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路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问题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路径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路径

2024-07-13 19: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须坚持“盐融入菜汤,凸显思政味”的理念,立足办学定位、专业特点、课程特质和人才培养要求,因课而异、因事而新,探索科学放“盐”、艺术放“盐”,根植办学特色,构筑铸魂育人的同心圆,解决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主要问题。为此,本文根据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功能,针对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框架及建议。

一、完善“多元主体、结构合理”的“大思政”教学团队

整合学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党政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企业党建人员、技术专家、劳动模范等校内外专兼职教师,组建多专业、多职业、多岗位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大思政”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通过校内外教师之间的“同心同行、协同育人”来保障专业群课程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团队教师在专业群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指导下,与思政课教师合作开发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进行专业课程思政系统化教学设计,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上灵活实施;善于借力,利用产业学院平台,聘请符合条件的地方行业部门领导、行业专家学者、行业技能工匠、劳动模范等担任专业群思政教育特聘教师,将企业党建、企业文化、技术文化、先进事迹、行业发展趋势等思政元素融入学徒课程;发挥团队功能,加强教师培训,引导教师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将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有机融入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之中,着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二、树立“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的目标要求是“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高职院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应有内在的本质属性目标,需要跨界融合,突破原有学科为主导的教学组织的束缚,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点、以专业群为平台、以产教融合为原则、以职业活动为主导、以培养政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终极目标的新时代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要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多元主体,应围绕“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目标,发挥各自的作用和优势,协同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因此,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要积极响应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把“立德树人、协同育人”作为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发挥团队功能,站在“三全育人”的高度,在校内专业群、校际同类专业群中,探索协同育人经验路径。

三、健全“上下联动、左右贯通、整体协同”的教学团队建设机制

发挥二级学院党总支的领导力、引领力、组织力、号召力,健全“党总支统一领导、党建教务学管联动、专业课教师落实推进”的工作机制,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构建“三全育人”的思政工作新局面。一是上下要联动,实现“二级学院—教学团队—课程组”的纵向延伸,建立学院党总支、党支部或专业教学团队、教师三级联动机制,推动全体教师抓好课程思政建设。二是左右要贯通,实现党建、教务、学管之间的横向贯通机制,推动各部门共同支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形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内生动力。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与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课程思政科学化、规范化。与学校其他专业群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建、共享教学平台。三是整体要协同,既要抓教学团队内部建设协同,也要抓项目建设落实协同,更要抓课程思政效果协同,建立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举措整体协同机制,提高整体协同效应,增强协同育人实效。运用教学团队“上下联动、左右贯通、整体协同”的建设机制,发挥团队功能,积极开展系统化专业群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和资源库建设。

四、构建“双元视角、多维增值”的教学团队评价体系

全面的教学团队考核评价,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从多重维度,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结合专业课程思政实施前后各种指标的变化,构建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增值评价相结合的教学团队评价体系。一是以学生的视角,构建由师德师风、课程思政化程度和学生接受程度三个维度评价指标组成的教师评价体系。师德师风评价包括师德师风培训参与度、思政教学工作达成度、学生评教、尽职贡献率等综合评分;课程思政化程度评价根据备课思政化程度、授课思政化程度和课外思政化程度进行综合评分;学生接受程度评价可根据接受课程思政学习的学生成绩、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和学生喜欢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二是以教师的视角,构建由平时成绩、操作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个维度组成的学生评价体系。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情况、课堂讨论情况、课后作业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理解和表现;操作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在社会调查报告、专业实训实习和创新创业方案设计中对国家战略政策的了解;期末考试中增加与课程相关的行业新技术、社会现象、发展趋势等内容,评价学生运用课程思政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评价体系既要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要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养。三重维度的不同因素都要考虑不同阶段的数值变化幅度,形成增值性评价结果,能客观反映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教学成效。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更好地发挥团队功能,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成果,促进高水平育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