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赛道标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马拉松赛道标准 马拉松赛道标准

马拉松赛道标准

2024-06-12 23: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马拉松赛道标准,总体依据于国际田联(IAAF)路跑手册和国际路跑协会(AIMS)的标准,在路跑相对发达的美国USTF(美国田径协会)和处于起步阶段的CAA(中国田协)对于马拉松赛道都有详细明确的标准,只是在细节上略有不同。

路面

马拉松赛道应该在人工铺设的路面上,如因交通或类似情况导致不能在主路上通行,也可以使用主路旁的自行车道、人行道,但不能全部或大部分在软质路面(草地、沙地或类似的路面)上进行。马拉松起、终点可以设立在体育场内。

起点、终点或者比赛其他部分,可以在草地或未被铺装的地面上进行,但这部分要尽可能少。如:日照10公里比赛,最后冲刺阶段在沙滩上进行。

路面材质不同,自行车胎压就会发生改变,琼斯计数器数值也随之变化。因而赛道材质的同一性很重要,否则赛道丈量的精确性就会下降。所以自行车的校准路线应该尽量靠近赛道或直接在赛道上进行标记。

软质路面属于越野跑的范围,越野跑丈量方法与马拉松丈量方法不同,因而在马拉松赛道中软质路面要尽可能的少。

海拔

起、终点海拔高度差不超过每公里1米。

图1

如:起点海拔是320米,终点海拔是20米,海拔高度差是300米,赛道长度42.195公里。每公里7.1米。这样的赛道不符合海拔差的条件。**

图2

如:起点海拔是320米,终点海拔是300米,海拔高度差20米,赛道长度42.195公里。每公里0.474米。这样的赛道符合海拔差的条件。**

赛道距离

起、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赛道总距离的50%

图3

如:起、终点直线距离6公里,赛道10公里,两者百分比60%。此赛道不符合百分比条件。

图4

如:起、终点直线距离3公里,赛道10公里,两者百分比30%。此赛道符合百分比条件。

赛道海拔和线距比的限制,主要是针对点到点赛道。对于圈跑、多圈跑和来回跑赛道,由于起、终点在一起,天然就符合这两个条件。

这两个限制条件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同一性。而点到点的赛道更容易形成这样的特点,从起点开始一路下坡到达终点或从起点开始一路顺风,都使运动员无疑加上外挂系统,更容易获得好成绩。

赛道宽度

道路分级

我国各等级公路的车道宽范围从3.25~3.75米。

中国田协对于马拉松赛道的规定是赛道9米宽以上,最窄部分不低于6米宽,在全程马拉松比赛中最窄赛道不得超过5公里;而AIMS规定赛道最窄的地方不能少于4米,以能通过一辆引导车或救护车的宽度为标准。

一些马拉松赛事为了防止城市交通压力过大,往往忽略了赛道宽度这一项,在两条车道之间放置隔离墩进行来回跑,这样每条赛道的宽度至多3.75米,不符合标准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当参赛人数较多时,一旦有选手出现危险,救护车和人员很难及时到达,进行救助,因而在赛道设计时给救护车留有一条应急通道是非常必要的。

一些赛事在折返点的位置,放置过多的限制措施,有的把人和车分开设置车道,有的在折返点的顶点放置计时毯,这样无形当中都缩短了赛道的宽度,当计时前导车或摄像车通过折返点时,必须进行三点掉头才能通过,很容易产生阻挡运动员的事情发生。

为了避免阻挡运动员事情发生,所以计时前导车要在领先运动员前至少50-100米的距离,当赛道上出现急转弯,或者在一个折返点不得不做一个三点掉头时,车辆至少需要距离领先运动员 1 分钟或 300 米以上。

起、终点赛道

起、终点赛道宽度方面,原则上是越宽越好,当然起、终点赛道宽度也受到计时毯长度,以及起、终点拱门宽度限制,但起、终点集合区域内必须要保证每个运动员至少有0.4平方米的站立位置。

而且起、终点赛道设计,往往忽略一点是起、终点赛道至少设立100米以上直道,最好有300米以上直道,并且不要在少于100米的距离内设立急的转弯。

这样的目的是防止出发时由于人数众多,速度过快面对急转弯,容易造成摔倒,而产生踩踏事件。终点前不要设立急的转弯,领先运动员速度比较快,如果标识不明,没有人员指引,容易产生跑错路线。

如:2017年无锡马拉松在终点赛道冲刺时,就因为有一个急弯而使前两名运动员跑错方向,第三名反而获得到了冠军。

赛道折返点设置

一般在马拉松赛道折返点设置是采用点状折返点,在设置点状折返点时要注意的是一个20cm 直径的标志桶,运动员实跑距离是(30cm+10cm)xpi=1.26m。

点状折返点使运动员速度减缓。有些赛道设计在一个下坡后紧接着一个点状折返点,这样的设计对运动员速度影响会更大,因此在设计马拉松赛道时,如果有足够的路宽,还是最好设计半径至少2米以上的圆弧折返。

竞走赛道在2公里的赛道要设置二个折返点,为了不降低运动员的行进速度,一般要设立5米半径的圆弧,5.3xpi=16.65m,这样的设置当然也适用马拉松赛道。

但这样设计前提是不低于标准的路宽,不要为了运动员的跑速,却牺牲了路宽,而造成赛道拥堵,引导、摄像、救护车辆无法正常通过。

以上是马拉松赛道的一些基本标准,这些标准是基于安全,服务运动员以及赛事的统一性和公平性而设立的,大型马拉松赛事以及国际田联和中国田协的金、银、铜赛事都应该遵循这些规定。而对于一些小型的马拉松赛事对于以上的标准可以参考并降低,但首先要基于安全、公平、服务运动员的基础上。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