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家级文化学者评价:李白的文化精神就在马鞍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马鞍山的人文精神 【专访】国家级文化学者评价:李白的文化精神就在马鞍山!

【专访】国家级文化学者评价:李白的文化精神就在马鞍山!

2024-07-16 23: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谢眺开始,李白、孟浩然、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曾巩、王安石、李之仪等唐宋诸多著名诗人集聚于马鞍山,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在黄怒波看来,马鞍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地。

大国竞争到最后,就是文化的竞争,作为当今世界大国,在大时代背景下,如何看李白?黄怒波认为,李白的出现是中国第一个大时代盛唐时代的产物,李白和他的诗风也恰恰反映了那个大时代。在李白去世后的1256年,他仍旧给我们留下很多宝贵的资产,李白的文化精神就在马鞍山,所以说,马鞍山连续举办诗歌节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办节。

当前,怎样继承李白精神?黄怒波也一直在思考,他说,盛唐有李白,当前,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大时代,一个超越盛唐的盛世,我们能不能再有“李白”?自1989年至今,诗歌节走过了三十年的征程。三十年后,诗歌节应该怎么办?我们的城市诗歌要往哪里去?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是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黄怒波说,时代变了,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在这个民族复兴有望的大时代,相应的,诗歌节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三十年前,我们举办诗歌节,更多的是看重和彰显李白的诗歌文化在马鞍山的影响,三十年后,我们应该看到,马鞍山有一批无尽的宝藏——李白诗学。这是这座城市发展的重要资产,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资产。”黄怒波说,对于马鞍山的来说,展望未来,诗歌节要坚持,且一定要几个往至高点走:第一,要站在文化的至高点,马鞍山拥有无可比拟的文化厚度,但目前挖掘的还不够;第二,要努力做到李白诗学的国际至高点,李白在国际上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文化形象影响力不可估量,我们对李白的诗学研讨还有待提高,可以通过举办李白诗学的国际研讨会等活动提升影响力,并借李白的诗学研讨提升文化资产,打造文化高地。

视频丨专访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

“持续举办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这是马鞍山和马鞍山人民的荣幸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的荣幸任务。我们要认真谋划下一个三十年,在大时代背景下,探讨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来办节。”黄怒波特别期待,在下一个三十年,把诗歌节平台所积攒的能量转化成城市发展的动力,希望马鞍山可以通过诗歌节的举办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面貌,让城市人更加儒雅。“让诗歌回归,回到李白那,让诗歌陶冶这个社会。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吧。”他说。

对诗歌节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精神

——专访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钱志熙

▲钱志熙

“马鞍山作为李白的终老之地,与李白的渊源很深。”钱志熙说,李白25岁时第一次出蜀,就与马鞍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著名的《望天门山》就是此时所作。后又数次经过马鞍山,留下了《夜泊牛渚怀古》等诗篇。晚年时,李白穷困潦倒,从金陵来到当涂,投奔在当地任县令的族叔李阳冰,直至终老于此。

视频丨专访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钱志熙

“李白与马鞍山的关系,还可以从中国李白研究会秘书处的设置地点可见一斑。”钱志熙说,1987年,中国李白研究会把秘书处设在马鞍山,在全国学会里,很少有学会把秘书处设在特定一个地方。并且,30年间,几代研究人员往返于马鞍山,研究李白及李白的诗歌,某种意义上,马鞍山也是中国李白研究的基地之一。

虽然这是钱志熙第一次参加中国李白诗歌节,他却早已知晓这个节日的存在,“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有这么好的资源,所以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才会这么大,这次能来参加诗歌节我感觉非常荣幸。”

李白被称为“诗仙”,后来又有人把“仙”字奉给其他诗人,但钱志熙认为,李白才是“诗仙”的最佳人选。钱志熙擅长写旧体诗,他觉得李白最能代表诗歌精神,无论是新体诗人还是旧体诗人,都热爱李白,李白是一个世界性的诗人。

▲李白文化园

关于李白诗歌,钱志熙几乎每首都爱不释手,但他觉得《蜀道难》最能显示李白非凡的才气。“‘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开始定调就非常高,后面像大江击浪一样一步步推高。”钱志熙说,在唐代,人们对李白诗歌的评价就是“奇之又奇”,意思是从诗歌起源以来,就没有人能这么写诗。

作为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志熙一直致力于高校古典诗词的传播和创作,他觉得,这几十年来,高校中喜欢古典诗的风气在上涨,现在写新诗的年轻人很多,写古典诗的也不少,新诗和古典诗的平衡发展。“总的来说,高校中诗歌风气还是很浓厚的,并且呈现出越来越浓厚趋势,因为现在大学生的见识、阅读面都比当年自己读大学时更高。”钱志熙笑着说。

当前李白诗歌研究,这三十年,我国不仅仅是经济地位的上升,文化实力、学术地位也在稳步提高,某种意义上已经达到一个高峰,李白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光《李白全集》的整理就有很多种。“然而,李白对我们来说,既是很熟悉的人,也是陌生人。”钱志熙说,李白诗歌艺术的高度,目前的研究没有很好阐述,包括李白在马鞍山所留下的诗篇,到底作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作的,都还需要研究。

“三十年的中国李白诗歌节,本身就是一个成就。大家不要质疑李白诗歌节能给我带来什么,诗歌是无形的,它内化为精神的存在,而精神的存在更加永恒。”关于诗歌节到底有什么意义,钱志熙说,也许数百年后再回首,马鞍山历史甚至是中国文化史,都会有诗歌节光辉的一笔,“所以说,坚持本身就是一种精神。”

马鞍山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余萍、王永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