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杂志:韩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韩国一个小国家为啥是强国 《世界知识》杂志:韩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世界知识》杂志:韩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2024-07-01 01: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8月24日,中韩两国将迎来建交25周年纪念日,时值这两个“战略合作伙伴”因“萨德”问题而陷入僵局之际,也是我们编著的《列国志 韩国》第三版即将付印之日。我们不禁要认真审视一下,韩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中韩关系何去何从?

韩国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小国”,主要原因是地处大国“环伺”的朝鲜半岛,深受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域外大国美国的影响。韩国自身也经常强调自身的“三明治”夹心困境。

事实上,韩国并不“小”,从发展的角度讲,韩国堪称发展中国家“励志”的典型。韩国经济自1962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从战争的废墟上开始起飞后,有过长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期。韩国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有利的国际条件,在“发展型政权”的带领下稳步推进。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夕,韩国加入了号称“富国俱乐部”的经济合作组织(OECD)。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经济重整旗鼓再出发。2015年8月,时任总统朴槿惠在光复70周年讲话时提到,“世界上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人均收入超过3万美元的只有六个,我确信,在不久的将来,韩国将成为‘5030俱乐部’的第七个成员国”(“5030俱乐部”成员,就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其实就是G7成员国中除去了人口只有3500万的加拿大)。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一梦想并不遥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6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16年韩国经济规模1.4万亿美元,列世界第11位,人口5000万,名义人均GDP2.8万美元。预计到2017年,韩国的名义人均GDP将达到2.98万美元。到2018年,韩国将实现迈入“5030俱乐部”的目标。从一贫如洗的农业国,转变为以电子、汽车、钢铁、化工等为支柱的工业化国家,韩国实现了在国际社会结构中的阶层跃升,国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从政治发展进程来看,韩国的民主转型已经基本稳固。1987年,在民众抗争的巨大压力下,韩国修改了宪法,重新确立了总统直选制。在亨廷顿所讲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韩国的民主进程算是相对成功的。三十年以来,韩国经历了执政党和在野党之间三次和平的政权交替。2004年3月时任总统卢武铉、2016年12月时任总统朴槿惠,均遭到国会弹劾,韩国国内政治出现了剧烈动荡。然而,即便是在如此政治真空的状态下,韩国人几乎不担心在政治上再次出现军人干政、发动军事政变的情况。

从外交上来看,主要还是希望继续依赖韩美同盟来实现国家安全。自1945年朝鲜半岛被南北分区占领、南部被结合进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阵营以来,特别是在经历了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之后,韩国一直是在韩美同盟的羽翼下维持着国家的生存,韩国军队的指挥权自朝鲜战争以来长期掌控在美军手中。当前,尽管韩国军队已将平时指挥权收回,但是韩国保守派一直在拖延战时作战指挥权的收回。文在寅新政府强调要加强自主国防,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提升对朝鲜的谈判能力,赢得半岛事务的主导权。

展开全文

韩国在1992年与中国建交,卢泰愚政府的一个重大决策,让韩国受益了二十多年,并有可能继续受益。在笔者看来,在保持既有韩美同盟的前提下发展韩中关系,极大地增进了韩国的国家利益。韩国较为迅速地走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与中韩经济互惠关系密不可分。韩国适时地搭上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便车,分享到了可观的发展红利。

当前,中韩关系处于建交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中国社科院国际学部主任张蕴岭教授指出,中韩关系处于“战”与“和”、“离”与“合”的十字路口。“萨德”问题之所以令中韩关系陷入困境,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韩国在面临安全威胁的情况下选择强化韩美同盟,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韩中关系、损害中国安全利益为代价,中国必然会做出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应对。对韩国来说,在“萨德”问题上的大动作,牺牲了韩中关系、韩俄关系。这样决定国运的重大决策,对韩国的国家利益到底有没有增进,需要的是深思熟虑,而不是情绪化的决策。

在韩国保守派看来,离开了韩美同盟,韩国没有安全可言,即便“萨德”对保护韩国的军事有效性微乎其微,韩国也还是要选择韩美同盟、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所以,尽管韩国力图在中美日俄等大国之间寻求相对平衡的外交政策,但是,与安全相比,经济毕竟是重要性和优先性较低的议题。当前,在半岛南北紧张并可能深陷新冷战格局的背景下,中国对韩国来说,并不具备要求韩国在中美之间选择中国的吸引力。意识到这一点,在中短期内,在全球权力转移未能实现的情况下,中国不应该对中韩关系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待。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政治室主任、研究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