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佛山市市辖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顺德是哪里管的城市 顺德区(佛山市市辖区)

顺德区(佛山市市辖区)

2024-02-03 06: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顺德境内绝大部分的陆地,在远古时期基本上被海水覆盖。距今约25件00年到5000年,息社过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杏坛、勒流、龙江逐渐成为陆地。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今粤北和粤中一带的“南越”人来到了顺德,他们是顺德的第一批居民。

春秋战国时期据考古发现,距今2000多年前,越族先民已在顺德境内居住活动。

唐代

圩市出现(龙山大冈圩)。黄巢起义军南下广州,曾屯兵今容桂、黄连、北水、马齐等地,“军中为市,以角声相号召。”

宋代

大规模围垦筑堤,塞堑为塘,叠土成基,兴起基塘农业。文教渐兴,喜涌(今伦教熹涌)人张镇孙中状元。至清末废科举为止,全县共出过文武四状元,3l8名文进士,1名武进士;诗社、文社、画会绵延不绝,涌现了一批驰誉南北的文化艺术名人和大量有影响的艺文著述及书画佳作。

明代

专业性商品农业出现。中叶以前,荔枝、龙眼“流俎天下”。中叶以后,蚕桑业崛起。正统十四年(1449),冲鹤堡农民黄萧养率众起义,建立大东国。次年失败。景泰三年(1452年),朝廷划出南海县东涌、马宁、鼎安、西淋四都三十七堡及新会县白藤堡,设顺德县。

清代

顺治四年(1647年),县人陈邦彦举兵抗清,史称“岭南后三忠”之一。同治十三年(1874年),首家机器缫丝厂开办。此后,随着机器缫丝工业勃兴,全县掀起“彝田筑塘,废稻树桑”高潮。

民国时期

20年代,顺德蚕丝业进入鼎盛期,顺德被誉为“南国丝都”和“广东银行”。30年代以后,受世界经济大萧条和日军侵华接连冲击,盛极一时的顺德经济终告崩溃。20年代,中共顺德党组织建立,工农运动蓬勃开展。1938年,日军入侵顺德,顺德人民奋起抵抗。迄至1945年,全境饱受蹂躏,战前常住人口85万,战后仅剩37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28日,顺德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顺德,10月30日,容(奇)艮(大良)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1950年3月20日,顺德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珠江行署。

1955年,顺德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隶属粤中行署。 

1958年,顺德和番禺两县合并,改名番顺县,隶属佛山专区。1959年6月,顺德、番禺两县建制恢复,顺德仍隶属佛山专区。 

1968年,顺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隶属佛山专区。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县委、县政府及时把握机遇,带领全县人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顺德成为驰名国中外的“家电之都”、“家具王国”,全国十大乡镇企业顺德有其五。在短短十多年间,完成了从农业县到工业市的跨越。

1980年,恢复顺德县人民政府,隶属佛山地区。 

1983年6月,撤销佛山地区后,隶属佛山市。 

1992年2月,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确定顺德为综合改革试验县(市),随后几年,成功开展行政体制、企业产权制度、农村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综合配套改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制体制框架,奠定了顺德今后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1992年3月26日,国务院批准顺德撤县设市,顺德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1999年7月27日,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确定顺德市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市,赋予顺德地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经济社会事务方面直接对省负责,更高、更大的管理权限再一次为顺德腾飞增添了助燃剂。 

1999年7月27日,维持顺德市目前县级建制不变的前提下,除党委、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等系统和国家垂直管理部门仍维持现行管理权限由佛山市代管外,其他所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务,赋予顺德市行使地级市的管理权限,并直接对省负责。 

2002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准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撤销顺德市,设立佛山市顺德区。 2003年1月8日,并入佛山市,成为佛山的市辖区。 

2006年,顺德GDP突破1000亿元,成为我国GDP率先实现1000亿元的县域经济体,其基础“顺德制造”成为中国产业集群、民营经济、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的典范和代表。 

2009年8月17日 ,除党委、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系统及需要全市统一协调管理的事务外,其他所有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务,赋予顺德区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 

2010年4月,由珠海市横琴新区管委会收回佛山市顺德区在横琴岛中心沟顺德围垦区内的全部国有土地使用权。

2011年2月11日下午佛山市顺德区为广东省首个省直管县试点,由此拉开广东“省直管县”改革序幕

折叠 龙舟竞渡

顺德的龙舟竞渡自古有名。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舟语》载:“顺德龙江,岁五六月斗龙船。斗之日,以江身之不大不小、其水直而不湾环者为龙船场。……斗得全胜还埠,则广召亲朋宴饮,其埠必年丰人乐、贸易以饶云。”实则全县各乡堡都兴行划龙船,现今市博物馆尚存康熙年间杏坛北水村“压尽群龙”石匾。龙舟分“游龙”和“赛龙”两种:“游龙”体积大,装饰美观,称“龙船”,重在游弋展示服饰旗鼓助兴;“赛龙”体积小,称“龙艇”,从三桡至十五桡不等,重在竞划速。

折叠 “龙舟”说唱

“龙舟”说唱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起源于清代,20世纪50年代前流行于县境及广州方言地区,以顺德腔为正宗。艺人多在茶楼,乡渡和分村大榕树下卖唱。手持一具木雕小龙船作道具,胸前持小锣小鼓。边唱边敲,内容多为谐趣故事及平安祝颂语。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龙舟”被应用于社会宣传,艺人所编写的反清、抗日及控诉“三害”(吸毒、赌博、嫖妓)等长篇唱词,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折叠 观音开库

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六日子夜,民间的“观音开库”日,容桂白莲池观音堂、龙江镇锦屏山的紫云阁和龙江镇龙峰山的观音阁前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拜祭庙会。入夜后,两旁摊档吆卖香烛风车等拜祭作品的声音此起彼伏,来自顺德各地和省港澳等地的虔诚香客络绎不绝,如潮水般涌入,把堂前的空地塞得水泄不通,人群手中的风车香烛高高举起,划过道道金色的弧线,观音堂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天光墟。

折叠 锣鼓柜

锣鼓柜,其实是用花缕木做成的亭轿式可抬动的木柜,上面雕刻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里面装有用作吹、拉、弹、奏、击的各类乐器,以“柜”为单位组成一个演奏班底。锣鼓柜的演奏盛行于清朝康熙年间,以杏坛、均安两地最为有名。

折叠 烧大炮

山上山下沐浴着节日的欢歌,人群中弥漫着幸福的滋味,把快乐和祝愿寄予在喜炮声声中,彩雨飘飘,欢歌悠悠,传统的魅力在古老的民俗中喧腾。 在顺德龙江,每年的正月和二月观音庙会--这个当地称之为“烧大炮”的花炮会习俗,依旧在热闹的人潮中年复一年地上演着。

折叠 唱粤曲

顺德的乡间曲艺社(俗称“私伙局”)名闻遐迩,其中尤以均安、容桂、大良为盛。据闻几年前中国曲协的专家来顺德考评“中国曲艺之乡”时,更引用了“万家灯火万家弦”来形容顺德的私伙局之盛况。入夜,华灯初上,三三两两的“伙记”们便来到了村口的祠堂,虽说是祠堂,但颇有点现代气息,橱窗内的锦旗奖杯见证了曾经的荣誉。弹琴的,拉二胡的,吹笛的,敲铜锣的,各就各位,没有半点含糊。悠扬的乐韵伴着清脆圆润的唱腔,透过夜空,飘进了万家灯火。

折叠 鱼灯

顺德有“元宵春灯”的习俗,在大良元宵节还举办鱼灯赛会。“大良鱼灯”是富于水乡特色的扎作工艺,以竹扎成鱼形骨架,蒙上明纱,绘染鳞鳍,点燃蜡烛,栩栩如生。

折叠 武术文化

顺德民间武术历史悠久,明清两代出过武状元和武探花.民国初年,顺德更有武馆数十家,各流派均享有成名.祖籍顺德的国际武术巨星李小龙更将顺德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折叠 舞狮舞龙

舞龙、舞狮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老百姓们喜欢一种民间体育活动,在各种喜庆节日庆典中都可见到,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种中国传统的舞蹈之一了。 舞龙,又称“耍龙灯灯”、“龙灯舞”。 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逢年过节常见的一种文娱活动。

折叠 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是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桑基鱼塘是池中养鱼、池埂种桑的一种综合养鱼方式。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过去蚕桑旺盛时,顺德容奇镇每日有“丝船”运生丝出广州,回程运回白银。故有“一船生丝出,一船白银归”说法。1905—1906年广东生丝输出约值4000多万元,顺德一县占3/4。当时广州、佛山、顺德等地设有汇兑钱庄六十六间,顺德一县占有四十四间,占总数65%,可知当时顺德人的富裕。

折叠 自梳女

自梳女产生于清朝后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独有的特殊群体。据《顺德县志》记载:当时,顺德蚕丝业发达,许多女工收入可观,经济独立。她们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后,在婆家受气,地位低微,因此不甘受此束缚,情愿终身不嫁,于是产生了自梳女。珠江三角洲其它地区的自梳女情况与顺德相仿。1950年落成的冰玉堂原本是顺德均安镇沙头村自梳女的住所,被称为珠三角地区自梳女历史的重要见证,记录着自梳女这一独特群体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