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不纠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马云神预言房价 成大事者,不纠结!

成大事者,不纠结!

2023-08-27 05: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近,董宇辉的带货直播火了。

网友们一边买牛排、玉米、大米,一边学英语、听古诗,直接把日销量从75万拉到6257万,让曾经的教育名师再出风头。

一片欢腾热闹之际,也让人感慨“双减”下的生存不易。

张翼最近也不好过。

虽然2020年,他刚凭借37亿元身家,上榜《胡润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

但紧接着就急转直下。

2021年6月8日,公司登陆纽交所上市,创下历史最高值。

每股164.16美元的辉煌战绩,成为中小学在线1对1教育第一股,好不风光。

如今刚过去一年,就传来退市消息,股价已跌至1美元以下,大幅缩水99.6%,惨不忍睹。

这位20岁就开始创业,31岁即身家上亿的学霸型年轻创业者,该如何应对行业危机,走出寒冬呢?

(张翼)

1989年,踩着80后的尾巴,够着90后的开头,张翼出生在广东潮汕。

跟李嘉诚、马化腾、刘銮雄等商界大佬是同乡。

20岁时,张翼以数学单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就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学渣呆家里玩游戏追剧,学霸聚人脉做家教兼职。

高考毕业后的那个暑假,张翼加入当地的广东状元俱乐部,结识了一众优生精英。

同时,他第一次做老师,帮几乎同龄的高中生辅导功课。

为人师表的初体验,一开始他只觉得好玩,后面慢慢产生一种责任感和成就感,在心底朦朦胧胧升起一股创业激情。

2009年9月,他从南向北,踏入交大校门,成为一名高等学府本科生。

寒窗苦读数十载,不少大学生一朝上榜,就误以为多年任务达成,可以由此放纵人生,吃喝玩乐,挥霍青春。

而张翼没有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作为大一新生,可能班上同学都还没认全,他就决意创业。

选择的方向,是唯一有过实战经验的家教行业。

张翼认为,影响学习成绩的有三个因素:学生自己的能力,学习氛围,以及学习动力。

作为老师,最能带给学生帮助的,就是最后一点——动力。

因此,他联合状元俱乐部的学霸们,开展线下辅导班。

还有什么比考上重点大学的状元们亲自授课,更让学生有学习动力呢?

张翼将机构改名为掌门教育,在深圳建立起第一家品牌店,带着团队去大街小巷发广告,从零起步。

清华大哥哥、北大小姐姐、复旦师兄、交大师姐递过来的传单,你接还是不接?

相信作为家长,都很乐意让自家孩子多多接触人中龙凤,受到近朱者赤的良好影响。

然而,市场是有,但怎么打开局面,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张翼的扫楼地推策略,理论上有效,可真正实行起来总会遇到诸多阻碍。

最普遍的,就是大多数销售人员都经历过的:

被保安追、被城管赶、被狗咬,被人误解或无视。

曾有一位卖冰棍的老大爷,看张翼他们这群自称是高考状元的人,满大街拉人塞传单,翻翻白眼说:

“你们要是状元的话,我这个没读过书的,就感觉自己混得还可以。”

言下之意,堂堂状元郎都在这里低三下四,还不如我这个个体小老板自在。

张翼年纪轻轻,一腔热血,也时不时被现实打击教训,早早体会到社会的残酷。

但能成大事者,并非不会失意颓废,而是在困顿过后,依然坚持。

正如古语所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长久偏居在舒适安逸环境中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搏击风雨的快意。

檐下燕,满足于安贫乐道的平凡;天上鹰,它的眼中是远处最高那座山。

大学四年,张翼一边学习,一边利用周末、寒暑假的时间,飞回广东搞教育事业。

平时还要运营公司的日常事务,忙得昏天暗地,脚不沾地。

住在他宿舍隔壁或对面的同学,很难见到尊容一面,甚至都不知道有他这号人物。

别说其他宿舍的,就是同一屋檐下的室友,也快忘了他长什么样子。

早上五六点,张翼就出门,要么读书备课,要么思考战略。

晚上一两点,别人已入睡做梦,他为了梦想才珊珊归来。

早出晚回,张翼没有作为学生的正常社交生活,更谈不上什么娱乐休闲。

他坦言:“要把事情做好,就要付出很大很大的代价。”

平衡很难,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只有取舍。

常常东奔西跑,张翼给自己准备了一顶帽子防晒。

母亲特地帮他在上面绣了公司Logo,闲聊问他:“以后想做什么?”

她那时大概以为,儿子现在干的这事,只是一时兴起的实践活动,算不上正式工作。

张翼回答:“我想当老师,自己办一个教育机构。”

母亲听后沉思片刻,对他说:“我就一个要求,绝对要把人家的孩子教好。”

他坚定点头。

8年后,张翼带着这顶帽子,出现在新品发布会上,用成绩和行动兑现承诺。

在此之前,他还在创业之路上不断摸索,同时,学业也从不落下。

本科期间,张翼多次获得校内外最高级别奖学金。

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智能车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硬核科技赛事中,也屡屡赢得名次。

2012年,他还作为领队,在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中夺得全球一等奖。

可见在赚钱拼事业的同时,张翼在智能硬件方面的专业技术,也相当扎实。

次年,他以综合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交大毕业,被保送至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这是当时全国最好的一所硕士商学院,但张翼“却不稀罕”,刚读一年,就休学了。

在这一年里,他去实习了近十家风险投资机构。

电子专业出身,不去相关企业实践,为什么去看投资呢?

员工曾评价张翼:“他是一个在战略层面和执行层面都比较强的人,能看到很远的地方。”

要看到很远的地方,首先要站在足够高的位置。

如果自己暂时搭建不起很高的平台,就需要踩着巨人的肩膀,去看未来的路。

出于好奇,李筱懿第二天,请领导吃了顿饭。

席间,聊到要紧处时,那位领导问李筱懿,有没有好好看过《红楼梦》,特别是《林黛玉进贾府》那一节。

李筱懿试探性的追问领导,《红楼梦》和她的日常起居有何关系?

听闻此言,领导看着李筱懿的眼睛,认真地问了一个问题:

林黛玉进贾府时,王熙凤为什么把夸赞林黛玉这件事做得那么细致?

李筱懿怎么也没想到,一个事关日常工作起居的疑惑,答案竟在《红楼梦》里。

一时哑然失语之后,李筱懿回家,搬出家里已经积灰的《红楼梦》狂读。

短短一周的时间,她将《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小节通读了十几遍,直到读透其中未曾思考到的职场哲理,才罢休。

之后,李筱懿从中总结出了一套改变一生的做事心法。

这套心法就是:

早睡早起,找到自己的黄金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为自己的工作建立秩序;

凡事提前做准备,难度最大的事情最先去做,依次建立自己做事情的边界感;

可以有情绪,但脾气不要太大,需要做到对方心里去的服务,细节上要周到细致;

这件事之后不久,那位女领导离开公司,另谋高就了。

李筱懿也看到了自己的职场天花板,在这年底选择辞职转行。

2004年,刚刚崛起不久的当地纸媒新贵《安徽商报》公开招聘记者。

李筱懿凭借出色的文字功底,顺利考入其新闻部财经栏目组,成为一名财经记者。

几个月后,这家报社响应新兴市场要求,开始扩展经营部门。

广告部因此成立,但只有一个主任,没有干活的兵将。

刚入职不久的李筱懿,进入报社社长的调遣视线,为了征得她本人的同意,社长约了她谈话。

初次跨界新的领域,李筱懿还没找到职业方向感。

因此,被社长约谈之后,她内心很纠结:

继续留在财经专栏做记者,至少可以发挥自己的文字特长;

去广告部重新做新人,就得从头学习新的领域。

究竟去哪儿比较有前途呢?她拿不定主意。

于是,她给之前那位领导打了一通电话。

结果领导回复她说,听社长的,跟着社长去干就好。

回到报社,李筱懿便接受了社长的调遣,去了广告部。

但进了广告部才一天,她便被新来的主任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看怎么被嫌弃。

原因无他,只因李筱懿看上去又瘦又小,像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学生,难承大任。

弄清楚原因后,李筱懿哭笑不得:

浓缩的都是精华,我只是矮了点儿而已,这和能不能胜任工作有直接关系吗?

为了证明自己,李筱懿开始用心寻找机会。很快,这样的机会还真的来了。

被连续嫌弃几周后,广告部接到一个当地大商场的合作项目。

因为该项目有上下五层楼的规模,服务工作的量很大很重。

主任本想物色一个高大威猛的男工作人员做负责人,但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合适的。

此时,李筱懿自告奋勇要负责这个项目。

手中无人,主任只好矬子里面拔将军,应允了李筱懿的请求。

接过项目的当天,李筱懿带着仅有的一个小助手,将商场上下五层楼所有需要布置的广告位,每一份广告物料,每一个广告细节,都逐一地进行了细致的检查。

待工作结束,已是深夜两点。

主任将一切看在眼里,自此彻底改变了对李筱懿的偏见。

并开始以师傅的身份,认真用心地开始指导李筱懿。

几个月后,一次洽谈广告合作的机会,李筱懿意外发现了女性从事广告工作的弊端。

那一次,主任带着李筱懿与客户在一家餐厅谈合作事宜。

对方见李筱懿瘦瘦小小,但表现欲很强。

就想逗逗她,对李筱懿说,“你若能把眼前的这三杯酒全部喝掉,我就把长期的广告业务都给你们做。”

表面弱小,骨子里不服输的李筱懿一听,来了精神。

她落落大方站起来,壮着胆子一口气将三杯酒喝了个精光。

此事获得成功后,李筱懿总结发现,如果广告业务都这样狂喝猛灌去谈的话,风险实在太高了。

为了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她自发成立了一个专栏小组,开始给客户做文字采访,和软文广告专栏。

这个过程极好地绕过了很多不必要的饭桌酒局,又极大地发挥了纸媒的广告优势。

因而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

李筱懿也因此在跨界的新领域,意外地发现并找到了自己的职业优势。

一年后,她被晋升为广告部主任;

三年后又被晋升为主编。

再之后,李筱懿迎来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结婚生育。

2010年,李筱懿生下女儿,晋升为一名新手妈妈。

和所有初为人母的女性一样,孩子的到来,令李筱懿欣喜万分的同时,也困惑连连。

初入婚姻,李筱懿与丈夫两人如胶似漆。

孩子降临后,家变成了三个人的。

很多时候,若加上家里老人,和照顾孩子的育婴师,家就是四五个人,甚至五六个人。

家庭成员的增多,改变了夫妇俩的生活状态,也改变了俩人的蜜恋状态。

琐事骤然增多,人际关系也开始变得复杂。

这使得李筱懿夫妇矛盾不断。

旧怨加新愁,在时间的积累中,夫妻感情渐渐由热转冷。

李筱懿的婚姻,由此进入至暗时刻。

为了把自己从一眼望不头的黑暗里抽出来,闲暇之余,李筱懿开始大量阅读女性专著。

这年底,她在互联网上首次发表感悟散文:《张幼仪:坏婚姻是所好学校》 。

文中,她发出一个特别扎心的思考。

“糟糕的婚姻可怕吗?

它不过像一所学校,你在其中经历了最钻心的疼痛,最委屈的磨练,最坚韧的忍耐,最蚀骨的寂寞,最无望的等待。

以这样饱经考验的心面对未来,还有过不去的坎吗?

最怕永远面对的是过去,背朝的是未来。”

简简单单百字的拷问,问出了无数女性在婚姻困境中的纠结与矛盾。

2014年初,女儿4岁,因夫妻感情实在无法修复如初,李筱懿与丈夫体面离婚。

彼时,因为孩子年龄太小,为了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同时也为了工作。

离婚之后,周一至周五,孩子由男方家人照顾,周末由李筱懿亲自照顾。

这时,《安徽商报》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发展日渐衰微。

她负责的广告部,也因业绩不断滑坡,经营惨淡。

不久,李筱懿迎来了中年失业。

为了增加经济收入,情急之下,李筱懿做出两个要命的错误判断。

第一个,是盲目投资文化公司,结果一个月不到,不会经营,公司倒闭;

第二个,是卖了自己名下唯一的一套房产,拿着现金去做项目投资,结果赔钱赔到心慌失眠。

这一年,李筱懿35岁,人生从至暗,滑入深不见底的深渊。

这一年:

46岁的李彦宏,以147亿美元身家,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二位。

50岁的马云,在纽交所正式敲响了公司上市的锣声。

43岁的马化腾身家840亿元。

这一年,互联网的网民人数达到7.3亿人,智能手机成为互联网的第一入口。

但彼时,对接连遭遇重创的李筱懿来说,人生就像作家朱自清的那句经典名言: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家没了,钱也没了,低谷处的李筱懿,在极端的痛苦中大病一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