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比较艺术学“类型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音乐剧主要是学什么 如何进行比较艺术学“类型研究”

如何进行比较艺术学“类型研究”

2024-07-02 21: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音乐剧《演出船》

20世纪60年代,“甲壳虫”和摇滚乐由英国冲向世界,各国音乐剧作曲家对这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由抵制逐渐转向吸收。在此之后,“音乐剧”的创作热潮转向伦敦,其中一个关键的人物就是著名英国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正是在韦伯等一批音乐家共同努力下,英国创造了与美国风格大不相同的英国风格音乐剧,创作出一批英国音乐剧经典剧目,引起全世界的瞩目。从此,世界音乐剧的创作中心也由美国的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共同组成。在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正是韦伯的音乐剧开创了现代音乐剧的时代。韦伯首先在配器上打破了管弦乐队传统的严格限制,将电声乐器引入音乐剧,从而加强了它的时代感和表现力。加之由于现代音响广播设备的更新和普及,许多音乐剧中脍炙人口的歌曲通过现代传播媒介手段,很快就风靡世界,成为全球流行歌曲。韦伯自己的作品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如音乐剧《艾维塔》中的 《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音乐剧《猫》中的《回忆》在音乐会及平时街头广播中都经常可以听见。韦伯本人创作的许多音乐剧作品,现在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上演的保留剧目,尤其是他的作品《猫》和《歌剧魅影》,成为世界上连续演出场次最多的音乐剧,体现出音乐剧在艺术上的突破和飞跃。总而言之,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音乐剧已经风靡世界各国,尤其是出现了美国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这样令世界瞩目的音乐剧演出圣地。

比较艺术学在研究“音乐剧”为什么一百多年前首先诞生在美国时,不能不注意到19 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历史状况,以及几乎同时诞生在那个时期的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思潮。19世纪下半叶,美国正式进入大工业时代,社会上的中产阶级快速兴起,而中产阶级恰恰是音乐剧主要的消费群体。如果说过去的欧洲歌剧主要受到上层贵族和社会精英的青睐,那么作为大众文化产物的音乐剧,由于强调娱乐和艺术的结合,更多地受到中产阶级的喜爱。特别是在20世纪上半叶来势凶猛的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年青一代的叛逆思潮更是汹涌澎湃。这股浪潮几乎席卷了西方文学艺术的所有领域和各种类型,传统的艺术类型或者产生巨大变化, 如欧洲现代主义“新浪潮”电影思潮的出现; 或者产生出新的类型或者样式,如音乐上的爵士乐、摇滚乐等。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流行音乐在全世界的普及,与之相应的音乐剧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 电声乐器和电子扩音器的广泛使用,也使得音乐剧的发展如虎添翼。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哲学思潮影响下,音乐剧在美、英等国家迅速发展起来。音乐剧完全可以说是综合艺术的产物,它既是歌(音乐)、舞(舞蹈)、剧(戏剧)三者综合的产物,也是当代艺术与科学技术综合的产物,更是大众文化 (流行音乐)与精英文化(传统歌剧)综合的产物。

音乐剧《窈窕淑女》(1956年)剧照

如果我们运用比较艺术学“类型研究” 来对西方音乐剧和中国京剧进行一番比较研究,毫无疑问,可以加深我们对于西方音乐剧和中国京剧的认识和理解。从西方音乐剧和中国京剧的相同之处来看,尽管音乐剧是一种典型的西方文化,但它与中国京剧仍然有着许多相同之处。首先,二者都是综合艺术,都把诗、歌、乐、舞融为一体,完全不同于各自分离的西方传统话剧、歌剧和舞剧。其次,西方音乐剧和中国京剧对于演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者均要求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擅长戏剧表演,而且要能歌善舞,在载歌载舞中完成表演。再次,西方音乐剧和中国京剧都十分重视戏剧性冲突,虽然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在民族文化与社会背景方面有较大差异,但两者在创作题材的选取方面却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中国戏曲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常常从历史故事或者文人创作中来取材,十分注重戏剧情节,同时也很注重作品的现实意义,因而文学性与社会性都比较强。而西方音乐剧的题材内容一方面来自当代生活,深刻反映出西方社会中大量的社会问题,反映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关注年轻人的需求,富有一定的时代感;另一方面,西方音乐剧也常常改编文学名著或者戏剧名著,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成为西方音乐剧取材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音乐剧《歌剧魅影》剧照

综上所述,西方音乐剧和中国京剧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而且西方有人干脆就把京剧称为“中国音乐剧”,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仔细研究,二者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归根结底,二者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形成和出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类型。从比较艺术学“类型研究”来看, 西方音乐剧和中国京剧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 三点。

其一,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如前所述,西方音乐剧是在20世纪初问世,正好伴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文艺一同诞生的。在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早在19世纪末就有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萌芽, 但一般认为,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真正诞生还是在20世纪初的欧洲。这个时期德国的表现主义非常流行,代表作是影片《卡里加里博士》;与此同时,以法国为中心的超现实主义也非常流行,代表作是作家布勒东的《可溶解的鱼》;还有就是以英国为中心的意识流文学,代表作就是到今天大家仍然在阅读的乔 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代表作有意大利著名诗人、作家马里内蒂的未来主义诗集。他们标志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在欧洲的诞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音乐剧在欧美诞生了。

西方音乐剧从诞生以来,一直受到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西方音乐剧之所以敢于公然反对长期以来西方文艺界推崇的话剧、歌剧、舞剧分而治之的局面,转而追求综合性的艺术与多样化的形式,一方面体现了西方音乐剧敢于反抗传统、敢于反抗经典的特点;另一方面反映出现代主义艺术追求纯形式作为艺术生存方式的特色。英国著名美学家、当代西方形式主义艺术的理论代言人克莱夫-贝尔曾经有一句名言:美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对于西方文艺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形式主义一度弥漫了整个西方艺术圈。西方音乐剧十分注重演出形式的不断创新,反映出当代艺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古典艺术的形式特色。西方传统的话剧、歌剧、舞剧在长期的演出历史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或者表演的程式,但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环境下诞生与成长起来的音乐剧,却完全不遵守这些规矩。音乐剧的演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甚至音乐剧自身的种类和样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先后出现了摇滚音乐剧、后台音乐剧、爱情音乐喜剧、时事讽刺音乐剧、概念音乐剧、叙事性音乐剧等多种样式的音乐剧,使得欧美音乐剧文化形成 一次次的变更。当然,音乐剧同传统话剧、歌剧、舞剧的根本区别,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人们对昔日的古典艺术及其所反映的人生理想失去了信念和热情,这才是音乐剧等现代艺术之所以产生的本质原因。在西方现代派哲学存在主义的影响下,西方现代艺术强调个体的真实存在,现代艺术家们热衷于破除经典、打破传统,确认自我的存在,完全依靠自我主观意识来进行艺术创作。所以,在西方音乐剧中,这种追求个性自由的观念是由世界的无中心感,以及象征意义上的模糊感所带来的。正因为如此,西方现代艺术在反传统原则中呈现出一种强烈的虚无感。这种虚无感是在现代主义过分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氛围中产生的,反映出危机社会中人的异化,努力创造出一种虚幻的景象,表现一 些难以实现的梦想,体现出后现代主义所产生的虚无感。

《尤利西斯》

西方现代哲学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是极为深刻和广泛的,它不仅影响和渗透到西方现代艺术的主题、题材、情节、场面等内容范畴之中,而且直接影响和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艺术类型和表现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音乐剧的出现,不能不归结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任何一种艺术形态,都只能生存在特定时代的文化语境中,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文化环境。因此,探究历史上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我们都必须从其社会时代属性出发,了解它的文化特征及特定时代的大众审美趣味。由此可见,音乐剧作为20世纪的艺术产物,确实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音乐剧的生存发展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演变与走向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这种文化思潮在形式上、内容上、艺术理念上都影响了音乐剧的发展。

与此相反,京剧却是在漫长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前所述,中国戏曲历史久远,相比之下较为年轻的京剧是在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大徽班陆续进京以后才诞生的,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京剧研究学者徐城北先生认为:“京剧的’道’是什么?著名学者徐复观指出:’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由孔子和庄子所显出的两个典型。‘就京剧精神言,我以为就它同时体现着孔子和庄子的不同侧面。京剧剧目内容凝练庄重,大多符合孔子学说;然而在形式上却伸张和飘忽开来, 很有庄子的情调和趣味。京剧有不少正面宣扬高台教化的地方,老戏中直接这样'贴标 签’的言词很多;但真正能打动观众的,则是竭尽嬉笑怒骂之能事,显现唱念做打之功夫,让观者在'玩耍’当中悄悄受到灵魂上 的启迪。”正如徐城北先生所言,京剧主要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来自儒家孔子和道家庄子两家的共同影响,儒家对于京剧的影 响主要是在内容上,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甚至有时不惜采用“贴标签“的方法,以此来达到一种教化的目的。道家对于京剧的影响主要是在形式上,“很有庄子的情调和趣味”,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实际上这才是京剧真正吸引广大观众的地方。除此之外,我们还想补充一条,京剧其实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特别是佛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轮回的思想对于京剧的影响很大,许多京剧剧目都在有意无意中体现出这种善恶价值观。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共同影响下, 京剧体现出鲜明的传统社会特征和强烈的传统文化意识。

音乐剧《艾维塔》剧照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如果说西方音乐剧是在西方现代文化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环境下产生,那么京剧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释道三家影响下发展的。如果说音乐剧体现出现当代西方观众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那么京剧更多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其二,商业性与教化说。

音乐剧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高度发达和美国社会高度都市化的产物。20世纪初以来,随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与变化,西方国家的社会生活方式出现了重大变化。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是文学艺术变化发 展最重要的条件。尤其是资本主义现代社会以工业和商业为基础,其文化必然具有商业化、娱乐化、大众化、通俗化的时代特性, 正好符合了现代社会大众文化多元化的需求。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都市文化,包括流行文化、移民文化及不同种族的文化,仅仅从美国社会来看,实际上美国文化本身就是由美国本土文化、欧洲移民文化及由黑人奴隶当年带过来的非洲传统文化三个方面共同构成的。事实上,美国音乐剧的文化基础就是以上三种文化共同的产物。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原来的文化环境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都市群体的精神需求。新的社会构成和文化 环境迫切要求催生出新的文化种类,于是音乐剧应运而生,满足了当时新型都市文化的需求,符合城市中产阶级的审美需要。

美国作为20世纪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其大众文化主要兴起于20世纪初期,与美国工业化的完成和城市化的发展休戚相关,并在其发展阶段就已经烙下了商业化的深刻印迹。正是在20世纪初期,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还有都市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物质商品消费以外的精神文化商品的消费。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使美国社会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开始渴望和追求新的娱乐方式。尤其是美国进入大众消费文化时代之后,大众文化成为商品,在文化工业背后的资本推动下,追求利润的目标成为大众文化生产的基本动力。这就是美国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毫无疑问也是音乐剧自诞生以后,之所以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始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大众文化与现代工业和商业化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正因为如此,商业性、艺术性、 娱乐性三者的结合可以说是西方音乐剧最鲜明的特点。

音乐剧《猫》剧照

西方音乐剧发展起来以后,仍然秉承商业性原则。成功的商业性运作,应该说是西方音乐剧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音乐剧是一种朝阳艺术。从市场的角度看,音乐剧也是’文化产业’的一种。中西方演艺行业认为,音乐剧行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产业和好莱坞电影业、唱片业 并称为文化三大龙头产业。百老汇许多音乐剧作品几十年保持高票房纪录,其创造的惊人经济收益让世界惊叹。例如音乐剧《猫》1981年在伦敦首演后,1982年登上百老汇舞 台一直长演不衰,截至1997年,《猫》在全世界的票房收入已超20亿美元,在当时创下了音乐剧票房的世界纪录。在国外,像《猫》这样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长期在商业上获益的音乐剧还有许多,而百老汇与好莱坞在作品与商业上的互动由来已久,虽然是剧场艺术,但其势头比起银幕艺 术,另有一番景致。”确实如此,如今的百老汇不仅在美国本土文化产业中名列前茅,而且通过世界巡演和版权出让,在全世界文化 产业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纽约的百老汇大街两旁分布着几十家剧院,几乎每天晚上都在上演经典的、流行的、娱乐的等各种样式的音乐剧,每年都有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纽约欣赏百老汇的音乐剧。如今,百老汇音乐剧已经成为纽约市文化产业的支柱之一。它的表演形式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许多剧目更是融艺术与大众品位于一体, 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观赏百老汇音乐剧甚至成为每一个来纽约市参观、访问、 旅游的人不可或缺的节目。从观众的比例来看,慕名前来的外国人要超过美国人,观众当中大部分人也来自纽约以外地区,许多来纽约旅游的人的目的之一就是来欣赏百老汇音乐剧。毫无疑问,百老汇音乐剧在文化产业和商业运作方面是十分成功的。

众所周知,京剧是在清代中叶诞生在北京城,而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三个王朝即元、 明、清都是建都于北京。因此,京剧在诞生之时与形成之初,都离不开京城与宫廷,使 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正因为如此, “京剧始终是在封闭的社会条件下成长的。它始终是在孔孟之道和中国艺术哲学的抚育下成长的。它没有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它牢牢扎根在中国最普通也是最广大人民的心底。从这一意义上说,京剧是幸福的和纯净的, 同时也是单一的。只有本民族的汉文化不断滋养、培育着它,尽管这种汉文化有时也是断断续续和间有杂质的。综上所述,可知京剧确是经历过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最后才'巧合'成京剧的”。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戏曲长期以来受到儒家的礼乐观念和伦理观念影响,直接影响到后期出现的京剧,从而使得京剧具有更加明确的寓教于乐、高台教化的原则。孔子儒家把忠孝节义等伦理道 德规定为做人的根本,并且强调了这种规定对于维护宗法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儒家进一步强调道德人格的修养,这种观念体现在艺术上,就是仁与礼的统一,礼与乐的统一,就是以善为美的审美标准。正因为如此,京剧中的许多传统保留剧目。不管是中国式的悲剧(苦情戏),还是中国式 的喜剧(滑稽戏),甚至是中国式的历史剧, 都无不十分鲜明地体现出重伦理、重教化的传统。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以善为美、以德为美、以美导善的原则在京剧 中得到了最为生动和充分的表现。

音乐剧《西贡小姐》剧照

综上可知,比较艺术学“类型研究”帮 助我们加深了对于西方音乐剧和中国京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帮助我们思考现实生活中的艺术问题。一方面,对于我们的传统京剧来说,在保留以善为美、以德为美、以美导善的原则,注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同时,能否适当地学习和借鉴西方音乐剧善于文化产业和现代营销的特点,让传统戏曲增加更多的现代意识,让传统京剧被更多当代中国人接受和喜爱,甚至争取走出国门,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群众所喜爱。另一方面,对于正在蓬勃兴起的中国音乐剧来说, 由于原创音乐剧目前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所以我们既要学习西方音乐剧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发挥中国音乐剧作为新兴文化产业项目的巨大潜能;与此同时,我 们也要注意克服西方音乐剧重视经济效益, 不重视社会效益的弊端,应该继承中国戏曲以善为美、寓教于乐的传统,尤其是需要加强年青一代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和本土音乐剧的热爱。“随着音乐剧教育在艺术专业院校及综合高校艺术院系中影响力的提高,基础教育领域也渐渐开始吸收音乐剧的教学理念。教师们发现,音乐剧将不同的美学范畴、不同的审美方式、不同艺术魅力的艺术门类高度综合起来,从而具有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 术、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表情艺术与造型艺术相结合的优势与魅力。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音乐剧中充沛的当代舞台艺术气质,可迅速使学生进入其独特场域,使师生双方主动投入、进行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音乐剧在其教育形式与实践过程中,淡化了教育活动中生硬无趣的知识传授过程,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摒弃以往把艺术技能作为艺术课程首要目标的做法,强调艺术兴趣爱好与艺术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艺术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注入激情,因此,如果说 没有戏剧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那么,我们可以说,没有音乐剧的教育,同样是戏剧教育严重缺失的教育。”

其三,西方现代综合艺术与中国 传统综合艺术。

如前所述,作为现代综合艺术的西方音乐剧,不仅是将传统的话剧、歌剧、舞剧融为一体,而且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美国百老汇音乐剧更多地受到爵士舞、踢踏舞、黑人音乐、音乐喜剧、城市流行音乐等多种大众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好莱坞电影对于美国音乐剧的影响也十分巨大,有些好莱坞电影被改编成音乐剧,有些百老汇音乐剧被改编成电影,甚至在有些好莱坞电影中和百老汇音乐剧中的舞蹈场面如出一辙,人们很难分清,究竟是电影里的舞蹈场面来自音乐剧, 还是音乐剧里的舞蹈场面来自好莱坞电影呢?尤其是作为现代综合艺术,西方音乐剧更是十分重视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只有当现代电子扩音设备出现之后,才使得西方音乐剧能够采用同以前传统歌剧截然不同的演唱方法,专门出现了完全依靠话筒和扩音设备的音乐剧“低吟唱法”,也使得西方音乐剧的演唱以流行音乐的演唱方法为主。音乐剧的乐队规模都不大,但它比传统的管弦乐队更 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因为它把现代录音棚的音响处理技术带入了剧场。由于现代技术的运用,百老汇音乐剧让观众感到有一个规模庞大的乐队在伴奏。音乐剧的舞美设计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广泛运用现代高科技的声光技术,创造出五彩纷呈的舞台效果,甚至完全超越了观众预期的想象。例如《歌剧魅影》中,不仅在舞台上再现了富丽堂皇和幽暗神秘的巴黎歌剧院,而且在舞台上设计了多重机关,创造出豪华梦幻般的舞台效果,大大增加了观众的神秘感和好奇心理。《西贡小姐》中突然降落在舞台中央的直升机,这个出现在剧场中的庞然大物和它那巨大的轰鸣 声,带给现场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听觉震撼。特别是在音乐剧《狮子王》中,从震撼人心的开场到沸腾欢快的大结局,舞台完全变成了广袤无垠的非洲大草原。音乐剧把一望无际的草原场景浓缩在百米见方的舞台之上, 完全突破了空间限制。不管是沙漠上狮子追逐的热闹场面,还是峡谷里无数角马奔流不息的宏大规模,乃至热带雨林光影交错的神 秘景象,《狮子王》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结合了皮影戏、木偶戏等多种手法,大胆地将科技成果与舞美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再加上引人入胜的戏剧内容和扣人心弦的歌舞表演,营造出一个生动多彩的非洲大草原场景, 在给观众带来强烈视听冲击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仿佛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

音乐剧《狮子王》

除现代高科技给观众带来的视觉与听觉上的巨大冲击以外,西方音乐剧还以其豪华的演出阵容和庞大的舞蹈场面带给观众强烈的震撼。舞蹈确实是西方音乐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各样的舞蹈都可以被容纳在音乐剧演出之中。音乐剧《猫》的舞蹈,实际上就包含了爵士舞、踢踏舞、现代 舞、芭蕾舞等多种舞蹈形式,其豪华的阵容和浩大的场面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难忘的印象。尤其是在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俄克拉荷马》中,舞蹈不再仅仅作为伴舞的陪衬,而是真正成为与剧中故事情节紧密相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过去西方音乐剧中从来没有过的富有创造性的艺术设计,甚至可以将其看作百老汇音乐剧在歌舞创意方面的一场革命,显示出百老汇音乐剧摆脱了英国音乐剧的歌舞风格,开创了美国民族舞风在音乐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先河,也为后来的百老汇音乐剧,加强美国民族舞风和现当代流行舞蹈的结合提供了范例。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音乐剧就是在现代音乐、现代舞蹈、现代戏剧的综合基础上,运用高科技的舞美音响手段和豪华盛大的演出阵容,创造出一场视听盛宴,来吸引全世界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

京剧《甘露寺》

作为中国传统综合艺术,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 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因而,京剧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京剧艺术虽然也是歌、舞、戏的综合艺术,但它是传统的综合艺术,欣赏京剧艺术实际上是在体悟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徐城北先生认为:“京剧当中的’歌、舞、戏’内蕴是十分明显的。具体讲,大体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部分京剧剧目把这三者从综合状态改变为以其中之一为侧重的状态,从而出现唱工戏、念白戏和情节戏的区别。唱功戏比如《二进宫》, 不仅抒情处用唱腔表现,连人物的走路也用唱腔交代。舞蹈戏如同《小放牛》,牧童和村女说说跳跳老半天,实际上什么矛盾也没有解决,但看上去却觉得兴味怡然。情节戏就是摒弃歌、舞以及其他功夫的运用,仅仅以曲折情节取胜的剧目,比如《打面缸》、《打城隍》和《三不愿意》类似丑角和花旦为主的剧目。……其二,京剧也有少数剧目实行'集大成',走向了综合化的道路。比如经常上演的《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以及《甘露寺》等剧目,其中行当整齐,唱念做打各种表现手段也相应完备,可以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不断变换欣赏的口味。两类剧目各有用场,前一类是给内行人看’门道’的, 因为其中功夫深厚,容易欣赏到京剧的妙处。后一种是供外行看’热闹’的,观看时心情愉快,无须太用心就能皆大欢喜。”

京剧《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剧照

综上所述,虽然都是歌、舞、戏三者的综合,但西方音乐剧是建立在大众文化和高科技基础上的现代综合艺术,追求商业性和艺术性、娱乐性和观赏性的结合。京剧却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艺术性和教育性、审美性和文化性的结合,闪耀着传统文化的光辉。当然,传统京剧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现当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如何培养年青一代的观众群体?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走进京剧剧场?都是我们值得认真考虑和研究的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运用比较艺术学“类型 研究”京剧艺术实际上是在体悟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徐城北先生认为:“京剧当中的’歌、舞、戏’内蕴是十分明显的。具体讲,大体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部分京剧剧目把这三者从综合状态改变为以其中之一为侧重的状态,从而出现唱工戏、念白戏和情节戏的区别。唱功戏比如《二进宫》, 不仅抒情处用唱腔表现,连人物的走路也用唱腔交代。舞蹈戏如同《小放牛》,牧童和村女说说跳跳老半天,实际上什么矛盾也没有 解决,但看上去却觉得兴味怡然。情节戏就是摒弃歌、舞以及其他功夫的运用,仅仅以曲折情节取胜的剧目,比如《打面缸》、《打城隍》和《三不愿意》类似丑角和花旦为主的剧目。……其二,京剧也有少数剧目实行'集大成',走向了综合化的道路。比如经常上演的《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以及《甘露寺》等剧目,其中行当整齐,唱念做打各种表现手段也相应完备,可以让观众看得方法来研究西方音乐剧,其实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今后继续深入研究。这就是如何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中国音乐剧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个音乐剧如何在中国大地上本土化的问题。北京大学音乐剧研究中心主任周映辰博士认为:“音乐剧是一门兼具时代性、都市性、商业性的舞台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大众文化属性,通过戏剧、音乐、舞蹈三大叙事手段,结合多媒体技术、舞台美术共同彰显戏剧魅力。在音乐剧本土化的探索过程中,应该对中西方舞台艺术传统、现代文化环境与艺术发展变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认知,并在本土化实践中,把握好对音乐剧与民族化、戏曲化的借鉴与吸取的分寸,建构中国音乐剧自身的美学体系。”显然,我们只有通过比较艺术学的多种方法,其中也包括“类型研究”的方法, 全面研究西方音乐剧的长处和短处、优势与不足,与此同时还要认真研究中国的民族歌舞和传统戏曲,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建构中国音乐剧自身的美学体系”。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就无法展开论述了。

THE END

注:本文原载《中外艺术研究》第4期,限于篇幅,公众号推送舍去注释,完整版请见刊物。

编辑:赵 林

责编:周小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