公元535年宇文泰在关中毒死孝武帝元脩,另立元宝炬为魏文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

4、北齐(550——577),历5帝,共27年。公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的儿子高洋夺取东魏政权称帝,国号齐,史称北齐。

5、北周(557——581),历5帝,共24年。公元557年,西魏大将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夺取西魏政权称帝,国号周,史称北周。北周于公元577年灭北齐,统一了中国北方。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宇文阐被迫禅位于杨坚,隋朝建立。公元589年,隋军俘虏南陈后主陈叔宝,南陈灭亡。至此,隋朝重新统一了中国南、北方,长达369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式结束。

魏晋南北朝是几个不同的概念,并不是说南北朝又叫魏晋南北朝。

魏朝

魏指的是东汉末年曹丕代汉以后建立的政权,由于魏承汉祚,而且在三国之中实力最强,又占据中原地区,所以被视为汉朝之后的正统王朝,加之后来他的衍生朝代晋统一三国,结束了中国长达百余年的分裂,于是被史家视为正统。

晋朝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晋朝可从中划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代,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都城洛阳,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都城建康。

晋朝历史经历了三国群雄的纷争,265年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消灭东吴,统一中国,晋惠帝时期,发生八王之乱,此时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乘虚而入,建立了一系列割据一方的政权,统称十六国。 ,16年,匈奴攻占长安,晋朝南迁到建康,司马睿于317年建立东晋政权。

隆安三年,孙恩、卢循等二十七人在会稽起兵反抗晋朝,晋朝廷派前将军刘牢之东来镇压,刘牢之请刘裕为参府军事,刘裕为人机智有谋,勇敢善战,多次克敌致胜,屡立战功,因功升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彭城内史,刘裕从此起家,成为东晋一员虎将。

刘裕于元兴三年二月初一,在家乡京口起兵讨伐篡晋的楚帝桓玄,405年,击败桓玄,晋安帝司马德宗复位,任刘裕为侍中、车骑将军、中外诸军事、徐青二州刺史、兖州刺史、录尚书事,刘裕从此控制了东晋朝政,权倾天下。

刘裕执政晋室后,于409年率军灭掉广固的南燕政权,又回师击败卢循,元兴九年,又西攻盘据四川的谯纵,收服巴蜀,元兴十二年,后秦姚兴病逝,姚泓继位,兄弟相残,关中大乱,元兴十六年刘裕攻克长安,灭后秦,受封为宋王,受九锡,元熙二年,刘裕迫司马德文禅让,即皇帝位,国号宋,改元永初,东晋灭亡,中国开始进入南北朝时期。

而南朝指的是刘裕建立的宋朝到陈霸先建立的陈朝而止,这期间共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共计169年,分别有《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南史》等记载这一段时间。

刘宋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

齐国祚短暂,只有24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

梁历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

陈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

北朝指的是拓跋珪建立的北魏统一中原地区到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这共计121年时间,这期间有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五个政权,史书则有《魏书》《周书》《北齐书》《北史》等记载。

北魏,拓跋圭在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从拓跋圭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历十七帝、171年。

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于邺城,史称东魏,公元550年为高洋所代,东魏共历17年。

西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入关中,将领宇文泰迎之,公元535年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魏文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公元557年为宇文觉所代,西魏共历三帝、24年。

北齐,公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的儿子高洋夺取东魏政权称帝,国号齐,建都于邺城,为与南朝的萧齐区别,史称北齐,因皇室姓高,故亦称高齐,公元577年为北周所灭,共历八帝、28年。

北周,公元557年,西魏大将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夺取西魏政权称帝,建国号周,都于长安,史称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也称宇文周,公元577年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81年为隋杨坚所代,共历五帝、25年。

从东汉末年到隋朝再次统一中间这一段时期之所以称为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时代是一个分裂的时代,所以被合起来称呼,如果从禅让关系看从汉到梁陈,一直未断。

很多人搞不懂“魏晋南北朝”的朝代顺序,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内政权更替太过于频繁了,其实,理清楚了就很简单的。

一,“魏晋南北朝”里的魏,指的是曹操之子曹丕建立的“曹魏”,并非后面南北朝时期拓跋氏建立的北魏,东魏和西魏。容易混淆的地方也在这里。曹魏属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而北魏、东魏、西魏已经是南北朝时期了。

二,魏晋这个顺序并没有错,魏在三国里面实力最大,也占据着长安和洛阳,是比较正统的,虽然历史演义里以刘备的“蜀汉”为正统,但是曹魏在当时确实不管从实力还是其他方面都是核心区域,所以,我们用“魏”来代指三国时期。

三,魏之后是两晋:西晋和东晋,西晋是全国统一的,而与东晋并存的还有北方的:十六国和统一北方的前秦。东晋结束以后才是南北朝。南北朝里面又一个好几个“魏”,所以很多人会错误的以为是魏在前,还是魏在后?要知道,后面的魏统一总结起来就是“北朝”因此,魏晋南北朝这个说法是没有错的。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三国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魏晋时期(220年—420年),指东汉瓦解后,三国到两晋的时期,就是通常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这段历史的前一阶段。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

从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曹魏开始,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重新统一结束,共400年。

可分为三国时期、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

西晋皇朝短暂的统一,于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后分裂瓦解,政局再度混乱。

在304年因为成汉与刘渊的立国,使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316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南迁建立东晋,南北再度分立。

东晋最后于420年被刘裕篡夺,建立南朝宋,南朝开始,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

然而北朝直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才开始,正式与南朝宋形成南北两朝对峙。

南朝历经宋、齐、梁、陈等四个朝代。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与北周。北魏后期政治混乱发生六镇起义,分裂成高欢拥护的东魏与宇文泰拥护的西魏,并之后分别自立为北齐与北周。

北周主张胡汉融合,于577年攻灭北齐,统一北方。578年,武帝死后,政权逐渐掌握在杨坚手上。581年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并于589年灭南朝陈,统一中国,长达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隋朝时期开始。

之所以叫魏晋南北朝是因为魏国是受汉献帝禅让的,虽然是逼迫献帝禅让,但也算是有了合法手续属于正统王朝,又统治中原地区,不论是国土面积统治人口还是经济军事实力都是三国之首,而晋朝又从魏国禅让而来,所以就叫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秦汉之后隋唐之前的政治大分裂时期。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或汉。222年,孙权在建业称王,229年称帝,建立吴国。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篡位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晋灭吴,全国统一。从220年到280年,称三国时期。

290年,司马炎病死。从291年起,发生了连续十几年的八王之乱,西晋的国力遭到巨大的消耗,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趁机进入黄河流域,316年西晋灭亡。317年,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东晋开始,420年东晋灭亡。

从420年到589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420年到479年,是刘裕建立的宋,479年到501年是萧道成建立的齐,501年到557年,是萧衍建立的梁,557年到589年,是陈霸先建立的陈。

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了多个民族政权频繁更迭的时期,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称为五胡16国时期。

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这是北朝的开始。

534年,东魏建立,由权臣高欢控制。

535年。

西魏建立。

由权臣宇文泰控制。

北魏正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

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取代西魏,建立北周。

577年,北周灭了北齐。

581年,北周大杨坚取而代之,建立隋朝。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所谓魏晋,就是指220年到420年。所谓南北朝,就是指420年到589年。所谓魏晋南北朝,就是指220年到589年。中国史学工作者习惯说南北朝时期或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少有人说魏晋时期。

五、概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简介如下: 1、三国是指魏蜀吴三国, 三国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2、两晋是指西晋和东晋,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

3、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六、魏晋南北朝历史讲解?

是四二零年至五八九年,从刘裕篡夺东晋开始,止于随朝灭掉南陈,这中间的一百六十九年,中国的南方跟北方处于分裂的状态

南北朝历史:

1、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偏重于南方,因为中原的人口不断避乱南迁,不仅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而且先进的生产技术的传入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扬州便是这时南朝的经济发达地区。

2、南北朝时期在文化方面的贡献,突出表现在特有的玄学思想的发展,乱世的自由给思想提供了沃土肥壤,文学的成就也很高,最突出的是诗歌。这时期的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西到中亚和大秦(即罗马),还有东南亚地区。

3、南北朝是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特别是南北文化交流程度最深,战乱带给人民的是离苦和凄情,对文化却是一个不能张扬其原因的好的结果。

七、魏晋南北朝的大概历史,麻烦讲解一下?

谢请,

1,公元220年,曹丕立国号魏,史称曹魏,至此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

2、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即晋武帝。

3,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于建康称帝,东晋建立,据有中国南方的领土。

4,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成立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439年 -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