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逼人的意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面雕的戴法 咄咄逼人的意思

咄咄逼人的意思

2024-06-10 22: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释义】

㈠咄咄,本为惊叹之声。逼人,情势逼人。“咄咄逼人”本形容情势险恶逼人,使人畏惧的意思。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用“咄咄逼人”形容言语凌厉,气势逼人。△“盲人瞎马”、“盛气凌人”

㈡形容诗文字画等的气势逼近或超越前人的作品,令人敬畏。※#语或出晋・卫铄〈与释某书〉。

【典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1]与[2][3],因共作[4]。[5]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6]。”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次复作[7]。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8]卧婴儿。”殷有一[9]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10]逼人!”仲堪[11]故也。

注解

[1]桓南郡:桓玄(公元369—404),字敬道,袭爵南郡公,东晋谯国龙亢人。安帝隆安二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玄响应。安帝元兴二年执掌朝政,称帝,国号楚。后为刘裕、刘毅起兵讨伐,玄兵败西逃,为益州兵所杀。

[2]殷荆州:殷仲堪(?∼公元399),东晋陈郡长平人。能清言,善属文。与王恭共起兵,桓玄响应。后中朝廷离间计,与桓玄一战兵败,被逼自杀。

[3]语次:交谈告一段落。次,停止。

[4]了语:一种类似“联句”的文字游戏,指说到尽头,了无余义的话。

[5]顾恺之:公元341∼402,字长康,小字虎头,晋无锡人。博学有才气,善绘画,有才绝、艺绝、痴绝三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动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图”最有名。其所作“维摩诘像”,为最早出现于壁画上的佛像。

[6]旒旐:音liundefined zhào,出殡时在灵柩前引路的招魂幡。

[7]危语:类似“了语”的文字游戏,以危险的事为主题,令人闻而生畏的话。

[8]辘轳:利用滑轮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于井上立架置轴,贯以长木,缠绠其上,下悬汲水用的桶,用手转动嵌于长木一端的曲柄汲水。

[9]参军:东汉置,掌参谋军务。至隋唐时兼为郡官。

[10]咄咄:惊叹声。

[11]眇目:瞎了一只眼。眇,音miǎo

※#晋・卫铄〈与释某书〉(据《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四四》引)

卫稽首,和南近奉敕写〈急就章〉,遂不得与师书耳。但卫随世所学,规摹钟繇,遂历多载。年廿,著《诗论》、《草隶通解》,不敢上呈。[2]有一弟子[3],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笔势[4],字体[5],师可诣晋尚书馆书耳。仰凭至鉴,大不可言。弟子李氏卫和南。

注解

[1]典故或见于晋・王羲之〈杂帖〉。

[2]卫:卫铄(公元272—349),字茂猗,东晋河东安邑人,汝阴太守李矩妻。工书法,尤擅隶书,师法钟繇。王羲之少时曾跟他学书法。

[3]王逸少:王羲之(公元321—379),字逸少,王导之姪,晋临沂人,后南迁为会稽人。尝为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善书法,所写草隶,冠绝古今,以〈兰亭集序〉、〈乐毅论〉等为最,后人称为“书圣”。

[4]洞精:流利精妙。

[5]遒媚:形容书法秀美而强劲有力。遒,音qiundefined

参考

晋・王羲之〈杂帖〉(据《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二四・王羲之》引)

献之字子敬,少有清誉,善隶书,咄咄逼人。

【典故】

东晋时的桓玄、殷仲堪和顾恺之三人是朋友,在一次谈话告一段落,就同作“了语”(把话说到尽头,了无余义)的游戏。顾恺之率先说:“火烧平原没有留下一支做火把的材料。”桓玄道:“人死出殡,白布缠棺,招魂旛引路,一生就完结了。”殷仲堪说:“将鱼鸟放生,就都一去不回了。”接著,他们又改说“危语”(说一句处境极其危险令人闻而生畏的话)。桓玄说:“在敌人矛头下淘米、剑头下煮饭,随时都会送命。”殷仲堪言:“四肢僵硬的百岁老翁,爬上枯朽的树枝。”顾恺之道:“井口的辘轳上躺了一个婴儿。”当时一名殷仲堪的参军也在场,插嘴说:“盲人骑著瞎马,在半夜来到深池旁边。”因为殷仲堪有一只眼睛瞎了,听了感同身受,便说:“咄咄逼人!嘿嘿!这真是情势逼人啊!”指他所陈述的状况气势逼人,使人畏惧。后来“咄咄逼人”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言词凌厉,气势迫人。

晋朝女书法家卫铄在〈与释某书〉中提到,她有一位弟子叫王羲之,楷书已得到她的真传,写出来的字咄咄逼人,而且笔势流利精妙,字体强劲有力而秀美,能力足够到尚书馆担任书写的工作。此处“咄咄逼人”一语用来形容文字的气势逼近或超越她自己的作品,令人敬畏。

【书证】

0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源)02.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九・中兴诸贤・陆放翁》:“陆放翁诗,本于茶山,故赵仲白题曾文清公诗集云:『清于月出初三夜,澹似汤烹第一泉。咄咄逼人门弟子,剑南已见一灯传。』『剑南』,谓放翁也。”03.清・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下:“御史好弄笔墨,咄咄逼人,实有令人生厌处。”04.清・陈夔龙《梦蕉亭记》卷二:“稿中有句云:『某亦曾近侍三天,忝居九列,岂能俯首王瞿,比肩于孙』等语。笔锋犀利,咄咄逼人,犹是当日讲筵气概。”

01.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笔势洞精,字体遒媚。”(源)02.晋・王羲之〈杂帖〉:“献之字子敬,少有清誉,善隶书,咄咄逼人。”03.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太原王蒙,晋司马徒左长史,能草、隶。子修,瑯琊王文学,善隶、行,与羲之善,故殆穷其妙;早亡,未尽其美。子敬(王献之)每省修书,云:『咄咄逼人。』”【用法】

语义形容言语凌厉,气势迫人。

类别用在“言语犀利”的表述上。

例句

①这位年轻人言辞犀利,咄咄逼人。

②这篇文章写得咄咄逼人,震撼力十足 。

③她这席话说得咄咄逼人,令人目瞪口呆。

④被你这样咄咄逼人地追问,他就更慌了!

⑤客队的主辩口若悬河,咄咄逼人,难以招架。

⑥也许你是有理的,但如此咄咄逼人,有失厚道。

⑦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⑧对方来势汹汹,咄咄逼人,我们可别先乱了阵脚。

⑨你说话的态度老是如此咄咄逼人,会交不到朋友的。

⑩有一位邻居,总是无理硬拗到有理,咄咄逼人,令人头痛。

语义形容诗文字画等的气势逼近或超越前人的作品,令人敬畏。

类别用在“气势磅礡”的表述上。

例句

①这篇文章咄咄逼人,写得十分精采。

②在所有展出作品中,她的画咄咄逼人,最为出色。

【辨识】

同义“咄咄逼人”及“盛气凌人”都有气势逼人的意思。

异义“咄咄逼人”适用于人、事、物,侧重于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专用于人,侧重于傲慢自大。

例句咄咄逼人盛气凌人例句✅❌被你这样咄咄逼人地逼问,他就更慌了。❌✅你是老板的儿子,待人处世就应该更谦虚有礼,千万不要盛气凌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