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环境治理的新探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香港最安全的地方是什么 香港环境治理的新探索

香港环境治理的新探索

2024-06-29 10: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

        

        香港如何治理环境?环境评价的一套流程如何,有哪些部门参与,怎么执行?目前面临何种挑战?林健枝是香港中文大学资源与地理学系教授,曾多年担任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咨询委员会主席。在环境政策、环境评价和环境噪声方面,有长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7月20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国际论坛上,他分享了香港环境治理的挑战与经验。其中有不少值得中国城市借鉴之处。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摘编的部分内容。

        

        香港城市发展的环境压力

        香港地方小、人多、基建多。发展压力非常大,是压力锅的发展模式。人的密度高,基建密度也非常高。车的密度也很高,香港每公里车数是271,美国只有30多。香港的重型车占30%,新加坡是17%,美国只有4%。

        老实说,在香港,最怕是当官,当官最怕就是当环境的官。在香港,要在一个地方造焚烧炉也好,搞填埋区也好,都很不容易。想想看,地方这么小,这些设施还能放在什么地方?有人说,填埋区可以用海运,这样就不用垃圾车。对此,有一家顾问公司做了研究,看什么地方不可以用。结果,不可以影响海运交通,养鱼的地方不可以用,海岸公园不可以用,沙滩不可以用。很多地方都不可以用,还有什么地方余下来?可以看到,我们面临很大压力。

        人口增多,要发展,就会面临绿地不足的问题。香港的郊野公园占香港总面积的40%,这些是不可以用来发展经济的。它有很多好处。人们要从城区去最近的郊野公园,只需要半个小时。花半个小时,就可以从人多拥挤的地方到另一个世界,这是很多人非常珍惜的。郊野公园是一个公有空间,贫也好,富也好,都可以去,不收费,什么人都可以用。对某些人,尤其是普通人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机缘。所以,如果我们把郊野跟城区连成一起,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也因此,郊野公园如果有什么事发生,公众会有非常强烈的反应,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的公共空间,不应变成私人拥有的地方。

        香港现在没什么工业了,制造业90年代都转到了深圳。香港跟珠三角地区,无论经济还是环境,整个区域差不多一体化。现在公众对环境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大气污染,当然,部分污染来自路边,如汽车尾气排放导致高PM10和二氧化氮;还有区域的污染,就是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导致能见度降低。不是说要埋怨我们的邻居,其实现在珠三角投资的60%、70%都是从香港跑过去的。

        从香港气象站的图(这里说香港的能见度,不包括雨,不包括雾,那就是污染,在香港的政府部门里,如果不搞环境不可以说环境,说了要掉官的),可以看到在80年代有一个转折点,这表明整个珠三角发展以后,香港能见度减少的趋势。

         现在虽说一国两制,从环境来说,香港没有“两制”,就是“一制”。看看珠江口的地方,无论中山、东莞、广州、深圳,所有的大气都是珠三角混合在一起,然后再分散。        从管控迈向治理

        香港的环境治理,是什么样的道路呢?从环境管控开始,采取法律法规等手段,然后是环境影响评价,然后是软性激励手段,还有就是治理的制度体制建设。

        法律监管到处都有,大气的、水的、噪声的、环评的,在香港都有。改善大气污染、治理汽车尾气也要靠法律,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环评法律。改善香港大气的措施有好几十条,其中包括一些用经济手段的激励措施。在今年特首的报告里说了,要拿出100多个亿,鼓励一些老的社区换成新的社区,鼓励用电动车。

        治理体制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独立第三方的制衡,以及建立问责与监察的制度。

        公众参与,就是让公众有多种途径可以参与,香港在公众参与方面的途径,包括环境咨询委员会、公开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以及政策的公众咨询。我在大学工作33年,有15年去参与环境咨询委员会的工作。

        公众监察也非常重要。这里有申诉专员公署/审计署,还有一个制度叫做司法复检。公众如果对行政不满,可以到法院去寻求司法复检。环保署的指令,也可以寻求行政复检,。这里就是一个制衡:行政部门做的东西,一方面要有作为,一方面不得失当。

        讲讲环境咨询委员会。最高行政长官制定香港环境政策,其下有三个司长(律政司司长、政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政务司其下还有13个局,环境是其中一个局。市民可以通过补选等方式,成为立法会议员。同时行政长官委任了一个环境咨询委员会,职权范围是监察本港环境状况,就污染问题、环境保护、持续发展及生态问题,向环境局提出建议,需要审视所有的法律、政策、环评报告。不过,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局长那里。

        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的任命,有一个法律过程。任期是每年一任,人们通常做6年就和委员会再见。其实这样是好的。这个是义工,没薪水,做得太久,跟处长、局长太熟悉,会有千丝万缕的瓜葛。

        环境咨询委员会,既不是官方单位,又不是民间NGO,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把政府要决定的事给这个会讨论?其实,这个设置是很聪明的。所有环境团体,还有搞工业的、做生意的、专业人士,都在里面。把他们引进来关紧门,给出一些游戏规则,让他们在里面讨论。不然他们就会到街头去。

        在环评过程里,咨询委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环评报告作出来之后,他们会先看是否满足最基本的要求,符合的话就公示,委员会用2个月的时间参考,最后给局长意见,如果同意的话,环境许可证就可以发出来了。

        如果我们不同意的时候,局长同意,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开完会以后,就会和别人说,我们的意见是什么,依据是什么。这就会给他很大压力,局长要解释为什么我们不同意,而他是同意的。

        跟香港环评有关的东西,都在香港特区政府环保署网站公开。所有全份环评报告、委员会会议记录、环保署署长的决定及依据都放在里面,监测数据也都可以在网上看到。这就是所有信息公开透明。举例说,有一份2030年香港发展战略环评报告,在网上可以看到整份。

        公众参与是最重要的一环。举一个例子,2001年时国际有一个期刊,选了全球十大环境新闻,其一是九广铁路的落马州铁路支线项目被香港环保署拒绝了,这是当年一个大的新闻。线路经过一块非常重要的湿地。要建铁路的九铁说,这不怕,用高架的方法,下面就是永久的湿地。一开始,政府行政会原则上同意那个方案,报告做完拿出来公示,态度保留,环保署署长想了一个月,最后一天说不批准。后来,九铁上诉,开展了四个月的一场官司。这个上诉过程中有很多意见,有一些法律观点,也有的说不能过度参与。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到香港政府网站把好几十页的书下载下来。九铁说,你们有那么多意见没关系,要什么我都给,要生态补偿20公顷,我现在给28公顷,没问题。但是,这个报告如果不改就不能批准,可改了以后,就成了一份新的报告。上诉委员会没法决定新的报告是好还是不好,只能批当时的决定是对还是错。上诉委员会说,我们不可以替公众看环评报告,不能绕过公众参与的过程。最后那个铁路还是建了,但用的是隧道的办法。

        独立第三方的制衡在香港制度里也非常重要。独立第三方,是指污染管制上诉委员会,主要是一些退休的法官跟一些专业人士组成。上诉人无须聘律师,就可以很快得到一个结果。其作用就是,在政府跟企业中间,快速解决问题,以公正的第三方,实现良好的治理,减少利益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如果有公众投诉企业,环保署调查要有一个个案处理的时间。环保署认为企业犯了什么事,可以给企业一个消减污染通知令。如果企业同意这一通知令,对其配合,就没事了;如果企业不同意,可以上诉。上诉委员会决定这一上诉是否有理由,它可以确认通知令有效,或取消通知令,抑或更改消减通知令的内容。如果任何一方再不服,还可提请司法审查。由此,独立第三方会减少一些企业跟政府部门的摩擦。

        关心香港的朋友都听过,环保署已批准同意港珠澳大桥的环评,有一个老婆婆寻求司法复检。一审时法院判老婆婆胜诉,环保署不服再上诉,到二审时,上诉成功。政府说拖了半年时间,工程延误,工程费多了65个亿。很多人骂那个老婆婆,花了政府那么多钱。我想问,钱花了,学费交了,我们学到的是什么?整份报告,你说的每一句话,到法院解释,能否站得住脚?

        再看问责监察。在香港特区有几个部门,其中一个就是审计署,审计署为政府部门进行独立审计,提供他们服务表现及可问责性。举个例子,2012年1月时审计署出了一个报告,狠狠的打了环保署一下,说大气素质管理做的不好。整份报告都可以下载。其中就说看这个服务的表现,做得好还是做得坏。这个部门也可以受理公众投诉。

        这方面比较公开透明。环保署很多报告都放在网上,比如大气、水,都能看得清楚。还有廉政公署,这在香港非常重要。我当咨询委员会主席时,虽然不是公务员,没拿薪水,但我还是公职人员,受廉政公署的条令约束。

        转变治理环境带来的挑战和探索

        我们在一个非常复杂而且不断改变的治理环境之中。回顾香港环境治理发展之路,80年代时主要是知情权、表达权,90年代是参与权、监督权、行政绩效,解决申诉和审计的问题。2000年起,是利益共享,讨论邻避问题,为大家带来好处的东西,不应让一方承担成本,这需要有一些补偿。

        现在越来越多纷争,很多争论的地方是在价值观、意识形态、社会正义。

        在香港要建高铁时,一些人反对环评,我觉得这是一个借口。我当咨询会主席的时候,他们说环评做得不好,但背后是其他问题,包括为什么要拿六百多个亿建铁路,不放在住房、医疗,为何这样发展?

        这其实不是环境问题。我看在其它地方也是一样,环境运动慢慢跟社会其他运动混在一起。环境本来有明确目标,是一项较为技术的事情,但现在这样,也是社会正义问题。

        人们试图解决环境问题所使用的方法手段也变得比较有对抗性。矛盾不断增加,其中有很多原因。

        首先是被冰山一角的视角所激化。环评是最上面的一块,很多人以为环评就能解决环境问题,其实不是。还有一个窄窗理论说,环评提供了一个公众参与的窗口,这是唯一的窗口,所以公众不管其诉求是否跟环境有关,都要先挤进去。这就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问题。

        环境运动其实就是慢慢改变,我们治理的方法和框架也应改变。回到正义的问题,实现所有人享有优良环境的权利,就变得更难。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靠科学的讨论,不是靠技术的方法。

        依照环境利益相关性和影响能力,社会群体可分为四种。影响力大、利益小的,是小区邻里;影响力大利益也大的,是审批部门;专家是影响力大利益小;公众影响力小利益也小。从权力结构来说,公众觉得自己没什么影响力,没什么利益,都想尽方法参与运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有很多不同表达方法。还有一点是,在香港,公众对政府越来越不信任,尤其对一些新的技术。我们做过一个研究,如果要建一个焚烧炉、填埋区,公众信谁?他们最信任的是NGO,对立法会的信任已减了一半。

        信任怎么形成?一类是基于关系,其他是经过考量。公共事务的信任来自第二种,但现在在公众眼中,一些专家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在这个情况下,政府经常进退两难。如果有激烈行动时,它就退一步,再有更激烈的行动,再退一步。这就造成非常大的困难。

        在公众参与方面,70年代港英政府用行政吸纳精英,把精英吸纳到政府部门,1985年后有咨询委员会,1997年后又有比较开放的咨询委员会。现在我们遇到很多困难,要想是不是有一些共生公治的方法。

        现在可以说,香港是在十字路口。如果做得好,就有良性循环,这要基于比较精密的设计,有了信心,政府部门会更开放,这个怎么做?协商是不是一种方法?

        香港其实经历了很多事。填海的时候,有很多纷争,保护海港的人,和政府部门产生争论,最后2005年政府成立一个共建维港委员会。“共建”是共同的,不单是咨询,而是共同找一些方法解决问题。去年开始,有了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我现在当这个会的主席,老实说很不容易,要发展的、要保护的,很多部门都在里面。它要求开放、包容、参与,这个会的议程设置,不是在所有委员那里,虽然政府委任了很多成员,但这是公开的,所有公众要参与的都可以参与。是不是可行,我不晓得。这是一个实验,希望它可以成功。如果不成功,政府可能会认为,这种包容开放的方式不行。无论如何,我们要把这个事情做好。

        香港的环境治理是,从管控迈向治理。社会环境不断改变,现有体制不能解决所有矛盾。我们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理路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