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香港兰桂坊名字由来 地名故事

地名故事

2024-07-15 13: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遗存,其由来、命名的原则、寓意都蕴涵着历史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当地的民俗、传说、历史人物等密切相关。看似杂乱无章的地名,其实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更承载着一座城市的人文底蕴。

作为文化之乡,梅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少地名如攀桂坊、望杏坊、中山路等,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称,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每个地名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鉴于此,本报特推出“一个地名一段故事”系列报道,展示地名背后的故事,敬请垂注。

在梅州城区,有一片被高楼大厦包围的“世外桃源”,它从宋元时代款款“走来”。如今,昔日人声鼎沸的街头巷尾只剩老人拐杖敲打地面的声音,旧时私塾书屋里的朗朗书声被花园里的鸟鸣替代。虽时过境迁,但是攀桂坊的名字在梅州历史上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

攀桂坊培养出三位翰林,包括进士、举人、贡生等有功名的文人上百人,留下黄遵宪、李黼平、叶璧华、李光昭、黄药眠等著名诗人的生活足迹;它还是梅州近代教育的策源地,见证梅州从科举到现代教育的辉煌。

为何一个弹丸之地能走出如此多的文人巨匠?在现代它又有何价值?未来它将走向何方?本文将一探究竟。

昔日码头

成科举文教圣地

从东山桥下的一个小巷子拐进去,高高的河堤对面是一字排开的民居,现代建的小洋楼里探出紫红色的花和绿色的枝桠,越往里走,建筑越老,一座老屋门前挂的牌子写着“椿荫堂私塾余居”,这是130多年前的私塾,培养出了文举人黄让曾、武举人黄江曾等。

这片区域至今保存有不少百年私塾或名人故居,这些老房子静静地在这片土地上,历经风霜雨打伫立不倒,等待着它的面纱被后人揭开,它有“一肚子”的故事想要与世人分享。

科举时代,人们把通过殿试进入三甲的士子喻为蟾宫折桂或攀桂,杜牧的《卢秀才将出王屋,高步名场,江南相逢赠别》中的诗句可证:“王屋山人有古文,欲攀青桂弄氛氲”,即喻科举登第之意。据史料显示,早在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前朝南宋乡贡进士杨圭便在这里立了座叫“攀桂坊”的坊表,期望士子“蟾宫折桂”。攀桂坊诗人李黼平的诗作曾提到“留得故山丛桂在,相思先遣楚词招”。因此,攀桂坊的起名,既是追崇科举文教的表达,也是褒扬该社区人才辈出的标杆。

攀桂坊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出生在此地年过八旬的黄童老先生告诉记者:“据《康熙程乡县志》记载,宋末另一位乡贡进士侯安国来梅城教学授徒定居攀桂坊,因此,攀桂坊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历史上的攀桂坊面积并不大,史料记载梅江河、周溪河与梅城东门外所在地域,含现在梅江区金山街道的杨桃墩居民、小溪唇居委、东郊村、东街村及月梅村、周溪村、龙丰村的部分,以前都叫攀桂坊。

攀桂坊毗邻梅江,河水冲刷形成了一个个池塘,周溪和州城护城河的水系围绕着这片土地,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着人们来这里安家落户。这里曾经是古时梅江河水运的一个重要码头,梅城是比较繁华的地段,因此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据攀桂坊的居民谢永昌老人介绍,来此定居的居民姓氏有黄、张、杨、李、谢、萧、钟、侯、古、卜、饶、梁、陈等30个姓氏,“因为这里的环境好,在这里曾经有码头,所以三教九流的人都聚集在这里。”

聚集的人多了,商业便逐渐繁盛了起来。算学家黄基的故居爱日堂门前的这条小路便是当年的卖柴坪,梅江区金山街道办文化站站长刘建新说,“当年梅城人以烧柴为主,这里曾是柴的集散地,买的人要来这里,卖的人也要把柴挑到这里,在路上摆开,人群熙熙攘攘,很是热闹。”

在人多的地方想要出人头地,读书走仕途是一条较佳的出路。梅州历来崇文重教,在人群密集的攀桂坊尤其兴盛,几乎每个姓氏家族都有私塾,黄童老先生所在的黄姓由于家族繁盛,更是每一座大房子里都设有一间书房供黄姓子弟读书。史料记载,1898年,黄遵宪被罢官回乡,他把生命的最后历程留在了攀桂坊,创立了嘉应兴学会议所,创办东山初级师范学堂,派出留学生赴日留学,推动与世界接轨的新式教育在梅州展开,黄童老先生虽然已经年过八旬,但讲述起当年攀桂坊私塾教育的辉煌历史仍思维清晰、滔滔不绝,“当年在黄遵宪家的私塾教书的老师必须得是留洋回来的,不仅教传统的文化知识,还要教授解剖学、数理化等新知识,对培育具有开阔视野的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足以佐证攀桂坊的人对教育的传承与重视。

弹丸之地

却人才辈出

“百花洲尾齐洲前,此地出状元。”这句话指的就是攀桂坊。文脉肇造于宋,文风鼎盛于清,流韵绵延至今,攀桂坊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人文秀区。在梅州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孕育出了近百名科举才秀及多位颇具影响力的历史名人。

历史上梅州(含今梅州市梅县区、梅江区)有翰林18人,攀桂坊就占了3位,其中李仲昭殿试中取嘉庆七年壬戌科二甲进士第一名,名曰传胪,仅次于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授职翰林的还有嘉庆十年乙丑科进士李黼平和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李载熙。

另外,出自攀桂坊的进士还有萧系尹、杨仲兴、张云翮、梁杰、黄基、黄万全。如果算上举人贡生则不下百人,攀桂坊的每个姓氏祠堂门口,都曾有记载这种科举荣耀的楣杆夹石,但是大部分夹石已在动荡的年代随雨打风吹去,加之文献记载的零散,攀桂坊科举人才的统计成为难度颇高的工作。“但是只要走访黄遵宪、李仲昭、李黼平、李载熙等人所在的家族,会发现每个家庭曾走出至少五六名进士、举人、贡生,这是攀桂坊对书香门第的最好阐释。”黄童老先生带着记者穿梭在一座座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屋之间,详尽地介绍从这里走出来的风流人物。

不仅是科举人才,攀桂坊涌现出大批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如嘉应五大诗人中的李黼平、黄遵宪;嘉应五大书法家中的黄基、谢义谦;岭东三大女诗人之一的叶璧华;当代中国著名文学家黄药眠、世界著名桥梁学家李国豪、抗日名将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黄伯韬上将、现代言情小说鼻祖张资平、五获世界羽毛球冠军侯加昌、我国著名音乐家张棣昌、提线木偶表演艺术大师谢发等等。

这些杰出的人物在政治文化上起到了跨越时代的作用,一些则给梅州教育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让崇文重教的优秀传统继续传承。

作为攀桂坊的杰出代表,黄遵宪是走出封闭用自己的笔描绘世界新事物的第一人,以此探索中国的未来蓝图。1898年,黄遵宪被革职回乡,把生命的最后历程留在攀桂坊。在家乡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创办东山初级师范学堂,派出留学生赴日留学,推动与世界接轨的新式教育在梅州展开。攀桂坊的子弟黄篑孙、黄信、黄干甫、黄枯桐、黄遵庚等人纷纷走出国门,接受新知识的洗礼。

嫁入攀桂坊的两位女子叶璧华和梁浣春,分别创办懿德女子学校和嘉善女子学校、私立桂里女子学校、梅州市梅县区女子师范学校等,有力推动梅州女子教育的发展。黄文彬又名黄墨村,秀才出身的他在吴登初的支持下,与德国传教士合作创办务本中西学堂,得到黄遵宪的赞许,该校成为梅州中学的前身之一。黄文彬为了推动现代教育,甚至受洗改名黄慕罗,参与基督教会学校广益中学的开办,上世纪20年代中期,他又与地方士绅名流一起在天字创办嘉应大学。

整体打造

让其焕发新生

一群来自香港的游客参观完客家博物馆参观后走过小桥,来到了黄遵宪纪念馆门前,看到几乎每一座老屋门前都标有名人事迹,不由得啧啧称赞,“原本只是想参观博物馆,没想到走到这里发现别有洞天,这是我这趟旅行的惊喜,这是个神奇的地方,竟然有这么多的故事。”游客李先生带着孩子在仔细阅读着黄遵宪的生平经历。

对于梅州众多的旅游景点,攀桂坊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一个,偶尔有游客到来,给他们的感觉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平时只有寥寥的几个对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专家学者会专程过来寻找攀桂坊。“有位专门研究黄遵宪的日本学者来找过我,还有英国牛津大学的华人学生,他们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兴趣,想要做学术研究,我都把我所知道的、收集到的材料给他们,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地方,了解它的故事,让它的文化精神传承下去。”黄童老先生语重心长地说。

如今的攀桂坊,名人故居基本上保存完好,有些仍有后人居住,纵使空置也不至于倒塌。黄遵宪出生的德赞楼所在的德赞巷里有一排气势恢宏的老屋,一些老屋门口贴着修缮的捐款名单,房屋的后人定期组织维修,“一般都是自己筹集资金小修,实在没有人打理的,村里也会帮忙修,几乎没有被拆掉的。”梅江区金山街道办文化站站长刘建新说。

这些保存尚好的历史建筑以及建筑里蕴含的人文故事,是前人留下的珍贵财富,攀桂坊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教授认为,攀桂坊见证了梅州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在文教发展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很难再找到第二个类似攀桂坊这样的地方,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本身,在于它在整个梅州历史上的意义,它是梅州文化的‘心脏’地带。”

在攀桂坊的那些百年建筑不仅是名人故居,更是客家建筑的典型。罕见的五堂两横两围殿堂式布局的客家围龙屋“椿荫堂”,砖木结构园林式的书斋建筑人境庐,散发着浓郁抑郁风情的中西合璧式的客家围楼达夫楼等等,这些都是攀桂坊的亮点。除此之外,传承百年的风俗民情亦是这个地方独特的“里子”,“下市话是个非常有趣的语言,每年元宵张家围的传统活动、木偶戏等都是攀桂坊可以充分挖掘的文化宝库。”肖文评教授说。

“整体规划、片区打造是适合攀桂坊的保护开发方式。”梅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巫繁星表示,首先要对这片区域提升社会保护意识,加大对其的宣传力度,并在适当的时机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整体规划连片开发,将其打造成有吸引力的文化产业。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教授认为,开发和保护的前提是提升攀桂坊的地位,“目前它是广东省一级古村落,还可以继续申请国家级的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和更多人的重视”。

攀桂坊从来都不缺故事,缺的是讲故事的人。肖文评教授建议,可将那些文人墨客的事迹、作品挖掘出来,收集整理,编辑成易于流传的书籍,“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把这个保护开发工作撑起来,它的风俗民情,文人留下的著作等,都是可以包装打造的。”

■链接

在攀桂坊追寻名人足迹

参观路线:著名晚清诗人、外交家黄遵宪纪念馆——算学家黄基故居爱日堂——武进士黄万全故居进士第——女教育家梁浣春故居千顷楼——“智审县绅、状告州官”怪才杨问渠故居资政第——革命烈士、早期中共梅县地方主要领导人杨雪如故居双魁第——泰国副总理李品元故居新世德堂——现代著名提线木偶表演艺术家谢发故居宝树堂——辛亥革命功臣谢义谦故居下谢屋——著名文学家、文艺理论家黄药眠故居椿荫堂及私塾余居——雍正元年进士萧系尹祖居乡贤萧公祠

■轶事

古香阁内共氤氲 攀桂坊里出婉仙

在历史上,文人墨客大多为男性,但是却在攀桂坊走出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叶璧华,她是清末岭东三大女诗人之一。人们对客家妇女的印象通常是勤劳、能干,田间地头、灶头灶尾均能打理的井井有条,甚少知道客家妇女中还有文风一流的女诗人。

叶璧华字润生,别字婉仙,天资聪颖,幼承家学,博览群书,能诗善赋。光绪年间,叶璧华讲学于广州定园。叶璧华受维新思想影响较深。戊戌变法失败后,她返回梅州,竭力推行新学。她创办的懿德女校为粤东地区兴办女校开了先河,不愧为女中豪杰。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黄遵宪等社会贤达的支持下,叶璧华在嘉应州城原培风书院旧址创办了公立“懿德女校”(梅州女子师范学校前身)。由于叶璧华的倡导,梅州各地女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如梅州“耕耘小筑”女校、崇实女校、广益女子学校、桂里女校、松口女子学校,以及兴宁县懿徽女校、怀德女校,大埔县立女子小学等,均先后开办。各处男校,也纷纷招收女学生。此男女平等入校求学的风气,首功应归于叶璧华。

叶璧华与翰林李载熙之子李蓉舫结为连理,夫妻俩被时人称为“梅州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叶璧华出生于举人之家,夫君李蓉舫秀才出身翰林门第,可谓门当户对。然而,科场的失意让他常年漂泊异乡,以教书为生,尔后中年早逝。从思念到追忆,叶璧华用她那纤弱美丽的搦管,留下一部《古香阁集》,为攀桂坊百年诗坛的风华抹上一丝华彩。

其诗词作品有深情婉约的《闺怨》:“一叶梧桐忽报秋,闲庭风雨小窗幽。闭门怕见高楼月,空惹人间午夜愁。”也有悲壮慷慨的《有感》:“文章自古能华国,巾帼谁怜倚马才?”著名诗人丘逢甲对之十分敬佩,黄遵宪为叶璧华的诗集作序称:“其诗清丽婉约,有雅人深致,固女流中所仅见也。”

南方日报记者 陈萍

梅江区委宣传部对此文亦有贡献

摄影 何森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