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破釜沉舟,但你知道“釜”长啥样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 知道破釜沉舟,但你知道“釜”长啥样吗?

知道破釜沉舟,但你知道“釜”长啥样吗?

2024-07-09 15: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寻巴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系列展·贰”向观众展示了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巴人往事及特色文化,探源中华文明的多元之迹。

中国航海博物馆推出 “寻巴记——故事里的文物”系列推文,从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出发,讲述不一样的文物大事。

秦末,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朝名将章邯、王离率领的四十万秦军在巨鹿(今邢台平乡县地区)展开决斗。为鼓舞士气,项羽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携带三天粮草,以迅雷不及之势渡河,军临巨鹿。鏖战过后,项羽大败章邯,活捉王离,成功解救了被围困的巨鹿。经此一战,秦朝主力丧失殆尽,最终垂垂败矣......

▲破釜沉舟(图片来自网络)

《史记·项羽本纪》对这段惊心动魄历史的记载: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司马迁笔下 项羽破的不是釜,而是釜甑!

釜甑是什么器物?用来做什么的?还得来“寻巴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系列展·贰”中寻找答案。

寻“破釜沉舟”之谜

展览“峡江探源”部分陈列着这样一件器物,乍一看仿佛是人为摞置,但实际使用中即是如此摆放,它就是釜甑。这套组合除了制作规整外,其巧妙之处在于闲置时,釜可以倒扣在甑上节省空间、保持器身密闭,更加便于保存和携带。

展开全文

▲“寻巴记”在展铜釜甑

在巴人上层社会中,俎、豆、壶是基本礼器,釜、釜甑、鍪则是重要炊器。

▲“寻巴记”在展俎豆夹组合

▲“寻巴记”在展凤鸟纹错银铜壶

《孟子》云:“许子以釜甑爨”,朱熹集注:“釜,所以煮;甑,所以炊。”釜甑通常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叫作甑,用来放置食物,底部有小孔用以透过蒸汽;下半部分叫作釜,通常用来盛水。个别甑和釜之间还装有带孔铜片,称为箅。

使用时,在釜中加入水烧热,水蒸气通过小孔进入甑中,从而蒸热甑内的食物。平民百姓多使用陶釜甑,而贵族大户则多使用铜釜甑。当然也有“另类”,如陶甑铁釜,它的出现说明随着冶铁生产的扩大,铁和钢不仅大量用于制造农具和兵器,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制造生活用具。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陶甑铁釜

《史记》中记载的“破釜甑”表明,釜甑在当时军队中已广泛应用。此外,古籍中还有“黄帝作釜甑”的记述,人们将饮食器具的发明归于黄帝,他也被我国古代先民认为是发明蒸煮主食的食官。

“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考古出土资料显示,铜釜甑流行于西汉中晚期,之后逐步成为各族人民共同使用的炊器。至东汉时期该器具较少见,东汉以后偶有发现,最终被铁器取代。在“寻巴记”最后部分,还陈列着一件汉代的铜釜甑,彰显着属于这类器物最后的辉煌。

▲“寻巴记”在展汉代铜釜甑

今天要想体验釜甑做出来的美食,不妨到云南尝一尝汽锅鸡,应该会有古今穿越的美妙感受。

▲九五至尊汽锅 云南民族博物馆藏

END

来源 | 中国航海博物馆 陈列展示部

原稿 | 陈晨

编辑 | 唐一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