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韶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韶关的工业产品都有哪些 印象韶关

印象韶关

2024-07-12 21: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韶关

是一座实打实的“宝藏”城市

矿产资源种类繁多

多种矿产资源禀赋居全省前列

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锌都”之称

截至2020年底

全市发现矿产种类共计88种

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56种

查明资源储量矿产地351处

其中能源矿产63处

金属矿产103处,非金属矿产180处

水气矿产5处

图片

  韶关有着悠久的冶炼历史,南方矿冶业在宋代得到长足发展,其中韶州(韶关)在宋仁宗时跃居为全国采矿业最发达的地区,冶铜业无论是生产规模和技术,均在全国首屈一指。

  宋代铜场以曲江岑水场(今曲江大宝山一带)最著名,位居宋代水法炼铜“三大场之首”。该场始建于宋庆历七年(1047年),主要生产黄铜和胆铜。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年),岑水场年产铜达百万斤,成为全国三大铜场之一;至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岑水铜厂加上中子铜厂,总产量为1280万斤,独占全国总课额的88%。岑水场采用“淋铜法”湿法炼铜工艺技术大规模生产胆铜,比西欧同类工艺技术约早六百年。

资料来源:王菱菱,《宋代矿冶业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42、50—51页。

  宋皇祐元年(1049年),韶州置监铸钱,后赐名“永通监”。永通监因管理较为得法,铸钱量在北宋中后期一直稳居全国第一,成为北宋国家投资规模最大、铸钱能力最强、铸钱最多的钱监。韶州由此一跃成为全国铜都和钱币铸造基地。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因铜矿冶炼业兴旺发达,韶关人口大增,手工业、农业经济飞速发展。

图片 

图片

  清末新政时期至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得以振兴发展,韶关地区的工矿企业迎来新式工业的勃兴。

  首先是煤炭工业的兴起,其中韶关开办最早、规模较大的煤矿公司是1914年乳源狗牙洞的地利公司,还有同年在乐昌创办的裕成公司。之后电力工业、机器加工业、稀有金属开采得到发展。其中开采锑矿的德利公司的产品专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的军火工业。

 图片

民国三年(1914年)韶关成立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煤炭公司——地利公司(来源:《韶关工人运动和工会历史陈列室图文集》)

图片

民国七年(1918年)韶关成立了煤炭开采富国公司(曲仁矿务局前身)(来源:《韶关工人运动和工会历史陈列室图文集》)

  1934年,陈济棠在韶关筹建韶关飞机制造厂。为掩人耳目,定名为韶关飞机修理厂,厂址选在韶关城区南门外(今中山公园)。1935年8月初步落成,全厂职工500多人,是当时国内同类工厂中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技术力量也较雄厚的工厂。

  除了修理和装配飞机外,该厂还自行设计生产机型。1936年5月20日制成第一架“复兴”式飞机并试飞成功,这是中国生产的第一架成制式的飞机,性能较好,时速可达288公里。1936年8月,改名为韶关飞机制造厂,全民族抗战时内迁至昆明,韶关厂房此后因遭轰炸而告终。

图片

韶关公园(现在的中山公园)是曾经的飞机制造厂(来源:韶关市城建档案馆)  

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尽管韶关工业发展历程不平坦,但韶关人民坚持用自己双手建设家乡,同时也为国家积极贡献。

图片

韶关钢铁厂第3座炉容为305M³的高炉落成,并于1992年1月10日炼出第一炉铁水(来源:《韶关日报》)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官僚资本工业被没收并转变为国营工业,逐步建立起了新的管理制度。“一五”时期,开始了有计划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先后建成南岭煤矿、瑶岭钨矿、石人嶂钨矿等最早一批中央、省属企业。

  1958年后,国家将韶关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积极筹划建立钢铁、机械、煤炭等八大大型工业,新建了以大宝山矿、凡口铅锌矿、韶关钢铁厂、韶关冶炼厂、韶关(乌石)发电厂等“八大厂矿”为代表的一大批工业企业。

图片

凡口矿原选矿厂外景(来源:《韶关日报》)

  图片

凡口矿井下凿岩台车(来源:《韶关日报》)

  1966年后,韶关作为广东的“小三线”,在仁化等县建起广东利民制药厂等一批企业,内迁的水轮机厂、齿轮厂、油泵油嘴厂、柴油机厂、棉纺厂和新华印刷厂等亦在韶关落户。

  1978年,全市工业企业达1781个(其中中央、省属企业73个),工业总产值达14.9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66.2%,产品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能成批地生产水轮发电机组、电子计算机、机制纸等。这批企业,多年来基本上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为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建设物资、资金、经验和出口货源。

图片

韶关钢铁厂(来源:《韶关日报》)

图片

韶钢原有的四轧厂老式七连轧生产线(来源: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韶关市轴承厂(来源:《韶关日报》)

  “小三线”建设,为粤北工业提供了发展机遇,荟萃和培养了一批人才。数十载的积累,让韶关在金属铸锻件、冶金、液压油缸、矿山机械、齿轮等领域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优势。

  韶关创造了多个全国、全省第一:

  研制并生产出了广东省第一台电风扇、第一台电冰箱、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计算机;

  试制成功的“高分辨率大间隙光栅测量系统”和“微处理机光栅坐标测控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居国际先进行列;

  全国第一台800千瓦全封闭绕线式电动机和全国第一座“80”型快速高效热水锅炉也出自粤北;

  1958年,我国第一间土法炼铀厂,在韶关建成投产,生产出了71.3吨重铀酸铵(占当时全国“简法炼铀”总量的67%),为国家提供了初期的紧缺的核燃料,进而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和升空赢得了时间。

图片

利民制药厂生产的川芎嗪片、脑益嗪片、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分别获1986年、1989、1991年省优产品称号(来源:《韶关市志》)

图片

韶关啤酒厂生产的12度活力啤酒1989年被评为国家A级产品,1992年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来源:《韶关市志》)

图片

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下庄希望铀矿陈列馆(来源:韶关市地方志办)

图片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功臣、全国劳模  王明健(来源:韶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图片

  纵观韶关的制造业发展史,这座“中国锌都”“有色金属之乡”,“小三线建设”时期的华南重工业基地,培育了200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创造了广东乃至中国工业史上诸多“第一”。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后,韶关受产业布局变化等因素影响,众多工矿企业闲置了大量厂房和土地,于2011年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图片

韶钢厂区外景(来源: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面对“生态门槛高、用地约束紧”的转型发展难题和挑战,韶关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二次创业”。

  韶关通过大力调整改造老工业基地,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牵引带动传统产业从粗放、低技术水平、高消耗转向集约、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在全省率先推出“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试点,实现了从华南重工业基地到北部生态发展区中坚力量,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六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的华丽蝶变。

图片

韶钢废弃的制氧厂红砖厂房内建成了“钢铁智慧中心”(来源: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021年韶关市工业增加值469.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下降态势得到扭转,实现逆增,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2020年增长27.9%。

  东阳光集团成为韶关市首家产值破百亿的制造业民营企业,全市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

  省级产业园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先后入选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五年居粤东粤西粤北首位。

  2022年2月,国家四部委批复同意广东省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并明确在韶关建设数据中心集群。

  未来,韶关大步向前。

图片

乳源东阳光公司(摄影:冯兆宇)

图片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总体布局图(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

图片

  这些辉煌与荣光的背后,离不开千千万万专注手艺、敢于创新的“韶关工匠”。

  在他们中,有勇攀高峰、锐意创新的科技专家,有爱岗敬业、苦研技艺的技术能手,有潜心探索、业绩斐然的学术专家,有秉持匠心、推陈出新的制茶能手,有改善能耗、助力环保的研发人员等。

  他们与国家战略同向同行、与地方经济共生共长、与行业企业共融共生,为韶关高质量发展写下峰回路转、荆棘突围的壮丽篇章。

  图片

(来源:《韶关工人运动和工会历史陈列室图文集》)

  2016年,“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进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工匠精神赋予了新时代的深刻内涵。立足新征程,在千帆竞发的赛道上,韶关人民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以提振担当的劲头、激昂慷慨的志气,围绕产业发展格局,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管理创新。通过坚持一手抓厚植传统产业优势,推动钢铁、有色金属等延伸产业链、焕发新活力,一手抓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生物医药、机械装备、大健康等“新赛道”上布局打造产业集群,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不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重塑产业辉煌,努力推动韶关从改革开放的“边沿”变成扩大内需的“前沿”,从生产原材料的“供应地”变成产业综合开发利用的“主战场”。

图片

韶关市第三届“韶关工匠”颁奖仪式现场(摄影:张伟)

  2017年以来,韶关市开始“韶关工匠”评选。

  首届“韶关工匠”:薛自力、陈锦洪、石生旺、林兴韶、钟国建、许卫军、张福华、温惠萍、陈桂春。

  第二届“韶关工匠”:陈科、刘武生、李玉明、彭滔、李福运、侯金彦、吴世瑞、姚景扬、吕兴军、滕世国。

  第三届“韶关工匠”:杨涛、赖远能、江旭、罗本诗、陈刚、林卫东、杨川林、程伦安、罗向军、何贤德。

制作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韶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