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学习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马原讲的是啥 文本学习三

文本学习三

2024-07-07 18: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三章中国当代小说赏析(下)>>知识讲解>>文本学习>>知识点三 知识点三:马原《冈底斯的诱惑》——小说的“叙事圈套” 继续学习

一、作者简介 马原(1953——)辽宁锦州人。1970年中学毕业后到辽宁锦县农村插队。1974年入沈阳铁路运输机械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学习。1976 年毕业后到阜新当了钳工。1978年考入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进藏,当过记者、编辑。这段时间的经历是他创作的重要素材。1989年调回辽宁,任沈阳市文学院专业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首次将叙述置于故事之上。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帆船》、《虚构》,及长篇小说《上下都平坦》等。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二、作品导读

马原是“先锋派”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在形式上作了认真的尝试,吸取了西方现代派的技巧,特别是结构主义的影响。他把故事结构分解重组,时空关系不断跳跃,背景氛围有意抽空,造成阅读的陌生化,显示着小说观念的根本变化。他的“叙述圈套”名噪一时,用叙述人视点的变化来展示作品真实与虚构的转化,突出小说的叙述功能。在叙述形式的实验之外,他的行文中有不少隐喻,多为关于人本质的寓言设置。

主题意蕴:《冈底斯的诱惑》发表于《上海文学》1985年第2期,是马原的代表作之一。后收入马原的小说集《西海无帆船》之中。一般来说,人们在试图理解某种新的事物时,往往把这种事物置于我们以往的经验中加以观照。但是,当我们把马原的小说置于以往的小说阅读经验中去的时候,就会发现全然不对。与以往的小说不同的是,马原在小说中所提供的不是一种现成的因果关系,而只是一种可能性,因此,他要讲述什么故事,表现什么主题,就变得不甚明了,甚至莫名奇妙了。而所有这一切,都源于马原的独特叙事方式。马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把小说叙事因素置于比情节因素更重要的地位,并对此进行了比较成功探索的当代作家。《冈底斯的诱惑》就是他这一探索的代表作。

作品分析:《冈底斯的诱惑》以几个外来的年轻探求者进藏后的见闻,写出了冈底斯高原神秘的风土人情,并且借助独具一格的艺术手法,巧妙地传达了西藏神话世界与藏民原始生存状态对现代文明的“诱惑”,以及这种“诱惑”的内在含义。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交错叙述了几个各不相关的故事。强悍的藏族神猎手穷布被人请去猎熊,结果发现猎杀的是喜玛拉雅山雪人;探险者陆高认识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央金,央金却意外地死于车祸;陆高和姚亮去看“天葬”,可遭到天葬师的拒绝,以及生性好幻想的弟弟顿月和老实木讷的哥哥顿珠传奇般的生命历程。小说以冈底斯山作为人和事遥远的背景,叙述了西藏迷人的景致与神奇的风俗,展示了充满魅力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氛围。

艺术成就:在艺术探索方面,马原的小说打破了内容与形式、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把叙事本身看作审美对象,在小说的叙事方法上进行了革命性的试验,给传统的小说观念带来了有力的冲击和挑战。其主要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元叙事”手法的运用。要理解马原的小说,理解《冈底斯的诱惑》,就必须理解他的叙事方式。马原的叙事方式与传统叙事方式不同,是一种“元叙事”。所谓“元叙事”是指一种故意暴露自己叙事行为和写作活动以揭示小说虚构本质的一种手法,它的目的就是有意识地瓦解经典现实主义的“似真幻觉”,达到一种亦真亦幻的效果。这一手法在小说中被马原不断使用。在小说的第4节中,第一级的叙述者“我”直接跳出来,对读者声明这里的故事不是爱情故事;在第15节,他又站出来与读者直接讨论小说的“结构”、“线索”和“遗留问题”,如顿月为什么莫名其妙地断线,为什么不给未婚妻尼姆写信?接着,这个叙述者以讨巧的态度粗暴地告诉读者,顿月“入伍不久就因公牺牲了”等等。马原这种做法显然是出于小说技术上的考虑,这种自觉地暴露小说虚构性的技法可以产生一种离间效果,明确地告诉读者,虚构就是虚构,不能把小说当成现实。马原通过“元叙事”的手法不但反讽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连惯性以及基于此基础上的现实的整体性与真实性,和从根本上质疑经验的整体性、连续性与确实性,正是在这一点上,动摇了小说的“似真幻觉”。

其次,小说的结构的非逻辑型组合。在结构上,采取了以四个若断若续的故事的非逻辑性套层组合的方法。小说由四个故事(片断)组成:老作家的故事,猎人穷布的故事,陆高、姚亮的故事,顿珠、顿月的故事。这几个故事(片断)几乎毫无关联,而在人物上又有某些重合。这种有头无尾,抽取了因果关系的神秘的故事片断拼合在一起,不仅是对小说结构的一种颠覆——小说作为一种整体化、有序化虚构的本质的颠覆,还使那些神秘的、求知的因素构成了一种浓重的神秘氛围。但作者从来不准备告诉读者这些神秘因素到底是什么?他们是否真实存在?抑或只是人们的幻觉和臆想?而这种种疑问在小说中都是没有结果的,只是等待读者去阅读、思考。

第三,叙述方式的任意选择。叙述方式是受因果关系逻辑制约的,但在马原的这部小说里,顺叙、插叙、多重交替使用,却并无固定的规则,也没有时间的连续。这实际上是对小说固定的时间观的有意破坏。

第四,叙事视角的随意转换。在小说中,马原有时用限制性的第一人称叙事,而有时又是全知性的第三人称,甚至还有第二人称叙事;即使是同样的第一人称,但所代表的发言主体也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叙事者和统一的叙述视角,因而也没有统一的小说世界。

总之,作为中国当代小说“叙事圈套”的始作俑者,马原总是要率领读者走入一个与众不同的小说世界。阅读马原作品的窍门在于:不管他讲的是什么,看他怎样讲。反之亦然,不管他怎样讲,看他讲的是什么,如果把两个方面都看成是主要的,那你就有陷入一种永久纠缠的危险。从这些意义上来说,《冈底斯的诱惑》是当代小说叙事革命的一次有益尝试。

请同学们继续学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