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双向互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香港大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香港大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双向互动

香港大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双向互动

2024-06-03 21: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化是一个个互动的系统,系统中的各部分互相影响、互相渗透,香港大众文化也反过来对岭南文化产生影响。

(一)香港大众文化促进了岭南文化的传播

岭南文化是香港大众文化的沃土,为后者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同时,香港大众文化又反过来为传播、弘扬岭南文化做出了“反哺式”的贡献。大众流行文化受众广,影响大,在推广普及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就国内而言,长期以来,在中国文化版图上,岭南文化总是处在相对边缘的位置。随着香港经济的崛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香港的大众文化开始在内地流行,岭南的风土人情、粤语方言逐渐为更多国人所了解、熟悉,以至于一些方言词汇如“买单”“拍拖”“靓仔”等在全国通用,扩大了岭南文化的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香港的影响下,广东流行乐坛也繁盛起来,一度在全国掀起一股“岭南风”。虽然是昙花一现,但率先引进歌手签约制度、“包装”歌手、拓展衍生行业等,[15] 不仅在流行音乐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更是彰显了“敢为天下先”的岭南文化精神。

就国际而言,香港大众文化把岭南文化推向了世界。比如咏春拳,虽然它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是近代以来,佛山已成为咏春拳的重镇,咏春也已成为岭南文化的一个部分。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就开始制作咏春题材的作品,后来来借助《叶问》系列,更是令咏春广为传播。笔者在给中美洲国家巴拿马的来华研修人员授课时,他们就曾陈述了因香港电影而了解咏春拳的情形。

(二)香港大众文化丰富了岭南文化的内涵

传统如果一成不变,就会僵化,最终成为博物馆的陈列。唯有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更新创造,文化才能保持活力。新与旧、现代与传统之间,并非替代或叠加,而是融合,由是传统得以不断地丰富,这是文化史的一个规律。中国文学由诗而词、而曲,都是由雅入俗,最终诗词曲都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部分,共同创造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同时,我们不能以本质主义的观点看待传统,纯之又纯的传统岭南文化只能是神话,很多“传统”其实也是相当晚近的,比如岭南饮食文化的代表——粤式点心,虾饺始于20世纪20年代,干蒸烧卖始于30年代。[16]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香港大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岭南文化的题材、技巧、价值,这是对传统的一种继承,而其新的题材、技巧、价值,又发展了传统,进而形成新的传统。我们讨论岭南文化时,就不能对香港的大众文化视而不见。例如,香港电影中最有代表性的功夫片,近年来已注意把传统的武术、武德,与现代的法治观念、尊重规则等相结合,就是发展和丰富了传统。香港大众文化对内地的辐射是显而易见的,其中首先影响的,无疑就是广东,香港大众文化已经融入并丰富了岭南文化,今天的岭南文化中已经包含了谭少薇所说的“新粤语文化”。比如行业剧中表现的个人奋斗、努力拼搏,与岭南文化务实进取的精神一脉相承,而剧中的现代法治精神,以及依托于现代社会分工而形成的职业精神,又赋予岭南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丰富了岭南文化。

五、结语

推动岭南文化与香港大众文化的良性互动,打造湾区文化,建设高品质人文湾区

推动岭南文化与香港大众文化的良性互动,发挥各自优势——岭南文化的深厚积淀,香港大众文化的技术、人才、管理,有助于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彰显湾区文化特色,促进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提升湾区文化软实力。

首先,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的优秀成分,转化创新,为香港大众文化提供更丰富的资源,使其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有助于提升香港大众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是千篇一律的,所谓的个性也不过是一种幻象,是“虚伪的个性”。[17] 大众文化确实不能像高雅艺术那样,每一个作品都具有独特的个性,都是不可替代的“这一个”。但大众文化也并非完全是千篇一律,而是“类型化”的,在地域性方面,大众文化在全球性和地域性的张力中发展:一方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通过突出地方文化特色赢得国际市场,这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策略,香港在这方面也有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跨国公司推出的、畅销全球的文化产品总是在调整、适应地方文化,通过所谓“在地化”(localization)来赢得当地市场。香港人李泽楷创建的STAR TV经营惨淡,默多克买下其股权后,实施节目制作本地化、国际频道地方化的经营模式,仅在印度就开办了7个频道,取得了成功。[18]

因此,要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对于大众文化的重要性,在大湾区文化交流融合的背景下,岭南文化将进一步为香港大众文化注入活力,提升其竞争力。同时,地方特色也有助于赢得香港本地消费者的青睐,因为他们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文化与生活。

其次,通过岭南文化与香港大众文化的融合,增强香港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如前所述,大众文化在香港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彰显其岭南文化特色,既深刻折射了港人的文化认同,也有助于增强此认同。正如黄霑所言:“港人就算对中国文化认识不深,但却未尝不对一些中国传统,心底仍然存有一份无可言喻的敬爱。”[19] 大众文化在青少年当中的影响尤深,传统岭南文化的融入,有助于香港青少年更好地认识、传承传统。粤港文化交流中一直有青年文化交流的传统和机制,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设置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流重点项目”,为11专栏之一。交流是一种方式,而让传统融入青少年喜爱的大众文化中,也是亲近传统的方式。

再次,通过香港大众文化,扩大包括岭南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之一,而香港大众文化在全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世界了解、认识岭南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一扇窗口,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香港大众文化来扩大岭南文化、中华文化的影响,不能停留在表面的“文化元素”的展示(更不能以“异域情调”来迎合猎奇心理),而是要更深层次地展示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从而让中华文化参与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对话之中,为人类文化的繁荣贡献中华智慧。

总之,推动香港大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双向互动,一方面以岭南文化提高香港大众文化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以香港大众文化扩大岭南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影响,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文化交流与合作研究”(2019GXJK120)成果。

  (作者:广东警官学院 叶奕翔)

  原文刊载于《粤海风》2021年第4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