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食疗(dietetic therapy)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血压病人的食疗方法 话说食疗(dietetic therapy)

话说食疗(dietetic therapy)

2024-07-13 02: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传统有格言“病从口入”,口是两扇门,益忌有奥妙。食疗就是“病从口治”,所以食疗又称食治,是在中医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使人身心更健康或防病愈疾的一种方法。

药物疗法主要使用药物,药物性质刚烈,自古有“毒药”之称,主要是为治病而设,因此药物疗法适应范围较局限,主要针对患者,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而食物疗法则寓治于食,不仅能达到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给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觉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食疗创作

食物疗法: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具有特定药用价值的食物进行调理。如糖尿病患者可食用苦瓜、黑木耳等降血糖食物;高血压患者可食用芹菜、海带等降血压食物。

药膳疗法:将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食物与中药搭配烹饪,既可滋补身体,又可治疗疾病。如枸杞炖鸡、当归炖排骨等。

饮食禁忌:根据疾病的不同,避免食用可能加重病情的食物。如感冒发热时不宜食用辛辣、油腻食物;肠胃炎患者应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

饮食调养:根据个人体质、四季气候等因素,调整饮食结构,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如春季宜食辛甘发散之品,秋季宜食酸甘润燥之品。

饮食节制:控制饮食的摄入量和质量,避免过食、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以维持身体健康。

饮食搭配: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如荤素搭配、五谷杂粮搭配等。

总之,食疗是一种自然、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通过合理的食材选择和饮食调理,可以达到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个人的体质、疾病状况和四季气候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搭配和食疗方法。

辨证施食原则

应辨明疾病属于哪一脏腑,对于不同的脏腑病证,采用不同的食疗方法。

如《灵枢.五味》篇指出:“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白;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粟、藿;肝病者,宜食芝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进行食疗配膳时,可按五行生克关系,作为治疗上的补泻原则,采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方法。如脾为肺之母、肺为脾之子,对于肺气虚弱患者,除补益肺气外,常进食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薏苡仁、芡实、红枣等,以培土生金,使疾渐愈。肾为肝之母、肝为肾之子,肝火亢盛,影响肾的封藏功能而引起遗精、梦泄,就不能补肾,而要清泻肝火,肝火得平,则遗精、梦泄随之而愈,可选食夏枯草荷叶茶、草决明海带汤、菊花饮等。

“同病异食”

如胃脘痛可表现为不同的证。饮食所伤,宜食山楂糕、莱菔粥以消食和胃;寒伤胃阳,宜食高良姜粥、豆蔻鸡以温胃止痛;肝气犯胃,宜食玫瑰花茶、佛手酒以疏肝和胃;脾胃虚寒,宜食干姜粥、姜汁鳝鱼以健脾温胃;胃阴不足,宜食沙参麦冬饮、甘蔗粥以养阴益胃,这就是“同病异食”。又如久泻、脱肛、崩漏、子宫下垂等可出现相同的中气下陷证,都可选用参芪粥、归芪炖鸡等以升提中气,这就是“异病同食”。

食疗辅助治疗急性病

如神仙粥用于治疗四时疫气流行;茵陈粥用于治疗黄疸病;竹叶粥用于治疗发背痈疽、诸热毒肿;枳椇粥用于治疗酗酒醉卧不醒等。对于某些慢性病,食疗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如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可常食芹菜粥、决明子茶、木耳粥;高血脂的患者,可常食何首乌粥、泽泻粥、玉米粉粥;糖尿病患者,可常食葛根粉粥、山药粥、玉米粉粥等。人体患病之后,生理机能减退、胃肠薄弱、消化力降低,此时以米粥调理最为妥当。如高热病后,由于高热伤津、阴液不足,可选用具有生津清热作用的食疗方,如蔗浆粥、芦根粥、石斛粥等。热邪蕴肺病后,高热虽退,但患者仍觉干咳、口渴,可选用止咳养肺的雪梨羹、天花粉粥、沙参粥等。

脾胃保养

食疗十分重视保养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的强弱,对于战胜病邪、协调人体阴阳、强壮机体、扶助正气、恢复机体功能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在疾病过程中,胃肠功能减弱,应适当控制食量,切忌进食过多,加重脾胃负担,以致不能消化而使疾病加重,或愈而复发(食复),或引起其他病证。

烹调禁忌

食疗膳食一般不应采取炸、烤、煎、爆等烹调方法,以免破坏其有效成分或改变其性质而失去治病作用。而且患病之后,脾胃功能减弱,以炸、烤、煎、爆等方法烹调的膳食,不易被消化吸收,难以发挥其治病功能。所以,食疗膳食应采取蒸、炖、煮或煲汤等方法烹调制作。

常见的食疗方法:

(一)

食物的五味,是指食物具有酸、辛、苦、甘、咸五味。

五味的实际含义不只是味觉的概念,更主要还含有功能的内涵。不同味的食物,其功效各异。一般说来,酸味,包括涩味,有敛汗、止泻、涩精等作用,如梅子、胡颓子等,合理食用,可用于多汗、久泻、遗精滑精等病证,多食则引起筋脉挛缩;酸味与甘味合用,又能生津止渴,可用于津伤口渴;苦味,有清热泻火、止咳平喘、泻下等作用,如苦瓜、青果、枸杞苗等,用于热性病发热、烦渴、气逆咳嗽喘气、呕哕诸症,多食则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滑泻;甘味,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等作用,如栗子、甜杏仁、南瓜、葡萄、大枣、饴糖等,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神疲乏力、饮食减少、脘腹疼痛等症,多食则窒塞、滞气,使人满闷不适;淡味附于甘味,常甘淡并称,有利尿除湿作用,如薏米、荠菜、冬瓜等,常用于水湿内停水肿、小便不利等症;辛味,包括芳香、辛辣味,有发汗解表、行气、活血、化湿、开胃等作用,如葱、生姜、薤白、玫瑰花、茉莉花、胡椒等,对于感冒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以及肝胃气滞饮食不香、胃脘不适、胁肋胀痛等病证较为适宜,多食则散气耗津;咸味,主要有化痰软坚散结作用,如海带、紫菜等,用于痰瘀互结引起的病证,如痞块、瘰疬结核、瘿瘤等病证,多食则气血凝滞。除此之外,醋的酸、糖的甘、香料的辛、盐的咸,又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有调味、增进食欲的作用。每种食物所具有的味可以是一种,也可以兼有几种。

(二)

食物的四气,是指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也称四性,因为凉仅次于寒,温与热性质相近,所以实际上是寒、热两个方面的性质。

确定食物“性”的依据和药物是相似的,只是对象不同而已。也就是说,食物的性是从食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中概括出来的,与食物的食用效果是一致的。一般而言,寒凉性质的食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肝安神、通利二便等作用,如西瓜、苦瓜、萝卜、梨子、紫菜、蚌蛤等,主要适用于热性病证,临床表现为发热、口渴心烦、头晕头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此类食物也是素体阳热亢盛、肝火偏旺者首选的保健膳食。温热性质的食物,有温中散寒、助阳益气、通经活血等作用,如姜、葱、韭、蒜、辣椒、羊肉、狗肉等,适用于寒性病证,临床表现为喜暖怕冷予肢体不温、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薄等;此类食物又是平时怕冷的虚寒体质者适宜的保健膳食。还有一类食物,其寒热性质不太明显,则称为平性,具有平补气血,健脾和胃等功效,无论寒证、热证均可使用,也可供脾胃虚弱者保健之用。

(三)

食物与药物一样,具有一定的性味。食疗正是利用食物的不同性味达到治病目的。食物同药物一样,具有寒热温凉四性,但不如药物的四性明显,一般只分成温热性和寒凉性两类,而介于两类之间,微寒微热则归入平和性。

对于阳证、热证患者

治宜清热解毒,宜食寒凉性食物,如西瓜、苦瓜、雪梨、绿豆、茄子、苋菜、小米、香蕉、兔肉、鸭肉等。若燥热伤肺、干咳无痰,治宜清热润燥宣肺,可选用贝母雪梨、枇杷叶粥、玉竹粥等。若热在营血、心烦不寐,治宜清营凉血,可选用竹叶粥、滑石粥、导赤清心粥等。若邪热内结、大便干燥,治宜清热润肠,可选用番泻叶粥、生地黄粥、冰糖炖香蕉等。若湿热蕴结、灼伤肠络,下痢赤白、里急后重,治宜清热解毒化湿,可选用紫齿苋粥、马齿苋槟榔茶、银花红糖茶等。

对于阴证、寒证患者

治宜温阳散寒,宜食温热性食物,如生姜、韭菜、芫荽、大葱、大蒜、红枣、板栗、桂圆、羊肉、狗肉、鳝鱼等。若过食寒凉,损伤脾胃,腹痛泄泻清稀,治宜温中散寒,可选用生姜粥、砂仁饼、豆蔻馒头等。若寒邪壅盛、痹阻胸阳,胸痛彻背,治宜辛温通阳散寒,可选用桂心粥、附子薏苡粥、瓜蒌薤白白酒汤等。若病后、产后体虚感寒,脘腹冷痛、大便清稀或宫冷崩漏,治宜温里散寒补虚,可选归地炖羊肉、当归狗肉汤、花椒鸡丁等。

对于虚证患者

应给予补养的食物,但要区别是阴血亏虚还是阳气不足。《内经》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就是说,阳气不足的病证,应该甘温益气,以使阳气旺盛;阴血亏虚的病证,要用厚味之品补益精血,以使阴血充足。在食疗时,要辨清气、血、阴、阳之虚而补之。

①气虚证。表现为少气懒言、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怔忡、头晕耳鸣、自汗等,治宜补气健脾,常选用党参、白术、山药、莲子、白扁豆、赤小豆、薏苡仁、大枣、猪肉、猪肚等,食疗方如参枣米饭、八宝糯米饭、山药包子、四君蒸鸭等。

②血虚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治宜补血养血,而气旺则血生,故在补血食疗方中常配补气之品,以益气生血,常选用当归、何首乌、枸杞子、桂圆肉、红枣、动物肝脏、鸡肉、蛋类、奶类、菠菜、胡萝卜等,食疗方如归参炖母鸡、桂圆红枣粥、菠菜炒肝片、枸杞肉丝等。

③阴虚证。表现为潮热盗汗、两颧发红、手足心发热、失眠梦多、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尿少色黄等,治宜滋阴养液,常选用麦冬、百合、玉竹、冬虫夏草、蜂蜜、银耳、雪梨、甘蔗、鸭肉、甲鱼等,食疗方如银耳羹、虫草炖水鸭、百合煨瘦肉、清炖甲鱼等。

④阳虚证。表现为面色苍白、恶寒肢冷、神疲嗜睡、下利清谷、遗精阳痿、性欲减退等,治宜温补阳气,常选用核桃肉、杜仲、韭菜、干姜、羊肉、狗肉、麻雀肉、狗鞭、海马、海虾、鳝鱼等,食疗方如附片炖羊肉、海马鳝鱼、杜仲腰花、韭菜虾仁等。

对于实证患者

则要辨别是哪种实邪,若暴饮暴食,食滞不化,表现为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恶心厌食者,治宜消导化食,可选用山楂神曲粥、槟榔粥、莱菔粥等。若痰湿阻肺,肺失宣降,表现为咳嗽痰多,痰色白、质稠,胸闷脘痞者,治宜燥湿化痰,可选用橘红汤、橘皮粥、冬瓜苡仁粥等。若水湿为患,水液潴留,表现为全身水肿,按之凹陷,小便少、胸闷、纳呆、恶心、神倦,治宜健脾化湿、通阳利水,可选用冬瓜皮蚕豆汤、赤小豆炖鲤鱼、薏米粥等。若肝火犯肺,表现为咳嗽阵作,咳血量多,或痰血相兼,血色鲜红,胸胁牵痛,烦躁易怒,治宜清肺泻肝、和络止血,可选用桑皮茅根鲜藕汤、杏仁桑皮炖猪肺、鲜藕柏叶汁等。

对于表证患者

要辨别是风寒还是风热。外感风寒,证见头痛、鼻塞、畏寒、全身酸痛、无汗者,治宜发汗解表以散寒,可选用葱白饮、姜糖苏叶饮、葱豉黄酒汤等。外感风热,证见头胀、咽痛、咳嗽、汗出、发热微恶风寒者,治宜辛凉轻宣以透邪,可选用桑菊薄荷饮、薄荷芦根饮、菊花茶等。

* 备注:中医“证”的含义

在古代中医学中,“证”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等。具体如下:

病因: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外界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有关,也与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内在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会导致人体的气血、阴阳失衡,从而产生各种症状。

病位:指疾病影响的特定身体部位或系统。

病理性质:如寒热、虚实等,这些性质可以帮助中医确定治疗原则。

邪正关系:即体内正气与外来邪气的抗争状态,中医治疗旨在扶正祛邪,恢复体内的平衡状态。

此外,中医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来辨识病人的“证”,然后根据辨证结果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例如,理中丸用于治疗脾胃的气虚证候,而麦门冬汤则用于治疗肺家的证候。

“证”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通过对“证”的准确把握,中医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