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回国后,马克龙表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马克龙将访华11月 访华回国后,马克龙表态

访华回国后,马克龙表态

2024-06-29 09: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亦步亦趋跟着美国四处出击后,欧洲终于有人回过味来了:原来成为美国的“小跟班”,不仅经济重伤,更会失去战略自主,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跟着美国瞎胡闹,到头来都不知道为了什么。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华、回程期间,以及回到巴黎后,连续接受媒体采访,就欧洲战略自主思想做了多方位阐述。

美国“政客新闻网”9日报道称,马克龙在从北京飞往广州的总统专机上强调,“我们感到恐慌,认为自己只是美国的追随者”,欧洲必须实现“战略自主”,而法国将可能发挥主导作用,欧洲本可以成为“第三极”。

在回到法国后接受法国《回声报》专访时,马克龙警告说,如果没有战略自主,欧洲有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他强调,战略自主可以防止欧洲国家沦为美国的“附庸”。马克龙还反对“美元的治外法权”。他坚称:“历史正在加速,我们需要同时加快欧洲的战争经济建设。”

在台湾问题上,他说,“欧洲人连乌克兰危机都解决不了,又怎么可能对台湾说,‘小心,如果你做错了什么,我们会去帮你’?这样做只会使局势升级。”

而且,“欧洲真的对加速解决台湾问题感兴趣吗?没有。”马克龙指出,最糟糕的恰恰是认为欧洲人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充当美国的追随者。

“我们为什么要按照别人的步伐前进?”他强调,欧洲人必须觉醒,“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去适应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议程。”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 注意到,总体来看,马克龙的表态主要围绕以下三点:欧洲战略自主性的重要意义、反对陷入集团对抗以及欧洲不应卷入与自己无关的台湾问题。这其中既有传统战略考量,也有现实因素的冲击。

从法国的传统政治追求来看,多年来,马克龙的目标一直是欧洲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缘战略参与者崛起,这种理念其来有自,可以追溯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开国总统戴高乐,他将法国视为冷战集团之间的平衡力量。

从现实因素来看,俄乌冲突不啻为一场对欧洲的暴击,这让法国看清了所托非人。因为这场战争,欧洲对美国的依赖明显加重,尤其是东欧国家,更是视美国和北约为“救命稻草”。结果却是美国趁火打劫,高价卖能源给欧洲,还利用《通胀削减法案》加速欧洲的去工业化……

4月7日,马克龙在中山大学发表演讲。图源:视觉中国

法国是欧洲的领头羊,作为欧盟的创始国和经费主要来源,马克龙强调欧洲的战略自主本是着眼欧洲长期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西方媒体却长篇累牍地大肆渲染马克龙的言论是“忘恩负义”,引发“强烈反对”。

马克龙强调欧洲战略自主究竟踩了谁的尾巴?

英国《金融时报》10日刊文指出,美国和中东欧国家对马克龙的“对华软弱”表态尤为不满,特别是马克龙对美国持有的“令人担忧的批评态度”。

文章称,考虑到美国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一直是欧洲的“坚定支持者”,以及中国大陆近日在台海举行的大规模军演,马克龙的言论不合时宜。

被中方制裁的美国反华政客马克·卢比奥在推特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反复质问“马克龙能不能代表整个欧洲?”如果能,他毫不掩饰地威胁称,欧洲说不会在台湾问题上在美中之间选边站,“那么也许我们美国也不应该选边站,让他们自己去处理乌克兰问题吧。”

乌克兰支持“台独”势力的最高拉达(议会)对外政策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梅列日科不仅转发了卢比奥的帖文,还称马克龙根本不代表欧洲,乌克兰这样支持“民主”的国家、不取悦“强权”的国家,才是欧洲的象征。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马克龙不仅没把这些话往心里去,还于4月10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中国游Vlog”。1分50秒的视频总结了他访华的日子,记录他在中国三天的点点滴滴。

在马克龙的Vlog中,友好与合作的主旋律贯穿始终,他以同影视演员黄渤亲密互动的画面为封面,并以同中山大学的中国学生们热情交流为终章,中间穿插着元首会晤、茶叙赏琴、在中山大学的演讲以及广州市民热情欢迎的美好画面。

视频中的字幕显示,“我们今日会晤旨在尽力避免所有冲突升级以及保护和重塑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我深信法中两国的友谊以及两国企业家之间的合作。我们的共识是希望能够尊重国际法,同时为和平、稳定和我们的共同利益努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