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古诗文学习和备考的门道就四个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考必备语文知识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古诗文学习和备考的门道就四个字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古诗文学习和备考的门道就四个字

2023-12-22 22: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课标》将“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突出了语文课程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基于这一核心素养的目标和要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选入古代诗文70篇/首(包括文言小说一篇),占全部课文数(137篇/首)的51%,古诗文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教材的各个部分,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积累古诗文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情趣,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统编教材中的古诗文单元

高考语文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近年来高考语文的核心考点之一。比如,高考试卷中的古诗文默写填空题、文言文段的理解分析题、古代文化常识的辨识题以及古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赏析评价题,都继承和发扬了古典文学“诗言志”、文以载道的传统,反映了高考的育人教化功能。

那么,如何在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的背景下学习和备考古诗文?其实概括起来就四个字——守正固基。

所谓守正,就是认真学习教材中的经典古诗文篇目,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脉。现行部编版教材精选诗文名篇,注重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入选的古代诗文篇目兼顾经典性与可读性,思想格调高,语言形式美,值得诵读涵泳,同时也考虑到文体的多样性、典范性,以及篇幅长短。

所谓固基,就是通过学习教材古诗文篇目,巩固阅读古代诗文的基础:熟悉古诗文的各种文体形式,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源流和不同体裁、题材,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则和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准确理解文意,正确标点古代诗文,并能将古代诗文准确地翻译成规范表达的现代汉语。

具体如何“守正固基”?建议在学习备考过程中注意落实以下几个方面:

01

学好教材经典课文,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迁移

高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古诗文的能力,为将来自由阅读历史文献、进行学习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继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学习教材中的古诗文篇目,要注意积累和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并在高考备考中激活迁移。例如高考全国卷Ⅰ文言文阅读题: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能否译对该句中的“短”与“纷乱”是能否准确翻译句子的关键。如果有了课内积淀,很容易想起教材课文《屈原列传》中就有“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一句,“短”是“说……坏话,诋毁”的意思。而“纷乱”则是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

选自《高中古诗文全注全译全解(选择性必修)》

《高中古诗文全注全译全解(选择性必修)》

这样将教材中的知识迁移到考场上,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也就容易了:

于是诋毁贾谊道:“洛阳的人(指贾谊),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许多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02

以教材为基础,注重课内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迁移

教材中的古诗文不仅语言简洁,用词典雅,语法规范,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由于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原因,古代官职制度、科举制度、礼仪习俗等,绝大部分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历史存在,我们今天要读懂古代文献,又必须有所了解。所以要在学好课内古诗文的前提下拓展补充,古今结合,勤积累,重辨析。例如高考全国Ⅰ卷出了《晋书·鲁芝传》:

鲁芝……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文本中的“举、辟、除、拜、迁、转”都涉及古代官吏选拔、任命及调任的常识,在教材中也都有涉及。

选自《高中古诗文全注全译全解(选择性必修)》

03

背诵古诗文推荐篇目,注重文言语感的培养

高考语文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目标。能阅读浅易古诗文就是一种关键的语文能力,而能力的养成必须以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积累为基础,因此,除了通过阅读古诗文语言材料进行知识积累以外,培养语感也是学好古诗文的捷径,而朗读、背诵正是培养文言语感最好的方式。新《课标》推荐的72篇古诗文背诵篇目,经常诵读体会,可以很好地培养文言语感。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背版)》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练版)》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硬笔书法版)》

古诗文在今天基本已经失去了交际作用和实用意义,而且古代汉语的语言形式与现代汉语也有很大差异。我们只有反复诵读古诗文,才能增强文言语感,从而获得对文本的感性知识,初步解读出诗句和文句的基本含义,进而理解其情感内涵和作者的态度、观点、认识。朱自清先生曾说:“我可还主张中学生应该诵读相当分量的文言文……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除了背诵推荐篇目外,平时也要结合古诗文阅读,养成诵读习惯,揣摩诗文音节停顿的语感和规律,久而久之,对文言断句题的判断能力就会更强。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