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生产工艺学》笔记.docx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青霉素发展历史简要 《抗生素生产工艺学》笔记.docx

《抗生素生产工艺学》笔记.docx

2023-03-17 18: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抗生素生产工艺学》笔记.docx

《《抗生素生产工艺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生产工艺学》笔记.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抗生素生产工艺学》笔记.docx

《抗生素生产工艺学》笔记

《抗生素生产工艺学》笔记

《抗生素生产工艺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绪论

第一章抗生素概述

第一节抗生素是怎样的物质

一、抗生素定义

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或经其他方法(生物化学或半合成)衍生的。

在低浓度下,具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它种生物机能的一类化学物质。

如青霉素、氯霉素(也可合成)、氨苄青霉素(半合成品)等。

克霉唑:

至今还未发现哪种微生物可以合成。

所以不能算抗生素,只能算抗菌药。

二、抗生素的形成及其生物学意义

微生物量多,种多,分布广。

有共生,有拮抗,有自发突变,有诱发突变。

随着抗生素合成机理和微生物遗传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目前人们已经了解到抗生素有别于其他(初级)代谢产物。

抗生素是次级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还有生长素(赤霉素),毒素(如黄曲霉素)。

这些产物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无明显的关系,是以基本代谢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盐,乙酸盐等作为母体衍生出来的。

其结构性质随不同微生物种属而异,因此次级代谢产物很多。

基本代谢产物如蛋白质、脂肪、多糖等物质,直接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相关。

这些物质的构造也因微生物种属不同而异,但产生这些物质的代谢过程基本相似。

在某些放线菌中发现次级代谢产物与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质粒也有关系。

微生物生产抗生素的原理:

控制发酵条件,使抗生素产生菌的代谢向合成抗生素的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抗生素的产生。

三、医用抗生素应具备的条件

1.“差异毒力”大;

2.不易产生耐药性;

3.副作用小(如不产生过敏反应);

4.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能,便于提取、精制、贮藏;

5.在人体内应发挥其抗生效能,并不立即遭体内破坏。

6.给药(注射,口服等)后,很快吸收,并分布到被感染的器官或组织。

第二节抗生素发展史

相传2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长在豆腐上的霉菌治疗疥疮等疾病。

民间还有地方用发霉的面包,玉蜀黍等来治疗溃疡、肠道感染和化脓性感染等。

1928年Fleming在研究葡萄球菌变异时发现,污染在培养基上的霉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

-→点青霉-→青霉素-→难提取-→未引起重视-→1940年代弗洛里(Florey)和钱恩(Chain)重新研究弗来明工作-→1943~45年间,发展成了新的一个工业部门:

抗生素发酵工业。

在这期间,1944年Waksman发现了链霉素。

随后氯霉素、金霉素、制霉菌素等不断出现。

60年代半合成青霉素迅速发展。

70年代抗生素品种迅速发展。

50年代各国还致力于农抗的研究,找到了如杀稻瘟素、六瘟素、春日霉素、多氧霉素、有效霉素等。

到现在为止,抗生素品种非常多,有说3万、4万,也有说8万、9万的。

但在临床上应用的仅有120~350余种。

我国抗生素生产情况。

第三节抗生素的分类

从自然界获得的抗生素已达9000多种,微生物来源就有3000种以上,需进行分类。

一、根据微生物来源分类:

1.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

2.真菌产生的抗生素;

3.细菌产生的抗生素;

4.动植物产生的抗生素。

二、根据抗生素的作用分类:

1.抗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

2.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

3.抗真菌类抗生素;

4.抗结合分枝杆菌类抗生素;

5.抗癌细胞类抗生素;

6.抗病毒和噬菌体类抗生素;

7.抗原虫类抗生素。

三、根据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分类:

1.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

2.影响细胞膜功能的抗生素;

3.抑制核酸合成的抗生素;

4.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

5.抑制生物能作用的抗生素。

四、根据生物合成途径分类:

(一)氨基酸、肽类衍生物:

(见书P6/1-5段)

1.简单氨基酸衍生物:

环丝氨酸、重氮丝氨酸等。

2.寡肽抗生素:

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3.多肽类抗生素:

多粘菌素、杆菌肽等。

4.多肽大环内酯类:

放线菌素等。

5.含嘌呤和嘧啶基团的抗生素:

曲古霉素,嘌呤霉素等。

(二)糖类衍生物:

1.糖苷类抗生素;

2.与大环内酯连接的糖苷抗生素。

(三)以乙酸,丙酸为单位的衍生物。

1.乙酸衍生物:

四环类,灰黄霉素等。

2.丙酸衍生物:

红霉素等。

3.多烯和多炔类抗生素:

制霉菌素、曲古霉素等。

五、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1.β-内酰氨类;

2.氨基糖苷类;

3.大环内酯类;

4.四环类;

5.多肽类:

多粘菌素、杆菌肽、放线菌素等;

6.多烯类:

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球红霉素、曲古霉素等;

7.苯烃基胺类:

氯霉素、甲砜氯霉素等;

8.蒽环类:

罗红霉素、阿霉素、正定霉素;

9.环桥类:

利福霉素等;

10.其它类。

第四节抗生素的应用

一、抗生素剂量表示法

1.折算重量单位:

规定能抑制50ml标准肉汤的葡萄球菌为一个单位。

1u=0.6ug青霉素G.Na盐;1mg青霉素G.Na=1667u

(1mg青霉素GNa可抑制83300ml肉汤中的葡萄球菌。

2.重量单位:

以抗生素活性部分为一个单位:

如庆大霉素碱1mg=1000u.

3.类似重量单位:

以特定纯粹盐为重量单位:

如盐酸金霉素1mg=1000u.

4.特定单位:

制霉菌素1mg=3000u杆菌肽1mg=55u.

二、抗生素在医疗上的应用

三、抗生素在农业和畜牧业上的应用

第五节抗生素研究的范畴及趋向

一、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向的研究

1.新抗生素筛选

2.选育高产菌株

3.抗生素合成机理的研究

4.抗生素作用机理(机制)

二、化学方面的研究

1.抗生素化学性质与结构

2.抗生素结构改造

3.抗生素化学检定方法

4.抗生素生产、应用的劳动保护和三废处理

三、生化工程方面的研究

第六节抗生素工业生产概况

抗生素工业生产是生物工程和化学工程融合而成的新的学科。

1.特点:

纯种发酵、需氧发酵、次级代谢产物(无法从投料计算)、有效成份低,而且不稳定。

2.生产工艺过程:

菌种→孢子制备→种子→发酵→提取→精制→成品检验→包装→分装→(应用→跟踪→质量分析)

第一章思考题

1.抗生素的定义。

2.抗生素有哪几种分类法,各有什么特点,举例简要说明。

3.抗生素剂量表示法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4.医用抗生素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5.抗生素工业生产有什么特点?

6.抗生素一般生产过程如何?

hgx5182003-10-1711:

52

Re:

《抗生素生产工艺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部分抗生素生产工艺

第二章菌种选育及菌种保藏

第一节菌种选育的理论基础

一、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与变异是自然现象,又是客观规律。

点突变

基因突变

遗传(型)变异:

遗传物质决定(DNA或RNA)染色体畸变

变异基因重组

表型变异:

环境因素

二、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类型

三、基因重组(generecombination)

指两个或多个不同性状个体的遗传基因转移到一个体细胞内,经重新组合后,造成菌种变异,形成新的遗传型个体。

基因重组

第二节菌种选育的经典方法

一、经典法

二、诱变剂

1.物理诱变剂

2.化学诱变剂(参见书P27及《工业微生物育种》)

3.生物诱变剂:

温和噬菌体

第三节现代菌种选育技术

一、杂交育种:

指两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通过接合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再从中分离,筛选出具有新性状的菌株。

一般包括以下过程:

标记菌株的选择→异核体的形成→杂合二倍体的形成→重组体的转化→重组体遗传性状的分析

二、原生质体融合

亲本A→标记→原生质体A

混合→原生质体融合→融合子捡出→融合子分析

亲本B→标记→原生质体B

三、基因工程

1.目的基因的准备

2.载体系统

3.基因与载体连接

4.转化

5.重组体的筛选和表达产物的鉴定

四、新抗生素产生菌的获得

1.传统:

土壤中放线菌、真菌、细菌。

2.趋势:

稀有放线菌,海洋微生物,极端环境微生物,人工改造获得微生物。

第四节菌种保藏

1.定期移植保存法

2.液体石蜡封藏法

3.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

4.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5.沙土管保藏法

6.麦皮保藏法

第三章培养基

第一节培养基成分及其功能

一、碳源:

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能源和构成细胞的碳骨架。

1.碳水化合物:

单糖,多糖,多聚糖(为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2.脂肪

3.有机酸(CH3COONa+2O2→2CO2+H2O+NaOH)

二、氮源:

构成菌体细胞物质,提供N原素

1.无机氮源:

如NH4Cl、(NH4)2SO4、NH4NO3、(NH4)3PO3等(快速利用N源)。

2.有机氮源:

花生饼粉,黄豆饼粉,玉米浆,玉米;白粉,蛋白胨,酵母膏(慢速利用氮源)。

酵母膏→B因子→使阻断菌恢复产生抗生菌(利福霉素)的能力

(NH4)2SO3→2NH3+H2SO3

NaNO3+4H2→NH3+2H2O+NaOH

三、无机盐、微量元素:

P、S、Mg、Fe、K、Na、Cu、Zn、Mn等。

四、水:

①构成生物体的成分;②培养基的组成部分;③参与代谢反应;

④作为代谢反应介质;⑤作为物质传递介质;⑥良好的热导体。

五、生长因子及其主要功能

生长因子:

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等。

1.维生素:

是辅酶的组成成分;

2.氨基酸:

有些生物不能合成某种氨基酸;

3.嘌呤和嘧啶:

构成核酸和辅酶。

六、前体及其主要功能

能被微生物直接利用,以构成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的一部分,而其本身结构没有大的变化,这种物质称为前体。

如:

苯乙酸及其类似物是青霉素G的前体;苯氧乙酸是青霉素V的前体;氯化物(NaCl)是金霉素的前体;肌醇是链霉素的前体;正丙醇,丙酸是红霉素的前体等。

前体虽然能大大提高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但往往对菌体有毒性,在应用时应特别注意。

七、诱导物或刺激剂:

能诱导或刺激某种物质的产生或大大提高其产量的物质。

如:

β-吲哚乙酸是金霉素生物合成的刺激物;甲硫氨酸和亮氨酸是头孢菌素的刺激剂;

丙氨酸和异亮氨酸是阿弗米丁的刺激剂;巴比妥是链霉素、利福霉素等的刺激剂;

B因子(3‘―磷酸丁酰―腺苷)能刺激利福霉素产生菌生产能力成倍增长。

八、抑制剂及其主要功能

在次级代谢产物发酵生产过程中,往往抑制某一代谢途径,就会使另一代谢途径活跃。

如溴化物抑制了金霉素的产生,从而减少金霉素的含量,提高四环素的含量;加入二乙基巴比妥盐可抑制利福霉素B以外其他利福霉素的生成,从而增加利福霉素B的含量和产量。

第二节培养基的种类

一、按来源分类:

二、按状态分类:

三、按用途分类:

第三节影响培养基质量的因素

一、原材料质量的影响:

玉米浆、黄豆粉、花生饼粉、蛋白胨、淀粉、糊精、CaCO3等因品种、产地、加工方法、储藏条件等的不同均有可能造成质量上出现较大的波动。

二、水质的影响

深井水、地表水、自来水、蒸馏水等的水质有极大的不同。

它们随地质(地区)(地貌)、季节、处理方法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自来水是发酵工业的主要用水,而自来水厂水质处理所用的漂白粉、沉淀剂、消毒剂等往往造成水质的较大波动。

三、灭菌操作

葡萄糖与含氨基的物质反应形成→5-羟甲基糖醛和棕色的类黑精(焦化)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毒性。

磷酸盐与Ca2+、Mg2+、NH4+等反应形成沉淀或络合物。

四、培养基粘度的影响

粘度是培养基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氧的传递、营养成分、无机盐、生长因子等的扩散,从而影响细胞的呼吸、营养成分的吸收,最终导致影响目标产物的形成。

第四节培养基配置的原则

一、碳氮源种类的确定原则

快速利用碳氮源、慢速利用碳氮源的种类配比要满足不同微生物,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阶段的需要。

二、碳氮源比例的确定原则

斜面便于长孢子,种子利于长菌丝;发酵前期利于长菌丝,中后期利于合成和积累目标产物。

此外C/N比等应与环境因素结合考虑,为对溶氧条件较好的设备,对通气较足的配置可采用菌丝较浓的C/N比。

对溶氧较差、通气不足的设备可采用菌丝较稀的C/N比。

三、培养基配置与pH之关系原则

酸性抗生素发酵环境一般呈酸性(低于pH7),中性及碱性抗生素发酵环境一般呈中碱性(pH>=7)。

因此在配置培养基时,生理酸碱性原料应合理搭配。

四、保证源副材料质量的稳定性原则

定点采购、定点加工、稳定加工工艺、恒定的贮存条件、再配合预试验来保证大工艺的稳定。

hgx5182003-10-1711:

54

Re:

《抗生素生产工艺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四章灭菌及染菌防治

第一节对数残留定律

一、对数残留定律

湿热灭菌时,培养基中微生物受热死亡的速率与残存的微生物数量成正比:

式中:

N—菌的残留个数

—为灭菌时间(秒)

k—为速率常数(1/秒)

Ns一般取0.001(即1000次灭菌有一次失败的机会)

如N0=2×107个/ml时,60m3罐装40m3料,求

121℃时,k取0.027(1/秒)

二、培养基灭菌温度的选择

培养基破坏为热分解反应,属于一级反应动力学;

式中:

C为反应物浓度(克分子/升)

为反应时间(秒)

k’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1/秒)(随温度及反应种类而变)

在化学反应中,其他条件不变,则反应速率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可用阿累尼马斯方程式表示:

培养基:

R=1.987卡/°k?

克分子(气体常数)

灭菌速率常数:

式中:

E’=卡/克分子(活化能)

T=绝对温度°K

或R=8.313J/mol?

k

△E’=J/mol

T=绝对温度°K

A为比例常数

灭菌时:

(K1为温度T1时的灭菌速率常数)

(K2为温度T2时的灭菌速率常数)

以上两式相除:

;————————①

同时培养基破坏也可得出:

————————②

①除以②得:

∵灭菌活化能E大于培养基成分破坏的活化能E’,即E>E’

∴大于

即随着温度的上升,灭菌时速率常数的增加倍速大于培养基破坏的速率常数增加的倍速。

因此有认为高温灭菌优于低温灭菌之说。

一般E’≈2,000~20,000(卡/克分子)

E≈50,000~100,000(卡/克分子)

注:

枯草杆菌FS5230的k≈0.047~0.063s-1;

梭状芽孢杆菌PA3679的k≈0.03s-1;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FS1518的k≈0.013s-1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FS617的k≈0.048s-1

第二节发酵设备灭菌

一、实罐灭菌:

1.预热(80~90℃)

2.直热(蒸汽)(120℃、30min)(全进全出原则)

3.待空气压力高于罐内压力时,通入空气。

(即待罐内压力降到低于空气压力后导入无菌空气。

二、空罐灭菌:

130℃,45~60min,直接蒸汽法。

冷却系统水应排净(夹套与盘管)。

三、连续灭菌:

配料(预热)→连消塔→维持罐→冷却管→无菌培养基。

四、空气过滤除菌

五、发酵染菌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渗漏;

2.空气系统;

3.输料(物料)系统(种子带菌、补料带菌);

4.灭菌系统(料结快导致消不透等);

5.操作系统(倒压、死角等)。

第五章发酵过程控制

一、碳源浓度变化及其控制

1.一般控制法:

决定补糖的参考参数有:

糖的消耗速率、pH变化、菌体浓度、菌丝形态、发酵液粘度、溶解氧浓度、消沫油使用情况、罐内发酵液实际体积等。

补糖方式:

连续滴加、少量多次、大量少次等。

2.动力学模型控制法:

需建立动力学模型,在实际生产上应用较少(略)。

二、氮源浓度变化及其控制

对每一种微生物,其生长期和生产期均有较合适的氮浓度要求。

控制氮源浓度一般以氮基氨作为指标。

但确定最佳氮浓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是同一菌种,不同批次、不同时间,均有不同的最佳点。

生物发酵绝对的重复性难以获得,因此也就不存在最佳氮浓度。

但工艺控制的目的是使氮源等趋于最佳化。

趋于最佳化是工艺技术追求的目标,是永恒的主题,也是难题。

较合理的氮浓度是在实际中采集,而不是人为创造的。

从最好的生产批号中不断分析总结出合理的氮源浓度,然后人为创造条件,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补充氮源分为补充方式与补碳源类似,以达到最佳生产为目标。

三、补无机盐、前体

补无机盐,一般以磷酸盐、硫酸盐、铵盐等较常见,CaCO3也是发酵中常用的盐,但单一补充CaCO3的较少。

无机盐有生理酸碱性之分,不仅可以作为微量元素,又可作为C、N源,还可以调节pH,改善发酵环境,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发酵中间调控物质,赋予了发酵工艺(程)的深刻奥秘,应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

前体能大大提高发酵水平,但前体一般对生长不利,应把握补加的时间和数量,特别是浓度的控制,否则将适得其反。

四、溶氧浓度的变化和控制

1.溶氧浓度变化规律

D0

t

2.(发酵异常时)溶氧变化

①染好气性杂菌

②染噬菌体

③呼吸减弱

④菌丝自溶

⑤设备故障(加油失灵、空气过滤器堵塞等)

3.溶氧控制

①加大通气量

②适当降低温度

③提高压力

④补水

⑤条件许可情况:

提高搅拌转速,特别是实验小罐。

思考:

以上哪一种方法最好?

补水最好。

五、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的选择:

一般来说,生长温度与生产温度控制有所差别。

不同温度将引起向不同的生物合成方向发展。

因此,在发酵工艺控制上对温度的掌握也要引起注意。

通常情况下,在不影响生物合成方向改变的情况下,高温有利于生长,低温有利于生产,但并不绝对。

六、pH控制

应知道:

无机酸碱调节pH最方便、省事,但也是最无奈的办法。

生理酸碱性物质调节pH最困难,不易把握,但只要对症,效果最佳。

七、泡沫控制

泡沫大都是由蛋白质等易起泡的成份所引起。

正常起泡:

1.前期:

由于营养成份丰富而起泡,这类泡沫只要菌丝迅速生长,泡沫自然消除。

2.末期:

细胞自溶而起泡,预示着应尽快放罐。

异常泡沫:

1.前期长时间泡沫不能下降,说明菌体可能不能正常生长,应在促进生长上解决问题,若在消泡上下功夫,将导致更不好的后果,这种情况下,应以人工消泡为主。

2.中期起泡,预示着异常发酵的出现,处理方法将视具体情况而定。

消沫剂在发酵工程是不可缺少的控制剂,但应越少越好,不可盲目使用,否则,其作用是相反的。

八、发酵终点的判断

1.单位不长;

2.NH2-N回升;

3.C点较低;

4.泡沫回升;

5.菌丝出现空泡、衰老。

九、发酵异常处理

1.发酵液较稀:

(染噬菌体除外)菌丝溶解快于生长,可补天然丰富氮源,减少油、消泡剂、前体等的补加。

(补种)

2.发酵液过浓:

补水(同时要注意渗透压等变化对生长和生产的影响)。

3.糖耗过慢:

补P,补N源,升温,补种等。

4.pH异常:

污染、补生理酸碱性物质。

hgx5182003-10-1712:

03

Re:

《抗生素生产工艺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二部分抗生素

第七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一节β-内酰胺类抗生素概述

一、特性

二、命名

青核→青霉烷酸→6-氨基青霉烷酸→青霉素G(苄青霉素)→Na盐、K盐

头核→头孢霉烷酸→7-氨基头孢霉烷酸→头孢菌素C

三、物理性质

β-内酰胺环:

伸缩震动频率,由振动频率分析其结构稳定性。

头孢菌素C在260nm处有一吸收峰。

(特征)

立体结构

β-内酰胺环的反应性能。

(归理化性质讲)

第二节青霉素理化性质

旋光性:

pK值2.76(25℃),可与NEP(N-乙基六氢吡啶)成盐而从溶媒中析出。

(可算特征反应,但青霉素X除外。

青霉素族抗生素:

加工成普鲁卡因青霉素或苄星青霉素(二苄基乙二胺,长效)。

单位表示法:

1667μ/mg(理论值),1μ=0.5999...(0.6)ug.

一、稳定性

1.稳定:

纯净干品相当稳定,150℃1.5hr效率不降。

青G、Na、K、普,有效期三年。

pH=6~6.5最稳定(以5~7为好);在非极性溶媒中稳定;在缓冲力强溶液中稳定。

2.不稳定:

归降解反应讲。

(过酸过碱、热等均不稳定。

二、溶解度

1.青霉素盐在极性溶剂中溶解度大。

(水中>20mg/ml)

2.青霉素游离酸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度大。

若非极性溶媒含水量上升,青霉素碱金属盐溶解度大大上升。

三、紫外光谱

青G:

在252、257、264nm处有弱吸收峰,是侧链苯乙酰胺基引起的。

是杂质,因此优级品规定在处不得高于0.05。

四、降解反应

1.在β-内酰胺酶及碱性作用下→青霉噻唑酸

2.在酸(性)作用下→β-内酰胺环破裂

青霉烯酸青霉酸→异青霉酸

(噁唑酮:

320nm)

(COOH)

3.酸性水解的最终产物:

SRCONHCH2CHO青霉醛(酸)

RCONH+2H2O+

NCOOHH+/100℃(CH3)CSHCHCOOH青霉胺

ONH2

CO2

4.高度真空下,分子重排形成青霉咪唑酸:

S

RCONHCHCHS

RCONC

NCOOH

OCH2NCOOH

C===O

青霉咪唑酸

5.青霉素酰胺酶(大肠杆菌产生)—→6-氨基青霉烷酸。

重要的半合成中间体。

RCONH-CHCOOH(α-酰胺基丙二酸)

6.碱性水解生成青霉噻唑酸—→→青霉胺酸COOH

7.青霉素与羟胺(NH2OH)—→氧肟酸—→铁盐紫色复合物

SSS

RCONHNH2OHRCONHRCONH

NCOOHONHCOOHNHCOOH

ONHOHONHC

Fe3+O

紫色复合物

五、过敏反应(放概述中讲)

综合以上的反应特性。

测定青霉素的方法有:

1.碘量法;

2.比色法:

与羟胺反应生成氧肟酸进而与高价Fe3+形成紫色复合物;

3.光密度法;

4.生物法;

5.HPLC法等。

第三节青霉素生产(菌种与发酵)

一、菌种:

选育得到高产株。

孢子颜色特征:

黄绿、绿、蓝绿

产黄青霉

国内:

大多数生产厂都采用绿孢子丝状菌。

细胞生长发育:

分为6期:

Ⅰ-Ⅲ长菌丝为主;

Ⅲ-Ⅴ产单位为主;

Ⅵ放罐。

(NH4)2SO4→2NH3+2H++SO42-(NH4)2HPO4→2NH3+H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