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为何成为世界第 3 大宠物?详解鬃狮蜥 23 大基因,鬃狮圈的八卦创业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鬃狮蜥能长到多大 它为何成为世界第 3 大宠物?详解鬃狮蜥 23 大基因,鬃狮圈的八卦创业集

它为何成为世界第 3 大宠物?详解鬃狮蜥 23 大基因,鬃狮圈的八卦创业集

2024-06-04 19: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是一篇关于 鬃狮蜥基因系谱 的文章。

本文用了接近一万字,一百多张图片(所有打上 肆养爬房 水印的都是店铺里销售过的个体)

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了,每一种基因的发现人`时间和品系发展的过程

这 23 种基因中包含了鬃狮蜥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黑历史,

(本文放在 肆养者说 专栏中,这文章明面里是介绍鬃狮,实际上是一部鬃狮圈的八卦创业集)

PS,不要听到基因就怕,鬃狮蜥的基因真的非常简单。如果看一次还没搞懂,点收藏,多看几次,就 OK 了。

原色

混沌初开时的野生型。没有任何人为选育或者携带基因,虽然身体上依然会出现红、橘、黄的色彩,但整体暗淡偏灰。毕竟险恶的野生环境,可不是讲好看的时候,它的体色是实在的环境保护色,高度接近原产地的地表颜色。

现在市面上的原色,大多指一些色彩表现一般的橘色(或者直接称呼橘色为原色),毕竟真正的野生鬃狮蜥,很久很久很久之前,就几乎从爬宠市场上消失了。

橘系 · 色彩型

橘色是鬃狮蜥进入色彩时代的开始。

这时的红黄两色,还纠缠在一起,无法完全分离。偏向红色阵营的个体,被称为橙红;偏向黄色阵营的个体,被称为橙黄。针对这两色条,不断提纯,形成了后来黄红两大进阶色系。

色彩型大都不是基因突变,而是定向选育繁殖的结果。早期的一段时间内,市面上出现了各种橘系,每条血统之间,颜色都有些许差异。所以这个时代,橘系有叫 Tangerine、Citrus(这个单词以后会成为黄系英文名,而早期橘系也有叫这个名字的)、Orange,各种混乱的称呼。

黄系 · 色彩型

早期受关注度比较低的一个色系。1.0 时代的黄系,体色不纯正,黄色又不鲜艳。关注度低,导致了培育这个色系的繁殖者和种群也相对少,这时黄系体色的提纯缓慢进行。早期的国外大繁殖场出品的黄系,会冠以 Glod 、Yellow 之名(一般前面还会加上某某繁殖场)。

国内对这个黄系真正的热潮,源自于 KP'S CRITTERS 这个繁殖场,他们大量出口了以 Citrus 命名的高品质黄系,进口到国内后,被称为柑橘。至此,国内真正的黄系时代,来临了。直到现在,很多人印象里,黄系就是 Citrus 柑橘。

感受下 KP 柑橘种狮的魅力,颜色的覆盖率(肚子)和鲜艳度都是顶级

并不是说其他厂的黄系,就比不上  KP'S CRITTERS。比如女性繁殖者 WDD 的黄系鬃狮蜥也非常棒,甚至国内后来也出现过独立的黄系血统。

红系 · 色彩型

在中国这个品系可以用火透半边天来形容。其他品系可以跌成鬼,顶级红系鬃狮蜥一直是一只难求。

前面也提到了色彩型,基本都是一代一代选育繁殖做出来的。在鬃狮蜥繁殖的 1.0 时代,几乎 90 % 的鬃狮蜥繁殖场就开始了提纯红色的定向繁殖。所以,市面上一直都有各种不同的红系,早期为了区分,繁殖场会在红系前面冠以繁殖场的名字(比如,OOXX 繁殖场红系),也有以种狮命名的方式(比如,红魔血统、红辣椒血统),还有以繁殖人命名的(比如,TOM 红)。

那个时代,各个繁殖场间的血统比较隔离,像 sandfire 家的红系就带蓝虎纹,Dachiu 家的红色调又是另一种红色调(偏暗),达叔记得当年美国一家 rainbow 繁殖场出来的红系都偏橘色。

KP 家的红系

再往后,红系血统的提升仿佛进入了军备竞赛,红色面积一步步增大,先是达到满红(四肢头部均匀附上红色),红下巴,再到肚子全红。红色调中的黄色部分进一步变少,体色从橘红进化到深红。

以现在红系水平,再回看早年的繁殖者,正是他们一步一步的耐心,铸就了现在红系的高品质。

肆养爬房现在在售的屌丝红系,

很适合新手入坑

白系 · 色彩型

存在感稀薄的一款色系。其实国外在向红黄色进行选育的同时,也有一些繁殖家想到了往白色方向进行选育,开始时间非常早。

Dachiu 家早期的一只白系

开发白系碰到的困难远比黄系还要多,首先体色上无法完全去除掉细微的黄杂色,加上一些背部斑纹杂色,这时的白系总有一种米黄或者灰白的感觉。定向选育过一段时间后,各家繁殖者还是拿出了自家的白系,虽然也有通体米白无背纹的惊艳个体出现,不过总的来说,市场对这时的白系接受度不高。

而现在市场上,部分白系血统和白化基因(Leucistic)* 融合到了一起。

这个白化基因(Leucistic)并非后面提的红眼白化(后面会具体说这个悲催的基因),但又因为红眼白化不存在能长到成体的个体,导致白化基因(Leucistic)也被叫做市售白化。

这种白化基因能使鬃狮蜥体色变淡,花纹变少,稍加选育就能出高品质的白色系的鬃狮。目前,这条白系血统做的较好是美国的 Fire and Ice Dragons,这家厂子出的白系幼仔呈现浅黄,越大越白,高质量的个体最后能通体雪白。

Fire and Ice Dragons 的白系

(照相技术真不咋地,过曝严重)

* 因为 Leucistic 从外观上分辨比较麻烦,国外也有一派观点认为现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纯正的 Leucistic 。

虎纹 · 背纹型 Tiger

虎纹是原生鬃狮蜥中就存在的模式。虎纹基因会让鬃狮蜥背部出现数条对称的横纹,形状粗细不一,纹路明暗因蜥而异,横纹颜色有蓝、灰、黑三种。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虎纹基因的开发一直是比较滞后的,显然繁殖者对减少纹路的热情更高。

目前对虎纹开发比较成功的,有早期繁殖大厂推出的沙火品系,繁殖场采取红系加蓝虎纹的方式进行选育。以及现在国外偶有出现的柑橘老虎(Citrus Tiger),黄体色加蓝粗纹,看起来真的非常〝老虎〞。

沙火柑橘老虎

直线 · 背纹型 Stripe

直线是一种新潮且古老的基因,倒不是说它发现早流行晚的意思,而是直线血统可笼统分为早晚两种,

第一种是色彩直线(也有叫幻影条纹,魅影直线),这种直线出现的时间非常早,推测灰不拉几的野生种群中同样存在类似情况,但经过颜色选育后的鬃狮蜥,表现艳丽,渐渐的繁殖者把表现出彩的个体留了下来。

色彩直线

另一种被称为遗传直线(Genetic stripe),新潮指的就是这种直线。这是一种显性基因,品种的开发和验证都是近些年的事。而早早就出现的色彩直线,直到现在还没办法稳定遗传。

这两种直线模式在直线纹上,就有比较大的区别。色彩直线的纹路未必是完全连贯,呈现的是一种色彩连接;而遗传直线就是完全直纹,不会断。还有一个点,目前遗传直线的直线纹色彩比较暗淡(极端个体除外)。

遗传直线(Genetic stripe)

遗传直线(Genetic stripe)的出现意义巨大,它可能是第一种有不错开发价值的花纹型基因。

白指甲 Hypo

出现时间非常早的基础基因。判断一只鬃狮蜥是否带有白指甲基因,最直接的标准就是爪子是否全透明(有部分带白指甲基因的鬃狮蜥个体,可能部分指甲也会出现黑线),国外也把这种性状直译成透明爪子(Clear nail)。

而白指甲基因正式英文名叫 Hypo ,这个单词代表的是「黑色素减少」,少了黑色素不止爪子会变透明外,还会使体色变明亮,身上斑纹变淡。所以,其实它的中文译名 — 白指甲,只描述这个基因的分辨方法和部分性状,别被蒙蔽了。

果冻 / 半透明 Translucent

英文名 Translucent 直译为半透明,国内称为果冻。两种称呼都很清楚的形容了这种基因的特色。从基因角度来说,果冻是缺白基因。因为缺少白色素,所以体色呈现半透明的感觉,虹膜完全(或部分)黑色,也就是日蚀眼。幼体阶段,它们的腹部通常呈现蓝色,长大后(大部分个体)会慢慢消失。这些都是因为缺少白色,进而出现半透明带来的特点。

果冻基因从出道开始一直很受欢迎,果冻鬃狮圆滚滚的大眼睛,加上半透明的体色,让鬃狮蜥这个种族的可爱度都上升了。

茫茫果冻鬃狮中,会出现一些白色素退的不是很干净的个体,肚子下巴会出现白斑,眼睛并不都是全日蚀眼,这都是携带了基因,但基因作用不完全的结果。

非全日蚀眼果冻

一只腹部和下巴都是正常的果冻鬃狮蜥

果冻基因是很早就被开发出来的隐性基因,正式在国内流行是和皮革基因一起,组合成双基因的时候。

初代果冻基因的产生,同样是近亲选育的结果,体质偏弱,但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杂交繁殖,这种体质偏弱的倾向,和早年比已经相当不明显了。现在,仍会有些老牌繁殖场坚持用隐果冻配隐果冻,来繁殖果冻。

至此还不是果冻的全部,因为这个基因特殊的色彩机制,国外繁殖者开始对果冻鬃狮进行色彩选育,市面上疯传的绿色、紫色、蓝色,其实大部分都是果冻鬃狮选育出来的,只是直到现在为止,这些选育尝试还没有出确定的结果。

绿色紫色

南非无纹 Witblits

最早发现的褪纹基因,发现人是来自南非的兽医 Jacques O`Dell。只能说在南非这个地方,能出现鬃狮新基因,真是奇迹。这里的爬宠落后程度令人震惊,有些地区还禁止人饲养鬃狮蜥。

Jacques 的种群

Jacques 医生从 2004 年,正式开始繁殖鬃狮蜥,于 2008 年 11 月就孵化了第一只无纹鬃狮蜥(没过多久,zero也在欧洲诞生了),运气爆棚。意识到发现新基因的 Jacques ,给它起了个很南非特色的名字 —— Witblits 。并于后来的繁殖中,证明了 Witblits 是一种隐性基因。

全球第一只无纹鬃狮蜥

Witblits 是当地一种烈酒的名字(Wit = 白色,blits = 闪电 ),但根据基因特性来说,白色闪电这名字更适合 zero 。

Witblits 能让鬃狮蜥花纹完全消失,却无法完全去掉蜥蜴血统中的体色(只能减弱)。虽然初代 Witblits 都是白色灰色,但随着基因开发的深入,黄色、橙色、绯红的白色闪电,都出现了。

但, 新基因的体质一直在制约它的发展,Witblits 的体型要普遍小于其他种类鬃狮蜥,体质偏弱。在 Witblits 出现的早期,基因的体质问题尤为明显,养活一只都不容易。

直到近些年 Witblits 流入了世界各地鬃狮繁殖者手中,最原始的血统被不断稀释,体质才慢慢强壮起来。而同样有基因问题 zero,为什么能完美克服新基因诅咒?

零 zero 

2009 年由德国 ghost dragon“鬼魂鬃狮”首次发现的基因。它是近几年最成功的一种基因。

三大褪纹基因之一,带 zero 基因的个体体纹会全部褪去,和 wit 不同的是,zero 鬃狮蜥的体色只在白灰中变化,不会出现其他颜色,也就是说除了消掉纹路,zero还会完全洗去体色。

zero 的成功得益于另一个人 —— 美国繁殖者 Josh Dovenbarger 。

左边是 Josh

在最初 zero 被公布时,Josh 先是以 8000 美金的价格得到了一只 zero 鬃狮蜥,然后他用了 4 年时间,闷头杂交,洗基因、选育,这段时间里无论你是出价 10000 、 20000 美金都没法从他手上买到一只 zero。

那为什么 Josh 要如此执着于花数年的时间洗基因呢?这是因为一个新的基因变异,对初代物种的身体伤害是很大的,想要得到健康稳定的种群,必须通过和健康的个体杂交互配,再得到后代才可以。

4 年后,Josh 上架的 zero 一炮而红,无论是体型还是体色都稳压市场上其他 zero 两档。

果冻零式无刺无鳞零式

反观欧洲的 zero 创始人,由于急于盈利,忽略了健康种群的建立,反而出不了好的 zero,没有洗过的 zero 基本上 30 颗蛋只有 5 个蛋能够出壳,那这 5 条中能活下来的估计也就一两只,这幸存个体的质量也可想而知。

这一来一回的对比,倒让很多资料把 Josh 描述成了 zero 的发现人,zero 被当做一种发现自美国的基因。

双隐褪纹 wero

将 zero 和 Witblits 组合在一起就是 wero。本文达叔就介绍这一种复合基因。能把这两种明显体质偏差的基因融合到一起,即使对一流的繁殖者而言,也是极具挑战性的事。

目前,能完成大批量繁殖的人,依然是 Josh Dovenbarger 。推测应该是他在进行褪纹基因是否互溶的测试后(实验在后面银背部分有介绍),进而完成的两大褪纹隐性基因融合。

有趣的是,得到两种褪纹基因加持的 wero ,却在背部和尾部出现了随机的灰斑点,整体体色和 zero 很像。

这条大灰尾,很 wero 的特征

日本银背 Silverback

三大褪纹系基因之一,也是最罕见的一种。

发现地在日本,首次发现时间为 2010 年左右。银背幼体依然保留部分背纹,随着一次次蜕皮长大,背纹慢慢消失,全身体色会被一种有点像金属银的灰色替代,最后纹路完全消失。

现在能确定银背是一种隐性基因。

考虑到三大褪纹系基因在表现上的相似性,美国繁殖家 Josh Dovenbarger 还对银背,零和南非褪纹,进行基因测试。这几个品种的杂合子交配后,都没有产生银背或者南非褪纹。基本可以认为,三种褪纹基因互相不是同一个变异。

银背`果冻`白指甲

依稀可见身上的花纹

一个能上色的南非褪纹,一个是能选育到通体雪白的零,银背在褪纹系的竞争中,只能哀叹「卧龙凤雏都有了,还要我法正干吗?」

德国巨人 German Giant

古老而罕见的基因。

它古老到什么程度呢?直接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那时候连爬宠的概念还尚处萌芽阶段,一位德国出生的爬行动物学家彼得 · 韦斯(Peter Weiss)将一些据称体型巨大的鬃狮蜥带到了位于他美国佛州的实验室中,这时美帝国迎来了第一批德国巨人(还不是以爬宠的身份)。

那这种远远大于普通鬃狮的种群是如此产生的?现在却是一个谜!目前,只留下了两个流传甚广又相互矛盾的故事:

第一是杂交论,巨人基因是爬行动物学家把中部鬃狮蜥(P. vitticeps,就是我们平时养的鬃狮蜥)和东部鬃狮蜥(P. barbata)杂交的到的种群,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东部鬃狮蜥是最大的一种鬃狮蜥,体长能到 60 厘米,而德国巨人的特色之一也是体型大;

四分之一东部血统的混血个体八分之一东部血统的混血个体

第二是地区种群论,据传是德国爬行动物学家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发现了体型特别大的地域种,然后,学者挑选了其中最大的几只带回德国进行繁殖建立种群。

现在无论是哪种说法都较难被证实或者否定。鬃狮圈内普遍同意这两个故事中,必有一个是真实的。

德国巨人能到一个什么体型?达叔列一组参考数据,

雌蜥能长 65 厘米以上,体重接近 1000 克;雄蜥通常 61 ~ 63.5 厘米长,体重到 850 克,头部巨大,四肢和尾巴粗壮,刚出壳的幼体体长就超过 15 厘米。具体大到什么程度堪称德国巨人,目前圈内的说法是很混乱的。

德国巨人的另一个特点是恐怖的产蛋数,德国巨人一次能出蛋 50 枚,最大的产蛋数达到了 68 枚。而普通鬃狮蜥一窝只能下 18 ~ 25 枚卵左右,相差悬殊。所以,早年一些繁殖者也会让德国巨人和普通鬃狮杂交,以提高产蛋量。

这个基因最让人头痛的地方就是,幼体基本无法验证是否携带德国巨人基因。就算养大了,体型大还是小,和饲养方法也有很大关系。这就导致市场上谁都说自己有德国巨人,而购买者谁都不信的地步。

目前,美国也就是个别知名鬃狮大厂,每年定期有几批德国巨人上架(价格 150 刀到220 刀左右,不算贵)。国内鲜有这个品种出现。

* 一些德国巨人的极端粉丝甚至直言,现在根本就没有纯种的巨人基因,真正纯血的个体可能只存在在德国,且数量稀少(这种言论让达叔想起了,有些爬友酷爱在贴吧问爬宠血统纯不纯,然后“大神”告诉你,他只从照片中,就看出这只个体杂了多少血统。国外也有这种情况,文章中,达叔会把国外论坛各色观点都记录下来,对不对您自个判断)。

德国巨人幼体

皮革 / 无刺无鳞 Leatherback / Silkback

皮革其实是一类超级复杂的基因(注意一类不是一种),所有皮革的表现形式都是使鳞片刺的突起减少或者基本去除,呈现一种犹如皮革的质感。但同样有皮革表现的基因,却有等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组合基因,

那为什么现在感觉皮革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基因,因为现在市面上 99 % 的皮革,都是意大利皮革,如名字所述,这款皮革由意大利繁殖者 Alessandro 所开发的。

这款皮革厉害就厉害在基因型上,意大利皮革为等显性基因,两只意大利皮革互配还能出超级形态的无刺无鳞。这种基因优势直接让意大利皮革碾压了其他皮革血统。

Dachiu 鬃狮蜥繁殖场早期出品的无刺无鳞,老玩家应该对这只不陌生吧~

剩下皮革血统中最知名的是 USA Smothie — 美国皮革或者叫隐性皮革。这个基因出自美国 AC-Reptiles 繁殖场,虽然外观上和意皮相差无几,但美皮的基因型是隐性基因。

更加有趣的地方,繁殖者把这两种皮革混在一起培育,竟然能产生一半的具有皮革表现的个体,而这一半的皮革中又有一半的个体,会表现出一种细鳞的特点了,国外称为 microleather 细鳞,细鳞是皮革系的巅峰,鳞片比所有皮革都更加细腻统一。

这种奇怪的基因互溶,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些皮革基因的变异部分,应该有很多是有关联的。

细鳞皮革,除了身上的刺比普通皮革要更细腻外,另一个区别就是,细鳞的头后的刺要更不明显。意皮和美皮交配产生四分之一的细鳞,当时成了一些繁殖场培育新皮革血统的方向。不过现在市面上,这类细鳞非常罕见。

Josh 做的一条全新皮革血统(phantom leathers 幽灵皮革),

皮革表现堪比细鳞,隐性基因

本文不细说了

乱鳞 / 喷点异鳞 Dunner

这个基因由美国 Drgon`s Den 于在 2011 年最初发表,搞出这个基因的是 Kevin Dunn,dunner 这个基因名就源自于制作者的名字。

在国内,这个基因一直不温不火,比前不如皮革,比后不如零,导致现在国内多数时候,还是以英文名 dunner(邓纳)来称呼它。中文名的话,可以称呼它为喷点异鳞或者乱鳞。

论基因表现,乱鳞相当于给鬃狮蜥全身的刺上了一层狂暴生长 buff (注意是全身的刺哦,包括腹部下巴)

乱鳞基因修改了鬃狮蜥鳞片和刺的形状和均匀度,鳞片会朝不同方向生长。让乱鳞摸起来感觉比普通鬃狮蜥要扎手。背部尾部的花纹也难逃乱鳞基因残暴的修改,背部的横纹被混在一起,类似马赛克的形状,尾背花纹连在一起,形成直纹。

当乱鳞和能和谐掉刺鳞特征的皮革基因融合到一起,纹路的形状就是判断是否带乱鳞基因最明显特点。乱鳞基因还有一个比较隐晦的特征,它能拉长蜥蜴的手脚趾以及尾巴,等于说同等体型的乱鳞比非乱鳞,要显得大手大脚以及长尾。

从选育的角度来说,这种使刺变异的基因,几乎没有选育的价值,加上乱鳞是最普通的显性基因,使得生产乱鳞后代的难度大大降低(一只纯合子的乱鳞公,能让所有和它交配过不带乱鳞基因的雌性后代,都生出乱鳞)。

来一只直线背纹的 dunner

驳论 Paradox

基因中的限定版,每只驳论都是独特唯一的存在。达叔认为驳论的情况,应该和嵌合体相似,一只个体携带了两种基因,或者另一种可能是某个基因表现不完全。

你无法形容这个基因给人带来的惊喜,所有的一切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 —— 随 机 ,甚至连它的遗传也是小概率随机事件(不能通过基因遗传)。

白化 Albino

几乎每种生物身上都会出现的一种缺黑基因,表现为偏白的体色(因为身上的黑色都没有了)和红眼睛。不过,这个基因对鬃狮蜥来说,就比较悲催了。截止到目前为止,全球都还没有出现稳定的白化种群。

最早发现的鬃狮蜥白化个体在鬃狮蜥的故乡 —— 澳大利亚,发现者叫 Bob Withey,他并不是普通的爬友,而是一位爬宠繁殖界的大神(以后肆养周报可能会介绍)。发现时间大概在 2000 年前后,算是出现时间非常早的基因,但为什么直到现在白化还是无法量产生呢?

Bob Withey

问题就出在白化种的成长上,Bob 第一批就得到了 6 只白化幼体,基本在 3 周内全部死亡。作为爬圈老鸟,Bob 也没有气馁,毕竟亲本还在,他后来又孵化出了很多白化个体,但无一幸免,虽然白化鬃狮能吃能跑,就是活不到成体。

首批白化鬃狮

后来世界各地陆续出现几例白化,也都是同一命运。

目前推测,白化鬃狮活不长的原因有二:第一,是因为白化基因普遍非常惧光,而鬃狮蜥这物种在幼体阶段又是必须要足够的 UVB 照射的,白化基因让它无法抵御光线,物种天性又让它必须要充足的光线;第二,白化基因可能导致肠胃消化吸收出现问题。

白化基因繁殖计划并非毫无成果,Bob 后面的亲本种群能繁殖出固定 20% 左右的白化个体,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虽然没有得到健康的白化个体,但 100% het 白化基因的鬃狮蜥保留了下来!也就是说,白化个体没留下,但白化基因被留下了!

消失的怪纹 Strange Striped

它是鬃狮基因系谱中的黑历史。

怪纹出现在 2012 年,上一代亲本都很普通(白指甲冻 X 皮革)。这只惊鸿一现的个体,没过多久就挂了。这是唯一一只出现怪纹的鬃狮蜥,此后再没有出现过类似个体。 

缺黄 Axanthic

由 Jo De Grodt 在比利时发现,被命名为 pajorep line。

这种鬃狮蜥身体体色缺少黄色,考虑到黄色相关的颜色,其实它身上黄、橘、红都不会出现,也就是说体色只显黑白。发现时间应该在 2007 年,发现者经过了近 4 年的育种,证明了这个基因的存在,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个基因的表现,真的不是太明显。

AXANTHIC 属于隐形基因,它的最初血统带有虎纹基因,这点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大多数 AXANTHIC 个体依然带虎纹。

因为这个基因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2016 年末,AXANTHIC 基因的发现者停止了这个基因的开发,由 CK Seemann 继续血统的选育。目前,这个基因还零星散落在各大繁殖场和私人繁殖者的手里。

虽然它现在逐渐没落,但AXANTHIC 基因并非毫无搞头。一只黑色素超多的鬃狮蜥加上 AXANTHIC 基因,就可能出现黑鬃狮蜥。黑白各半加上 AXANTHIC 就可能形成熊猫一般的体色。但把它往白色方面选育,不是好办法,它始终是抵不过 ZERO 。

瞳变异  / 蓝眼 · 猫眼 · 大理石眼 

瞳变异一直就像流星一样,只在瞬间出现,充满神秘。去掉唯一常见的日蚀眼(果冻基因),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瞳变异,能实现稳定遗传。

唯一接近开发成功的瞳基因是蓝眼,资料显示起码在 2010 年前,国外就有数个繁殖场建立了蓝眼种群。经过一番努力后,这个基因不但没有成功开发,反而引来了巨大争议。

上为正常眼,

下为蓝眼(瞳仁异常)

鬃狮繁殖者发现,很多蓝眼个体出现瞳仁形状异常,其中一部分繁殖者认为这些个体是因为眼睛血管受阻,导致的畸形,与其说这是一种基因,不如这是一种病。

除了这些瞳仁异常的蓝眼个体外,还发现了一些正常瞳仁的蓝眼个体,繁殖者小心的对这些稀有的个体进行了繁殖,希望能开发出新型基因。

但结果是令人疑惑的,这些(纯合)蓝眼后代,部分在长到 12 周后,才表现出蓝眼特性,之前完全就是普通眼,有些直至成体也没表现出特征,表现出的性状也有深有浅,其中一些蓝眼性状已经弱到无限接近普通眼。

面对这样的情况,鬃狮繁殖场也只能放弃这个基因的开发。

猫眼 和 大理石眼 就是更稀有的存在了,目前甚至还没有繁殖种群出现。

猫眼

大理石眼

黑化 · 色彩型

看到豹纹守宫的黑夜基因后,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鬃狮蜥没有出现黑化?其实,个别野心勃勃的繁殖者早早就开始了黑系血统的开发,

Dachiu 早年的一只黑化种狮

只是黑化迟迟无法面市,虽然很偶尔能见到一些极端个体亮相,但也只如此。反过来想想,鬃狮蜥原生种就偏黑,鬃狮蜥一生气或者紧张体色也会变黑。所以,培育出的个体黑化程度如果不深,可能和原色也差不多,不存在开发价值。

目前黑色系比较有希望的种群,主要在前面介绍的 AXANTHIC 上。

斑点 / 大麦町 Dalmata

这是一类未开发完全的基因,可以理解成鬃狮蜥获得了睫角守宫的大麦町基因!但目前,这类基因的进度还停留在发现案例和论坛讨论的阶段。

欧洲繁殖者貌似已经验证了这个基因为隐性,斑点数会随着个体变大,逐渐变多。听描述感觉很不错,不过,欧洲繁殖者没放什么图片(和发现一个案例就分享的美国爬友中国爬友一比,意大利爬友的网络分享意识太落后了)。

还有大佬发现,极少数的银背长大后会留下斑点(就是褪不干净的银背),类似大麦町表现。最后一种大麦町情况,就是(最后验证为)百变的驳论了。

驳论斑点

23 个鬃狮蜥大类,差不多 30 多种品系,就这样说完了。

但,完成这篇文章的时间有限,在达叔知道的品系中,依然有 4 种没写入文章,确实肝不动了(以后有机会再加)。再加上一些达叔也忽略掉的基因,可想而知,鬃狮蜥有多少潜在的基因。

基因花色开发,有一定的运气因素。这篇文章中,出现了特别多未开发完成的基因、消失的基因以及一些争议基因,

像日本银背的没落,多少是因为南非无纹和零,如果没有后面两种,可以想象银背现在的受欢迎程度;而 AXA、Albino 这两个品系,开发者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最后失败,只能哀叹该死的基因特性;等等吧,

优胜劣汰,没有办法。这些基因没法在以后发扬光大,现在至少让它们活在鬃狮系谱的历史里吧。

回到最初的问题,鬃狮蜥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第三大宠物?你找到答案了吗?

不是因为它便宜、可爱、温顺,花色多,是因为有这么多人肯花这么多时间,为了能让它变成更好的宠物,不断的尝试,不断失败,不断成功。以前的猫狗鱼鸟如此,现在的鬃狮蜥如此,以后的爬宠亦是如此。

文丨达文Darwin

图丨Internet,肆养爬房

编丨达文Darwin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