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在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飞龙在天是吉祥吗 飞龙在天

飞龙在天

2024-07-10 06: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说起中华民族的象征,注定要说到龙。

  久远而漫长的史前岁月中,先民们在血与火的融合中发展繁衍。相传黄帝在统一中原后,从其吞并的各部落图腾上各取一部分元素进行了重组。于是,各部族间原有的图腾以包容的姿态幻化升腾出龙的绝妙形象,使之成为华夏民族共同的信仰。《史记·封禅》中记载了黄帝乘龙升天的故事,“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

  龙以现实生物和自然天象为基础,将诸多动物的特征集于一身:驼头、蛇身、鹿角、龟眼、虾须、鱼鳞、虎掌、鹰爪、牛耳……同时,也影射出先民对外部世界的敬畏、想象和崇拜。

  在中国神话中,龙代表了祥瑞,是风雨雷电的主宰,能够上天入地、沟通神明。我们以龙为尊,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所代表的尊贵、权威、神秘、强大和刚健早已深植入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化作维系每个炎黄子孙血脉的精神纽带。

  时光的洗涤中,中国龙带着东方独有的神秘意蕴,衍化出各式形态,龙纹也成为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中最有生命力,最富中国民族特色的题材之一。

  公元2024年,值此中华民族传统十二生肖中的甲辰龙年到来之际,让我们通过一件件不动不言的文物,还原描画出那些曾经在中原大地上出现过的龙:

  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墓葬中的蚌塑龙

  (距今6300-5800年)

飞龙在天——藏在龙文物中的民族精神

  中国远古时期的龙图腾到底什么样子?濮阳西水坡仰韶遗址墓葬中的蚌塑龙给了我们最初的答案。

  1987年6月,在中国河南省濮阳县的西南方向,当地文物部门在配合引黄调节池工程队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古墓。古墓东西宽3米,南北长4米左右,深只有半米。不大的古墓内共埋葬有四人,位于墓室正中的一具尸骨,经考证为一名壮年男子,身高一米八左右,头朝南,脚朝北,应该是墓葬的主人。此外,在墓室的东侧、西侧和北侧,有三具骨骼,推测可能是作为殉葬人员与墓主人同时下葬的。

  在墓葬中央墓主人遗骸的两侧,分别有一组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和虎的形象。尤其在墓主人身体右侧那条长达一米八左右的蚌龙图像,更是引起了考古专家们的注意。这条蚌壳龙所用的蚌壳显然都经过了精心的挑选:圆形的蚌壳做龙眼,外形尖长的蚌壳做龙爪及牙,龙舌则是经过打磨而使外表光华的椭圆形蚌壳。整个蚌壳龙和墓主人的朝向相反,头朝北,龙尾向南。其身姿已经初具龙的神韵,昂首拱背,张牙舞爪,屈身欲飞。这是目前所知中国古代历史上考古发现时代较早的龙图案,蚌塑龙的现世,将史书中关于龙的各种传说记载与现实中的龙形象直接对应了起来,证实了至少在六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就已经有了具体而鲜活的模样。

  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嵌绿松石龙形器

  (距今3800-3500年)

飞龙在天——藏在龙文物中的民族精神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1959年的夏天,著名史学家徐旭生率队在传说中夏人曾经频繁活动过的豫西一带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经过为期60多年、历经数代人的考古发掘,二里头面目逐渐清:这是一个最早在洛阳盆地建都的广域王权国家都城遗址,中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这里即是夏朝晚期的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里出土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留住历史根脉传承的印记,这其中的一件绿松石龙形器,更是被专家们盛赞为“超级国宝”。

  2022年,考古队在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区的3号基址院内发现了成组的贵族墓,这件绿松石龙形器便位于墓葬的中部墓主人的骨架上。起初在清理时,考古人员以为这是一件绿松石牌饰,但随着清理工作的推进,才发现这些细小的绿松石片自墓主人的肩部开始,断续分布超过70厘米,直到胯部的位置。由于在考古现场清理绿松石片十分困难,稍不留神就可能造成石片的移位,绝无可能再弥补复原。面对如此状况,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将器物进行了整体提取,掏空下方,并以木框木板以石膏浆加膜封盖进行固定,再连土带文物运回室内进行清理。这件绿松石龙形器才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该器物由2000余片形状不同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平均厚度仅0.1厘米左右。龙身长64.5cm,中部最宽处4cm。这些绿松石片本来应该是粘在某种有机物上,但是所依托的有机物已经腐朽,仅在局部发现了白色灰痕。距龙尾3cm还有一件绿松石条形饰,中间有红色漆痕相连,由龙首至条形饰总长超过70cm。龙头置于梯形托座上,嘴部略微突出,青、白玉组成鼻梁,绿松石的鼻头硕大醒目,圆饼形白玉为睛。龙身略呈波状曲伏,中部出脊。由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主纹象征鳞纹,连续分布于全身,显得错落有致,色彩绚丽。根据出土时头上尾下的摆放方位,器物应该是斜放于墓主人右臂之上而呈拥揽状,很可能是祭祀场合出现的高规格礼器,甚至是一种特殊的权杖,而它的持有者——墓葬的主人,也被推测是一位主持祭祀仪式的祭师,享有至高的权力。这件绿松石龙形器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它的出土证明了在夏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崇拜龙了。

  安阳小屯村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龙

  (距今约3200年)

飞龙在天——藏在龙文物中的民族精神

  到了商代,龙成为了艺术造型中常见的命题,在诸多青铜器、玉器、骨角器中频繁亮相。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1976年,考古所在宫殿区丙组基址西南的高地上一座商代房基下发现了一座保存完整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这就是妇好墓。妇好是商王武丁的一位妻子,在甲骨卜辞中,有关妇好征战、生育、疾病、出行、农事、祭祀等活动的记载十分丰富。她容貌端庄,骁勇善战,时常能够统领成千上万兵马出征,还能主持重大祭祀活动。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虽然武丁有60多位配偶,但“能祀能戎”的妇好无疑是最受恩宠和重视的。商王不但关心她出征的战况、生育的情况,就连她是否还牙疼,武丁都要专程占卜过问。妇好死后,悲痛的武丁将其葬在了宫殿区的围沟内侧,并没有按惯例葬入王陵区,想来一方面是因为思念,希望亡妻依旧陪在自己身侧,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商人敬鬼神的传统,想让这位战无不胜的女将军在死后灵魂也能继续庇佑着王宫。

  特殊的墓葬位置使得妇好墓数千年来并未遭受盗扰,虽然和王陵区的很多大墓相比妇好墓的墓室不算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异常丰富,共出土了不同质料的随葬品1928件。其中玉器有755件,是商代晚期玉器的杰出代表。我们看到的这件玉龙为圆雕和半圆雕而成,通体墨绿色,作蜷曲状,头尾相接,中有缺口,尾尖内卷,犹如旋紧的发条,蓄势待发。头上有对角,呈宝瓶状。细长眉。张口露齿,牙齿呈锯齿状。单阴线“臣”字形眼,眼睛呈半球形。腹下有两短足,中脊突起。身、尾饰菱形纹兼三角纹,背两侧饰三角形纹。背部左右有一对牛鼻小孔,尾尖一面有一未透的圆孔。

  妇好墓总共出土的玉龙有9件,在对龙的刻画中,眼部多作“臣”字形眼,龙身和尾多饰复杂的装饰鳞纹和菱形纹,中脊以扉棱表现,雕刻纹饰多为短线条,线条刚劲有力,转折生硬。这些程式化的纹样,既反映了商代艺术的成熟,又是时人对于龙的诠释。

  永城芒砀山西汉梁王墓中出土的

  “四神云气图”壁画

  (距今2000年)

飞龙在天——藏在龙文物中的民族精神

  龙的另一重身份来源于星象,成为由星辰崇拜而衍生出的四灵形象之一。古人以北极星和北斗星座为中心,再把四周的亮星分为二十八小群,称为“二十八宿”,然后,再根据各宿互相接近的位置,每七宿就合成一大群,也就把星野分成东西南北四片。青龙,又称“苍龙”,为四神之一,是代表太昊与东方七宿的东方之神,能呼风唤雨。

  1986年5月,河南省永城芒山镇柿园村的村民在村东开山采石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墓,因山体被炸开的缘故墓道和部分墓门已经暴露在外,当村民们壮着胆子沿着之前盗掘时盗墓贼挖的盗洞进入墓室时,才发现他们世代熟悉的大山中居然藏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墓葬。商丘地区文化局在获知这一消息后立即组织人员对墓葬开展了抢救性清理,并与次年开始考古挖掘。当考古人员沿着狭窄的墓道进入墓室,微弱的灯光照到墓顶时,大家立刻被眼前的瑰丽景色所震惊:主室的的顶部是一幅底色鲜红的彩色壁画。壁画正中是一条长须飘摆,骄首飞动的青龙,几乎占据了整个顶壁面积的一半以上,除此之外 ,壁画上还画有白虎、朱雀、怪兽、灵芝、云纹等图案,共同组成一幅大气磅礴、灵动飞扬的画面。后经研究发现,这座绘有壁画的大墓是西汉梁国诸侯王梁共王刘买的王陵,壁画也被命名为四神云气图。

  据当地村民讲,墓室刚被打开时,这幅壁画的色彩更为鲜艳夺目,宛如刚刚完工。但由于考古队介入前,村民已经多次进入墓室,盗墓贼的盗窃行为也对墓室内的壁画造成严重损坏。此外,墓室被打开后,环境的改变,也让壁画产生龟裂、地仗层脱落、霉斑污染等病变,壁画保留在原处已经不再合适。经过多方论证,决定将墓室顶部的四神云气图进行揭取,为了减少对壁画的损伤,16.8平方米的四神云气图被分割成五块,移交到了河南博物院收藏管理。这幅壁画,填补了中国西汉时期壁画的空白,比敦煌壁画要早600多年。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也因此成为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通过四神云气图上所绘的青龙,我们得以了解到汉朝的升仙思想。秦汉以来,神仙之说开始盛行,尤其到了汉代,统治阶级无不向往升仙,并随之掀起了厚葬之风。人们相信死者的灵魂如果能够得到某种引导和帮助,就会顺利的升入仙界,从而获得灵魂的不朽。四神云气图,无论是画面中的龙、凤、虎、怪兽等神物,还是灵芝、祥云等元素,无不是追求升仙的最佳媒介,整幅画面都表现了墓主刘买想要在死后可以乘龙升天依然享乐的理想和愿望。

  禹州白沙水库出土的云龙纹铜镜

  (距今1063-896年)

飞龙在天——藏在龙文物中的民族精神

  汉代以后,龙的形象基本确定,并逐渐开始演变成为皇权的象征。当历史迈进开放鼎盛的大唐,龙也随之显得雍容富贵,丰貌盛鬅。禹州白沙水库曾经出土过一枚直径15.2厘米的唐代云龙纹铜镜,从精良的铸造工艺和镜面水银沁的金属光泽可以看出当时工匠们的工艺水平。铜镜为八出葵花形,内切圆形,圆钮,上有一龙盘曲,龙头面向镜钮作戏珠状,昂首卷尾,四足蹬开,张嘴吐舌,龙须飘扬,四周配以流动的祥云,更见气势飞扬。这种云龙纹铜镜在我国的河南、陕西、江苏等地多有出土,唐代铜镜上时常可见这种身姿的龙像。

  说到这种铜镜,就不得不说说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是第一个把自己的生辰升级为全国性节日的皇帝。据史料记载,在开元十七年,他应允了百官的联合上表,将自己的生日八月五日定为“千秋节”。在首届“千秋节”庆祝活动结束后,大臣们曾纷纷向唐玄宗敬献各种精美的铜镜。于是此后每年,唐玄宗会在铸镜业最发达的扬州定制铜镜,于千秋节当日颁发给四品以上的官员,并将其命名为“千秋镜”。这种云龙纹的千秋镜是用于赏赐的主要镜类,大者直径九寸五,合于皇帝的九五之数,白居易的《新乐府·百炼镜》中就有提及:“背有九五飞天龙,人人呼为天子镜”。受这种风气的影响,民间也开始效仿,出现了在八月初五铸镜相赠的习俗,并延伸出了“祝福长寿”的美好意蕴。一直到了中唐后期,随着王朝的衰颓,这个节日才逐渐淡出了百姓的视野,取而代之的,则是八月十五,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中秋节。

  荥阳贾峪镇楚村明周惠王墓出土的

  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

  (距今500多年)

飞龙在天——藏在龙文物中的民族精神

  明清时期,龙纹作为封建权威的思想更加严重,帝王所用之器皆饰龙饰,这一时期的龙形象都是蜿蜒多姿,雍容华贵,以彰显皇室的崇高和威严。但是民间对龙纹也同样报以热情,使用龙纹图样的现象屡禁不止。统治者们不得不采取了妥协的办法,规定宫中的龙纹画五个爪,而大臣以下的龙纹只能有四个甚至三个爪,四爪的只能称之为蟒。

  1958年5月,河南省荥阳贾峪镇楚村的一座墓葬在暴雨的洗涤下露出了墓室,考古人员随即进行了发掘清理,根据墓志判断,该墓为明代藩王周惠王朱同镳与其妃谭氏及夫人张氏、宋氏的合葬墓。大墓虽然在早年受到了盗掘,依旧出土了一些珍贵的瓷器。其中的一件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侈口,细颈,溜肩,圈足,造型俊秀优美,曲线流畅,楚楚动人。器物通体施满釉,釉下用苏麻离青料绘云龙纹图案。

  龙首高昂,小头细颈,双目圆睁,身有鳞,背有鳍,肘部有肘毛三条,爪为五趾抓状,龙首与龙尾相应,缠绕器身,呈迎风肆意飞扬状,凶猛威武。分布于器口、颈部、器腹及圈足的如意状云纹衬托腾龙,动感极强。整个画面构图有致,笔法流利酣畅。周惠王是周定王之后第三世藩王,这件云龙纹的玉壶春瓶也与墓主人身份相称。

  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中国人对于龙的崇拜和社会的发展一直相辅相成,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围绕“龙”所产生的民俗活动、经济行为、宗教信仰等无处不在。人们将二月二“龙抬头”视作纳祥转运的吉日,在有特殊意义的节点舞龙灯、划龙舟……龙在每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凝聚成了一种文化积淀和身份认同。

  从过去,至未来,龙的血脉蔚然成林,龙的传人生生不息。“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我们通过文物诠释龙的寓意,传承龙的精神。也愿大家都能在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用乘龙之势迎接新的一年。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