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象”与陶瓷餐具设计的相关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餐具的材料及功能分类 “形”“意”“象”与陶瓷餐具设计的相关性

“形”“意”“象”与陶瓷餐具设计的相关性

2024-07-10 19: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刘闻名  吴 爽

摘要:  本文从陶瓷餐具形态出发,对陶瓷餐具设计、传统文化的形.意.象.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和结合等问题进行论述,阐述了陶瓷餐具的审美要素和功能性特征,结合相关美学理论知识,剖析其外部造型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陶瓷餐具  文化  审美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point of ceramic tableware appearance, elaborates the relevance between ceramic tableware design and the synaesthetic imager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xpounds the aesthetic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ceramic tableware, and then combines with relevant aesthetic theory to analyze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appearanc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Ceramic tableware   Culture Aesthetic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5-0106-02

  陶瓷餐具从古至今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现代陶瓷餐具设计中,产品在符合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要满足市场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在陶瓷餐具设计中的合理应用不但会拓展陶瓷餐具的市场发展前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审美需求。中 国 传 统 美 学 讲 究 “ 形 ”“ 意 ”“ 象 ”, 其 所 蕴 含 的 独 特 美 学 特 征 及 深厚的哲学思想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如今,单纯的功能性设计已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外在所表达的直观形态美感、内部蕴藏的文化寓意及产品本身所展现的自然美这些方面都是消费者考量产品是否达到预期心理标准的一部分。

  陶瓷餐具作为华夏民族物质遗存,在人类发展史中占据着关键性地位。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识和审美特征在其中得以传承发展,研究其与形意象的相关性具有现实意义。

一 陶瓷餐具的设计要素  1 形态设计的使用功能要素  陶瓷制品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而产生的,其造型来源于人类的物质需求及生活实践中对形态理解的积淀,代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发展初期其造型仅满足了实用功能性。

  受工业革命影响,陶瓷制品已不完全依赖手工制作,逐步代以机器生产为主,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但其作为物质文明实体,满足使用者的生活需要始终是其本质,根本目的是为人类服务。科技的进步使陶瓷餐具在造型、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现代陶瓷餐具新格局,但使用功能始终作为其首要设计要素,仍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2 形态设计的审美要素  作为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性,这其中陶瓷器物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质产品,更是直接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特征。陶瓷发源于中国,华夏民族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最具特色的文化都浓缩在陶瓷产品中。  陶瓷制品如今作为工业产品更具有欣赏价值。现代社会,工业产品在满足其基本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更要考虑其审美特性及文化价值。餐具作为与使用者关系较密切的一类产品,在造型上更是需要注重其形式语言美感。  3 形态设计的安全因素  产品的安全因素是指避免及降低产品可能对人身安全、健康、环境以及产品本身带来的危害,所有产品在设计中都要满足安全性设计的要求。将安全因素在设计中进行考量其实就是将使用者的因素整合到产品设计之中,其在设计过程中的考量直接影响到使用者对产品的认知度,这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基本的一层。只有满足基本安全需求,使用者的上层精神需求才会产生,这也是推动产品发展的动力之一[1]。当下,不同样式的陶瓷餐具充斥在市场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所以加强产品的安全性设计就显得格为重要。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分析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从产品的外部质感到使用过程中餐具和手发生的关系都需要进行综合考量以保证产品安全性,使产品和使用者之间达到和谐的关系。

二 传统文化当中的“形 、意、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意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精髓,概括来讲可包含物的外部形态、主观创造性及其所蕴含的情感及寓意这些方面。“意”指审美主体的主观情感,“象”指客观的审美意象,“形”是对“象”的 符 号 化 提 取 。“形”、“意”、“象”,既体现了审美主体的主观意识 ,又体现了审美对象的客体特征。审美对象的实用功能性能在器物使用过程中得到直接反馈,其造型又展示出物质生产文化水平所给人带来的精神感官体验,彰显了时代特征下的审美特性。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审美活动,其作为感性存在使人与物之间相互吸引,使物质形态更具审美寓意[2]。

  1 自然象征性

  中国陶器诞生之初,作为生活用品在纹样及造型上都反映出当时的审美风格及制作工艺。图一、图二展示的是原始社会陶器,底深、腹大、口小是二者共同特点,这样的造型特点可以使功能性发挥最大,并在器物外部绘制了大量自然题材纹样,如植物、动物、几何纹样,都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认识,表达了一种朴素自然观。

  器皿外部的装饰纹样采用夸张手法对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形态进行抽象变形,用粗细相间的线条、穿插有致的几何图案构成了一种形式美,将形象思维及抽象思维进行有机结合,展示出古人对自然的理解,并传达了“形”所带给审美主体的视觉美感,使产品造型更加生动、审美对象更具艺术感染力,也体现出了审美主体的创造性思维[3]。

  2 寓意象征性

  传统文化特有的美学主张提倡“意”、“象”的运用,与西方具象艺术不同,意象传达更多的是审美对象的文化性及哲学价值。古人对意象的理解来源于自然万物,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等自然规律及人类自身,这些方面都深刻影响到中国特有的美学思想,这与西方仿生学设计相仿,但其在内容上涵盖性更广,运用更加灵活,能体现出审美主体的精神价值,具有朴素的自然观价值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拿周易六十四卦来说,简单的,不但体现出一种形式美感,更凝聚了古人对天地人之间关系的独特思考,所蕴含的阴阳辩证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太极思想等作为哲学理论及传统美学思想都纳入了对传统美学思考的重要范畴[4]。

  瓷器发展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审美情趣和地域特色,传承着一种华夏民族的美学理念。图三、图四展示的是秘色瓷,作为我国古代瓷器中标志性门类之一,其所蕴含的审美理念及文化价值对我国传统文化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从古至今,传统文化都讲究精神世界的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周易·系辞上》讲到:“一阴一阳之谓道”,阳可定为物质,阴可定为精神,就是说物质和精神融合到一起才符合万物的发展[5]。

  传统文化中物质和精神统一的思想在秘色瓷中得到合理的融合,“意”、“象”所代表的审美主体的主观情感及客观的审美意象在秘色瓷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瓷器造型以莲花为题材,经过烧制上釉,颜色呈青绿色,淡雅恬静,充满生机,这种釉色给人一种空灵自然的美感,体现了深厚的美学韵味和精神价值。“意”、“象”二者相互融聚,在器皿中融入、添加了感情因素,使审美主体的主观情感更具审美效应。这也显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当时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在时代背景下,设计者将“意”、“象”思维及佛教艺术形态融入在瓷器造型上,莲花、荷叶、佛像等佛教艺术题材在这一时期的瓷器造型上得到了大量展现,意象思维及佛教艺术文化的融合使器物超越了实用性的世俗美,使瓷器更具意境美[6]。

  三 陶瓷餐具形态与“ 形 ” 、“ 意 ” 、“ 象 ” 之间的关系

  传统文化中的“形”、“意”、“象”是审美主体意识和审美客体特征的统一,陶瓷餐具作为物质实体,其实用性可得到直接反映,而其外部造型又反映出社会文化所体现精神审美特性,具有特定时代特征的审美价值。陶瓷餐具以物化形式展现,“形”体现审美主体的主动创造性,蕴含着人的审美主观意识、动机和体验,生动的陶瓷形象是审美意象的基本载体。同时,“意”、“象”由审美主体的艺术想象形成,其中添加了设计者的主观意愿、情感,使实体对象透出情感色彩,从而传达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得到一种更好的审美体验。

  1 文化价值

  现代陶瓷餐具的发展历程展现了现代文明的进步,其与传统文化形意象的关系正是建立在这种物质基础之上的,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文化碰撞的交融,其使用功能价值、经济价值及文化意义独具个性,作为物质实体既强调物的作用,更强调物与人的关系。形 意 象 在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中 具 有 独 特 性 ,也 启 迪 着 现 代 设 计 思 维 方 式 ,设计者应在其中提取相对有规律性、人文价值的观念进行整合分析,从中拓展新思路以应用在现代陶瓷餐具设计中,将民族文化思想与产品造型进行有机结合,以陶瓷餐具形态处理为出发点,赋予陶瓷餐具文化寓意、精神价值[7]。

  2 审美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连续性、整体性,直接影响到中国人的审美意识。

  中国传统思想中美学讲究“形”、“意”、“象”,通俗来讲,“形”可指外部形态,“意”可指艺术品的创造性、文化内涵及其所蕴含的美感,“象”指器物所带给审美主体的内心情感。审美主体经过这三种认知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审美活动,在审美活动成主体对美的独特认知及感受。审美价值表达在陶瓷餐具形态处理中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中国传统文化其本身所传达的审美意识、美学精神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作为设计者应将其思想进行整合提取应用在外部形态中,更好地体现中国特色美学精神,使其欣赏价值大大提高并带给使用者精神上的愉悦。

  四 陶瓷餐具形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探讨

  1 陶瓷餐具形态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人类在陶瓷制品诞生之初赋予其最基本的实用价值,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瓷器本身早已不再单纯作为实用器具出现在社会上,其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特性,作为文化载体,更是在其中积淀着华夏民族文化精髓。瓷器文化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陶瓷器具的形态特征,见证了华夏民族物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意蕴,这二者互为映照。陶瓷餐具作为瓷器文化的缩影,更是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古人言“人无贵贱,家无贫富,饮食器皿皆所必须”,凸显出餐具使用的必要性。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就要求现代产品形态要更具美感,并要在形态上赋予其传统文化色彩及一定的精神价值[8]。

  2 传统文化在陶瓷餐具形态处理中的发展空间

  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依农耕而生,古人在长期对农业文明的实践中形成对“天”“地”“人”的认知,提出华夏民族特有的宇宙观思想。从《连山》《归藏》《周易》到《尚书》中提出世界万物都是相生相克关系,形成中国人对自然规律的独特认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 子 以 厚 德 载 物 ”“ 尽 心 ,知 性 ,知 天 ”,从 这 些 语 言 我 们 可 以 了 解 古人的世界观及价值观——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之后,儒家思想,佛教思想都在发展中影响着中国人对美的独特意识[9]。

  历经数千年发展,华夏文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特征直接体现出中国人的文化意识,瓷器作为物质实体在精神上更是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作为器物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极具中国特色意境美。当下,随着西方设计思潮的涌入,陶瓷餐具设计出现了多元化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都开辟了陶瓷餐具新市场,但在其设计领域也出现了模仿、拼凑、盲目追求西方设计思潮等新的问题,这样的作品缺少情感,空洞乏味,不能与人的心灵产生沟通,缺少民族特色。陶瓷餐具作为饮食器具称不上是纯粹的艺术品,但其作为中国瓷器文化缩影体现出中国瓷器独特的工艺性、美学价值和哲学思想,其意义远远超出单纯作为生活用品的范畴。所以在现代陶瓷餐具设计中,合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意象美学思想融入器物中,使其更具形式美感,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有积极作用,更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传承与推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及哲学体系,陶瓷餐具作为其物质载体其形态处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必然联系。陶瓷餐具作为日用品,在结构上已展示出其功能性一面,同时其表面肌理纹饰又可赋予中国特色的审美价值,让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之中享受一定精神上的愉悦。

  设计者应以“形”为出发点,提取传统文化中“形”、“意”、“象”所包涵的美学特征,在陶瓷餐具中加以运用,使陶瓷餐具形式上更具意境美,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精神。

QQ截圖20150807091039

参考文献[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97-135[2]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56-171[3] 王建中.论功能陶瓷设计与陶瓷造型美学[D].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2[4] 王振复.大易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6-88[5] 王炳中.周易导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6-301[6] 张璐.法门寺秘色瓷与晚唐佛教密宗审美观念研究[D];西北大学,2013[7] 柳冠中.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结构机制思考[J];设计.2010(12)[8] 毛雄飞.传承与超越——当代中国陶艺美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9] (英)L•比尼恩.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23-68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