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长柏顾廷烨考会试,贡院里的规矩有多严,你都想象不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顾廷烨科考为什么落榜 《知否》:长柏顾廷烨考会试,贡院里的规矩有多严,你都想象不到

《知否》:长柏顾廷烨考会试,贡院里的规矩有多严,你都想象不到

2023-09-16 02: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少年常乐游

科考做官从古至今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今天我们就跟随《知否》里的几个重要的科考人物:顾廷烨、齐衡、盛长柏和盛长枫一起去了解一下古代科考做官的相关事宜吧。

考试

在《知否》中,盛家两个儿子长柏长枫在自家书塾读书;齐国公家的独生子齐衡因为德高望重的庄学究来了盛家蹭课;顾廷烨年少时在白鹿洞书院读书,一开始玩心重,后来收了心,一路考了上来,在乡试中了举,然后来了盛家书塾接着读书。

长枫向长柏询问顾廷烨是否要来上庄学究的课

古代的科举考试经过完善大体可以分为五步。

第一步:预备性考试。读书人在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之前,首先要接受由本县知县主持的考试,俗称县试。县试通过后,再接受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府试及格的称作“童生”。取得童生身份后,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

第二步:院试。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通过院试的可称为秀才。

第三步:乡试。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第四步:会试。会试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因考试在春天,又称春试或“春闱”。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第五步:殿试。四月份举行,名义上是由皇帝亲自主持。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贡生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三年是一个周期,就像我们现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样,必须通过考试升学。多数考试都是三年一次,有大喜事发生时会开恩科,不遵循三年的条例。 恩科是指科举制度中于正科外皇帝特恩开科取士。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乡、 会试,是为正科。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

在第十一集中,详细地演绎了他们考试的场景。

因为这几人都是会试,所以考场设在贡院,春季考试。

大娘子在给盛长柏准备衣物时,就吩咐下人要把被褥、衣物都备得厚实些,明兰也连夜缝制了三套护膝,一副送给长柏,一副送给长枫,另外一副,偷偷塞给了小公爷。

大娘子吩咐下人备好被褥

明兰给长柏送护膝

古代科考无论是条件还是题量都远远大于现代高考。科考的题量相当大,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答一张卷子就能获取功名。因为考题量大,所以不论是乡试还是会试,考生们都要在考场里呆上好几天,才能把所有内容答完。“秋闱”(乡试)和“春闱”(会试)都是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

大娘子感叹长柏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她那么长时间,“可是要受苦了”,这个受苦不仅指没有人照顾他,更是因为考试的环境。

现存的会试场所保存的最完整的在南京夫子庙,每个人的考试场所十分小,叫单间。在古代这种单间叫 号,长五尺(约1.6米),宽四尺(约1.3米),高八尺(约2.6米)。

在进去前先搜身,每人发三根蜡烛,进去后房门马上封锁,考生们会住在号舍里,考试食宿都在里面进行。

号舍左右两壁砖墙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

白天考试,上层木板代替桌案,下层木板为坐凳,供考生坐着答题,夜晚取出上层木板并入下层,用来当睡觉的床。但号舍长度较短,有的只有一米多一点,人睡下去连腿都无法伸直。而且号舍没有门,考生需自备油布作门帘以防风雨。

在考试的九天七夜里,考生答题和食宿全在号舍里。在每排号舍的尽头有一间粪号,谁去上厕所不能说话,只能用牌子来表示,牌子正反两面都有字,一面写着"入静",另一面写着"出恭",现在还有不少老年人以"出恭"指上厕所,就是由科举而来。

如果是秋闱,遇上非常炎热的天气,考生们往往会非常难受。因为吃住全在狭小的号舍里,考试时间又较长,天气闷热,饭菜很快就会变质,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带干粮充饥。但还是经常会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导致意外死亡,还有的则是被藏在号舍屋檐等处的毒蛇咬死。

古代的号舍(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号舍充分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考生不论高低贵贱,不论家庭经济状况都得面对同样的科考环境。

科考不仅是考核成绩,也是考核考生的人品。考生面前有一些考篮,是考生进考场时带进来的,里面装了一些干粮和考试用具如笔、墨、纸、砚等,但考生带的干粮必须切开,以防考生作弊。

对于舞弊,古代也有非常严苛的规定要求。就拿知否的背景宋朝来说,科举实行糊名和誉录制度,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誊录,就是将所有考生的卷子命人另抄写一遍,这样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无法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

在考试期间,贡院门口也会像高考一样拉起警戒线。

榜下择婿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着重介绍了庄学究有多厉害,形象点的比喻大概就是盛家请来了私教肖秀荣,在家开了考研政治补课班,齐国公家的儿子,顾候家的儿子都来盛家蹭课……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考前押题的性质。

会试结束后,盛家一家前去接儿子回家,盛紘就曾拉着长柏问庄学究有没有押中题。

盛紘问长柏

好不容易熬到了放榜,榜前已经围了一圈的人,这里面不仅有想要急切知道考试结果的考生和家长,还有很多想要榜下择婿的人。

自古以来,人人传颂“书中自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诗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大体意思就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就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赵匡胤以陈桥兵变,得开大宋皇朝,这却使他心身警惕,于是制定了一个重要的国策,贬抑武人参政,建立一个士大夫政治制度,全国地方长官一律任用文臣,因此文臣的地位大大提升。

当时的达官显贵,富室豪商在选择女婿时一不问家世,二不问人品,三不问婚否,只要是考中了进士就是他们选择的对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考中进士的人十分抢手。有时,有的大家族由于晚了而未能招得进士为婿,后悔不已。

后来每逢到科举考试揭晓的那天,官僚地主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到“金明池上路”,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

由于宋朝对读书人的优待,使读书人都把考中科举作为自己的目标。读书人讲究“先立业,后成家”。也是因为只有考中了进士,便什么都有了。这就造成了许多男子“壮年未娶”的现象。

在《知否》中,盛家私塾的四个儿郎参加会考冲击进士,只有盛家嫡子盛长柏榜上有名。前脚刚念完名次,后脚就有等在榜下的商贾人家前来“抢人”。

如果作为寒窗苦读的学子,或许还有可能被商贾人家拐跑,但盛家毕竟为官,自然是不愿盛长柏仅仅娶个商贾人家的女儿做妻子的。

宋朝的士大夫官僚,本身就是科举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对官僚阶层的好处有深切的亲身体会,所以,嫁女儿的时候,自然会把目标对准及第进士。首先,他们的女儿可以因此过上富贵的日子,天下父母皆有这样的心愿。其次,进士将来做官、升迁,和岳父一家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好处自不待言。

盛家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未取得进士以前迟迟没有给盛长柏张罗婚事。盛家老太太深谋远虑,当初让盛紘迎娶王若弗时也是遵照这个思路。

包括盛紘后来给墨兰张罗婚事,也是在进京赶考的举子中选了一个叫文炎敬的,盛紘对他的评价是“品貌可堪,文章也写的好”的“清白门第”的孩子,虽然不算富贵,但也不愁吃穿,“此子颇有才华,文金榜题名那是早晚的事,将来肯定会有一个好的仕途”。只是墨兰看不上他,和梁家六郎搞到了一起,才被如兰捡漏截了胡。

其实在古代,世家大族是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其中的细枝末节,各种利益交杂不清。就像长枫没中榜,林小娘和墨兰数落他没考中,林小娘说他今后若是每个一官半职,今后可能还得妹夫提携。从这点就能看出,大家族中,无是娶妻还是嫁女,这两家联姻后就是个利益共同体,每一步都需深思熟虑。

中榜原因

再说回盛长柏,他一方面有家中为官的背景,一方面又有进士身份加持,相亲自然是个金履历,外加他为人正派,名声也好,这才能娶到江宁海家的嫡出二小姐海氏。海氏的祖父是两代帝师,她的父亲是从三品的布政使司参政,按照盛纮的计划他退休的时候也最多才能达到这个级别,所以盛家绝对是高攀了的。

进士履历的含金量绝对是够的,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高官会将女儿下嫁给进士了,这就相当于买了一只潜力股,几乎是只赚不赔的买卖。

小公爷按理来说家世够了,从小到大,吃的用的都是上乘,文房笔墨绝对不缺,上的也是名师庄学究的课,就连考场都不用赶,家里就住在汴京,不必舟车劳顿,结果却因文采虽好,但辞藻华丽,略失了钢骨而落了榜,可见考试严苛。

如果换了寒门子弟,这科考之路更是难上加难,若是能成了秀才,在街坊邻里间都能颇有名望。很多人多年参加县试、府试方才成为童生,或者有的童生多次参加科举的院试都没能通过,甚至有很多白发老人七老八十了才成了童生,取得了科举考试的资格,有些人甚至倾家荡产把一辈子的时间都奉献给了科举考试。

齐公爷知道齐衡落榜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一次就中的,是凤毛菱角,这次不中,下次再考就是了”,这话虽是在安慰齐衡,但绝对是有据可依的。

包括齐衡去找明兰道喜,如兰安慰齐衡,“元若哥哥不必伤心,也有好些人家考到七老八十还在考呢,没有几个人一次就高中的。”虽初看时觉得她口无遮拦说的话极其扎心,但人家说的绝对在理,换做是我们生在那个年代,估计也得这样安慰。

也因此可见这一次就中了榜的盛长柏实力真的不容小觑。至于顾廷烨,其实原本是上了三甲的。看剧时很多人以为他是中了状元、榜眼、探花,其实是对“三甲”的一种误解。

实际上,中国封建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年间便已经开始,但是直到宋朝太平兴国八年才开始分类"三甲"。即殿试第一等的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等的称"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的称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一甲、二甲、三甲各取若干名。

到了元、明、清,科举考试"殿试"的中榜者,一甲仅限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若干。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一甲的第二名叫榜眼,一甲的第三名叫探花;而"三甲",实际上是殿试的末等。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三甲",并不是指状元、榜眼、探花,而是殿试中榜进士当中第三等的。宋朝太平兴国八年才开始分类“三甲”。即殿试第一等的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等的称“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的称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一甲、二甲、三甲各取若干名。(源自百度百科)

顾廷烨应该是中了进士,盛长柏常常在字里行间赞叹顾廷烨的文章,所以顾廷烨的名次应该是低不了的。

只是他因为小时候曾为杨不端鸣过不平,这事传到了皇帝耳朵里,最终废了他的考试成绩,还让他到了五十岁才能再科考。

其实在他们入考场后给到的几个镜头就能预见这个结果。

盛长柏给到的镜头是在号舍中沉思,他为人最为稳重,不骄不躁,胸有成竹,心思最踏实,目标也专一。

盛长柏

盛长枫直接倒头就睡,最吊儿郎当,能年纪轻轻就和哥哥一起考会试心中自然是自傲的,并且常常因为庄学究夸他而沾沾自喜,自傲但资本不足,内心浮躁,落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盛长枫

顾廷烨是能力者,之前贪玩没好好学习,但收心以后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一路考到会试,聪明自然是不用说的,而且在这场考试之前,他曾向嬷嬷倾诉想要中榜后离开侯府独立门户,给曼娘(顾廷烨养的外室)和孩子一个家,他需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所以眼神坚定。

顾廷烨

小公爷齐衡从小锦衣玉食,不懂人间艰苦,心思单纯,就是个恋爱脑,手里拿着护膝,心里还想着明兰,心思没有全放在考试上,又怎么会考好呢。

齐衡

总结

1.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科举之路还是高考,虽然其中会有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但没有什么是绝对公平的,在古代跨越阶级无疑是更难的,所以即便没有那么公平,无数的学子还是选择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现在无论是学习条件还是考试相比从前其实已经公平很多了,没有什么能够做到绝对平等的,只有装在脑子里的知识可以。

2.古代人会从整个家族出发,为了家族荣耀,为了子女前程费尽心思。科举之路遥遥无期,有多少父母是不愿子女、不愿下一代一直陷入这个漩涡的,为此,他们愿意榜下求婿,哪怕沦为笑柄也要绞尽脑汁将子女送入达官显贵的大门。因为他们哪怕再不济,考不中,今后也能世代封荫。

就像顾廷烨,在得知自己落榜时,失落地坐在地上,终于明白外祖父的苦心。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欢迎关注我@少年常乐游,从影视入手,讲些有趣的文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