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港澳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香港被人们誉为什么 抗战时期的港澳台

抗战时期的港澳台

2024-07-16 05: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除了各界支持的“一碗饭”运动外,香港地区还活跃着一支队伍,这支队伍也是香港地区唯一一支抗日队伍——东江抗日游击纵队港九独立大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1月25日,日军攻占香港,香港沦陷。由于国民党在香港没有抗日武装,唯一的抗日队伍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东江抗日游击纵队。

为了更好地进行抗日斗争,1942年3月,成立了港九大队。大队长蔡国梁、政委陈达明、政训室主任黄高阳,统一领导港九地区武装斗争。

惠州东江纵队纪念馆雕像

最初参加港九独立大队的人,很多是青年知识分子,有不少是家境富裕的英文书院的学生。但书生之气并没有掩盖他们投笔从戎的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神出鬼没,四处打击日军。

抗战以来,香港集中了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尤其是皖南事变后,因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抗日进步人士的迫害,许多文化界人士及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在内地不能立足,辗转来到香港。但香港的沦陷,让这些人士的处境变得十分危急。

营救文化界和爱国人士的任务,落到了港九独立大队的肩上。这场大营救历时11个月,营救对象中无一人被敌人截获,无一人死伤。

这场大营救,史称“港九秘密大营救”。被营救的名单上包括著名爱国人士何香凝、柳亚子,文学家茅盾、剧作家夏衍和袁水拍、文艺理论家胡风、报人范长江和邹韬奋、国学大师梁漱溟、漫画家丁聪、科学家高士其、电影导演蔡楚生和司徒慧敏、演员金山和王莹……可谓灿若繁星。

港九独立大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抗战胜利后,这支部队却没有得到公正地对待。从1946年4月30日,港督杨慕琦从沈阳战俘营重返香港,正式成立香港政府。直至1997年6月30日,末代港督彭定康离任,前后经历半个多世纪,他们无视港九独立大队的功绩,甚至无视他们的存在!

直到香港回归,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港九独立大队才被人们重新认知。1998年12月28日,特别行政区长官董建华亲自将115名烈士名册安放在烈士纪念龛内。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牺牲的英雄终于魂归故里。

抗战时期的澳门

澳门,这个东方的蒙地卡罗、曾经的梳打埠,它是战火中的绿洲,亦是中华儿女进行抗战宣传的基地。

虽然在抗日战争时期,澳门处于中立地位,但人民的通过抗争实现民族独立的态度,并不中立。各界人士纷纷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数“澳门四界救灾会”。

澳门四界救灾会回国服务团第一队

“澳门四界救灾会”并不是单纯地一次集会,而是一个系统地组织。这个组织是由竖起两面爱国旗帜的民办报纸——《朝阳日报》和《大众报》联合发起,学术界、音乐界、体育界和戏剧界参与其中,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成立。会议选举陈少伟为临时主席,以“筹款赈灾”、“共拯我受难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宗旨。

“四界救灾会”理事会下设总务、财务、宣传、游艺、体育这五个部门,在成立初期分别举办了多种活动,如港澳排球赈灾赛、献国旗国花筹款、清平戏院游艺大会等,受到群众的强烈支持,所获款项通过澳门广东银行汇出用以抗战赈灾。

1938年10月,随着日军不断向南推进,华南地区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四界救灾会”于十月十五日召开全澳青年团体联席会议,发动爱国青年回国参加战地服务。

随后“四界救灾会”多次在港澳的报刊杂志刊登招募服务团团员的启示, 获得了爱国青年的一致响应。最终经过考试审查,通过者在中山县湾仔广善医院设立的包括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形式、青年妇女农民工作、军队政治工作、抗日游击战争问题、 战地救护常识等内容的训练班培训。

但随着之后日军对澳门当局的施压,澳门政府被迫转变为向日示好的立场,对澳门境内实施全面的高压管制。1941 年冬“四界救灾会”被迫停止了一切活动。

活动虽然停止,但“四界救灾会”在私下用各种方式支援抗战。他们的忠心与热血为中华民族爱国运动史增添了绚烂的一章。

抗战时期的台湾

从《马关条约》签订以来,台湾被日本割占,抗日情绪一直笼罩在宝岛上空。抗日战争时期,这种情绪进一步加强。

1904年,一位爱国人士客死上海,临终遗命子孙:“台湾是在我任内丢失的,我的家人一定要收复台湾!”

留下这句遗言的,是台中雾峰林家的第六代子孙——林朝栋。他曾是中法战争中的英雄,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有旨,让台湾地区“所有文武大小各员,着即陆续内渡。”

林朝栋含恨离开台湾,终生未还。

林朝栋

父辈的壮志未酬深深影响了一个人,他就是林朝栋的孙子,林正亨。1937年正是抗日烽火燃起的时候,林正亨丢掉画笔,毅然报考南京陆军军官学校。

随着战事的发展,中国政府组建远征军,开辟第二战场。林正亨报名参加,妻子愁容满面地说:“我就要生第二个孩子了,老大刚满两岁,家里又没有钱,你走了我们怎么生活啊。”林正亨义正词严道:

“抗日要紧,没有国,哪来的家。”

这支由云南开赴过来的军队,改变了缅甸战场不利的局势。在缅中最后的战役中,林正亨带领一连士兵追击败退的日寇, 日军困兽犹斗,在败退途中发起反击。林正亨的部队被围困,身负16处重伤,倒在血泊之中。

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林正亨的手筋却受到无法修复的损伤。

林正亨一家

在给母亲的信中,他这样写道:

“我的残废不算什么,国家能获得胜利、强盛,同胞能获光明和自由,我个人粉身碎骨也是值得的。请母亲不要为我的残废而悲伤,应该为家庭的光荣而欢笑,你没有为林家白白教养了我,我现在成了林家第一勇敢和光荣的人物。”

民族危难关头,从不缺少义士。自1894年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台湾,到1945年台湾光复,台湾同胞进行了长达50年的英勇抗争,以牺牲65万人的代价,捍卫了台湾作为祖国不可分割领土的尊严。

港澳台地区的中华儿女,与大陆人民一道,共赴国难。十四年的荣辱与共,让我们的心更加紧密相连。那些试图侵占、分裂港澳台地区的不法之徒,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十四年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抗战。大陆如此,这一时期的港澳台,亦是如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