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碑”字写错了吧!为什么少一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飘飘荡荡的错别字是什么 这个“碑”字写错了吧!为什么少一撇?

这个“碑”字写错了吧!为什么少一撇?

2024-07-12 15: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写法别有讲究?

各类字典均未发现“碑”字有少一撇的写法。

是不是时间久长,风雨腐蚀所致?

但不应就这一处受损啊?!

难道是题字人刘伯承元帅写了错别字?

天,一不小心搞了个大新闻啊?!

带着好奇

记者采访了三峡博物馆研究员,周寿林

专家这样解释: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唐宋年间,许多书法家为追求结构对称的美感,写字时有意多写一笔或少写一笔都属正常,这是一种颇具唐宋遗风的书法习惯。比如,在唐代书法大家柳公权的字帖中,“碑”字就没有一撇↓↓↓

在另一位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题写的

《多宝塔碑》碑文中,

“碑”字也是没有一撇的↓↓↓

专家判断,刘伯承元帅早年极可能练习过柳、颜体书法,故在题字时沿用这一书写习惯。

无独有偶

西安碑林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此处的“碑”字同样少一撇↓↓

走进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在两层飞檐的中央,悬挂着一块“碑林”匾额。这两个楷字写得柔中含刚、清劲秀博,堪称书法中的极品。

令很多游客颇感困惑不解的是,“碑林”的“碑”字却少了一撇,写成了“𥓓”。是林则徐写错字了吗?如果连最基本的汉字都写错,这位名震天下的禁烟英雄又怎能在20岁中举、27岁高中进士呢?于是,便有人猜测这是林则徐有意写错字:“碑”字头上的一撇没有了,是林则徐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注:清代应是摘掉“顶戴花翎”,官员头戴乌纱帽起始于东晋,直至明代。)。这种说法经导游解说在社会上广为流布,“碑林”的“碑”字也赫然列入了中国古迹景区内的“著名错字”。

其实,答案就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里。查阅碑林内的名碑大碣,几乎所有的“碑”字都没有那一撇。如下列碑林名碑中的“𥓓”字。

那么,古人为何常写不加撇的“碑”字?

为此,我们需从字源学上对“碑”字作一番溯源探究。

“碑”字始见于先秦古文。碑最早是一种下葬或拴系牲畜的工具,后来人们在其上刻字,以颂扬人的功绩、德行或记载史实等。下面是“碑”的字形演变:

古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关于“碑”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碑,竖石也。从石𤰞声。”据此可知,“碑”为形声字,其右部的“𤰞”为声符。

下面是“卑”的字形演变:

关于“卑”字,《说文解字》释为:“卑,贱也。执事者。从𠂇(左手)、甲。”南唐徐锴进一步解释道:“右重而左卑,故在甲下。”

由此我们知道,“卑”字的上半部其实是个“甲”。我们再看“甲”的字形演变:

从“甲”的字形演变可以看出,“甲”字在大篆时尚不出头,只是到了小篆时,为了书写时分出左右两笔才出头。但是到了隶书、楷书中,又去掉了。

这种演变过程在东汉《西岳华山庙碑》篆额中的“碑”字上,也留下了清晰的痕迹(见下图)。大家看,“碑”字的“甲”在起笔时略出头,这是因为小篆易方为圆、化角为弧,书写时要分出左右两笔。

如此看来, “碑”字的右上部既然是个“甲”,就完全没有必要加那一撇了。同时这一撇又非什么表意符号,因此去掉完全无损“碑”字的含义。事实上,这种不加撇的“𥓓”为古代通行的俗字。明代《字汇》称:“𥓓,同碑。俗字。”明《正字通》亦曰:“俗‘碑’字。” 俗字相当于古代的简化字,并非什么错字。遗憾的是,汉字简化时却舍简取繁,从而造成了文化上的混乱和今人阅读古代文献上的障碍。

看到这,

解放“碑”为何少一撇,你懂了吗?

问题又来了,

为何我们学习的“碑”字又有这一撇呢?

专家解释:

宋代后 社会不断变迁发展

人们审美习惯也逐渐发生改变

书法家转而认为“碑”字有一撇后更为美观

故在书写中添上那一撇

沿用至今......

还有哪些字,请写留言一起交流!

E N D

我 们 都 在 这 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