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通用12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驻村心得体会2000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通用12篇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通用12篇

2024-07-13 16: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06 18:00:26

第1篇

第一书记暨驻村帮扶工作队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6月25日县委组织部,县农办举办了为期5天的第一书记暨驻村帮扶工作队干部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和政策学习以及实地观摩的学习方法,使我们受益匪浅,现将此次学习的收获,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一 加强理论学习,统一认识。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战略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关于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以及乡村战略解读”,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做好扶贫工作,要突出工作重点。着眼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根据当前扶贫工作实际需要,必须在扶贫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下足功夫。也就是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这三个“着力”点出了当前扶贫工作的重点。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继续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篇大文章。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其中很大一个因素是创新了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解决“谁贫困、扶贫谁”的问题,从而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当前,我县扶贫工作主要以党委政府主导、扶贫干部帮扶为主。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扶贫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固然有利于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能较快地摆脱贫困,但从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的角度出发,扶贫必须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因此,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实质上就是扶志、扶智。要通过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形式,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树立勤劳脱贫致富的思想,掌握勤劳脱贫致富的一定技能,促进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依靠自我发展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在扶贫工作中,这要比直接的给钱给物更具长远意义。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这对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同样重要。在扶贫政策的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使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化。

二 解读政策文件,提高认识。

通过对“七个一批”相关文件的解读,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一批,要根据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意愿,逐户对接落实产业发展计划,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分类建立发展特色产业贫困户花名册,提出年度扶持实施方案,抓好各项帮扶措施落实,确保贫困人口有稳定持续增收产业。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等,通过入股分红、务工就业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这段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生动表达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生态保护与建成小康是统一的。因此,在精准脱贫攻坚行动中,使广大贫困农牧民群众通过生态脱贫也被确定为“七个一批”的内容之一。我县立足生态优势,结合现行生态保护政策及重大生态工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增生态保护政策性岗位,使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低保人口通过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体面的、有尊严的脱贫;转移就业脱贫一批中,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受教育程度、专业技能和年龄等因素,在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区分不同的贫困群体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计划,建立劳务输转花名册和技能培训花名册,分类开展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劳务输转的组织化程度;实施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工作,要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成本,配套发展后续产业,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加强教育脱贫一批工作中,重点要摸清建档立卡家庭中不同年龄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政策是否全面落实,是否全面足额享受到了政策扶持,特别是要针对高中、大学、省外中职、高职院校上学学生政策是否落实,分类建立健全相应的花名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医疗救助脱贫一批工作要重点掌握清楚患病贫困人口底数、是否全部享受了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特别是针对患大病的贫困人口,要逐户核实病种、人口底数等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救助方案;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一批工作由区民政局负责,各乡镇配合,重点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特殊群体,要提出具体的保障措施,同时要加强动态监管,应保尽保,对整户没有纳入的保障对象,要提出整改意见,使兜底保障措施既符合政策要求,又精准对接到户到人。

三 实地观摩考察,实践认识。

    学习中安排了实地观摩考察活动,柳林镇东石沟村、上卓村木耳镇麻地湾村、寺古多村以及纳浪乡西泥沟村、大小板子村、朝勿村为观摩村,与会人员连续观摩了7个观摩点,每一个观摩点都展现出敢死拼命的扶贫精神,深深触动着大家,鼓舞着士气,激发着斗志。大家在观摩中发现差距,查找不足,鼓劲加压,向着全面脱贫的目标迈进。此次观摩项目覆盖范围广、代表性强,从工作队基本资料到户级资料,从种养殖到产业发展等等,使观摩的党员干部学到真招、实招,进一步了解了扶贫资料规范化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第2篇

工作体会:谈谈如何当好驻村“第一书记”

派驻“第一书记”到贫困村帮扶脱贫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因此广大驻村“第一书记”要自觉找准位置,认清形势,搞明白组织选派“第一书记”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过程中,“第一书记”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任务的艰巨性、工作的有利性。“第一书记”都是从各级各部门的优秀干部中选派出来的,懂政策、熟业务,到了村里任“第一书记”,担负着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确保到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的历史性重要任务。要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也要看到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不断推进,各类扶贫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正大量向农村倾斜,各级党委政府对“第一书记”也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关注,要有信心当好“第一书记”。

当好驻村“第一书记”要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当好“领头羊”。脱贫攻坚是驻村“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贫困村要脱贫,发展思路是关键,驻村“第一书记”必须立足村情实际,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研究问题,谋划、指导工作,既要紧紧抓住带有方向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不放,又要找准工作的切入口和着力点,聚焦发力,精准施力,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作为“第一书记”从城市到农村,从办公室到田间地头,从手握笔杆到拿起锄头,生活环境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进入角色,沉下心去,搞好调研,摸清村情,理清思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要把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县的各项政策,做到了解政策、熟悉政策、用好政策。要结合村情实际,充分利用自己的政策优势、部门优势和技术优势,协助贫困村发展盘活集体经济、培育优势产业、引进资金项目、争取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想方设法帮助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相关产业,拉动集体收入增长,增加群众收入;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建立健全组织生活、班子议事、民主决策等制度,积极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在具体工作中,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敢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抓落实,搞好班子团结,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工作上新台阶;对社会治理混乱村,要加强治安联防、社会调解工作,强化村级联防队伍、民意调查队伍建设,创新群众自治工作机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当好驻村“第一书记”要有脚踏实地,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作风代表形象,驻村“第一书记”的形象不仅代表自身素质,更体现了派出单位的形象,甚至是党委和政府的形象。群众不仅看你怎么说,更看你怎么干,因此驻村不仅要身驻更要心驻,要切实克服“到农村镀金”的临时观念,“走马观花”的调研观念,“蜻蜓点水”的走读观念,“心挂两头”的浮躁观念,树立起不当客人当主人,不当外人当家人,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办,既要立足当前解难题,更要想得长远让群众得实惠。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用心干出群众称道、组织认可的实事、好事,用真情实绩赢得群众信赖。

当好驻村“第一书记”要有心系群众的责任意识。事事处处想着群众,大事小事关爱着群众,把群众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忠实地履行职责,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百姓生产生活中的事看起来无足轻重,但这些不起眼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就会变成大事,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因此服务群众不能因其善小而不为,而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做起。既要抓好关乎群众长期受益的大事难事,更要抓好群众当前急需解决的事情。要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第一书记”工作的主要标准,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了解群众的意愿,倾听他们的呼声,掌握他们的期盼,让民意在决策中唱主角。充分发挥村“两委”的民主议事作用,把符合民生民情民心,符合农村当前和长远发展,符合党和政府政策的事情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这样做群众才会把“第一书记”看成有人情味,有责任心,最可信赖的人,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关爱刻在群众的心里。

二〇二〇年八月二十日

第3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生力军作用,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管理坚持省级统筹、分级负责原则,重点压实县级主体责任和乡镇属地责任,形成上下贯通、运行高效、落实有力、富有成效的管理机制。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驻村帮扶工作队。村第一书记兼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以下简称村第一书记),按照本办法管理。

第二章  人员选派

第四条  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选派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扶贫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县以上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一般按照个人自荐、组织推选、单位党委(党组)审核、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把关的程序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员。

第五条  选派驻村帮扶的干部,应当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热爱“三农”工作,一般为优秀年轻干部或年轻后备干部,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村第一书记人选应有两年以上党龄和工作经历。

第六条  县(市、区)党委政府科学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根据驻村帮扶干部资源和贫困村实际,统筹整合工作力量,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一村一队全覆盖。非贫困地区和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的贫困地区,可逐步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村选派驻村工作队。

第七条  驻村帮扶工作队由县级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干部组成,一般不少于3人,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每期驻村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

第八条  实行驻村期满轮换制度,坚持撤回一人补充一人。人员轮换时正在接受脱贫退出考核验收的,轮换工作顺延至考核验收结束后进行。村第一书记轮换时,设置15天左右交接过渡期,工作顺利交接后原第一书记方可离岗。

第九条  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驻村期满正常轮换或驻村期间因身体、家庭或其他特殊困难确需调整的,由派出单位党委(党组)按程序与派驻地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沟通,向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提出书面请示,经研究同意后方可调整。

第十条  干部驻村期间不承担原单位工作,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驻帮扶村。

村第一书记由派驻村所在乡镇党委任命,一般不挂任县、乡领导职务。

第十一条  脱贫攻坚期内,贫困村脱贫退出后驻村帮扶工作队不得撤离,帮扶力度不能削弱。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接续进行驻村帮扶工作。

第三章  职责任务

第十二条  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履行脱贫攻坚帮扶责任,全面参与村内脱贫攻坚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指导协助村“两委”落实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督促落实“四议两公开”和村务监督等制度。

第十三条  驻村帮扶工作队在县委统一领导和乡镇党委直接领导下,主要协助指导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具体工作中当好“六大员”:

(一)脱贫政策“宣传员”。主要是宣传中央和省委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重点宣传“两不愁三保障”相关政策,特别是要到户到人宣传贫困人口脱贫6项指标和贫困村退出4项指标,让群众掌握脱贫政策、理解支持脱贫攻坚工作。

(二)村情民意“信息员”。主要是遍访贫困群众,对还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每月走访一次,掌握思想动态、了解家庭困难、知悉所想所盼、调处矛盾纠纷;以村为单位,收集村情民意,及时向上级反映群众诉求,报告村级无法解决的事项,提出推进解决问题的工作建议。

(三)脱贫攻坚“战斗员”。主要是指导和参与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工作;协助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冲刺清零,逐村逐户排查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方面的问题短板;协助落实“七个一批”精准扶贫到村到户项目;督促完善落实“一户一策”脱贫计划。

(四)资金项目“监督员”。主要是参与金融、交通、水利、电力、通信、文化、社会保障等到村到户资金项目的进村落地和组织实施,加强全过程监督。指导落实村务公开制度,督促村“两委”对涉及脱贫攻坚的资金项目及时进行公开公示,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职能。

(五)农民群众“服务员”。主要是全面了解掌握本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协调做好解疑释惑、情绪疏导、化解矛盾等工作;经常走访关心五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指导开展民事领办、代办等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六)乡村治理“指导员”。主要是帮助建好农村基层组织,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持续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打造“不走的工作队”。

第十四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驻村帮扶工作队的职责任务,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由各地结合实际具体确定。

第十五条  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实行村第一书记负责制。村第一书记负责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安排、督促落实,并对队员年度考核等次评定提出初步建议。

第十六条  村第一书记协助乡镇党委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后备干部培养,指导村“两委”开展工作、组织驻村帮扶工作队落实帮扶任务,并负责汇报情况、衔接工作、解决问题。

第十七条  乡镇党委、村“两委”全力支持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工作,妥善处理驻村帮扶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关系。村“两委”主动接受驻村帮扶工作队对脱贫攻坚工作有关重大事项的指导和监督;驻村帮扶工作队紧紧依靠村“两委”开展工作,依法依规进行科学精准的工作指导,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第四章  教育管理

第十八条  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全省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指导和管理。省委组织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依托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负责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选派、考核工作。各级扶贫部门依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驻村帮扶各项日常工作,具体抓好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工作指导、管理监督和业务培训。

第十九条  市(州)党委政府和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分析问题、解决困难、推动落实,定期向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汇报本市(州)各县(市、区)驻村帮扶工作情况。市(州)党委组织部、扶贫办等部门根据省上有关安排加强工作指导,督促县(市、区)党委政府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责任。

第二十条  县(市、区)党委政府履行驻村帮扶工作队日常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县域内驻村帮扶工作的调度管理。县委副书记或挂职县委副书记担任全县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全面负责本县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具体领导和管理。从县纪委、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各抽调1名干部,组成专门工作班子,协助总队长开展工作,负责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业务指导、督促检查、考勤考核、任务落实等日常工作。

第二十一条  乡镇党委政府履行驻村帮扶工作队属地管理责任,明确1名党委领导担任本乡镇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负责日常管理。

第二十二条  县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每月召集乡镇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召开1次工作例会,乡镇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每月召集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召开1次工作例会,传达上级要求,听取工作汇报,安排部署任务,协调解决困难,督促完成重点工作。

第二十三条  派出单位履行支持保障和跟踪管理责任,精准选派驻村帮扶干部,每季度开展1次回访,帮助解决选派干部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落实各项待遇保障,并及时对年度考核不称职等次干部问责调整。

第二十四条  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各级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机构和县(市、区)驻村帮扶工作总队长,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以暗访为主的工作督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促进工作。

第二十五条  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坚持分级负责、全员培训。省级举办示范培训,市级办好重点培训,县级开展全员轮训。原则上每年初以县为单位对驻村帮扶工作队进行不少于

2天的全员培训,上级出台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关重大政策,应及时组织开展培训。驻村帮扶工作队每人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各级培训机构应充实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第二十六条  完善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相关制度。

(一)学习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必须把学习和调研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条件,积极主动利用工余、晚间等时间,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学习脱贫攻坚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努力成为懂政策、接地气的乡村工作行家里手。以县为单位,对驻村干部的学习作出安排、提出要求,并纳入考核内容。

(二)考勤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必须吃住在村、工作到户,每年驻村不少于220个工作日(含因公出差、开会和培训),其中住村时间不少于160天。请假1至2天的,由乡镇党委批准;3天以上的,乡镇党委签注意见后,由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批准。

(三)公示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照片、在岗或请假等信息及时在村委会公示;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和成效,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向群众公示。

(四)例会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每周应组织召开1次由工作队队员、村“两委”成员、乡镇包村干部参加的工作例会,开展学习、总结工作、分析问题、安排任务。

(五)报告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每月向乡镇党委汇报1次工作,乡镇汇总情况后每月向县(市、区)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汇报1次工作;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每半年向派出单位汇报1次工作,每年向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提交书面总结。

(六)自律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应严格遵守各项纪律,严禁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严禁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严禁酗酒赌博、滋事扰民,严禁接受吃请、收受钱物,严禁以权谋私、变相腐败,有违纪违法行为的,依纪依法严肃追究。

第五章  考核奖惩

第二十七条  驻村帮扶工作队、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的年度考核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与各级组长单位组成联合考核组,以县为单位组织开展考核。

驻村工作不足半年的工作队员,由派出单位负责考核;驻村工作半年以上的工作队员,按驻村帮扶考核,作为本人年度考核结果。

第二十八条  坚持平时考核、日常检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考核采取听取汇报、群众测评、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实地察看等方式进行,重点考核驻村期间政治表现、政策水平、工作业绩、群众评价、到岗情况等。

第二十九条  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分好、中、差3个等次,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考核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4个等次。驻村帮扶工作队年度考核好的等次比例不超过30%,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分别不超过20%。

第三十条  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不占派出单位指标。当年受到市级及以上党委政府或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表彰的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年度考核可直接评定为优秀等次,不占20%优秀等次指标。

第三十一条 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结果的确定,由考核组提出考核等次初步建议,提交县(市、区)驻村帮扶工作总队长会议审核,征求省、市组长单位意见后,经县(市、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审定。县(市、区)党委组织部将考核结果逐级上报,并送派出单位及干部所在单位同级组织部门备案。省委组织部每年年底向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汇报考核情况。

第三十二条  加大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结果运用力度,驻村工作期间,年度考核有1次优秀且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件的,优先提拔或重用;表现特别突出的,可按程序破格提拔使用。

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结果为“差”等次的,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考核为基本称职等次的,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召回撤换;考核为不称职等次的,一律召回撤换,被召回撤换的,到村任职时间不得计算为基层工作经历,两年内不得选先评优、提拔或重用;派出单位及主要负责人不得选先评优、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第六章  组织保障

第三十三条  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驻村期间,原有人事关系、工资和福利各项待遇不变。派出单位、乡镇、村为驻村帮扶工作队提供食宿、在村工作的必要条件。

第三十四条  严格执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有效驻村时间)每人每天100元生活补助、每月80元通信补贴的待遇标准。省财政对县直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给予补助,省级统筹调派的8个县(市、区)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由派出各市(州)和县(市、区)根据需要按照省上标准予以补助。

第三十五条  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工作经费,主要用于租用房屋、水电、取暖、购置办公用品、文稿印刷、订阅报刊等工作生活费用支出,不得挪作他用。市县和派出单位可根据实际增加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取暖和交通补助。工作经费执行报账制,由村第一书记签字,经乡镇审核同意后支付,县级审计、财政部门加强资金监管。

第三十六条  派出单位大力支持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工作,帮助办实事好事。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和慰问困难群众所需经费,可在派出单位机关工作经费或业务费用中筹措解决。

第三十七条  各级党委组织部会同扶贫办对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结果运用和有关福利待遇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落实不力的,追究派出单位主要领导责任。派出单位积极解决驻村干部后顾之忧,为驻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安排1次体检。

第三十八条  省、市、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每年对驻村帮扶工作队及队员开展1次表彰奖励;及时发现总结先进典型,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树立鲜明导向,营造良好氛围。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其他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4篇

近年来,启东市深入实施“强基工程”、“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全市261个行政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仍有16个村被确定为南通市级薄弱村。为切实抓好后进村晋位升级,实现后发赶超,2016年以来,启东市委按照“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有活力”的标准,通过市镇联动的方式,为16个后进村配备了“第一书记”,从而实现了薄弱村“第一书记”全覆盖。

突出精准定位,选好“领头雁”。“定村”。启东市对全市所有村进行逐个走访调研,了解掌握每个村的基本情况,逐一排查分析致贫原因和脱贫瓶颈,并经所在乡镇党委同意后,最终确定“第一书记”派驻村的“选人”。为选出政治素质好、法纪观念强、热爱农村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经个人报名、组织推荐,根据派驻村组织软弱涣散、产业发展滞后等不同实际,按照“部门对应、专业相符、资源互补”原则,择优确定拟选派人选,并经考察、市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后,下派到村任职。

突出精准定责,种好“责任田”。为“第一书记”量身定制了“五个一”的目标和“四个方面”的工作职责,“五个一”的目标即,建强一个好班子、制定一个好规划、选准一个好项目、建设一个好阵地、赢得一个好口碑。“四个方面”的工作职责,即“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同时,将“第一书记”的具体工作细化为36项具体责任,通过精准定责,督促“第一书记”切实履行农村发展“第一责任人”责任,指导并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

突出精准培育,提升“适应性”。“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前,市委召开全市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集体谈话会,常委部长与“第一书记”进行集体谈话,提要求、鼓干劲、明纪律。开展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采取涉农部门主要领导集中讲授和现场教学方式,帮助尽快熟悉农村工作、村集体经济发展、扶贫攻坚等情况。同时,将“第一书记”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建立“第一书记”定期谈话、考察等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交流点评会,了解情况,推进工作。各派驻乡镇党委明确一名分管负责人作为“工作导师”开展“传帮带”,帮助熟悉农村环境、掌握工作方法。各派出单位把“第一书记”任职村作为本单位联系点,在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

突出精准管理,激发“创造力”。实行市委组织部宏观管理和乡镇党委为主、派出单位为辅的日常管理机制,通过建立驻村联户、工作例会、工作日志、请销假等一系列制度,及时跟踪了解“第一书记”的现实表现和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研究制定《启东市驻村“第一书记”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细则(试行)》,把“第一书记”单独作为一个考核群体,提高优秀等次的比例,考核优秀的提请市委市政府表彰,考核结果作为选派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自2016年起,将原有的“第一书记”生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500元提高至1500元,确保选派干部能安身、安心在农村工作。

启东市“第一书记”在强化基层基础、化解村级债务、为民服务、村庄环境整治、发展公益事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累计走访群众3200人次,扶贫帮困330多人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近400个,化解矛盾纠纷200多起,新建高效农业项目2600多亩,兴办引进项目18个,新建村级公路149公里、农桥15座,取得了良好成效,选派干部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真正实现了发展村级经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培养锻炼基层干部的“三赢”。

实践证明,启东市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既有效解决了派驻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也为下一步开展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把抓党建作为“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切实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建成和留下了一支不走的战斗堡垒。二是坚持把推动发展作为“第一书记”的核心任务。将更高水平小康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摆在“第一书记”工作的重要位置强力推进,努力使薄弱村强起来、百姓富起来。三是坚持把统筹各方力量作为重要抓手。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紧紧依靠“第一书记”管理单位和派出单位的职能作用,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助推“第一书记”破解难题,办好实事,最大限度地发挥第一书记效能。四是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第一书记”的根本标准。推动“第一书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坚持驻村工作服务,切实当好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服务员,以实际成效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五是坚持把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作为“第一书记”的基本要求。引导“第一书记”真正发扬严的精神、实的作风,切实把农村当作“磨刀石”、“炼金炉”,在基层实践中砥砺成长。

做好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持续放大驻村工作效应,深化“第一书记”工作品牌,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结合启东实际,下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精确定位,改进方法。选派“第一书记”这项决策部署是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的问题做出的,主要是给基础薄弱的基层党组织打一剂“强心针”。要找出基层党组织建设普遍存在、反复出现的规律性问题,找到强基固本的良方,防止问题周期性反复出现。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进一步拓宽选派来源,不仅要选派那些政治素质好、有培养发展前途、热爱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还要选派那些工作经验丰富的二线干部去基层引领发展;进一步改进评价机制,不能单纯看修了多少路、建了多少桥、增加了多少村营收入,更重要的是看是否帮助派驻村找准了一条发展路子、留下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统筹兼顾,系统谋划。做出系统谋划,进一步对全市农村情况进行调研,加强综合分析研判,了解掌握基层对“第一书记”的需求意向,筛选确定党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脆弱、环境整治任务重、维稳任务重的“三弱两重”村名单,有针对性地制定并落实选派工作计划。搞好统筹兼顾,坚持把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与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大抓基层基础、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任务,不断拓展“第一书记”的工作内涵,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引领带动作用。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待遇保障、选拔使用、动态调整等制度,持续增强“第一书记”队伍活力,持续增强“第一书记”的品牌效应。

明确职责,形成合力。一是集聚工作合力,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制定选派计划,加强统筹协调,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督促农工办等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选派工作,在政策制定、项目、资金等方面进行倾斜,切实加强业务指导。要求选派单位从大局出发,克服部门工作局限,认真落实选派计划,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基层工作、基层迫切需要的优秀干部派下去担任第一书记。二是从严抓好管理,加强督查指导,组织学习培训、现场观摩,提炼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培育选树各类典型,推动面上工作开展。强化考核激励,优化实绩考核细则,加强对“第一书记”工作的考核奖惩,让干事创业的人得到更多机会,让业绩突出的人得到重用。三是大力帮扶支持。组织部门当好“第一书记之家”,与他们勤沟通,对他们多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乡镇党委把第一书记当自家人,有意识地交任务、压担子,放手让第一书记开展工作,帮助协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派出单位当好“后勤部长”、坚强后盾,严格落实“第一书记”相关待遇,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决干事后顾之忧,真正形成“一人在村、全局在村”工作局面。

第5篇

大家上午好,按照会议要求,现就xx镇驻村帮扶工作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汇报。xx镇有xx个村xx个社区,其中市列贫困村x个,均于2016年达标退出贫困村序列,20户以上非市列贫困村x个。截止目前,经过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2018年实现全部脱贫。能够圆满完成脱贫任务,除了贫困户自身努力外以及村两委的不断付出,更少不了全体驻村帮扶人员的辛勤付出。为了更好的用好我们的驻村帮扶力量,xx镇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驻村帮扶人员的管理工作。

一、高度重视,层层推进帮扶工作

首先,充分认识到镇党委是脱贫攻坚的主体,时时要与帮扶力量并肩作战,统筹安排好各个工作环节,在驻村帮扶力量的管理上,镇党委狠抓日常帮扶工作管理,同时坚持每月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帮扶工作,通过党员大会、机关例会等方式传达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安排部署;其次,采取领导包片方式,班子成员每月调阅所联系村帮扶力量开展工作情况,指导驻村力量开展帮扶工作,针对帮扶力量收集的住房、道路、饮水、产业等方面问题,组织班子成员、相关帮扶干部、技术能手召开专题会,逐一对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化解对策,对于在属于政策范围应该解决的,落实分管领导立即解决,对于超范围暂时不能解决的,落实帮扶干部作好解释;第三,按时召开第一书记工作会议,开展交心谈心工作,听取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情况汇报,在充分肯定扶贫成绩的同时,帮助第一书记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为大家鼓干劲、明方向。

二、统筹管理,用好驻村帮扶力量

一是压实帮扶责任。镇党委实行驻村帮扶“清单制+责任制”管理,结合全区帮扶工作重点任务,制定年初工作要点,印发任务清单,细化工作任务,层层压实帮扶力量工作责任,指导帮扶人员开展帮扶工作,同时坚持按期调阅第一书工作笔记,帮扶责任人帮扶手册,形成调阅问题清单,并及时反馈整改。

二是做好帮扶干部心理疏导工作。精准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也很繁琐,很多干部对精准扶贫工作不上心,有怨言。镇党委通过座谈会和“一对一”交心谈心等方式,让干部打开心扉、畅所欲言,让帮扶干部感受组织的关心和温暖,转变心态,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三是鼓励帮扶力量大胆开展帮扶工作。镇党委充分发挥帮扶力量在脱贫攻坚一线尖兵作用,鼓励帮扶干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胆开展帮扶工作,为全镇顺利脱贫摘帽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我镇xx村第一书记xx,在熟悉xx村情后,提出想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得到镇党委的大力支持xx村近8公里的村组联通道路得到新建和加宽,解决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利用自身优势,xx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0万元,改善xx村党群服务中心环境。为了村民脱贫致富,xx还请市、区农业科技人员对村上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形成了以xx产业。再比如我xx村、xx村的第一书记也积极为村上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帮扶工作中,树立了榜样。

三、充分发挥支部作用,确保帮扶工作落地落实

在驻村帮扶力量的管理上,镇党委还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作用,有效推进驻村帮扶工作落地落实,提高了帮扶成效。

一是发挥村党支部监督作用。村党支部对驻村帮扶力量开展工作情况最清楚,为了管好驻村帮扶人员,镇党委制定了干部驻村管理制度、脱贫攻坚督查制度、精准脱贫考评制度等工作制度,村党支部按照制度要求不定期向镇党委汇报帮扶责任人每月入户情况,第一书记、农技巡回小组等开展工作情况,对不落实帮扶责任的人员实行一对一的管理,及时向派员单位反馈工作情况,提高帮扶力量的工作自觉性。

二是发挥村党支部的参谋作用。帮扶责任人在入户制定贫困户帮扶方案、第一书记在村开展工作时,难免有不熟悉情况的问题,镇党委要求,村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参谋作用,让帮扶力量能够实事求是,制定帮扶计划,更好的引导贫困户脱贫增收,提高帮扶力量工作措施的合理性。

第6篇

关于建立乡镇(街道)干部“岗位在村(社区)、重在服务、责在联心”机制情况的报告

2013年,***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探索建立乡镇(街道)干部“岗位在村(社区)、重在服务、责在联心”工作机制,引导乡镇(街道)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凝聚了工作“正能量”。

1、抓调研、重基层。市州组织部长第一季度工作例会召开后,我们就将探索建立“三在”工作机制列入今年的工作重点,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罗平烺同志召开座谈会,专门听取了部分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就建立“三在”机制的意见和建议;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基层办主任李一三同志到孝南区三汊镇、陡岗镇袁湖村等地开展调研,并组织召开了各县市区分管部长座谈会,了解乡镇(街道)干部驻村(社区)运行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在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建议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乡镇(街道)干部“岗位在村(社区)、重在服务、责在连心”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孝组发[2013]17号)文件,指导各地工作开展。

2、办试点、重统筹。为稳妥推进“三在”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将孝南区三汊镇和云梦县吴铺镇作为试点,其它县市区分别选择1—2个乡镇(街道)作为试点,先取得经验,然后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全面铺开。孝南区三汊镇制定了驻村(社区)干部工作手册,建立了户情档案,向群众发放干部连心服务卡,公示驻村(社区)干部的工作职责、联系方式、监督电话和2013年工作目标承诺书,拓宽了服务群众的途径和渠道,切实为民办实事,让民得实惠。云梦县吴铺镇制定了“三在”工作方案、干部驻村工作责任书和管理考核办法,建立了干部驻村工作日志、走访记录和村“三特户”等工作台帐,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了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工作机制,其它县市区也结合实际,探索了符合本地实际的路径和办法,推动全市“三在”工作有序进行。

3、求深化、重规范。为把“三在”机制落到实处,让干部真正沉下去、有舞台、干得好、受欢迎,做到“四个实”。一是选派“务实”。按照“因村选人、科学定人”原则,实行“双向选择”,既可以一人一村(社区),也可以多人一村(社区)、多人多村(社区),同时,在干部驻村(社区)基础上,推行部门联村、包片联村等模式,扩大帮扶效果。二是职责“定实”。根据乡镇(街道)工作实际,驻村(社区)干部主要履行宣传政策法规、掌握社情民意、推动科学发展、服务基层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加强组织建设等六项工作职责。三是管理“抓实”。驻村(社区)干部做到“四个第一、五个必到”,即重大事件第一时间到场、重大民情第一时间反馈、重大问题第一时间研究解决、重点对象第一时间联系;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居)民代表大会必到,突发事件必到,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必到,重要活动必到和走访上访户、困难户必到。四是考核“求实”。驻村(社区)干部每年根据村(社区)发展规划,提出年度工作计划,报乡镇(街道)党(工)委审定后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年度目标任务。乡镇(街道)党(工)委每月调阅干部民情日志,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半年开展督办检查,年终述职考核,评定等次。驻村(社区)干部的考核由本职工作、驻村(社区)工作和群众评价三部分组成,凡驻村(社区)工作考评不称职的,个人年度考核不得评优,对因工作失误或工作不力造成重大责任或恶劣影响的,实行行政问责。

4、促联动、重实效。将探索建立乡镇(街道)干部“岗位在村(社区)、重在服务、责在联心”工作机制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动,教育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75条规定,健全驻村(社区)工作、生活等管理制度,不增加所驻村(社区)和群众负担,不参与有损形象的各类活动,强化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联动,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党组织书记公开承诺兑现、三个“1+x”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后进村(社区)党组织转化升级、村级民主管理和监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与为民办实事联动,加强与“三万”工作队、新农村工作队、“双联双促”结对联系单位和村(社区)“第一书记”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工作落实。

第7篇

2015年9月起,中牟县针对部分村级党组织存在的组织纪律涣散、工作能力弱化、干群关系紧张、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分别从省、市、县三级选派53名机关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凭借着素质高、能力强、资源多的优势,他们大显身手,特别是在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惠民服务,扶贫开发、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坚持从“细”处入手,从“实”处着眼

“一个贫困村如何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阻碍农民致富进程的瓶颈有哪些?农民最关心的是什么?找出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厘清思路才能脱贫致富。”说起自己驻村工作的经验,段村工作队队长姚希岗颇有心得。

去年4月,姚希岗带队入驻段村。他们的到来,村民起初并不买账。在村民眼里,“他们来这里不就是走走过场?会给村里带来多大改变?”然而,这种疑虑很快便消失了。一来到村里,姚希岗便带领队员们走到群众中间,开始调研,他们几乎挨家挨户询问情况、聆听建议。

段村不大,除一条过境道路是柏油路,村里街道全是土路,农用车路过是晴天一路扬尘,雨天泥水乱溅,村民苦不堪言,能有一条平展展的柏油马路是村民的热切期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姚希岗便开始施展解数,他跑前跑后,最终争取到了市慈善总会支持,拨付15万元,段村的街道终于旧貌换新颜。

除了段村工作队,提起来自郑州市人防办驻刁家乡豆腐刘村工作队,群众也是说不尽的感激话。

郑州市人防办群众工作队入驻中牟县刁家乡豆腐刘村以来,坚持大事大抓,对村民关注的、关联的、关心的问题,都积极主动帮助落实。

去年8月31日,是帮扶队驻村为村民办的第一件事。那一天,当帮扶队接到豆腐刘村关于道路维修资金帮扶和在社区安装宣传显示器的报告后,立刻召集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很快达成一致意见,要努力对豆腐刘村争取15万元的帮扶款。

郑州市人民广播电台驻刁家乡西陶村群众工作队更是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他们“送文艺下乡”,举办戏剧名家演唱会,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建设“广播村村响”,让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各种致富信息、农业技术知识等走进各家各户。

驻青年路街道小孙庄村工作队来自于中牟县环保局,他们的到来,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引导和帮助下,街道堆放秸秆和焚烧秸秆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垃圾做到日产日清,集中收储。如今的小孙庄村,村内及周边道路扬尘治理措施落到了实处,村民已经形成了清扫保洁的好习惯。

“为让第一书记尽快进入驻村工作角色,中牟县分别针对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举办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使第一书记切实提升了处理农村矛盾纠纷的能力,能够更好地赢得村干部和群众的支持,形成了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中牟县委驻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第一书记要坚持从“细”处入手、从“实”处着眼,把听民声、访民意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结合当地实际和群众呼声,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

扶贫“三步曲”

“驻村以来,每位第一书记坚持吃住在村、入户走访,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与“两委”干部共同编制发展规划,为村子的稳定繁荣明确思路。”中牟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眼下如火如荼的扶贫攻坚战,第一书记们主要采取“一摸二议三公示”的“三步曲”。

走户访贫,摸清实情是第一步。扶贫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贫困,为什么软弱涣散”的问题,这需要深入调查,充分掌握村情。

组织讨论,征求意见是第二步。本着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群策群力的原则,着眼怎么脱贫问题,这需要分类召开座谈会,充分交流思想、征集民意,探寻解决办法。特别是对那些持不同意见的村民,要用心交流,认真说服,做到精准扶贫不拉一人。

第三步是制定规划,公示入心,确定扶贫工作怎么走,达到什么目标。坚持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依据政策和尊重群众意愿相结合,制定三年脱贫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相结合,然后按照一年一个标准,一年一个台阶的工作目标,制定工作台账,分步实施,保证驻村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在中牟,扶贫攻坚的典型例子不胜枚举。

为确保枣林朱村扶贫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帮扶,郑州市安监局驻枣林朱村群众(扶贫)工作队自入驻以来,先后完成了特困户摸排、逐村逐户走访调查、信息收集汇总、统一建档造卡工作,并引导制订了全局人员与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工作方案。短短几个月,全村465户村民中,已实现脱贫54户,195人。

狼城岗镇北堤村是扶贫搬迁村,驻村的是郑州市扶贫办群众工作队。为全面了解北堤村的整体情况,工作队员深入走访,详细了解掌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后,与村委会一起完善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核查工作,并张榜公示,分包了新定的贫困户。

第8篇

2020年,根据分局安排,我到河西镇三龙村任职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主要负责带领工作队员及村三委班子帮助村民在2015年-2017年脱贫致富。在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帮助和支持下,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今年驻村扶贫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参与扶贫攻艰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学习怎么当好一名合格优秀的驻村第一书记,怎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方式方法。

1、学习了省市县组织部门下发的有关扶贫攻艰工作的若干规定、纪律要求。使自己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肩负着带领本村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大责任,同时也深刻领会到驻村扶贫工作是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2020年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

2、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党建工作的各种要求,作为一名党总支第一书记,就应该在党性修养上不断提升自己,同时,明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是第一书记应尽的职责。

二、认真抓了村支部的党建工作,落实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健全“两议两公开一监督”村民民主决策机制,通过这些工作也逐步改变了少数村干部思想上存在的得过且过思想,有效地解决了班子在工作中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等、靠、要思想以及工作中存在状态不佳的现象,提升了班子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

三、充分做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自担任村第一书记以来,我认真地对本村93户贫困户,307名贫困人员进行了逐一走访,了解他们家庭情况,身体状况,特别是导致他们贫穷的原因,他们大多都是因为体弱多病,没有劳动力,也没有一定的资金作支撑,更没有一技之长,同时思想上的等、靠、要思想也较为严重。所以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较为困难,通过走访也加重了我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结合自己的走访情况,向分局扶贫驻村帮扶工作组进行了汇报,并建立了文广新局与村贫困户帮扶结对台帐,同时向93户贫困户下发了结对帮扶联系卡,使他们知晓是哪个单位的哪名同志在具体帮扶他,实现千金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

四、认真了解了村村情民意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制定了2020年工作计划和两年驻村帮扶工作的规划,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较为薄弱,全村11个社目前有四个社通了水泥路共计16公里,还有18公里土路,且没有硬化,老百姓出行较为困难。产业发展上,仍以传统烤烟、玉米种植为主。根据这种状况,我汇同村支两委班子制定了2020年扶贫工作计划以及两年扶贫工作的一个整体规划,并向乡党委政府汇报,分步实施。按照一路、二水、三产业的思路,逐步改变本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五、积极向县运管分局扶贫帮扶工作小组汇报驻村工作情况,努力争取他们的支持,以局长杨春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对扶贫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于7月1日、10月16日先后两次到村调研扶贫工作,慰问贫困党员及困难群众,同时,工作组还提出了“四个一”的工作方案,即指一条路子;办一件实事;解一批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技术培训;四是捐一笔款子,由分局整合适用于扶贫工作的资金、资源,进行精准扶贫,目前此笔款子也基本落实。

七、聘请了县红十字会同志到村进行了有关应急救护常识的培训,共计168人次。

八、按要求对农村贫困户和低保户进行了重新审查和核定工作,确保困难村民享受到国家的救助政策。

九、在分局工作组的帮助下,积极协调了部门资金10余万元,具体如下:

1、扶贫工作经费3万元;2、投资1.6万元,用于改善村党支部党员活动室设施;3、协调红十字会,捐赠衣服100套,每套500元,合计5万元;4、春节慰问34户,每户200元,物资100元,合计1.02万元。

十、积极协调落实了村体育院坝和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明年将按步实施。

本年度我虽做了以上一些工作,但我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重,今后的工作也会遇到许多困难,特别是自己在协调项目和资金的能力上都很欠缺。今后我会在局扶贫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沉下心来,务实地开展好本村的扶贫攻艰工作,为实现三年脱贫而奋斗。

第9篇

当好驻村“第一书记”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我是派驻洄水镇联沟村的驻村第一书记xx,如何做好驻村第一书记,根据我的工作职责和近4年的驻村工作经验,具体谈一谈自己的工作经验。

一、摸清实情,坦诚交流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基础

对于农村工作经验,在这点上,自己说实话有一个硬伤,因为自己从参加工作,就一直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对如何做好农村工作、如何处理三农事务,没有任何经验。怎样把工作做好,做到“既能尽快进入角色,积极发挥作用,又不为基层添乱”。说实话,当时自己很是摸索的不少时间,还是当时自己的一个领导指点了我,说多看、多想、多问、多做、少说,向身边的村干部学习,向身边的乡镇干部请教,把村子当故乡,把村民当亲人,真诚谈心交朋友。通过与村干部交流谈心,通过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迅速了解了村级班子状况和村里的基本情况,为自己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走访村民家庭,了解了农户基本情况,很快熟悉了村情,摸清了现状,了解了需要。淳朴的村民觉得我平和、务实、好交往,不像干部像朋友,从心里接纳了我,很多心里话也都愿意跟我说,我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

二、真心投入,作风扎实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前提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首先要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奋发有为的热情,把进村入户,参与村级事务作为学习农村经验的机会,作为磨练意志、锤炼党性、增长才干的途径。当好“第一书记”,必须脚踏实地、耐住性子,既不能急于求成而做表面文章,也不能好高骛远而忽视群众疾苦,要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当成大事、要事来抓,不畏艰难,主动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深入查找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及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敢于直面群众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努力为任职村的发展找突破口。

三、集思广益,团结协作是当好第一书记的途径

农村工作事务性强,涉及面广,接触面宽。要开展工作,单靠我自己是肯定不行的,必须想方设法取得村干部的支持,将村上的老党员、村组干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村支两委”和村民群众的积极性。交往中注重把位置摆正,把关系处好;工作中注重广泛讨论,集思广益。既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发挥引导、示范和协调作用,又注重把握方式方法,不过多参与村里具体事务,多提出和理化的建议,形成融洽和谐的工作关系。驻村扶贫工作是琐碎的,也是忙碌的。既有基层党建和村级管理方面的理论学习、村务公开、创先争优、党员发展等内容,又有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方面的知识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致富项目、新民风建设等内容,既有服务群众和解决问题方面的、建设农家书屋、文体健身、道路配套设施等内容,又有农村稳定和文明和谐方面的编制村规民约、开展法制教育、环境卫生整治、评选新民风先进个人等内容。自己只有按照工作目标,列出时间节点,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四、履行职责,真抓实干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关键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干。“第一书记”要赢得群众,只有通过实际行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才能真正和群众建立“鱼水之情”,也才不枉驻村初衷。“第一书记”要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宗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有效解决农民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活动难等突出问题。同时开展好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帮助查找和解决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做好矛盾疏导和化解工作,努力做到“大事小事不出村”。

五、少说多做,理清思路是当好第一书记的根基

我所在的联沟村,现在是紫阳县3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山大人稀,贫困面积大,到现在全村8个村民小组,目前还有4个村民小组至今没有通路。联沟村村在2015年至2016年属于洄水镇的后进村,村级班子存在“懒、散、软”的问题,全村产业发展滞后,矛盾纠纷多。可以说,刚到村上困难重重,一个不懂农村工作的我,加一个“懒、散、软”的村班子,再加一个没有特色产业的村,三个相加基本等于零。不懂农村工作的我可以学,班子存在问题可以改,没有产业可以发展。从2015年开始,联沟村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的。近3年,我们村紧紧围绕洄水镇党委、政府制定的“百亩流水鱼塘、千亩特色冬桃、万亩富硒茶叶”的农业发展思路。兴茶叶、种魔芋、搞养蜂、栽冬桃,截止到现在已经有冬桃、魔芋两个县级产业园区,目前正在申报第三个县级产业园区。特别是在2017年,村上的产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福禧果业有限公司。并以该公司为龙头,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规模种植、统一管理销售,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计划三年内在联沟村发展冬桃2000亩,年产值达到1300万元。目前园区已种植冬桃1000亩,2019年计划再发展1000亩,并将建成800平方米气调库,600平方米生产厂房,1200平方米民俗旅游度假山庄。通过企业带动,着力打造陕西冬桃第一村。同时,配套发展生态旅游和养蜂产业,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在重视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通过土地流转、劳动用工、资金入股分红、种植冬桃、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具体做法是:一是公司流转土地1000亩,农户年收益在10万元;二是公司与我村50户贫困户签订固定务工协议,年用工量5000千人次以上,年支付工资在70万元左右,人均增收1.2万元以上。三是通过资金入股分红,我村100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可收益500元左右。四是企业组织发动村民种植冬桃1000亩,企业与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合同,由企业垫付树苗、肥料等资金,并负责技术培训和统一销售,到冬桃丰产时,村民每亩可收益2万元以上。

第10篇

松溪乡祭田坝村深情送别驻村工作队

昔日迎君百米嫌多,今朝送别千里不长。2021年7月2日,天降暴雨,帮扶单位通江县烟草专卖局局长,松溪乡人大主席及包村的副乡长、村社干部、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共20余人冒雨参加松溪乡祭田坝村召开的欢送驻村工作队座谈会。

首先,祭田坝村支部书记代表村支两委向烟草专卖局派驻的工作队表示衷心感谢,感谢驻村以来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同时,汇报了脱贫攻坚的成果,并在驻村工作队的紧密配合下,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松溪乡人大主席受乡党委书记、乡长的委托感谢烟草专卖局选派的这样一支能吃苦耐劳、愿意扎根基层,倾心帮扶,和党委政府、两委干部、一起谋划推动农村发展的队伍,并为村带来新观念、新作风、新经验,提升了村干部的活力和战斗力,为乡村建设、人居环境、脱贫攻坚等提供了支持,为祭田坝村经济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令群众交口称赞的口碑,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驻村工作队即将召回之际,祝愿工作队全体成员前途似锦,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并把祭田坝村当自己的第二故乡,欢迎随时回来看看。

随后,烟草专卖局局长代表县局全体干部职工对祭田坝村这几年以来的帮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根据行业的相关要求对以后的工作作了表态发言,虽然我们驻村工作队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召回,新的驻村工作队即将到来,根据上级指示,彰显烟草行业形象,我们的结对帮扶还将继续,我们义不容辞依然会继续关注祭田坝村的未来发展,为祭田坝村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接着,驻村第一书记(队长)代表驻村工作队做了工作总结,感谢通江烟草专卖局对祭田坝村倾力帮扶,并由衷感谢驻村以来党委政府的支持,村支两委、全体村民的工作上紧密配合,生活上的无微不至的关照,对帮扶未到位的地方,敬请谅解。

最后,党员、群众代表分别作了发言,高度评价了烟草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并对烟草专卖局无私帮扶铭记于心。

会后,群众代表为通江县烟草专卖局送上了锦旗,并合影留念,村民自发鸣放礼花欢送驻村工作队!一别一送,情深义重。驻村工作,有喜有悲,严寒酷暑,入户走访,调查研究;摸底数,帮思想,转观念,谋产业,促增收,开展精准帮扶工作!

再见了!祭田坝村,再见了!祭田坝的人民,我将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牢记你们的恩情,踏上新的征程。

第11篇

近年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开展了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全国共选派48.6万人次到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对夯实农村党建根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14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进入“十三五”时期,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只剩下不到5年时间,精准扶贫已经到了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面对“硬骨头”,就要敢于硬碰硬,要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善做群众工作、作风扎实的优秀干部到最基层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田间地头,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选得准。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中,政治素质好,有较强工作能力,敢于担当,开拓创新意识强,作风扎实,不怕吃苦,甘于奉献……都被列入选派第一书记的基本条件。第一书记主要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和以往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尚未退休的干部中选派。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人民团体、中管金融企业、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高等院校,要结合扶贫开发工作,每个单位至少选派1名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除选拔优秀干部的要求以外,还规定要紧贴农村需求、依村选人,做到按需对接、分类帮扶,提高帮扶的精准性。这样严格细致的选拔标准,从源头上把住了选派第一书记的质量关口,确保了选准派强。

驻得下。第一书记的主要职责任务是建强基层党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在以往一些地方的实践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第一书记把到村任职当“镀金”,身到心未到,“下不去、待不住”的现象。要消除这些状况,必须让驻村干部从根本上认识到,派遣大量党员骨干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单位推荐、组织选派的第一书记,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第一书记下到基层,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要适应身份转变,将自己作为村里的一份子,接地气、察民情、听民声,摒弃“镀金”想法,做好吃苦准备,踏踏实实搞调研,真心实意办事情。要强化使命和责任意识,坚定扶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联系群众、凝聚人心,团结班子、形成共识,在班子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乡村文明等方面认真履职尽责。

干得好。第一书记任期一般为1至3年,由县(市、区、旗)党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共同管理。第一书记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群众的认可和基层的支持,一要办实事。第一书记多来自上级机关,应充分发挥见多识广的优势,把先进思想、惠民政策、文明新风带进村,紧密结合驻村实际,建好班子、带好队伍,立足长远大胆谋划,多与“村两委”和群众沟通,多向原单位领导汇报,多争取上级单位的支持与帮扶,多落实上级强农惠农的资金和政策,努力凝聚驻村党员群众的发展力量,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二要求实效。第一书记要注意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在因村制宜谋划长远的同时,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切的现实问题,从修一条路、挖一口井、引进一个项目等具体事情做起,让群众能够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变化、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团结带领全村的党员群众走出一条科学发展、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第12篇

我在山东省邹城市太平镇后韩村已经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在全市解放思想、跨越发展的春风里,我很荣幸能被组织选中成为后韩村的第一书记。从刚刚接到驻村工作任务时的兴奋与紧张,到此时此刻的满腔热情和踌躇满志,我深刻感受到了基层一线工作的繁杂和压力,也深深体会到了驻村工作的艰苦与甜蜜,更深切感悟到身为一名驻村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开始接到驻村任务的时候,我的思想还停留在只是帮村里做几件实事好事,偶尔去村里转转的层面上。当局领导让我交接了手头所负责的各项工作、要求我全身心驻村联户时,当我把组织关系郑重交到村党支部时,我顿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我深知,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尤其是像我这样一个年轻女同志,不仅要在生活上抛下幼小的孩子,放下柴米油盐的家务,还要在工作上克服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少,基层工作经验严重不足的困难。想到这些,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志气和毅力做好驻村联户工作,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

然而,在村里半个多月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还是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艰苦和压力。驻村前,本以为应付村里的工作不会太费劲,但是村级工作的繁杂和困难程度还是让我始料未及。因为农村的情况纷繁复杂,要想当好“第一书记”,就得先当好一个学生,拜农民群众为师,拜村里党员干部为师,拜太平镇干部为师,这样才能充实自己,真正扎根农村,和农民群众交朋友。白天,我们工作组逐家逐户登门走访,深入田间菜地与群众拉家常、叙感情,有时候一家就能聊上一个多小时。所以,驻村工作民情记录、村情档案和需上报的信息只能晚上再整理。虽然口干舌燥,身体疲惫,但每到晚上我都把走访到的群众所想所盼、说法看法,特别是群众关心的困难和问题都落实到《民情日记》上,并督促自己千方百计地进行协调,尽快给群众落实。暂时解决不了的,也要给群众一个答复,一个解释。我们工作组成员徐鹏同志的手不慎被砸伤了,他包扎好伤口,缠紧绷带,依然走街串巷,依然带伤坚持工作,依然用微笑、用真诚感动着广大群众。

渐渐地,我们的付出有了回报,群众对我们笑脸相迎,从他们感谢的声音中、从他们满意的笑容里我得到了最大的奖赏和鼓励,干起工作来更带劲了。我奔波在乡间的小路上、田间地头,村里左邻右舍间不时回荡着我“大娘、大爷、大哥、大姐”的喊声,黑夜的寂静里闪现着我整理笔记、伏案写作的身影……有人说,驻村工作太苦,比起宽敞明亮的机关办公室,村里的确苦了些,但我却乐在其中,这不正是让我磨炼意志的大好机会吗?如果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多为群众办点实事,我们不是更能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吗?如果因为有了我们,农村面貌能够焕然一新,那我们不是真正实现了青春的价值吗?

回顾这段工作,我感慨颇深。作为一名女下派干部,如何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何在工作中驻得下、靠得上,真正发挥好引导、示范、联络和桥梁的作用呢?巾帼不让须眉,扎实开展工作,真诚服务群众,争当时代标兵,就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与农民群众打交道,做到入乡随俗,嘴巴甜、态度好、手脚勤快,这样群众就会把我们看作自己人,愿意与我们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真实的村情民意,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在农村第一线的工作中,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虽然在驻村工作中,理解的,不理解的;支持的,不支持的;热情的,冷漠的;好言相对的,恶语相加的……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情况都能碰上。但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要我们以一颗诚挚的心,去了解他们,去帮助他们,用耐心去倾听他们的诉求,用诚心去解决他们的难题,用真心去换取他们的理解,就能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认可。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跌倒的扶起,一声诚恳的歉意,都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驻村干部为老百姓服务的真心和诚意。

驻村干部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第一书记”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作为一名光荣的下派干部,我们一定会感到无限的骄傲和自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真抓实干,多做好事实事,在驻村工作中增长才智,用心驻村联户,真心服务群众,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