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何备考?一线名师基于2022年命题特点,探索高考作文命题发展趋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考迷茫作文 高考作文如何备考?一线名师基于2022年命题特点,探索高考作文命题发展趋势

高考作文如何备考?一线名师基于2022年命题特点,探索高考作文命题发展趋势

2023-05-22 08: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尽管高考作文考查的

是学生长期积累的语文学科素养

但方向正确、方法恰当的备考

确实能帮助考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认真分析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

探索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

对于备战今年高考作文具有重要意义

@师生家长

听听来自一线教师的备考策略建议

期望能助推考生作文更上一层楼!

(文中涉及试题均为2022年高考作文题)

作者 | 张珊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语文学科主任、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01

趋势一:重概念,轻材料

2022年全国甲卷的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之时,引发社会热议,大家担心考生可能因为没有读过、读懂《红楼梦》而影响作文的写作。

2022年全国甲卷的高考作文题

实际上,考生们接受过高考审题训练,知道作文题中第一段关于《红楼梦》的大量论述只是为了引出题目,第二段才是审题的重点,哪怕没熟读过《红楼梦》也不影响这篇作文的写作。

然而,尽管重点已经给出,这篇作文却并不容易写,因为题目中出现了三个重要概念:“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这三个概念哪一个拿出来都能写一篇800字的作文了,何况是三个概念放在一起。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积累,思考这三个概念的具体定义与相互之间的区别,只有理解了概念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将文章写得鞭辟入里。若是学生此前没有训练过下定义、作阐释的写作方法,面对这样“重概念,轻材料”的作文题目,则往往无从下笔、难以施展。

全国乙卷作文题强调“跨越”与“再跨越”这一组概念,新高考Ⅰ卷也提出了“本手”“妙手”“俗手”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新高考Ⅱ卷提出了“选择”“创造”“未来”三个概念;上海卷关注了“发问”与“结论”两个概念……

尽管2022年各省份作文命题内容各有特色,但基本上都选择以一组概念为写作对象,借助概念考查考生的思维深度与思辨能力,足见对概念阐释与定义能力的重视程度。

“重概念,轻材料”的趋势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文简称“课程标准”)对“概念”的强调是分不开的。

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文本中的基本概念和观点”的能力,也强调学生在表达时要“力求概念准确、判断合理、推理有逻辑”,“力求用不同的词语准确表达概念”。这些都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理解概念、表达概念能力的重视。

概念是思想表达的最小载体,只有对概念准确加以定义,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思想,确实应该引起考生的重视。

02

趋势二:重关联,轻独立

全国各省份高考作文命题不仅重视概念,而且提出的均是一组相关联的概念,如“本手、妙手、俗手”“选择·创造·未来”等。若是考生只选择其中一个概念展开写作,则难以获得较高的分数,因为题目之所以选择提出一组概念,便是要考查考生建构关联思考的能力。

当然,有些题目也给出了概念之间关联的提示,如新高考Ⅰ卷提到:

2022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题

题目中提到的“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便是对“本手”与“妙手”关联的具体提示。

该题目希望考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阅读经验,思考为什么“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为什么对本手理解不到位“难免会下出俗手”,希望考生能够准确梳理出三个概念之间的关联,写出观点深刻的作文。

类似的,北京卷的题目也在引导考生思考“古人”与“今人”在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同:

202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

同样是关系类作文,北京卷的难度相对更大一些,因为它要求考生不仅要对比“古人”与“今人”对学习理解的异同,还要思考学习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而后面几个概念的关系很可能是考生作文的展开逻辑,可以说是对考生建构关联能力的双重考查。

之所以出现“重关联,轻独立”的趋势,是因为课程标准中曾多次提到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的能力,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联系思想实际和亲身见闻”的能力,“辨析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的能力。

课程标准还提到在高考命题时,尤其应该“围绕情境选择相关材料,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可见关联式命题是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考生应该在备考过程中予以重视。

03

趋势三:重思辨,轻引用

全国各省份高考作文题之所以在发布之后引发社会热议,很可能是因为命题中涉及的《红楼梦》、围棋、体育、央视微纪录片等内容均非考生熟知,有出人意料之感,大家可能担心考生没法深入展开。殊不知,这些材料只是为了引出相关概念、引发考生思考,作文真正要考查的是考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

全国乙卷作文题特意选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于2008年、2022年在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国家经济方面的异同,希望考生能够借助表格分析出14年间“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自己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说说自己对过去、当下及未来的思考。

2022年全国乙卷作文题

这一写作题目的设计与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设计异曲同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强调的正是希望学生通过阅读各类文本,发展实证、推理、质疑、批判、发现与多元解读的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同时达到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地表达和阐发自己观点的要求。

类似的,新高考Ⅱ卷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青年人物,引导考生思考“选择”“创造”与“未来”之间的关系;上海卷引导考生思考“小时候喜欢发问,长大后看重结论”这一现象是否“正常”;浙江卷罗列了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的浙江青年,引导考生思考背后的原因;天津卷引导考生思考,对个人、家庭、国家来说,“烟火气”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些题目,都不是简单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需要考生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阅读经验,从多个角度表达自己的思考,凸显思维的逻辑性与思辨性。如果考生只是在考前准备了大量论据,却未对这些话题有深入思考,则难以在考场上脱颖而出。

因此,建议考生在备考阶段一定要主动顺应“重思辨,轻引用”的命题趋势,有效调整自己的备考策略。

04

运用“四法”提升写作能力

如前所述,以上三种趋势从不同侧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断言,这些趋势将长期坚持乃至成为常态。

面对这些命题趋势,考生在备考时则应有意识地锻炼自己阐释概念的能力、用联系的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并注重提高自身思维的逻辑性与思辨性。

想要提升以上能力,可以练习运用以下几种写作方法:

01

“种差+属”下定义法:

下定义时,首先确定相关概念所属的类别,也就是“属”,再通过描述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不同(即“种差”)来限定它,将这一概念与同一“属”中的其他概念区分开来,这样就成功完成下定义这一步骤了。

如全国乙卷提到的“跨越”一词,我们就可以先明确“跨越”是一种行为(“属”),然后再描述其具体特点——通过努力超过某个界限、而非停滞或倒退(“种差”),将两者组合便得出它的定义:跨越是指人们通过努力超过某个界限的行为。

02

“辐射式引申”下定义法:

辐射式引申是词义引申的方式之一,即以词的某一词义为中心,向不同方向引申出其他的意义。

如新高考Ⅰ卷中提到的“本手”一词,该词的本义在题目中已经给出——“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那么,我们就可以先由“合乎棋理”这一描述引申出合乎规律的做法,再由“正规”一词引申出符合规范的方法。

有了这两个定义,接下来讨论为什么对“本手”理解不到位“难免会下出俗手”时,就可以从违背事物发展规律、违反规范等角度进行展开了。

03

借助关联词建构联系法:

想要建立概念之间的关联,可以借鉴关联词的八种常见关系,即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承接关系。因为,关联词便是逻辑关系在语言表达上的具体体现。

当然,概念之间的联系往往是复杂的,我们在借鉴关联词建构关系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意识地对其进行组合与变形。

比如全国甲卷作文题提到的“直接引用”与“借鉴化用”的关系,便是“并列关系”“条件关系”与“承接关系”的组合变形。现实生活中,人们如果同时进行“直接引用”与“借鉴化用”,那两者便是并列关系;如果先进行“直接引用”,又在其基础上进行“借鉴化用”,两者便是“条件关系”与“承接关系”了。

04

IBAC结构写作法:

这一写作法是借鉴自田洪鋆《批判性思维与写作》一书,原书用其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高三考生也可借鉴其进行议论文写作。

其中I(issue)是指自己的主要观点与问题,B(base)是指观点之所以合理的前提或支撑观点的内容,A(analysis)是指对观点进行有逻辑的分析与阐释,C(conclusion)是指得出的结论,且这一结论应由B和A结合推导而出,是针对I中的结论。

以北京卷作文题为例,以“学习今说”为题,学生开篇可以指出古人与今人学习目的不同,此为I(issue);然后强调这一比较是从学习目的维度进行的,并分别给出古人、今人的具体例证,此为B(base);接着结合时代背景等内容分析为什么两者会不同,此为A(analysis);最后在段尾总结概括得出自己的结论,此为C(conclusion)。

这样写完一段,考生的思维深度自然显示出来了。反之,若是考生只以“观点句+例证句”组织每段的写作结构,则难以展示自己思维的深度。

类似的写作方法还有很多,关键是考生要主动围绕阐释概念、思考关联、展示思辨这些方向去备考,在考前进行有效的练习,这样在考场写作时才能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积累,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5月12日 第5版 版名:课程周刊

原标题:高考作文要顺“势”而为——基于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的分析与思考

图片来源:包图网

本文只为传递信息,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联系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期编辑:戚悦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