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带你看展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马王堆汉墓出土在哪个朝代 雅昌带你看展览

雅昌带你看展览

2024-07-15 05: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此展览单元中,展出的文物重现了马王堆的相关传说、墓葬发掘情况及墓主的身份和其所生活的年代。

▲马王堆1、2、3号墓位置关系模型

马王堆一共发现了三座汉墓,都是带斜坡墓道的竖穴土坑木椁墓,按发现的先后次序,分别被编为1、2、3号墓。这件沙盘模型准确展示了三座汉墓的位置关系、墓坑形制等信息。其中东西方向平行并列的是1、2号墓,以封土堆的中心计算两墓距离约36米。1号墓南侧是3号墓,3号墓坑北边与1号墓坑南边相距4.3米。

三座汉墓规模巨大,其中1号墓从墓口到墓底深16米,3号墓从墓口至墓底深10.3米。这两座墓形制基本相同,都是墓口呈方形,向下有多层台阶,台阶四壁向内收缩,台阶往下墓坑呈斗形,直达墓底。只不过1号墓自墓口向下有四层台阶,3号墓只有三层台阶。同时1、3号墓墓坑北面正中都有一条几乎直达墓底的斜坡墓道,这是典型的楚式墓葬形制。

2号墓墓坑规模与3号墓相似,但其形制又非常特别。它的墓坑呈椭圆形,上大下小。墓口下没有台阶,从现存封土顶到墓底深14.25米。墓道在墓坑北面正中,墓道呈斜坡状,上宽下窄,墓道底高于墓底约2米。在墓道底部还有一个深6厘米沟槽,可能是沉重的木椁材料放进墓室时所遗留的沟痕。因此,2号墓墓坑从上到下形成一个上圆下方的特殊形状。

1、2号墓东西并列、墓道平行,在考古学中属于“平行关系”,这正是汉初流行的夫妻异穴合葬的形式。同时,2号墓墓主为男性葬在西边,1号墓女尸出在东边,正符合当时“尊右”的习俗。因此,1号墓墓主应该就是2号墓墓主的妻子。3号墓位于1号墓下首,按礼俗应该是1、2号墓墓主的后代。

同时,考古人员们还发现,3号墓不仅封土被1号墓的封土覆盖,墓道也被1号墓墓坑所切断,这种现象在考古学上叫做“打破关系”。这种层位关系告诉我们,3号墓的封土和墓道,是1号墓下葬时所破坏,这也表明1号墓下葬时间晚于3号墓。墓道也被1号墓墓坑所切断,

三座墓葬中,1、3号墓结构保存完好,由巨大的木椁和层层套棺组成,椁室外包裹厚厚的白膏泥和木炭,封闭严密,因此大部分随葬品保存完好。2号墓由于墓室密封不严,曾多次被盗,椁室已经朽塌,仅残留印章漆器玉器铜器等200多件器物。

▲纪年木牍,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考古人员在发掘马王堆三座汉墓时,发现1号墓的封土叠压在3号墓上,并且在修筑1号墓时,截断了3号墓墓坑一角及部分墓道,这说明1号墓是晚于3号墓下葬的。但具体晚到什么时候呢?由于1号墓没有发现有关墓主下葬时间的绝对纪年资料,所以我们无从得知。同时我们发现1、3号墓无论形制,还是随葬品的特征都十分相似,说明两者的下葬年代相隔不远。那在3号墓中会不会存在有关墓主具体下葬时间的物品呢?

幸运的是,考古人员在3号墓中发现了这件木牍,木牍上的文字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十二年二月已巳朔戊辰,家丞奋已经将随葬品及其一份清单递交给了主葬郎中。主葬郎中收到清单后,先后对照实物一一唱读和验收,最后将结果启奏给主葬君。”“十二年二月乙巳朔”,经考证指的是汉文帝前元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168年2月24日,这也是3号墓墓主人下葬的准确时间。再根据三座汉墓的相对年代关系,我们也能确定1号墓的下葬时间应该是公元前168年之后数年。

▲“利苍”玉印,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在正式发掘之前,马王堆墓主人的神秘身份是一个不解之谜,而解开这个谜的关键,就是从马王堆2号墓中出土的三枚小小的印章。这枚“利苍”玉印便是其中之一,印上刻有篆书“利苍”二字,应是墓主的一枚私印。古代印章种类繁多,其中以官印和私印为主要类别。私印就是代表个人的印章,是一个人的信物凭证,由印主随身佩戴,印文多为姓名,不加职称。这枚“利苍”玉印与另外两枚刻有“轪侯之印”和“长沙丞相”的鎏金铜印一同证明了2号墓主人应该是第一代轪侯、长沙国丞相利苍。

利苍生于战国末年,逝于汉高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早年曾跟随汉高祖刘邦参加过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邦创建汉朝后,论功行赏,其中吴芮被封为长沙王。而利苍被派往长沙国出任丞相一职。虽然汉初王国丞相的官阶并不算高,但是实权在握,对诸侯王起到了监控作用。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汉惠帝二年,利苍以功再被封为轪侯,食邑七百户。

▲“长沙丞相”铜印,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这枚“长沙丞相”铜印是证明2号墓墓主利苍身份的三枚印章之一。印纽为龟形,龟腹下有一穿孔,应是穿系绶带的地方。印面雕刻有篆书“长沙丞相”,可见是墓主利苍的官印。官印指的是从皇帝、诸侯王到各级官员的印章,印文为称号和官职,不加姓名。“长沙”是汉初长沙国的简称,“丞相”是汉代中央政权和封国中的最高行政长官,“长沙丞相”也就是汉初长沙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于官印是行政权力的象征,也是官吏任职的凭证。所以当官员调迁或死亡时,必须缴还。因此,墓中随葬的官印即使铸造工整,也未必是实用的原物。

据《史记》记载,西汉初期诸侯国丞相官印使用的都是黄金印章,而这枚印章为鎏金铜印,且印文书体草率,显然不是墓主生前使用过的原印,而是一件随葬的明器。

▲“轪侯之印”铜印,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轪侯之印”铜印是证明2号墓墓主利苍身份的三枚印章之一。印纽为龟形,印面雕刻有篆书“轪侯之印”,说明是墓主利苍的爵位印。利苍在汉惠帝二年被封为轪侯,封地为轪县。轪县位于今天的河南光山县和罗山县之间,但也有学者认为是位于今天的湖北省浠水县兰溪镇。根据《汉书》中也记载,汉初诸侯爵位印是“金印紫绶”,死后须传继承者。这枚印章为鎏金铜印,并且印文铸刻较为随意,显然是一件用于随葬的明器,而非生前使用的原物。

▲帛画《车马仪仗图》,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在三号墓棺室西壁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幅残破帛画。经过细心的复原整理,一幅古老的画卷展现在观众的眼前。画面上人物、车马众多,也因此得名为《车马仪仗图》。

全画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左上方是两行人物正在向右缓步前行,为首的一人头戴长冠、腰佩长剑、身材高大,与同墓所出的T形帛画上的墓主人形象极其相似,应当就是身份显贵的3号墓墓主利豨。左下方是由百余人组成的方阵,上下两边的人物都垂手肃立,面朝前方。左右两边的人物则是手执长矛,相向而立。在方阵之中竖有鼓、编磬等乐器,有几人正在踊跃地敲鼓击磬。右上方徐徐而来的是整齐的车舆队伍,车阵后面还露出一列马的前身。右下方您可以看见14列威武的骑兵方阵,与上方的车舆队伍组成了气势雄壮的车骑队伍。整幅画中所有人物都面向墓主,似乎正在举行着某种盛大仪式,可能是军队祭祀或检阅之类的大型活动。据专家猜测,这应当是一个在描绘利豨生前场景的写实画面。《车马仪仗图》生动形象,人物众多却主次分明,是中国绘画史上现存最早的写实画作之一。

同时,利豨墓中还随葬有大量兵器、以及两幅军事地图——《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和《驻军图》,说明利豨生前或许参与过朝廷征伐南越国的战争。

生活与艺术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后,社会生产力迅速恢复,手工业、农业等都快速发展。轪侯家爵高禄厚,经过了两代人的积累,拥有大量财富。由于汉代“事死如事生”,所以轪侯家将自己的死后世界也打造得和生前一样,奴仆从群、钟鸣鼎食、罗绮丽裳,希望可以延续生前的繁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器用、服饰制作精美,装饰华丽,凸显着墓主人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

利苍一家为自己营造的死后世界可用“千金之家”来形容,不仅有大量余钱,还有来自各地的珍稀奇物,在展厅中我们看到的就是“千金之家”的场景复原:左右两边的墙面展柜中分别放着“财富文物”和“奴仆成群文物”;中间前面的大展柜中放着“歌舞奏乐俑文物”,其左右两边分别放着辛追墓、利豨墓中的熏香文物,后面的大展柜是室内陈设文物一组,寓意着墓主人坐在此处观看歌舞奏乐表演。

在被场景复原的轪侯家的厅堂中,其堂前开敞,堂内摆放有精致的屏风,用来分隔空间和阻挡风尘。屏风正面绘有谷纹璧,彰显出主人的尊贵身份,背面绘有流云舞龙,显现着主人的浪漫审美。横梁上的帷幔分段卷起,锡铃形器垂坠于帷幔上使厅堂更加富丽堂皇。人们跽坐在莞席之上,背靠着云纹漆凭几谈笑风生。奏乐者、歌者、舞者在这高门纳驷的宅邸中奋力表演。侍女身着镶锦边的绣花长袍围簇在主人和客人的身后,贵族们就在这歌舞升平的筵宴中享受着生活的长乐无极。

▲歌舞俑、奏乐俑,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两汉时期,贵族们每有宾客宴饮,则必有歌舞侑酒助兴,特别在一些贵族家庭中,更是专门蓄养了一批能歌善舞的奴婢。同样,贵族们也将大量歌舞奏乐俑陪葬于墓中,以供他们在死后世界继续享乐。

最前面的三件歌俑均为跪着的,身着长袍,头梳盘髻,似乎正在歌唱婉转悦耳的曲调。她有着鹅蛋脸,丹凤眼和高鼻梁,在含蓄的神态中显现出一丝浅浅的微笑。在1995年赴荷兰展出时,她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中间的四位舞者,她们身着短褂长裙,头梳垂云髻,体态轻盈,身体呈现出优美的S型,好像正伴随着歌声翩翩起舞。如果您仔细观察这些舞俑,会发现她们的腰都非常的细。其实,这与楚文化中的“楚王好细腰”和“小腰秀颈”的审美有关。

歌舞团自然也少不了乐队伴奏,最后面的五件就是奏乐俑了,他们的神态被刻画得极为传神,连衣服都是雕刻上去的。五人中,两人吹竽,三人弹瑟,为了方便演奏,袖口都被扎于手腕处。正准备鼓瑟的三个人,将瑟放置于膝前,双手向前平伸,手心向下,大拇指屈向掌心,两手食指同时作拨弦之势。另外两个人,他们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合拢,手掌向上作持竽状,让我们知道了古人是如何鼓瑟吹竽的。这组奏乐俑也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小乐队模型之一,是轪侯家歌舞演奏的生活写照。

▲七弦琴,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关于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等。战国时期随着音乐的发展,琴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普及,涌现出大量的擅琴之人,也留下了春秋时期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的千古佳话。

这张七弦琴出土于利豨墓,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汉琴,它的出土也让人们首次见到了“半箱式”琴的实物。这张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似林下之风。在琴面上,您还可以看到一些磨痕,这是拨弦时留下来的,可见它是利豨生前的心爱之物。

▲竽,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竽是一种音域较广的吹奏乐器,在乐队中发挥领奏和指挥的作用。战国至秦汉时盛行“竽瑟之乐”,其中齐国还发生过大家耳熟能详的“滥竽充数”。

展出的这件竽,原物出土于辛追墓,竹木制成,外形完整,但竽管与吹口之间不能通气,也无气孔,属于陪葬模型。而在利豨墓中也出土了一件竽,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实用器,内部结构完整,可惜已经残破,但反映了墓主人生前喜爱吹竽自乐的生活习惯。

▲博具,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要说什么娱乐活动在两汉时风靡朝野,博戏必算得上其中之一。博戏是一种智力竞技性游戏活动。史书记载,当时的文景二帝都精于此道。由于受到了统治者喜爱,所以博戏在社会上更加流行,善博者还将受到人们的尊敬,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东汉时,人们还编出了类似“玩法攻略”的《博经》,可惜早已失传,我们现在只能根据出土的博具,和后人引用的《博经》上的一些文字来猜测博戏的玩法。

现在我们能够在展厅中看到的就是利豨墓出土的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套博具了,它由博局一个、大棋子六白六黑、小棋子20个、像筷子一样的算筹42根和十八面骰子一个组成,骰子上的字分别为一至十六、骄、。后面两个字可能是象征“输”“赢”。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特制的漆盒里,局盘正好嵌在盒里,几乎没有缝隙,局盘放进去要怎么取出来呢?其实机关在盒子底部,盒底有一个小孔,里面有一活动木栓,用时往上一顶,就可以取出了。

▲盘匜沃盥,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轪侯家生前的饮食十分考究,既有符合身份礼制的饮食器,又有用各式方法烹饪的佳肴美味。在马王堆汉墓中,书有“君幸食”“君幸酒”铭文的精美食器就有240余件,记载食物、食器的遣册出土了350余支。马王堆汉墓展现出的食物之丰、食法之精、食器之美,无不大盛于前,再现出了轪侯家美食配美器的精致生活。

漆匜、漆盘和漆盂都是古人的盥洗用具。先秦时,人们在祭祀、宴饮前,必须要先行沃盥之礼。“沃盥”就是浇水洗手的意思。“盥”是一个会意字,它的字形其实就告诉了我们古人是如何洗手的。“盥”的上半部中间是水,左右两侧代表两只手,下部的“皿”代表承接的器皿。通常贵族洗手时,由老少两人在旁辅助,年长者用匜中清水自上而下为贵族浇手,年少者则捧盘或盂承接用过的弃水。这种礼仪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盛行于东周。辛追和利豨墓中匜、盘、盂一同出土,说明汉初贵族仍沿用先秦的沃盥之礼。

▲盛食器一组,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马王堆汉墓一共出土了13件漆鼎,都是用来盛放食物的,与鼎同时出土的还有用来搅拌鼎内食物或舀取鼎内食物的漆匕。先秦时期鼎和匕一般是配套作为礼器使用,汉代以后,漆鼎逐渐成为贵族日常饮食器具。

漆鼎的表面髹黑漆,器内髹红漆,盖上是三个橙色的环形钮,器底是三个兽蹄形足,鼎底部均朱书有“二斗”两字,表明了鼎的容量。漆鼎的木胎采用了旋木胎制作方法,是先用大小适当的木块,旋出外壁和底部,再剜凿出腹腔。这些漆鼎出土地点明确,保存完好,纹饰清晰,色彩鲜亮,堪称西汉时期的“标准器”。

▲案盘分餐,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我们今天吃饭,通常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同桌而食,这被称为“合餐”。而在汉代,人们都是分餐而食。用餐时席地而坐,一人一案。当然,贵族们可不是随便坐在地上吃饭的,而是先铺上尺寸较大的筵,再铺上尺寸稍小质地更细腻的席,按照身份地位以跽坐的坐姿坐于不同方位的席上。矮足案摆放于席前,上置各种食物。

▲锥画纹双层六子漆妆奁(含六子奁内梳妆文物一组),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除了轪侯家美食配美器的精致生活,在展厅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轪侯家美容配美衣的时尚生活。马王堆汉墓中共出土7套男女梳妆用具,反映了轪侯一家生前对仪容之美的重视。同时,还出土了绢、纱、罗、绮、锦、麻布等各类织物面料及服饰数百件,采用印染、印花、彩绘、刺绣等工艺制成。款式多样的四季衣装,保存完好、色彩鲜艳、制作精湛,引领了长沙国的着装时尚,同时也反映了汉初纺织业的卓越成就,印证了西方文献中东方“丝国”的记载。

妆奁相当于现在的梳妆盒,这件双层六子锥画漆妆奁出自利豨墓中。梳妆自古并非女性专利,男性也需要梳妆理冠。汉代男性梳妆多为束发理冠、修整胡须,有时也会进行简单的化妆饰容。这件妆奁分上下两层,上层放置有丝织物、木骰、角质镜、角质梳篦、木梳篦、环首铁刀、丝绵镜擦和棕茀。下层放置有6个小漆奁,分别存放有木梳篦、角镊、角簪、竹擿以及各类化妆品。由于古代男女都蓄长发,所以梳、篦及铜镜是男女梳妆所必须的工具。梳子的齿距较为疏松,用于头发的梳理。篦子的齿距紧密,用于去除发垢。茀的样子很像刷子,可能是用来清洁梳篦上的污垢,但也有学者认为茀是用来施脂粉或梳理鬓发的工具。

擿是男女都用的发饰,具有束发固冠的作用。奁内的竹擿由11根一端削尖的竹签并列,上端用丝线缠绕捆扎。奁内的角质镊,既可作发簪,梳妆时又可以用来修整眉毛、修面、分发、拔除白发等。环首铁刀,一物多用,既可修饰头发,也可修整胡须等。

▲彩绘双层九子漆妆奁(含九子奁内梳妆文物一组),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这是一套属于辛追夫人的梳妆盒。出土时,漆盒由“信期绣”丝绢包裹,打开盒盖后,我们发现盒内分上下两层,上层放有手套,絮巾、组带、绢地“长寿绣”镜衣各一件。下层放置有9个小漆奁,分别存放假发、梳、篦、针衣、茀、粉扑及各类化妆品。茀出土时,刷毛部分被染成红色,很可能是胭脂。

此外,当时的贵族女性往往喜欢梳高高的发髻,但人的头发有疏有密,而年老的人头发往往更少。为了能有浓密的头发,可以梳成漂亮的发髻,当时妇女常在真发中掺接假发,辛追也十分重视自己的装扮,在她死时头发的下半部分就编缀有黑色假发,而盒中的这一盘假发应该是用来备用的。

漆奁中的9个小漆奁,既轻巧又精致。这种多子奁的设计,可能是为了解决脂粉之类的面部化妆品不能和梳、篦等物直接放在一起的问题。

▲金银色火焰纹印花纱,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在深灰色方孔纱上,我们能看到由均匀细密的曲线和一些小圆点组成的花纹,流畅而优美。曲线组成了银灰色和银白色的火焰纹,小圆点组成了金色或朱红色的叠山形图案。单元图案外廓略作菱形,错综连续排列。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三版套印丝织品,又被叫做泥金银色火焰纹印花纱。

泥金、泥银指的是将金、银研磨成细小粉末,然后调胶成泥浆状。印花纱顾名思义,就是用印花的方法,像盖图章一样在素色或单色的丝织物印出色彩斑斓、花纹美丽的图案。这幅印花纱在印制时,每个单元图案都用了三块雕刻凸版分三步进行套印。先印“个”字形纹样,再印火焰纹纹样,最后印叠山形纹样。由于套印不准,纹样有互相叠压和间隔不匀的现象,图案几乎个个特殊,但对比各个图案单元的具体相应部位,则线条完全一致。按照这幅纱的幅宽48厘米计算,每米大约要印1300次,可见其耗费劳动量之多。

▲印花敷彩纱,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这件纱上的图案是一种变形藤本科植物纹样,由枝蔓、蓓蕾、花穗和叶组成。单个纹样的外轮廓很像菱形,并且向四方连续扩展,错综排列。最引人注意的是,纹样中的灰色枝蔓部分在交叉处有明显的断纹现象,说明枝蔓是被印上去的。而蓓蕾、花穗和叶子部分却具有笔触的特征,明显是古人用手工一笔笔彩绘上去的。我们将这种印花和彩绘相结合的技法,叫做“印花敷彩”。

▲绒圈锦,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在利豨墓中,考古工作者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织造的锦,被称为绒圈锦,又称起毛锦。这种锦是用多色经丝和单色纬丝交织而成,织物表面的图案部位,有明显的立体效果。经研究,这种织物需要使用双经轴机构的复杂提花织机才能制作,说明当时已有这种先进的纺织机械。这件绒圈锦是内棺衣物残片,我们目前还未发现有完整的绒圈锦面料服饰。不过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15件完整衣物中,有12件是用绒圈锦作丝绵袍的领和袖的边。此外,这种锦还可用来制作香囊的底部,以及几巾和枕巾的边饰等,增加丝织物视觉效果上的美感。绒圈锦是迄今所见最早的起绒织物,是汉代织锦工艺的创新与发展,也是近代起绒织物如天鹅绒等的前身。

▲灰色苎麻布,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汉代贵族衣服多为丝帛制成,但仍有麻布类织物作为衣料,其中以苎麻布和大麻布为主。文献中的“麻”一般是指大麻,而苎麻古称为“苎”。由于中国盛产大麻和苎麻,国际上还把大麻叫做“汉麻”,苎麻叫做“中国草”。苎麻布吸湿散湿快、出汗不粘身、凉爽、透气,是夏季理想的衣料。如果仔细看,还会在布的表面发现一些不均匀的条纹光泽,这是使用踹碾的轧光整理工具滚轧出来的。这块灰色苎麻布是目前所见最早经过踹碾轧光整理的麻织物。

▲“长寿绣”药枕 、“乘云绣”枕巾,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除了各种丝织服饰外,辛追墓中还出土了枕头、枕巾和香囊等生活起居用品。这件枕头上下两面用茱萸纹锦,前后两面用“长寿绣”绢,左右两端用的是绒圈锦。枕内填塞有大量香料药佩兰,说明这是一件药枕。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因此,用枕头来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便是药枕产生的原因之一。人们将香料药经过炮制之后,放入枕芯之内,之后枕其入睡。通过嗅其香气使药性渗进体内,达到镇静安眠、驱虫除秽的作用。据考证,这件佩兰药枕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保健药枕。

枕巾是覆盖在药枕之上使用的。这件“乘云绣”枕巾为双层,绢地“乘云绣”面,周缘镶以几何纹绒圈锦和淡黄色绢,里层为素绢。

▲“信期绣”香囊,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盛装香料的香囊古时又被称为香包、香袋等,辛追墓中的遣册将其记为“熏囊”。香囊具有辟邪、避虫叮咬等功用,古人佩带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辛追墓中一共发现有香囊6个,2短4长。短的香囊用于随身携带,符合古楚地 “昼配香囊,夜用香枕” 的习俗。长的香囊挂于内室帷帐之间,符合乐府古诗《孔雀东南飞》中“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的记载。

▲菱纹罗“千金”绦手套,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在辛追墓中发现的各类衣物中还包括有手套和鞋袜。这副手套的款式为直筒露指式,掌面用朱色菱纹罗,指部、腕部则为绢制。值得注意的是,在掌面部分的上下两侧各饰有一周用丝线编织的彩色丝带被称为“绦”。在绦面中间您可以看见篆体的“千金”字样,“千金”意指其价值抵千金,《史记》中将“千金”之家比喻为富贵人家。这种用篆文作织物的装饰图案,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

▲朱红菱纹罗丝绵袍,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这件衣袍是以朱红菱纹罗为面料,用素绢做衬里、衣缘,里面再垫上丝绵制作而成的。衣服的样式为上衣、下裳相连成一体、交领、右衽、曲裾。这种款式在西汉早期贵族妇女中广为流行。交领、右衽是汉服的典型特征,交领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右衽的“右”是相对于穿衣者本人而言的,指的是衣襟是向右掩,即左襟盖住右襟。“裾”指的是衣服的前襟,如果前襟的边是尖角状,衣襟是在腰间盘曲缠绕后用腰带固定的,便是“曲裾”。

这种上衣下裳相连的袍服下摆不开衩口,而是将衣襟接长,向身后斜裹,既不妨碍走路,又不会使其里外露,在当时不失为一种适用的服装。衣袍内絮有丝绵,应该是辛追夫人寒天的服装。

▲印花敷彩纱丝绵袍,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有种衣服被称为“画衣”,但由于实物资料的匮乏,“画衣”的真实性一直无从考究,直到我们在辛追墓中发现了印花敷彩纱及用其制作的衣袍。这件印花敷彩纱衣袍上的图案是藤本植物的变形纹样,其中枝蔓部分是印制上去的,而蓓蕾、花穗和叶子部分的纹样各不相同,色彩有浓有淡,明显是工匠们在印好枝蔓后,再用手工把各种颜色一笔笔描绘上去的。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品,它的发现证实了文献记载中有关“画衣”的可靠性,反映出汉代印染加工技术的高超。

衣服的样式为交领、右衽、直裾。直裾的前襟呈矩形,衣服穿上后,衣襟垂直于地面,不像曲裾那样紧裹于身。

▲素纱单衣,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用来形容这件素纱单衣应该是最恰当不过的了。素纱指的是没有染色的纱,单衣指的是没有衬里的衣服。这件单衣是用极细的素色蚕丝织成的薄纱裁剪缝制而成,整件衣服衣长128厘米,两袖通长190厘米,而重量却只有49克。如果去掉袖口和领口的绒圈锦边缘,就只剩下40.2克。如此轻薄飘逸的衣服,古人是如何穿着的呢?多数学者认为它可能穿在锦绣衣服的外面,既可增添其华丽,又可产生朦胧美感。这倒是正好符合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传统审美情趣。但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当作一种内衣穿着的。

这件衣服这么轻薄的原因,可不是因为织物的孔眼大、空隙多,而是纱料的丝非常的细,一根长900米的丝约1克重。可以说,这是迄今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也是最轻薄的一件衣服。它的背后隐藏的是古人从蚕种到蚕茧,从缫丝到织造,每一个环节的精益求精,代表了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简帛典藏

利豨墓中一共出土了13万多字的帛书和简牍。经整理复原发现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医学、历史、艺术等诸多领域,就相当于一部“百科全书”。这些典籍都是战国至汉初的文献抄本,是研究秦汉文化思想、科技成就、书法艺术等的珍贵资料。同时,从这些展出文物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轪侯家人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

▲帛书《五星占》,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古人对于日月经天,星辰出没,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对风雨雷电感到迷惑和恐惧,先是产生了对自然神的崇拜,继而出现了占星术,它是和天文学同时诞生的。在茫茫星空中,古人究竟看到了什么?帛书《五星占》就向我们揭示了汉初以前的天象观测,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专著。

《五星占》全书共约八千字,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进行记录,并运用天文星象来占卜吉凶。古人常把天象与哲学、历法、军事、占卜甚至神话联系在一起,一旦天空出现异常,便认为会产生相应的异数,利用这些来解释灾祸吉凶,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是相应地,观察天象、研究天体运行的占星术在完善过程中又促进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第二部分,则是用图表的形式记录了从秦王政元年至汉文帝前元三年七十年间木星、土星、金星的运行位置和会合周期,都与现在的测值极相近。其中以关于金星的记载最为准确,所测的会合周期为584.4日,比现在所测的583.92日只多0.48日。其他如土星会合周期为377日,比今测值只小1.09日;土星恒星周期为30年,比今测值29.46年大0.54年。在两千年多前,没有精密仪器设备用来观测星象的时代,古人仅凭肉眼的观测就已取得这样高的成就,着实令人惊叹。

▲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这是一部利用天象占验吉凶的图书,书中以朱墨两色绘出了云、气、恒星、彗星等各种天象图象约250幅,这里展示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每幅图下都纵向排列有说明文字,插图与文字的编排井然有序。

帛书底部的图看起来像一把把小扫帚,这便是此书最精彩的部分——31幅彗星图,它们形态逼真、数量众多,每幅图都经得起科学推敲。每颗彗星都有彗头、彗尾,除最后一颗外,其余都是头朝下,尾朝上,符合彗尾背着太阳的科学规律。而且这些彗星的尾巴有多有少、有弯有直,彗星头部有的是圆圈形,有的圈内又有圈点,形态各异,这表明当时的人们对彗星的观测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他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谈到1644年我国手绘的一幅彗星图时,认为那幅就是我国最早的彗星图了。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早在西汉,我国一个没有留下姓名的天文学家,就绘制了31幅不同形态的彗星图,完好地保存在马王堆汉墓之中。

▲《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这里展示的是利豨墓中出土的两幅地图,地图方位均是上南下北,与现在地图方位正好相反。这幅《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编制最准确的军事地图。地图主区部分描绘的是长沙国南部8县的地形情况,也就是如今湘江上游的潇水流域和南岭的九嶷山区及其附近地区。图中间的那条又黑又粗的线条就是潇水区域,图左边用醒目的涡旋纹画出的就是九嶷山,其中九个突出的柱状物表示的是九嶷山的九个山峰。地图上大部分区域绘制的内容十分详细,既有作为自然地理要素的山脉、河流,又有作为社会经济要素的居民点、道路等,基本上具备了地貌、水系、居民点、交通网等现代地形图的四大基本要素。而在地图上方的邻区,您会发现绘制的内容十分简略,只在其中标注了“封中”二字。原来这个地区已经超出了长沙国的封域,是属于南越王赵佗的辖境,约相当于今天的广东大部分和广西小部分地区。地图中对所绘内容分类分级、符号设计、主区详邻区略等较为科学的制图原则,至今仍在沿用。

旁边的这幅《驻军图》,又名《箭道封域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色彩绘军事地图,对于研究汉代军队建制、军事思想等有极高价值。图中所绘主区位于如今九嶷山与南岭之间,所绘内容不仅包括了山脉、河流、居民点等普通地图要素,还着重标出了9支军队的驻地、军队番号、防区界线、军事设施和行动路线。其中军事方面的要素是用朱红色突出表示,河流、山脉等地理要素是用浅色表示。散落图中各处的圆圈,代表的是里,相当于现在的村落。而四方框表示的是县城。兵营则画成多种不规则的形状。军队的指挥部以三角形来表示。图上防区的山脊线上标绘有七个烽火台。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主题鲜明,层次清楚,方便观看。

《地形图》和《驻军图》作为随葬品入藏,表明它们与墓主利豨有密切关系。同时墓中还随葬有大量兵器,说明利豨生前或许有过对外征战或军事驻防的经历。

▲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人民就创造了用火的温热来刺激烧灼患病部位的医疗方法—─灸法。《足臂十一脉灸经》便是以灸法的临床经验为总结的医疗专著,书中简要而完整地论述了人体十一条经脉的名称、路径、病候和灸治方法。它的成书时间与《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经脉篇》极为相近,但比其更简略,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经络学著作。可惜此书原著早已失传,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这本书应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抄本。

在这页帛书中有一条关于脉象诊断的记录,即“揗脉如三人参舂,不过三日死”,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如果病人脉搏的跳动像三个人手执木棒一起舂米,那么此人已命不久矣,最多活三天。这种现象是心力衰竭的表现,在西医中被称为“三联音律奔马律”,是由英国医学家特劳伯氏在1872年才提出并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帛书《五十二病方》,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五十二病方》是一部迄今所见最早、最完整的古医方专著,全书1万余字,记载了52类疾病的治病医方和疗法,书中有医方280个,药名254种。内容主要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五官科,其中记载最多的是外科疾病,诸如外伤、动物咬伤、痈疽、溃烂、肿瘤、皮肤病、痔病等等。帛书所记的医方中,以药疗为主,也有炙法、砭石及外科手术割治等。值得注意的是,该书记载的某种疾病往往有几种不同疗法,同一药物也常见几个不同的名称,证明这部医书是古人长期搜集积累的成果。

帛书揭裱后分为24页,多有残破,现场展示了其中的四页,上分别记载着不同的病方。第一页有一套完整且成熟的割除痔疮的外科手术案例。第二页记载有当时刀伤患者使用的药物为续断、黄芩、甘草,这些都是常见的强筋骨、行血脉、杀菌消炎的有效药物。第三页记述有用水银和其他药物混合外敷患处,来治疗痈病。这种用水银软膏制剂治疗痈肿和皮肤病的记录,比西方医学史上的记载要早一千多年。第四页记载有大量用巫术心理暗示疗法来治疗皮肤肿瘤疣病的医方。这些实用巫术方揭示了公元前三世纪的湖南地区依旧保持着医、巫一体的医学模式。

这部医书中的医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西汉初期以前的临床医学和方药学的发展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在中国医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研究价值。

▲帛书《胎产书》,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胎产书》是一卷有关胎产的医学古籍,但书中记载的内容并不全是医方。在帛书的上方是两幅图画。左图为《禹藏埋胞图》,是一种迷信的埋藏新生儿胞衣选择方位图。右图为《人字图》,是一种根据胎儿产日预卜命运的迷信测算图。

帛书下半部分的文字内容包括十月胚胎的形成及产妇调养法、产后胞衣的处理和埋藏方法、胎孕男女的选择法、通过药物以治不孕法、产后母子保健法等。全书以孕期保健、优生优育为中心思想,是我国最早的优生优育理论。

▲《导引图》,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这幅《导引图》是现存最早的彩绘气功导引操练图。所谓导引就是要求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体育医疗方式,相当于今天的保健医疗体操。图中用朱、褐、蓝、黑诸色彩绘出了44个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穿短衣短裤,有的穿长袍,有的光背,大部分徒手,少数手持器械,姿态动作各异。其中31幅图像旁边标有文字说明,告诉了我们这个动作的名称及功用。

这些文字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描绘运动姿态。第三行左起第四人是一位妇人正手拿一根长棍,弯腰下俯,使双手呈直线状极力展开,使得身体上半身位置下移,而下半身位置相对上举。图像旁边有一行文字写道“以丈通阴阳”。这个动作正是利用棍棒做器械体操,从而达到阴阳调和的目的。

第二类是说明运动所模仿的哪种姿态。如第一行左起第四人双手向上斜举,翻身向下,两眼注视一个像盘子的东西,是不是很像一只挥舞着大刀的螳螂正扑向毫不自晓的蝉。这人身旁注有“堂狼”二字,这个动作和武术中的螳螂拳有些类似。虽然说导引图中的动作非常简单,仅仅是单纯模仿动物的动作,但是可以说武术中的猴拳、蛇拳、鹰爪功和螳螂拳等都是由此而演变发展过来的。

第三类则是说明这种运动方法所针对的病症。图像的旁边写有“引膝痛”三字,“引”,就是用导引术来治疗某种疾病,“引膝痛”说明这个动作可以治疗膝盖疼痛。

古代中国人在总结传统医学经验的基础上,除了求助于药物来治疗各种疾病之外,更重视通过强身健体的方式来预防疾病,或通过运动方式来辅助治疗部分慢性和轻微疾病。于是,导引术就逐渐发展成为既有健身功能又有治病功能的养生之术。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战国纵横家书》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等人的书信和游说活动,其中有16章内容不见于任何史书,就连汉武帝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都不曾见过,可以说是非常的珍贵。它对修订和补充《战国策》、《史记》中有关战国时代的历史记载具有重要价值。开篇第一章为苏秦给燕王的一封书信,劝其合纵五国,共同伐秦。

▲帛书《老子》乙本,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其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因传世本由上篇“道经”与下篇“德经”两部分组成,故而现今又被称为《道德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80年代做出的统计,《老子》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可见其在世界各地的文化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利豨墓中出土的帛书《老子》,有甲、乙两种抄本,是现存最古老的《老子》抄本之一。其中,甲本用古隶书抄写,不避汉高祖刘邦讳,由此推断其抄写年代应该在汉高祖登基以前;乙本用早期隶书抄写,避刘邦讳,而不避汉惠帝刘盈讳,由此推断其抄写年代应该在惠帝继位之前。现在我们看到的帛书,是出自《老子》乙本。值得注意的是,两种抄本均为“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恰与传世本相反,并且字句与传世本多有不同,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老子思想提供了较早又可靠的史料依据。

▲帛书《相马经》,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相马经》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相马著作,内容主要是总结了如何通过观察马的目、睫、眉、骨等部位,鉴定马匹的优劣。在我们看到的这页帛书中有对良马眼睛尺寸的记载:“一寸逮鹿,二寸逮麋,三寸可以袭乌,四寸可以理天下。”所以有学者认为“马踏飞燕”青铜造型是一种相马模具,其中的“飞燕”实际是乌鸦,而马则属于帛书《相马经》中可以“袭乌”的天马。

《相马经》原著早已失传,利豨墓出土的这部帛书是它的重要抄本,全文用隶书抄写。从行文类似于赋体,和书中提到南山、汉水、江水等山川来推断,原著很有可能是战国时期楚人的著作。

永生之梦

受当时生命观和宇宙观影响,马王堆汉墓被营造成现世、冥间、仙界杂糅的空间,既是死者的地下家园,也是灵魂幻化的场所。通过汉初特定的礼仪,结合南楚丧葬习俗,将生者对逝后世界的臆想与种种祈求,寄托于墓葬设置以及天象、祥瑞、升仙、辟邪等图像中,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永生期盼,这是汉代思想和艺术的结晶。

▲辛追墓“T形”帛画,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辛追墓出土的“T形”帛画全长2.05米,由三块细绢拼合而成,顶端横裹一根竹竿,中部和下部四角各缀有青黑色的麻穗儿,横铺着像一件衣服。遣册中称其为“非衣”,是用于引魂升天的。出殡时人们用一根竹竿将它高高地挑起,举在出葬队伍的最前面,入葬时将它覆盖在内棺上,作为墓主灵魂升天的媒介。

帛画自上而下分别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三个部分。居于中间最醒目位置的老妇人,就是辛追在人间的形象了,她锦衣华服,手持拐杖缓缓西行,身后跟着三个面容姣好的侍女,面前两个男子跪地迎接,脚下华丽的帷盖下是她的家人,正摆放着各类祭祀供品悲痛地悼念她。

辛追夫人的上方就是她要去往的天上世界了,通往天国的天门两侧是拱手而立的守卫。帛画顶端披发而坐的人首蛇身的神怪是人们想象中的天国主宰,据《山海经》记载,这种神怪叫“烛龙”,能呼风唤雨,掌管四季昼夜的交替。神怪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一轮弯月和九个太阳,弯月上站着蟾蜍和玉兔,九个太阳藏在扶桑树中,最显眼的太阳上还站着一金乌,这实际上是古人对太阳黑子的观测结果。

帛画上的人间和天上的世界都是美好的,那地下世界也是美好的吗?帛画的底端就是人们想象中地下世界,那里有两条专门兴风作浪的交缠鲸鲵,其上立一巨人,他双手托着大地,保护着大地不受侵扰。

这幅帛画构形完美,色彩和谐,画面浪漫神秘,将人们心中的宇宙和想象中的死后世界交织,体现着汉代“魂气归天”的观念,是我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看到它,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对永生的追求。

▲利豨墓“T形”帛画,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利豨墓出土的“T形”帛画比辛追墓的“T形”帛画制作年代更早,画幅更大,图像内涵更丰富。帛画主题和辛追墓帛画一样,也是用以引魂升天的,只是两者的布局和结构略有差别。

与辛追墓帛画中的一轮弯月和九个太阳的天上世界不同,利豨墓帛画的天上世界是一个太阳和满天的星斗。象征天国入口的天门下移到了帛画的中部,守卫天门的仙人穿着清秀的黑色长袍相向对坐。画面正中的墓主人利豨身穿红袍,头戴长冠,腰佩长剑,在侍从护卫下缓缓升天,他的家人正在旁边进行着祭祀。

利豨地下世界的左右两侧是两条相互缠绞的巨龙,它们一首向上,一首向下,张口吐舌,交互穿过画面中间的巨型谷纹璧向上盘绕。画面中的巨人双手擎龙,控制着巨龙,保护着大地,使人间不受侵扰。

如果将两幅帛画对比观看,会发现这幅帛画在绘画技巧和色彩布局上没有辛追墓帛画成熟。我们认为很有可能是因为利豨的突然死亡,使帛画制作时间紧迫所以仓促而就的。虽然利豨墓帛画的艺术价值稍逊一筹,但它仍有助于我们研究古代绘画思想和古代绘画史。

▲木椁,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轪侯夫人辛追不仅生前享受着荣华富贵,死后也葬在了为自己精心打造的“地下宫殿”中。这个“地下宫殿”称为椁,是专门用来装棺木和随葬品的。椁的结构十分复杂,它由枕木、椁室、盖板三部分组成。庞大的椁室放置于三根巨大的方形枕木上,椁室由内、外壁构成四个边厢和正中的棺室,棺室中放置四重相套的木棺,边厢则用来放置随葬品。由于这种椁室的形制很像“井”字,所以也被称作“井椁”。

当专家们掀开木椁顶部的盖板、顶板后,一个丰富奢华的地下世界立刻展现在人们眼前。椁室四周是四个边厢,放置了各类随葬品1000余件。北边厢四周挂帷幔,底铺竹席,陈设各类饮食器、家具、歌舞俑、奏乐俑、侍女俑、梳妆用具等,模拟墓主辛追生前的生活。东边厢器物分为三层,有各类身份不同的木俑和盛放食物的漆器、陶器等,象征家丞和奴仆工作的地方。西边厢器物分为四层,有盛放各类物品的竹笥、竹篓等,象征储藏室。南边厢与东边厢相似,有大量木俑和陶器。

让人瞠目的还有这如此庞大的椁室,竟没有用一颗金属嵌钉,全部采用扣接、套榫与栓钉的结构,彼此间严丝合缝,令人叹为观止。这座巨型木椁是我国现今出土的最大、最完整的汉代井椁实物。

▲黑地彩绘漆棺,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第一层黑漆素棺打开后,展现出来的是第二层黑地彩绘漆棺,棺外的基本颜色也是黑色,象征着地府。在黑地上漆绘有云纹和110多个栩栩如生的神怪动物形象,就像一幅展开的连环画,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神秘逍遥的地下世界。这个世界里有怪神吞蛇、仙鹤啄蛇、仙人降豹、仙鹤啄食和赤豹伏地等许多神怪形象,其中出现最多的是一种似羊非羊,似虎非虎,头上长角,身上有尾的怪兽怪神,它是以手里抓着蛇或嘴里咬着蛇的形象出现。古人认为蛇对墓中的尸体有着极大的危害,所以这个怪兽应该是墓主人的“保护者”,使墓主人的灵魂不被损坏,肉身不被侵扰。

黑地彩绘漆棺上所描绘的神怪变化多端,营造出的世界十分浪漫,不得不让人惊叹汉代工匠丰富的想象力和熟练的技法,是我国漆器工艺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朱地彩绘漆棺,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辛追墓中的第三层棺是朱地彩绘漆棺,这层漆棺颜色鲜丽、画面祥和,是灵魂穿越黑暗空间和地下世界飞升到祥和的人间仙境。朱地彩绘漆棺的通体内外皆髹朱漆,闪耀着红日般的光芒,红色象征着太阳、南方、生命和不死。在漆棺头挡和侧面部分上描绘的是第一仙山——昆仑山,山间绘有象征祥瑞的青龙、白虎、朱雀、神鹿和仙人等。墓主人和它们一同登上了憧憬中的昆仑仙山,象征着墓主人的灵魂已摆脱了邪魔的侵扰到达了安详的神仙世界。

这件漆棺整体构图讲究对称平衡,色彩强烈明快,注重神态的表现,用线干净利落。他的神化题材和堆漆工艺都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绘画时画工兼用了平涂渲染和堆漆工艺使纹饰显出浮雕感,代表了汉代漆器工艺的高度成就,为我们研究西汉初期绘画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

▲锦饰漆棺,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这是辛追墓中的第四层棺,也是直接装殓辛追夫人遗体的内棺。棺内髹朱漆,棺外髹黑漆。棺外横缠两道宽12厘米、厚6至7层的丝带。在棺的盖板和四壁上,还装饰有树纹铺绒绣和羽毛贴花绢。这一点让考古学家们十分惊奇,因为在棺外贴丝织品做装饰的现象,之前只在史书中有记载,这次是迄今第一次发现实物资料。根据《史记》等书记载,在西汉,人们认为凡人要成仙,必须经过羽化的阶段,即所谓的“羽化而登仙”。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往往会将装殓逝去先人的内棺上贴上羽毛,实际就是给内棺穿上羽衣,希望墓主人能在羽衣的协助下达到不死仙境。

一层一层地打开辛追夫人的四层套棺,我们跟随辛追的灵魂经历了升天之路。尽管他们意识中的长生不死只是虚幻,但生命永存的信念和灵魂不灭的信仰仍让人们执着、自信地把“死”视为“生”,将“生”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着。

从外至内的黑漆素棺、黑地彩绘漆棺、朱地彩绘漆棺与锦饰漆棺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汉代贵族对于死亡“视死如生”和“灵魂升天”的认知,感受到了湘地对于楚文化中浪漫和神秘的传承,还让我们见识了汉初匠人鬼斧神工的创造力,以及轪侯家族的奢华富丽。

▲辛追遗体,图片来自湖南省博物馆

打开最后一层锦饰内棺,考古学家们首先看到是22层丝、麻衣衾,包裹在这厚厚织物里面的就是辛追夫人的遗体。当厚厚的织物被一层层揭开,辛追夫人的遗体最终展现在人们眼前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她的全身润泽,外形完整,关节仍然可以活动。皮下软组织柔软而富弹性,用手按压后,可以很快恢复原位,给她注射防腐液时,血管还能鼓起。她的眼球突出,头发、眼睫毛、鼻毛尚存,手指、脚趾纹清晰,就连左耳里薄薄的鼓膜都保存完好。从外表上看,像刚刚去世不久的样子。出土时,辛追夫人遗体身长1.54米,体重34.3公斤。据专家估测,其生前体重大约50公斤左右。

为了了解更多信息,经慎重研究后专家们对遗体进行了解剖,发现辛追夫人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胆石症等,左肺部还有一处肺结核的钙化灶,这大概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肺结核病例。在直肠和肝脏内,我们还发现了鞭虫卵、蛲虫卵和血吸虫卵。那么她的死亡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在她的食管、肠胃内发现了138粒半尚未消化的甜瓜子,可见辛追夫人是在食用过大量甜瓜后突发急症而亡。最终医生们根据病症推断,辛追夫人可能是由胆石症的胆绞痛诱发冠心病的发作而瘁死的,去世时年约50岁。

为什么辛追遗体会历经2100多年而不腐烂呢?据湖南省博物馆介绍,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深埋。辛追墓墓坑深16米,封土高4.5米。二是密封。坑内填土夯实,椁外又填塞防潮木炭5000多公斤,不渗水不透气的白膏泥1米多厚,与阳光、空气完全隔绝; 墓葬具为一椁四棺,椁板共用70块巨木拼合,最大一块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