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命题新趋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考语文包括哪些内容 2023高考语文命题新趋势

2023高考语文命题新趋势

2024-07-02 04: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键词:试题研究;适应性考试;命题理念

为加强教考衔接,实现平稳过渡,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针对2023年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高考考生使用新课标参加老高考的情况,命制了适应性测试卷。纵观全卷,2023老高考新课标适应性语文考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平稳过渡是关键的原则,遵循课程标准,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教考衔接,充分发挥教育评价育人功能。

尽管是针对新课标老高考的适应性测试,但是该测试由教育部考试院直接命制,权威性自不待言。试题结构、文本选择、设问方式、考察重点等均对今年高考有很强的指导价值,对其他新课标新高考省份仍有重大启示意义。该试题的意义有如2021年新高考在考试、录取等方面进行首轮“预演”的八省联考。本文结合2023年适应性试题中的“稳定”与“变化”,管窥2023高考语文考试命题改革导向。

(一)信息阅读:关注探究和开放性评价能力

信息性文本阅读选材于星球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这里是中国》。该书是国内第一部全视野中国地理科普著作,以开阔的地理视角和宏大的时间尺度,解读中国故事;以深情的文字,描绘祖国大好山河,是献礼新中国70周年的的典藏级国民地理书。国民性就决定了其科普性质,本文文质兼美,兼具说明文和散文两种文体类型的特征,用文学的形式讲述科学道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大众表述科学知识。这恰恰显示了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继续不强调和突出文类,或许将来会出现更大的融合,不仅是单文本多文体特征的展现,更可能是双文本多文体类型的呈现,语料类别具有不确定性,至少两个种类,也可能有三个、四个种类出现。但语料的难度系数不高,具有一定可读性,不为难学生。

本次关于信息性阅读的命题,亮点在于第五题的设题。

题目: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

②逻辑性: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主次分明,逻辑清晰;

③严谨性: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

④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

首先,教师要关注开放性、探究性命题的设置方式、答题思路。该考题继承了2021年八省联考《国文教员》第9题,虽然文本类型、文体特征不同,但命题的顶层设计、底层逻辑相一致。

题目: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参考答案:

①记录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风格,具有“世说”类小说的特点;

②以新的方式反映新的时代内容;

③体现了学者金克木独特的小说观念。

答案第1点“记录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风格,具有‘世说’类小说的特点”是从文体角度评价的,学生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世说新语》类小说有何特点,就需要联系初中所学内容。初中的课文《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皆出自《世说新语》,学生对《世说新语》有整体上的把握,不至于迷茫到“不知所云”的状态。接着要解释《国文教员》跟世说新语的关联,以凸显该文何“新”。答案第2点“新的方式反映新的时代内容”,是从写作手法和写作内容来评价的,即通过“一则”理解学者体小说、学术性小说和一般文学创作的不同。答案第3点“体现了学者金克木独特的小说观念”是对作者的评价。不难发现,八省联考的“新世说”与今日的“好的科普文的评价”都是以课内知识为基础,迁移到材料分析,本质上将“创作”与“理论”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文学创作。

就本次考试“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一题而言,答案的“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通俗性”实际上包含了四个维度,科普文的科学性、普及性(通俗性)和学术论文的学术性(严谨性)、议论性(逻辑性)。学生也是需要具备科普文常识,也需要联系学生平日所学,才可解题。科普文是初高中乃至小学的常见文体,学生接触的文章不在少数,包括到了高中,统编教材就有《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宇宙的边疆》等,题目依文体特征进行设问,这也给一线教师以启发:所有文体,教材文本,应教尽教。科普文虽然简单,但也要指导学生以文体为切入口,抓住科普类读物的特征,考虑其科学性、严谨性、通俗性、文学性如何融为一体,通过精准把握,从而将科普文学习落实到位。

(二)文学阅读:注重对文学本质考察

革命年代缔造了伟大的红色精神谱系,锻造出反映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与精神风貌的革命文化。试题致力深耕红色文化,彰显榜样力量,引导学生铭记革命光辉历史、感受党的初心使命,赓续红色基因。

2022年新高考I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选自李广田的散文《到橘子林去》,2023老高考新课标适应性语文考试选择的是茅盾的散文《不能忘记的一面之识》,文体一致,题材选择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为载体,这也体现了未来文学性文本阅读的选材方向。

现代文阅读考查“稳中有变”,“稳”的是价值导向、考查能力、考查内容、设题模式基本稳定,“变”的是阅读量和对文学本质的考查。变化一是字数多了,阅读量自然就大,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速度的训练,培养学生又快又准又深入地解读文本,并且不能只抓小说阅读,散文阅读不可忽视。高考中的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与哲理散文四类。从写作年代来说,大部分是当代作家的作品,时代气息浓郁,时代感强烈,容易让考生产生心理共鸣。理解词句含义、概括文意、鉴赏文章表达技巧、分析和探究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个性化阅读都是散文考查的重中之重。这些考点涉及的能力层次高,虽然不是备考的盲点,却是学生的弱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变化二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必备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文学本质即通过形象来传情达意的考查。从命题来看,选择题“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简答题“文中那位青年前后给了‘他们’哪些不同的印象?请概括分析”“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塑造那位青年的形象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梳理结构的能力,感知艺术特色、鉴赏人物的能力,具备析语句、品细节的能力。

题目:文中那位青年前后给了‘他们’哪些不同的印象?请概括分析

参考答案:

①第一印象是全副武装的青年战士,国语不好,无法回答“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 态度却从容不迫;

②再次见面时感到亲切,青年专心致志地学习,让“他们”深受感动;

③得知青年是归国支援抗战的华侨工人,态度沉着,从他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最优秀儿女们的面影。

学生只需踏实梳理文本,传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就能作答,就懂作答。而类似考查的设置,从2021年八省联考的《秋雨》就开始了。

题目:这篇小说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氛围?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氛围的?(6分)

参考答案:

第一问:这篇小说体现了生命美丽却无常易逝的伤感氛围。

第二问:①通过现实中律子随时可能早逝的不幸来表现。②通过团火降落红叶山的幻影来渲染。

怎样考文学?张开老师曾说,“文学性阅读是以审美的态度和方式阅读文本,涵养性情,滋润心灵,从而不断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丰富关于文学和世界的想象与认知”[1],所以文学类阅读的考查不能偏重信息阅读,而是要回归文学本身,学生需要耐心读题干,从题干中找方向,遵从阅读感受,进行分点、结构化作答。

(三)求新求变,文言文突出教考结导向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材料分别从战国秦汉时期的杂史、别史、诸子等经典文言著作中取材,不再限于史传文和纪事本末体。文言文考察范围更广,将先秦诸子纳入考察范围,断句题有新的变化,与北京卷、上海卷考察的方式相像。2023老高考新课标适应性语文考试文言文阅读材料出现双文本,分别摘自《论语•先进》《论语•子路》《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重心在材料二的《越绝书》上。《越绝书》是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以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实为主干,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等多有所涉及,被誉为“地方志鼻祖”。该书对学生而言,并非经典文言著作,由此观之,材料的选择开始回避历史典籍著作,且将双文本阅读从信息性阅读、文学类阅读此类现代文阅读领域延伸到古诗文阅读部分。

在文言文考查中设置了双文本阅读。考生可以借助信息性文本中的双文本阅读,辅助本题作答。双文本阅读,无非分为4种。一是印证型,文本一往往为某篇文学作品,文本二为作者的创作风格、理念或这类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二是关联型,两则文本在体裁、内容、情感、逻辑上相互关联;三是阐释型,文本二就文本一中某一概念或现象作进一步阐释;四是启发型,文本二内容启发我们对文本一某一方面进行深入思考、理解。本次考题材料一选自《论语》,材料二选自《越绝书》,二者属于印证型双文本,文本二是与文本一事件相关的详细叙述,对文本一起印证作用。所以简答题“鲁国危难时,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季路)、子贡先后请求出使,孔子只同意子贡出使,这是什么原因”的设置,答案“①子贡善于言辞,颜渊、子路长处不在此;②出使四方诸侯之事,在子贡向孔子请 教学业的过程中曾涉及过”打通了两个文本。

在考题设置上,断句题从选择题变成了自我判断型,要求考生自行判断句读位置。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原先将断句题设置为选择题时,考生还可以根据选项,求同存异,现在将自主权完全交到考生手中。命题的转变更好地服务于人才的选拔,更能体现区分度。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摒弃“都涂是不是都对”的侥幸想法,题目要求涂几处就涂几处,多涂不得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高考文本设置为无标点文本,让学生自行断句,加强学生对高考文本的熟悉度,加强语感训练。

选择题“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也沿袭了2022年高考古文新题型,结合了文学常识与课内实词的考查,包括文本的选择,《论语》是初高中生的必读名著,这就启示教师要关注中华经典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推进整本书阅读不能只以考题要求(《乡土中国》《红楼梦》)限定阅读范围,而应该是教师指导、推荐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师生在某个时间段共读一系列书籍,尤其侧重中华经典名著。这也启示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回归文本、回归教材,适应新高考教考衔接的设题方式。

(四)诗歌阅读,重在理解反套路

诗歌选材苏轼《次韵毛君游陈氏园》,熟悉的作家、不一样的情感内容。

题目:从本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暮春时节,风雨连绵,诗人游园所见应是桃李凋谢,满地落红,但诗人并无愁怨叹惋之情,仍然找到了怡人的美景,并与友人们把酒尽欢;

②诗中展现出了诗人旷达的胸襟,由此看来,在面对人生挫折的时候,诗人也会有随缘自适的气度,保持顺其自然的心境。

考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回避套路式命题,包括选择题C选项对“巡”字的考查,“‘无巡’意为不拣选地方”,考生要有关联意识,当对一个词语词义模糊时,可以通过回忆与之相关的成语进行辅助理解,“酒过三巡”指酒已经喝了有一段时间,喝了不少酒了,结合语境,可以译为“坐在草地上喝酒,不知道喝了多久”。命题较为传统,无非是内容理解加上思想感情。但要警惕选择题对主观题的答案透露太多,形成帮衬,就失去了能力考查的区分度。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搭建素读支架。所谓“素读”,是我国传统而经典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倡导阅读者以原本的心态,自然而巧妙地贴近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把握文本的内在意蕴,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自然地走进古诗、理解诗意、感受诗情。在一轮复习时,笔者曾围绕“做古诗题,你最大的难点在哪里?”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的剖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认识古诗语言,理解同学们产生的困惑:从时间维度看,它产生于古代;从词义维度看,它带有隐喻性;从词法、句法维度看,它具有反常性。这三点有别于日常实用语言,也与其他文体语言也存在着一定隔阂。要读懂古诗语言,得去古今之隔、去变常之隔、去隐显之隔。带领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诗歌,共同探究解诗路径,一是对古今言殊的词语需要广泛积累,体会其词法特点,寻找一定的规律性;二是把握“诗家语”的特殊性,还原语序,理解诗意;三是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解诗情。

(五)语用出新,对“复杂性思维”更加关注

语言文字运用在2022年变化的基础上,没有较大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命题更加关注“情境中的思辨”,告别过去一分为二的简单思维,对“复杂性思维”更加关注,即对人在与外界互动时,外界存在的多样性、变化性和差异性的认知要求更高。

语言文字运用依旧分为2个语段、5个题目,但并没有出现选择题,也让语用的考查更具区分度。5个题目分别为长句变短句、修改病句、补写句子、填写成语、按要求概述内容。除了常规的修改病句、补写句子、填写成语之外,长句变短句、按要求概述内容都是这几年的热点。2021年新高考全国II卷已有类似题目,“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21年全国乙卷也有相应考查,“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而这次要求的是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

这类题目是将压缩语段与句式表达结合起来的综合体型,体现了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命题综合化、侧重逻辑思维考查的特点。在接下来的复习中,教师可以对长短句的变换、整散句的变换、句间关系关键词的使用进行再梳理、再巩固,让学生应对此类考题更从容。

(六)情境思辨:分析性写作异军突起

要注意作文题潜在的要求与限制,比如,与论述类文本结合的作文题,考生应该在作文中对文本的内容有必要且简练的阐释,而“身边的平凡原野”这样的表述又要求考生应把视野放大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欣赏脚下的土地、眼前的山水;而“很多人倡导简约理念,也有不少人肯定繁复的价值”,这里的“很多人”和“不少人”,暗含着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考生在写作时不能两者并重。

三个作文题分别归属三个派别:“京派”“海派”“江浙派”。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关联美国高考写作的相关能力进行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美国高考写作被称为“基于证据的”分析性写作。该写作模式从阅读、分析、写作三个维度综合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其评分标准为阅读要做到“透彻理解阅读材料”,分析要做到“透彻分析材料,深刻理解分析任务”,写作要做到“连贯通顺,能灵活驾驭语言,中心要点明确”。[2]

1.阅读能力是写作的起点

安徽省、云南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I《这里是中国》告诉我们,大碰撞的“洪荒之力”使得我国地貌景观极富变化,我们的家园多姿多彩。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笔者认为,该写作模式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本题中来。“祖国之美”归属“京派”,“京派”作文题直接体现了大语文的特点,题目注重宏观与高度概括的表述,学生需要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能力,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地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训练。

该题的材料设置首先是对教学一致性的致敬,新的命题形式符合课标精神,侧重考察读写结合的能力。《这里是中国》是信息性文本出现的语段,学生通过阅读对其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了解之后,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思考,将自己的思考通过语言生成,形成一篇文章。其次也打通了教考衔接的关卡,每个单元都有相对应的写作任务,一线教师在高一高二的教学就要关注从阅读到表达的生成,踏踏实实落实单元写作任务,高三教学可以通过梳理写作任务,搜集相应的写作素材,供学生查缺补漏。笔者根据教材表述整理为以下表格(见表1)。

表1 统编教材关于写作的整体规划

2.分析能力是写作的难点

吉林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很多人倡导简约的理念,也有不少人肯定繁复的价值。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简约与繁复”归属“海派”,“海派”则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着重训练思维的精细化,教师要训练学生把小道理说透的技能,要注重由微观到宏观的思维归纳,注重分析性写作。当前议论文写作中存在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多数学生议论分析流于肤浅表面,无法揭示问题和矛盾发生的深刻原因,无法对现象的产生做透彻的剖析,导致简单机械、泛泛而谈,使文章丧失了说服的力量和启迪的智慧。这个多元缤纷众声喧嚣的时代,任何一种现象的存在,任何一个问题的产生,背后可能多有复杂深刻的原因。所谓分析思维就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或一个概念分成比较重要的几个组成部分,然后从各部分中找出自身的本质属性以及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局部的分析和整体的联系使人们对事物或者现象得出一个完整而正确的认识。在分析性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思考几个问题:

(1)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2)我持何种观点?为什么?

(3)这个观点是否做出了某些假设?如果是,这些假设是否合理?

(4)这个观点是否只在某些环境下成立?如果是,这些条件是什么?

(5)我是否需要解释我如何阐述观点中所使用的某些术语或概念?

(6)如果我对这个问题选择某个立场,有哪些理由可以支持我的立场?

(7)哪些例子,真实的或虚构的,可以用来阐述那些理由并加强我的观点?哪些例子是最有说服力的?

(8)别人会用什么理由来反驳或削弱我的观点?

(9)我该如何在我的文章中反击这些观点?[3]

黑龙江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谚语往往在通俗易懂的话语中蕴含着经验与智慧,但有些谚语彼此之间仿佛有矛盾,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不争馒头争口气”,再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喝”,等等。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而“谚语的对立”体现的是“江浙派”的思辨。思辨性写作是近年来高考流行的作文导向,作文考题以其概念的丰富性、思考的多样性、思维的多重性给予考生更立体广阔的深度思考空间,也对考生的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要求更高。思辨也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综合性强的多元思辨,多元思辨包含三种关系,一是并列互补关系,即同一中心论题下的两个甚至多个概念间,是平等并列共存的地位;二是比较选择关系,即概念间的几种可能性要有所取舍选择,不一定能够兼有;三是条件关联关系,即前一部分提出一种条件,后一部分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无论选择哪种关系,考生都需要紧扣材料核心词,对核心词进行概念界定,接着建构多元关系,发现问题,多维归因,揭示本质,结合具身体验,提出应对措施,灵活采用复合文体语言,锤炼风貌。

3.写作技巧是文章的亮点

复合文体写作也是高考作文的流行文体,在高考“同质化表达”严重、“个性化表达”缺失、空话套话过多、分析空洞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以一种文体特征为主,复合着其他文体的要素,结合了其他文体而存在,它的文体属性需由多重要素来描述。复合文体通过“复合”的途径生成,它试图与不同的文体结合,利用不同文体的特性,最大程度地达到实用文体的审美的效果和交际的功能。笔者曾提出复合文体的写作要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强调实际应用,从小视角切入,关注“我”的体验,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突破宏大叙事主题“同质化”的瓶颈,找到有效的应对。[4]

“海派”风格的思辨写作题,立意观点容易雷同,写好的关键是如何具体分析,如何拓展联系,简单讲就是如何演绎,诠释,找到分析的具体角度和具体案例。

在备考时,宏观写作、分析性写作、思辨写作都需要训练,以便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距离高考已不足百天,百天之内,如何合理规划复习步骤,做到有效、高效复习,一线教师应多关注时代热点、学科前沿,育人有温度,教学有高度,集思广益聚共识,运筹帷幄研高考。

参考文献:

[1]倪文尖,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考试内容改革设计[J].语文建设,2020(2).

[2]具春林,张宇婷.美国高考分析性写作命题及其启示[J].语文建设,2020(8).

[3]钟斌,等.有理好好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2:6.

[4]谢雨轩,钟斌.复合文体表达:跨界融合的写作策略[J].好作文,2022(5).

作者:钟斌 厦门一中正高级教师;

谢雨轩,厦门一中

三、 关注热点、关注时事才能顺应高考趋势

1.距离高考最后20多天的时间里,怎样抓住有限的时间做最有效的提升,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2.最后一个月如何有效快速地提高作文水平,是一个受人关注且非常大的问题。当下有限的时间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小见大,升华文章主题,不在于题材大小,贵在以小见大,从小处入手,写出彰显自己风格的文章,情感具有张力,巧用修辞,关注时事,注意素材积累,语言流畅。与时俱进,聚焦当今社会变迁,折射出时代的精神面貌。

3.最后20多天不要施行题海战术,最后时间的复习要抓紧抓实,当务之急是整理知识框架,查漏补缺,进行有针对性行的的复习,务必抓住通过努力可以得分的部分,越临近高考越要调整好心态。

4.英雄话题、一带一路十周年话题、航天科技类、主题教育、调查研究、美育,这些热点话题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关注热点才能聚焦时代,关注时事才能顺应高考趋势。

5. 突破措施总结:

(1) 强化综合模拟训练。再一次训练近三年高考真题真卷。

(2)在易错点、信息点、预测点上进行小卷突破。

(3)督促学生进行梳理总结,错题重做重温。

(4)强化对基础的重温和记忆。

四、2023年高考后期备考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要系统学习论述类文本常识性知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论证结构(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并列式)、论证层次(全篇层次和某段层次)。要多从文本特征角度思考命题方向,要有出现主观题的思想准备。

二、小说阅读。

依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重点,但是要有出现多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的心理准备。

三、文言文阅读。

不从二十四史选材的可能性很大,除了翻译之外,可能会再出现一道文言主观题,另外还要预防出现手动断句题。

四、古诗词鉴赏。

不再只考唐代律诗,开始考宋诗、词,体裁更加宽泛,主要选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考有名诗人的无名诗),不过考诗的概率大于考词,哲理诗、酬和诗、题画诗、干谒诗、节令诗、科举诗、悯农诗、闺怨诗等越是偏门的诗,考查的可能性越大;若选择师生熟悉的主题,会在问法上有创新,并选择较难读懂的诗词;古诗词鉴赏常会体现出和教材的关联(显性关联和隐性关联)。

五、名句默写。

默写范围是仍然是高考必背六十四篇,是所有题型中最稳定的。需要注意的是,比如,白居易《观刈麦》是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外古诗,个别高中生可能初中没有学过该篇,但它也在高考必背64篇之列。

六、语言文字运用题。

主观题增多,客观题减少,突出“运用”。补写题依然是备考重点,成语填空、修改病句、比较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分析修辞手法的效果等新题型要多留意。

七、作文。

突出对“核心”(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考查,主题内容多涉及“小我”和“大我”的融合(或者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拔高作文立意)。另外,关系型(即思辨类)作文也是备考的重中之重。

文章由超然客公众号校编,分享旨在服务教学,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