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技术:装配式预制叠合板构件生产工艺浅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预制构件叠合层的作用 实践技术:装配式预制叠合板构件生产工艺浅析

实践技术:装配式预制叠合板构件生产工艺浅析

2024-05-29 19: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钢筋骨架绑扎

钢筋的位置、规格、间距、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筋网片绑扎长、宽±5mm,厚 (0, -5)mm;网眼尺寸±10mm;钢筋骨架长、宽偏差长±10mm,宽±5mm),钢筋表面不得有油污及锈蚀,保护层垫块宜选用轻质、高强、耐用的材料(叠合板桁架钢筋应沿主要受力方向布置,桁架弦杆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 15mm)。绑扎钢筋前应仔细核对图纸尺寸,钢筋网片除边缘两排钢筋外均采用梅花状绑扎,并梅花状布置好垫块,绑扎制作完成的钢筋骨架禁止再次切割。

(5)水电点位、预埋件安装

根据叠合板深化图,做好埋件定位安装并固定牢固,严禁出现点位的漏放、错放,在浇筑混凝土前检查确保所有固定装置无损坏、变形现象,水电点位及预留孔洞的中心线位置±3mm,尺寸 (+10, 0)mm。

(6)混凝土浇筑、振捣

浇筑前检查混凝土的流动性、入模温度(不得低于 5℃,5℃ 以下时水泥的水化热将停止反应,混凝土的强度将不会增加),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35。混凝土振捣采用振捣棒时,应遵循“快进慢出”的原则,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避免碰到钢筋骨架和预埋件。振捣设备应根据混凝土品种、工作性、预制构件规格型号等因素确定,要有振捣成型操作规程,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模具有无漏浆、变形及预埋件有无移位等现象。混凝土应均匀连续浇筑,投料高度不宜大于 500mm,混凝土从出机到浇筑间歇时间不宜超过 40min,叠合板的浇筑厚度应控制在±3mm。如振捣处无连续大气泡出现、混凝土在模具内无明显下沉、混凝土表面有浆体上浮、无石子外露视为振捣完毕,振捣完成后用工具把高出的混凝土铲平,并将模具、外露钢筋、模台及地面清理干净。

(7)复检工作

专人对点位预埋件进行初凝前的复检工作,对振捣过程中点位的偏移现象及时调整。

(8)外露筋调整

复检人员在振捣后需按照图纸尺寸对外露筋进行复检并做最终调整(禁止在混凝土初凝后对外露筋进行调整)。

(9)抹面作业

抹子初次找平后,使用塑料抹子粗抹,粗抹后混凝土表面基本平整、无外漏石子、外表面无凹凸现象,使用铁抹子找平,混凝土如果高出模具上沿要及时压平,保证边沿不超厚并无毛边,保证叠合板表面平整度控制在 3mm 以内。

(10)拉毛处理

对构件表面做人工拉毛处理并预留出构件喷号区域,拉毛深度不小于 5mm,粗糙面的面积不小于结合面的 80%。

(11)构件喷号

喷号区域需进行压光抹面处理,喷号方式分人工喷号和机械喷号,喷涂内容主要为构件型号、生产日期、企业 LOGO、吊装顺序号等构件信息。

(12)蒸汽养护

目前预制构件的养护方法主要有:覆膜保湿养护、喷涂养护剂养护、太阳能养护、蒸汽养护,目前较常用的为蒸汽养护,养护前应制定养护方案对静停、升温、恒温、降温时间进行控制,升温速度宜控制在 10~ 20℃/h、降温速度不宜大于 10℃/h,梁、柱等较厚预制构件养护最高温度不宜高于 40℃,楼板、墙板等较薄预制构件或冬季生产预制构件,养护最高温度不宜高于 60℃。

(13)拆模起吊

蒸养棚内外温差小于 15℃ 方可进行脱罩作业,如果温差过大,脱罩后应立即对预制构件进行覆盖保护。脱模起吊时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 15MPa,构件的运输强度不应低于构件设计强度的 75%。起吊吊具应根据构件形状、尺寸、重量等参数进行配置,对尺寸较大或形状复杂的预制构件,宜采用有分配梁或分配桁架吊具,吊索水平夹角不宜小于 60 度,且不应小于 45 度。构件起吊前,应检查模具及工装是否拆卸完全,如未拆卸完全,不允许起吊,检查吊环、吊具及钢丝绳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有问题不允许使用并及时上报。检查完毕后,将吊具与吊环连接固定,等待吊车起吊。指挥人员与吊车工配合好,保证构件平稳起吊,不允许磕碰,起吊后先将预制构件提升到 300mm 左右高度后,停稳构件,对起吊工具进行检查,再次确保没问题后进行构件转运工作。

(14)粗糙面冲洗

目前对于粗糙面的冲洗方式主要以高压水枪冲洗为主。

(15)成品构件堆放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预埋吊件应朝上,标识宜朝向堆垛间的通道,构件支垫应坚实,垫块在构件下的位置宜与脱模、吊装时的起吊位置一致,重叠堆放构件时,每层构件间的垫块应上下对齐,堆垛层数应根据构件、垫块的承载力确定,并应根据需要采取防止堆垛倾覆的措施。

(16)出厂资料信息

预制混凝土构件检验合格出厂前,应在构件表面粘贴产品合格证,合格证应包括:合格证编号、构件编号、构件类型、重量信息、材料信息、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出厂日期、检验员签名或盖章(构件厂、监理单位)。

2 结论与展望

装配式建筑是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城镇化建设推进,传统建筑模式难以适应国家现代化建筑行业转型发展需求。“十三五”规划指出,力争在 10 年左右,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对于企业来说,各地政府也积极通过税费优惠、用地支持、财政补贴、容积率奖励等多种方法给予产业发展装配式充分激励,各种装配式构件的生产工艺也将是装配式生产企业施工过程的重中之重。各企业共同响应国家“绿色建筑”的号召,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低能耗、高能效的生产方式全面建设绿色建筑体系,改善施工现场的建设环境,守护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中国。

参考文献

[1] DB 21/T 2568—201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制作、施工与验收规程[S].

[2] 宋军.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建设科技,2017(7): 54.

[3] JGJ 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1.研究探索:缓凝剂对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2.研究探索:钼尾矿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3.研究探索:机械粉磨及水热养护对掺合料活性影响研究

4.研究探索:高氧化铁硅渣对高强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影响

5. 研究探索:乙二醇苯醚提升粉煤灰混凝土性能稳定性的研究

6.交流借鉴:一例商品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原因分析及预防办法

7.工程档案:浅谈CFG桩基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8.工程档案:机场专用水泥研究与应用

9.研究探索:高吸附性石粉与蒙脱土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0.研究探索:骨料对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研究

11.工程档案:西安荣民金融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2. 特别策划:预拌混凝土废水废浆利用研究进展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