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下)名词解释(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马拉松战役名词解释 世界古代史(下)名词解释(二)

世界古代史(下)名词解释(二)

2024-04-04 20: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查士丁尼:拜占庭帝国皇帝。 527年即位。 528年下令编纂法典,529年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共12卷; 533年辑成《法学汇纂》共50卷以及《法学阶梯》; 565年汇编成《新律》。12世纪时,此四部法典被合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532年重建圣索菲亚大教堂。533~534年灭北非的汪达尔王国,535~555年灭东哥特王国。

伊凡三世   :莫斯科大公(1462—1505年在位)。在位期间,他不惜一切手段来加强莫斯科的地位。先后吞并了诺夫哥罗德和特维尔,其他小国也陆续被并入莫斯科版图。与此同时,伊凡三世也在不断地谋求最后摆脱蒙古人的统治。1480年,莫斯科彻底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后又彻底击败了波兰和立陶宛,夺得了大量土地。而且他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改革,伊凡三世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执政33年的他为莫斯科的独立与统一奠定了坚实基业。

《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又称查士丁尼法典,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律》的总称。查士丁尼于528年下令编纂,由法学家特里彼尼安主持。法典的基本宗旨是巩固帝位、突出君权,宣扬皇帝意志,承认阶级差别,保护私有财产。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顿斯科伊:弗拉基米尔和莫斯科大公。在位期间,采取富国强兵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修建莫斯科石垒内城,领导罗斯人民反对蒙古鞑靼军队的武装斗争,逐步巩固莫斯科在统一罗斯诸领地中的领导地位。1368年和137O年两次击败立陶宛大公的进攻。1375年围攻特维尔城并迫使其与莫斯科公国结盟,共同反对金帐汗国。1378年在科尔尼谢沃击败梁赞大公。同年在沃扎河上游击败别吉奇指挥的蒙古鞑靼军队。1380年在库利科沃会战中,率罗斯联军再次战胜马迈指挥的蒙古鞑靼军队,获“顿斯科伊”称号。

库里克沃战役:1380年罗斯莫斯科公国与蒙古金帐汗国之间的重大战役。 1378年,沃查河战役失败后的金帐汗马麦汗与立陶宛结盟,商定于1380年西蒙节会师奥卡河,联合进攻莫斯科。莫斯科大公底米特里主动出击,于9月8日渡过顿河后与蒙古军在库里科沃平原交战。结果马麦汗被彻底打败。库里科沃战役是莫斯科摆脱蒙古统治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莫斯科大公底米特里因此获得了“顿斯科伊”(顿河英雄)的称号。

八思哈制度:钦察汗国统治罗斯期间推行的军政体制。13世纪中后期,钦察汗国对罗斯的统治逐步加强,正式任命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万户长,形成统治罗斯居民的严密组织,即“八思哈”制度.“八思哈”’突厥语’意为镇守官。八思哈制度是一种军事政治组织,所有的“长”都由蒙古军官充任,最后由八思哈统一指挥。其职责是监视赋税完纳和对蒙古人忠诚。八思哈制度于14世纪初废除。

《神学大全》/托马斯▪阿奎那:是托马斯•阿奎那论述其神学思想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内容涉及社会、宗教、政治各个方面,是一部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阿奎那借助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观,在神学体系的框架下,将哲学与神学、理性与信仰加以区分。给哲学、理性以相当独立的地位,并认为他们可以调和共存。在坚持教权高于俗权的前提下,阿奎那肯定了国家存在的正当性、合理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阿奎那基本沿袭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观,认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阿奎那论证了教会法高于国家法,以维护教会的司法特权,但他承认了自然法是人类普遍的理性。  

《大宪章》/《自由大宪章》: 1215年签订的限制英王权力的宪法性文件,又称为1215年大宪章。1215年,英王约翰在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市民的联合压力下签署,共63条。主要内容是限制王权,保障教会和领主的特权以及骑士和市民的某些利益。《自由大宪章》是规定封建阶级内部权力再分配的文件,不久即被英王约翰撕毁。大宪章是英国主张地方分权的贵族同中央王权斗争的产物,对英国以后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它成为资产阶级同封建国王斗争的有力武器,并被认为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建立法治的重要依据之一。

模范国会:1215年大宪章颁布后,英国国会出现。但1258年英王亨利三世不经贵族会议同意就擅自增加新税作为战争经费,贵族和骑士们根据大宪章再次发动叛乱,于1264年获胜并俘虏了国王。1265年,贵族领袖西门·盂福尔召集了一次全国性会议,除贵族外,还通知每郡派骑士两人,每城市派市民两人参加。这次会议被认为是英国国会最早的原型。1295年,英王爱德华—世为了筹措战争经费,模仿1265年的样板召开了一次新的会议,并且从此以后经常召开,这样就确立了英国的国会制度。这届国会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模范国会”

奥托一世: 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萨克森王朝的国王亨利一世之子。生于912年11月23日,卒于973年5月7日。早年参加父王的一些战役。930年同英王爱德华之女伊迪丝结婚。936年8月7日在亚琛由德意志公爵们推选为国王。他即位后坚决维护自己对公爵们的宗主权。939年他的弟弟亨利举行叛乱,并得到法王路易四世的支持。奥托一世使亨利降服。947年亨利获得巴伐利亚公爵领地。奥托一世把德国其他的公爵领地也封给自己的亲属。950年波希米亚公爵博莱斯拉夫向他称臣纳贡。奥托一世抵制法国对洛林的主权要求,甚至把自己的影响扩展到勃艮第。951年他进军意大利,取得伦巴第国王的称号。954年马扎尔人侵入德国,次年8月奥托将马扎尔人彻底击败,随后发动一系列战役,到960年已经征服易北河中游和奥得河中游之间的斯拉夫人。961年5月奥托一世6岁的儿子加冕为德意志国王,称奥托二世。然后,他应教皇约翰十二世之请再次去意大利。962年2月2日奥托一世到达罗马,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天后缔结“奥托特权协定”,该协定调整了皇帝与教皇之间的关系,确定并扩大了教皇的世俗权力。965年奥托一世推选约翰十三世为教皇,但是约翰已被罗马人赶走。奥托一世第三次进军意大利,在966~972年期间,他征服罗马,甚至攻入拜占廷。他返回德国后,于973年3月23日在奎德林堡召开宫廷大会。

卡诺莎之行/卡诺沙事件: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权力斗争的产物。1075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规定国王不得拥有主教授职权,次年又将其开除出教并废除其统治权力。1077年1月,亨利四世到教皇在意大利居住的卡诺沙城堡赤足冒雪哀求三天以后才得以觐见。教皇最终表示同意恢复亨利的教籍和统治权力,史称“卡诺沙事件”。此后皇帝和教皇争夺教会授职权的斗争又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1198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全力发动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1204)。1204年,十字军攻占了当拜占廷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杀人放火,破坏文化珍品,大肆抢劫财富,还建立了盛极一时的拉丁帝国。东征也露了教皇的野心,对拜占庭造成了沉重打击。

神圣罗马帝国:欧洲的封建帝国,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是为神圣罗马帝国之始。最大疆域除德意志本土外,还曾包括意大利北部、中部、捷克、瑞士、奥地利等。11-12世纪,皇帝与罗马教皇围绕主教继任权而激烈争斗互不相让。13世纪起,德意志境内形成许多独立的领地。皇帝仅统辖直属领地,对那些割据一方的封建王公失去了控制。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正式确认皇帝须经七大选帝候选举产生。皇权衰微,因此帝国实际上已成为徒具虚名的空壳。意大利、瑞士先后独立。宗教改革和三十年战争后,帝国进一步分崩离析。1806年8月,拿破仑世强迫皇帝弗兰茨二世退位,帝国最终灭亡。

《沃姆斯协定》/《沃尔姆斯宗教协定》:中世纪教权与王权斗争的产物。卡诺莎事件后,皇帝与教皇争夺教会授职权的斗争持续了近半个世纪,1122年,双方达成协定,签订了《沃姆斯协定》,把主教、修道院长的宗教权力平分为二,由教会和国王分别授予,德国的主教续任权之争至此告一段落。

克吕尼运动:10~11世纪基督教内部的一次改革运动。因发起于9世纪建造的法国克吕尼修道院,并以该地为中心,故名。其内容为强化修道院的管理,铲除腐败,规定教士不得结婚,防止教会的土地落入封建贵族之手。运动后期,在希尔得布兰德的领导下,竭力鼓吹教皇权力至上,主张教皇有权废黜国王,从此展开了教皇与国王的权力之争。希尔得布兰德于1073年当选为教皇格雷戈里七世。12世纪初,克吕尼修会有1万名修士,控制314个修道院。12世纪后期走向衰落。

克勒芒宗教会议(不确定): 在法国南部克勒芒举行的一次宗教会议(日期是1095年)上,时任教皇的乌尔班二世号召基督徒要进行东征。东征纯粹出于宗教动机。乌尔班二世在大会上指出:“在东方,穆斯林占领了我们基督教教徒的‘圣地’(耶路撒冷),现在我代表上帝向你们下令,恳求和号召你们,迅速行动起来,把寻了邪恶的各族从我们兄弟的土地上消灭干净!”

圣职授职权之争/主教叙任权之争:11世纪中至12世纪初,罗马教皇为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夺取任命和封立主教之权力而引起的争执。

牛津条例:英国限制王权的决议。1258年,英国大贵族在牛津开会,通过了进一步限制王权的决议,即《牛津条例》,当时在位的英王亨利三世被迫接受了条例。规定:由15个大贵族组成委员会,实际掌握国家政权。同时,由实际执掌国家政权的贵族和另外选出的12名贵族组成国会,每年开会三次,讨论重大国事。由此进一步限制了王权,初步提出了组成国会管理国家的思想。

萨拉丁: 埃及阿尤布王朝创立者。1169年任法蒂玛王406朝宰相。两年后效忠阿拔斯王朝。1174年宣布埃及独立,后统一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大部分。1187年在巴勒斯坦打败十字军。结束了十字军对耶路撒冷88年的占领。后又击败第3次十字军的进攻。1192年与英王查理一世(1157—1199)签订3年休战协定。次年死于叙利亚。

金帐汗国: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因其帐顶为金色,故名。中国史书上称钦察汗国。初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 1236年,术赤子拔都远征欧洲,先后战败俄罗斯各公国和波兰、德意志、条顿骑士团的联军。1242年建立以萨莱为都城的强大汗国。13~14世纪时,成为中国与欧洲贸易的中心。14世纪末,由于内证及人民反抗,国势衰落,在与莫斯科大公及帖木尔的斗争中先后失败,国家分裂。148O年,莫斯科公国独立。 1502年,被克里木汗国所灭.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称奥托曼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军事封建帝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1299年突厥首领奥斯曼宣布独立建国。1453年攻陷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国在此建都,改名伊斯坦布尔。经过不断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帝国内部实施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政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各地各族人民不断进行反抗。17世纪中叶国势转衰,19世纪巴尔干半岛各国先后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加同盟国方面作战失败,随后丧失了大片土地,仅保有土耳其本部。1919年国内爆发基马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1922年苏丹穆罕默德六世被废,帝国告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