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82年版电影《骆驼祥子》一点感想(骆驼祥子)影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骆驼祥子给我们什么感悟 看82年版电影《骆驼祥子》一点感想(骆驼祥子)影评

看82年版电影《骆驼祥子》一点感想(骆驼祥子)影评

2024-07-11 12: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老舍先生的原著没有看过,这里就只能就电影本身来说几句感想。

祥子的第一辆车被大兵征用,大兵跑时候,车掉进山沟了,后面又提到祥子会帮忙修车,或许可以下山给捡起来,修一修继续用?无非是焊接的地方比较难搞,但总比买新车能省下很多钱,后面可能也会颇为不一样?(我这看电影的方法,太较真儿了,好像有点累?)

这个剧本就像余华的电影版的《活着》,就是什么坏事厄运都要让电影里的角色遭遇,就是悲剧的浓缩,有过分刻意之嫌,可以说是有些残忍甚至恶毒?比如祥子和小福子,其实只是编写剧本的人(或者原著也是如此?)动动笔修改几句话甚至几个字就好,那样就也算给电影一个还算不是完全悲剧的结局。就此而言,和《芙蓉镇》是两个路子,,虽然前面也类似,但后者女主角再婚,并且顺利生下个大胖小子,她老公也没多久也回来,一家人幸福团聚,结局还算是不错的,而小福子就差那么几天没有等到祥子而自我了结了,这个打击,让祥子彻底失去了最后的精神支柱,彻底颓废了,感觉活着没意思了。所以,一般人活着的动力,大概就是家庭家人吧,就是有人相互照应,电影里祥子似乎是没有其他可以称为亲人的人的,电影里他们的人生早就被剧本注定了,挣扎是没有用的。

所以,一般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命运像剧本一样被编剧注定,如果要注定,当然也希望是注定幸福而非苦难。

四爷大寿,虎妞出计,虎妞出钱,祥子认了干爹,但当虎妞摊牌要和祥子结婚时候,四爷始终瞧不上祥子,嫌弃他一个臭拉车的,甚至没过多久把车行卖了,跑路自己逍遥快活去了,这也是有点奇葩。

所以,电影,如果不是纪录片,可能就只有这样才有戏剧性——情节矛盾要激烈些,否则,就像真正的正态分布那样的普罗大众的平常的一个人的人生,是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被翻拍成电影电视剧的吧,所以一般人们总是会说文学艺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就是其冲突的剧烈程度,或者喜剧或者悲剧的程度都要远远高于一般人的生活吧。

经朋友指正,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电影的时代背景,就是祥子所在的时代,可能很多人确实都是很不幸的,就像《茶馆》中不少的卖儿卖女的“乡下人”,那个时代的普通穷人承受风险的能力要低很多,所以会觉得显得有些刻意。那么,《芙蓉镇》的结局算是比较温暖的了,也就像另一篇豆瓣评论指出的老舍狠残忍。

关于对细节的较真儿,有豆瓣评论也有类似看法,哈哈,说逻辑似乎不合理,可能电影没有太多交代,书里比较细腻,但对人物刻画又不太一样。

电影里,四爷大寿时候,客人们吃热气腾腾的火锅那个场景。还有卖煎饼果子等等的场景。我想到,看电影,似乎是,接入这些当时人们的一部分记忆,或者,当时人们活着时候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转念一想,几千年来,似乎人们的生活的本质没有太大变化,只是衣食住行,繁衍生息,究竟为了什么呢?似乎现在的人活着的追求和之前的人们的追求也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首先是自己的生存,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无非是现在的衣食住行的档次高了,马车换成汽车飞机,衣服从粗布棉麻换成高档材料,住的房子更高档,吃的更有保障,不像过去,容易吃不饱。然后普通人的医疗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这就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吧,如果一切顺利,一切都好,那么,再过几百年几千年,人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巨大的改变呢?似乎还是衣食住行方面的提升最容易,而内在的根本的动力,似乎还是那么回事儿?说白了还是欲望?或者更直白点,就是所有生命的本能欲望吧,这一点似乎是最根本的驱动力?所以《圆觉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如果没有这个动力,所有社会进步都是不可能的,可能也就死水一潭?

正好今天看到微博上说王小波当年给赵朴初写信,说他想要出家,说因为他老婆去美国留学了,他似乎独守空房“分居甚苦”似乎顿悟了,感觉参透了男女之间的欲望,看破了红尘,觉得都是过眼云烟,但回信的人评论是他的理由近似胡扯,不批准。(这封信写于1984年2月7日,这时的王小波32周岁,他在信中表达了想出家的欲望,“山妻去美留学,分居甚苦。近来忽然大彻大悟,感觉儿女情长,过眼皆空。把一切都撇个干净,遁入空门,岂不痛快”。信中左下角有张范中先生(中国佛教协会工作人员)的批注,张说,“此信所述意欲出家的原因,实属荒唐,拟不予理睬”。)看到有评论说,如果当时批准他出家了,王小波后面可能也不会心脏病突然离世。有可能,甚至很有可能吧,吃斋念佛,清静寡欲,青灯古佛,如果真能看淡并对男女之间的欲念真正消解,可能是很有益于预防心脏病?不过那得真修行真看淡才行,否则,像某些大师......

电影里,祥子算是遇到两个女人,一个是虎妞,喜欢他,真心疼他,积攒的钱都给他买车,敢爱敢恨,可是编剧不允许他们幸福,于是虎妞难产而亡。这是祥子遇到的最大的一次打击。

第二次就是小福子,虎妞死后,小福子和祥子俩人是希望在一起的,但等祥子混得好了小福子却没了。

电影里,几次关于钱的场景。

祥子给曹先生拉车,曹先生被认为有问题,于是祥子的存钱罐被密探夺走,如果钱分开存在安全的地方,可能会避开这个问题?后面可能也就有钱给虎妞准备到洋大夫的诊所或医院生产?为什么当时不把车当了换钱?剧本这样写的......洋人的医院说,出趟诊三十块钱。

我想到施一公老师提到自己的父亲当年被出租车撞倒,虽然出租车司机没有跑路,还给送到医院抢救,但医院要先交500元押金才抢救,司机外出借钱凑了四个小时凑够500元钱,医院才给他父亲抢救,虽然他父亲进医院时候血压心跳等生命体征都还正常,但是是处于昏迷状态。(搜了下,现在国内医院都有抢救的急诊通道,即便没钱,医生也会尽力抢救。)

如果四爷不这么毒呢?适当资助一下他们小两口,至虎妞临产之前给钱让住在洋大夫的医院,而不会因为没有凑够三十大洋被拒之门外?所以后面祥子见到四爷也是恨死他了。这个四爷确实够可以了......

所以或许可以说,一般人的几层保障都被编剧剔除了,当然,这就是编剧给电影里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安排。

那么,大概对一般人来说,经济独立以及储存一定的救急的钱很有必要,尤其在生小孩等这些比较重要的时候。

电影里,虎妞对祥子那是真爱,可能她脾气比较直,皮肤比较黑(被电影里曹家的阿姨称为“黑塔”),性格大大咧咧,祥子开始还看不上她,只是后面有了他的孩子他开始起劲对她好了。虎妞她爹四爷,卖了车行卷款跑路,虎妞回来大哭,然后毅然把自己所有存的钱拿出来给他买车,这时候祥子说,“我拉车养活得了你。”

虎妞说祥子应该像老爷子学习,动脑子吃饭,而不是卖力气,可祥子说不会做生意——确实看街上做些吃饭的小生意也可以啊,可是,祥子就是一根筋只知道拉车。

虎妞有喜时候,买东西让小福子吃,可能就是让帮忙的,可见虎妞脑子还是挺机灵的。

这部电影,就像一个框架或者小人物生存模型,修改一些地方,就会很不同,比如虎妞顺顺利利生下大胖小子,比如四爷在虎妞生孩子之前看淡面子而接纳祥子,给他们资助,当然,那就不是电影计划中的悲剧了啊......

电影里,小福子家,她爹是酒鬼,拉车,有钱了就喝酒。可气的是,不能做其他工作?像曹先生家的阿姨,做饭什么不行,再不济,像虎妞开始对小福子的评价,长得挺水灵的,就不能再婚?她爹就让她去卖身,她还真去了......小福的两个小弟弟,也不是特别小了,只是在家里做牙签,就不能去当饭馆当学徒打杂,起码有饭吃,只靠老爹和姐姐吃饭?

大概,电影和真实世界毕竟不是同样的,所以电影的作用可能就像戏曲那样,是为了“高台劝化”,而故意刻画的反面教材。

所以,这种电影就不得不把很多不幸全都汇集在一个电影里,而专门为了一个悲剧的诞生而服务。

电影里,祥子求神不求医,有产婆,求回来“仙方”,还是不行。

最后虎妞在编剧的笔下消失,祥子可能会恨自己为什么没有钱,恨天无眼不怜悯他们,恨洋医院只见钱眼开而见死不救吧。所以社会和医学等保障的进步和普及,对普通人来说是很好的,比较有保障的基本的医疗条件可以覆盖到普通人。这就是进步。

小福子被卖到妓院,最后自杀,可惜祥子只是晚了一步,哎,这剧本,真特么狠毒......

所以,如果真有这种类似剧本一样的命运,那么普通的凡人在命运剧本面前,肯定是无力的,。再怎么折腾也无济于事,那么,如果真有神佛,只能希望他们大发慈悲,多多保佑普通人吧,或者,就像那句话说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就不要有那种注定的而无法改变的剧本......

这部电影和老舍先生小说改编的《茶馆》相比,当然很不一样,《茶馆》中很多对三教九流的描述,让人感觉非常真实,虽然也是把很多东西聚集在一起,但感觉很自然真实,而这部电影,感觉就比较刻意一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