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大全及解释及造句1000个72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考成语1800 高考成语大全及解释及造句1000个72句

高考成语大全及解释及造句1000个72句

2024-05-11 23: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寒窗苦读hánchuāngkǔdú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倒背如流dàobèirúliú成语解释: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韦编三绝wéibiānsānjué成语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孜孜不倦zīzībùjuàn成语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成语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废寝忘食fèiqǐnwàngshí成语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成语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2、【拼音代码】:yylm

3、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4、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

5、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6、迫不及待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7、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8、披肝沥胆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9、步履维艰寸步难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难”。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

10、金榜题名_成语解释

11、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12、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3、养痈遗患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14、色厉内茬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15、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6、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17、白蜡明经==成语释义: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18、相辅相成

19、大海捞针海底捞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气。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20、饱经沧桑饱经风霜:二者都可指阅历深。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2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22、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23、如丧考妣、深稽博考、章往考来、旁求博考、班班可考、再三考虑、询事考言、彰往考来、考绩幽明、久经考验

24、不堪设想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25、无微不至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26、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27、及第成名==成语释义: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28、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29、涣然冰释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化为泡影: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

30、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

31、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32、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33、信口雌黄信口开河:二者都指随口乱说。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

34、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35、不负众望

36、参差不齐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37、【例句】:旬月之间,~,已登三甲进士。(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38、捷报频传、冲突频仍、水旱频仍

39、首屈一指、出类拔萃、超群绝伦、名类前茅、鹤立鸡群。一、首屈一指释义:扳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出自:《颜氏家藏尺牍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朝代:清作者:颜光敏翻译:海论诗往往是首屈一指。示例:我敢保证,要是建成了这个实验园,在全国都会是首屈一指。二、出类拔萃释义: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朝代:先秦作者:孟轲翻译:圣人之于民,也一样。出于其类,超出了其聚集,自古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了。示例:小花心灵手巧,在我们刺绣厂的技工中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她的绣品,多次送到国外展览。三、超群绝伦释义:伦:类;绝伦:特异,超过同辈。超出众人,没有可以相比的。出自:《晋书隐逸传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朝代:清作者:刘献廷翻译:常吃粗粮喝水,穿着粗布衣服撩起袍,人不能忍受这种忧虑,而柯悠然自得。示例:他是出类拔萃者,不是我们这种泛泛之辈。四、名列前茅释义: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l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朝代:先秦作者:左丘明翻译:敖为宰,选择楚国的令典,军队行进,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示例:小朱今年高考名列前茅,乐得一家人欢天喜地。五、鹤立鸡群释义: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出自:《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朝代:南朝.宋作者:刘义庆翻译:有人对王戎说:嵇延祖高如野鹤站在鸡群中。示例:把她比方成鹤立鸡群也许并不确切,实在说,她是端坐在马上的一尊傲然不可屈的神像。

40、高考氛围的成语有:坐立不安,心神不宁,忐忑不安,如坐针毡,心神不安,聚精会神,废寝忘食,七上八下,奋笔疾书,全神贯注,心会神凝,笔走龙蛇,心神领会,若有所思,密密麻麻仔仔细细,认认真真,胸有成竹,旗开得胜,马到成功,金榜题名,高考必胜,泰然面对,不畏所惧

41、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2、连中三元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白蜡明经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暴腮龙门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蟾宫折桂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得意门生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及第成名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金榜题名指科举得中。开科取士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年谊世好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一举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攀蟾折桂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郄诜丹桂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郄诜高第晋郄诜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高第”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杨穿三叶《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原谓射技高超。后亦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朱衣使者指科举考试官。�S诜丹桂〖解释〗比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S诜高第〖解释〗比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43、一蹴而就

44、【出处】: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三:“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45、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4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47、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48、犬牙交错quǎnyájiāocuò〖释义〗错:交叉,错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出处〗《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示例〗而苗疆多与邻省~,又必归并事权,始可一劳永逸。(《清史稿·土司一》)阴差阳错yīnchāyángcuò〖释义〗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出处〗明·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示例〗他们~地把多年渴望见面的机会失掉了。杯觥交错bēigōngjiāocuò〖解释〗比喻相聚饮酒时的欢乐。觥,酒器。〖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示例〗近30年未见的几个老同学齐聚一堂,~,乐不可支。

49、【近义词】:鱼升龙门

50、【拼音】:yúyuèlóngmén

51、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2、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53、【举例造句】: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宋·陆佃《埤雅·释鱼》

54、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55、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56、蟾宫折桂==成语释义: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57、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58、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59、一挥而就

60、高步云衢==成语释义: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61、答案是鱼跃龙门。

62、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63、称心如意==成语释义: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64、【解释】: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65、得意门生==成语释义: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66、【拼音】:jīnbǎngtímíng

67、耳闻目睹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

68、【出处】: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

69、【释义】: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70、高官重禄、驰高鹜远、位卑言高、天高地厚、高唱入云、高枕无忧、秋高气爽、势高益危、高山景行、手高眼低、自高其功、高才大学、高门大族、才高运蹇、半低不高、山高水险、高絙百尺、高情远韵

71、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72、【成语】:鱼跃龙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