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非洲的艺术记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青铜王母像非洲雕塑 古非洲的艺术记忆

古非洲的艺术记忆

2024-02-03 23: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坦桑尼亚民间画家的油画作品。

岩画:人类起源的历史痕迹

人类起源地的证据来自三个方面:早期进化各阶段的人类化石;通过有形的产物、工具和艺术品体现的人类行为;分子遗传学的解释。从这三方面看,非洲已被确定为人类诞生地或主要诞生地之一。岩画是记录人类想象力、审美观和客观现实的最早证据。非洲是岩画存量最大的大陆,共有超过1千万幅岩画分散在各地;也是拥有最早岩画历史的大陆之一,其中纳米比亚的岩画已存在27000年。这些岩画自然主义风格强烈,往往与原始宗教有某种联系,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南部非洲被人类学家认为最原始的桑人(因生活在丛林而被称为“布须曼人”)创造了极富艺术魅力的“布须曼岩画”(Bushmen rock-paintings),包括岩刻和岩画两种。岩刻散布于沿卡拉哈里沙漠东部以南的荒野岩石或干涸河床的铁石上,内容多为造型生动的动物,有长颈鹿、大象、斑马、角马、羚羊、野猪、狒狒、鸵鸟、飞禽等。

位于纳米比亚西部的达拉马兰被认为是全世界最为壮观的史前岩石雕刻遗址。达拉马兰岩刻中到处都有羚羊形象,其表现手法十分雷同,可能与某种祭祀有联系。

布须曼人喜欢描绘人身兽首的图像。这种图像多为幻想中的生物和披着兽皮戴着动物形象面具的舞蹈人形象。有的是化装成各种野生动物、手持弓和矛的动物型猎人形象,或上身用羽毛作为装饰,或头部形似长脖子的鸵鸟。一件在南非开普省赫舍尔地区发现的描绘鸵鸟与伪装鸵鸟的布须曼猎人的岩画就是这类作品。有的是佩戴羚羊头或公牛头面具的人物形象。根据布须曼人的神话传说,这种半人半兽图像是作为图腾来崇拜的。

2000多个露天岩石雕刻、壁画散落在达拉马兰砖红色的峡谷中。大多数保存完好的岩石雕刻可以清晰地辨识出犀牛、羚羊、大象等非洲代表性动物。

羚羊形象在南部非洲多色图像中极为常见,这种形象为原大的单独形象和不到20厘米的小型形象。有的也构成岩画群像或排成一长列鱼贯而行的动物行列。有些作品是用准确而优美的线条表现出来的,合乎透视规律。南部非洲到处都有羚羊形象,其表现手法十分雷同,它们很可能与某种祭祀有联系。早期的岩画中完全没有家畜形象,它们出现的时间较晚,是与身高肩宽的黑皮肤的人物形象同时出现的,估计所画的这些人是从北方迁徙来的畜牧部落——班图人。

岩画除动物外还有从事狩猎或生产的人像,散布于南非、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等国。这些岩刻和岩画的创造年代多始于公元前6000年。

非洲雕塑:现代美术的灵感之源

在世界艺术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雕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造型艺术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揭示了热带非洲民族的社会风俗、等级地位、宗教信仰、哲学理念和美学观念等丰富内涵,更重要的是它对世界现代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为欧洲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产生了一系列现代艺术流派。这一切都源于诺克文化、伊费雕塑和贝宁青铜器。

西非诺克时代(公元前500~公元200年)雕刻作品。诺克文化以古代赤陶雕像和头像雕刻而闻名,这种雕塑极富表现力:宽大而突出的前额、厚实而性感的嘴唇以及充满生命张力的想象。现代欧洲艺术正是从这些远古艺术品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位于今日尼日利亚的诺克、伊费和贝宁都是非洲古代制陶和雕塑艺术的创造中心。诺克文化的久远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了解这些森林王国的根本。《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的:“诺克文化(Nok culture):古代铁器时代文化,约在公元前500~公元200年间存在于尼日利亚贝努埃高原。最有代表性的人工制品有动物泥塑和刻板化的泥人(大多是头像),因此这种文化常被称为诺克塑像文化。此外还有铁器、石斧和其他石器以及石料装饰品等。”这种公元前500年以前即开始制铁的文化及出现的赤陶雕刻艺术品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震动了整个欧洲艺术界。

青铜浮雕塑造的贝宁王国武士形象。

伊费是诺克文化的直接继承者,而“约鲁巴的统治者都是在伊费取得饰有珠子的王冠的”。更重要的是,森林诸王国之间存在着各种文化联系。西非文化传统不仅表现在赤陶方面,金属制品和木制品的艺术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伊费一般被认为是诺克文化的直接继承者,约鲁巴人创世传说中的奥杜杜瓦即是伊费的创始人。伊费的青铜器艺术制造可谓成熟完善和美妙绝伦。德国人种学家弗罗贝尼乌斯(L. Fronbenius)是“文化传播论”的始祖,他关于文化圈的理论影响了战后声名鹊起的汤因比等人。他曾在1904~1935年12次率队考察非洲,是最早发现尼日利亚青铜雕刻价值的欧洲人。弗罗贝尼乌斯于1910年左右在尼日利亚发现了一个青铜头像并给予其高度评价。伊费的雕塑是非洲最有特色的,也给世界带来了美和力的感受。

贝宁王国在13世纪从邻国伊费学得铸造技术之后,便在贝宁建立了青铜器的铸造作坊。它在开始的时候主要是服务于国王的宫廷艺术,从题材、内容到风格,都成为表现和颂扬王权的工具,作品也多为一些国王、王后和显贵的头像、小型雕像和浮雕。著名的《母后雕像》是贝宁母后祭坛上的青铜纪念像,栩栩如生。青铜雕刻艺术逐渐向民间传播,象牙雕刻和木雕也开始流行。

突尼斯苏塞博物馆中的马赛克镶嵌画。图中乐器是非洲古老竖琴。

贝宁王国的政治文化和青铜雕刻艺术源于伊费,高于伊费。1486年,葡萄牙人若昂·阿丰索·阿维罗(Joǎo Affonso d’Aveiro)进入现今尼日利亚的海滨古城贝宁。然而,葡萄牙人带来的并非和平和友谊。很快,一些贝宁人被带到欧洲城市,以高价出售,这些史实在里斯本的皇家档案里白纸黑字地留下了记载。贝宁王国起源于何时不得而知,可能是12世纪。葡萄牙人抵达时,贝宁王国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迁。国王称为奥巴(Oba),奥巴埃瓦雷(Ewuare, 1440~1473年在位)征服了周围的部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国,设立了复杂的官僚制度,修建了城墙和宏伟的宫殿,他将从伊费引进的青铜雕刻和制造工艺推到了极致,使贝宁王国的政治和文化达到顶峰。1602年,一位到过贝宁城的荷兰人这样记载道:“进入贝宁城的时候,似乎觉得它非常大。你走进了一条宽阔的大街,没有铺路面,似乎比阿姆斯特丹的瓦尔莫埃大街要宽七八倍;这是一条笔直笔直的街道,一点没有弯曲的地方,从我和马修斯·科奈利逊(Mattheus Cornelison)下榻的地方到城门至少要走15分钟,可我还是看不到街的尽头。我极目远眺,所能见到的只是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我和那里的一个荷兰人交谈,他说他到过那棵树的地方,但是仍然看不到尽头,但他看到沿途的房屋愈来愈小,而且有些房屋破烂不堪,因此人们推测尽头是不会太远了。走到上述大街时,你可以看到在这条大街的两侧还有许多条大街,它们也是笔直的,但是由于很长,所以看不到尽头。如果一个人在这个城市里可以像他在荷兰的城市里那样浏览一下,就可以更多地写出这个城市的情况,可是这里总有一个人形影不离地跟着你,他不许你这样做——有人说,他所以跟着你是不让你受伤害,可是你又只能到他让你去的地方去。”

贝宁王国的雕刻艺术高峰是15~16世纪初,正值奥巴(国王)埃瓦雷和埃西吉统治时期。贝宁青铜雕刻艺术是奥巴的宫廷艺术,它表现王宫贵族,颂扬国王权力,并塑造他们的武士和盟友形象。

贝宁的宫廷艺术家学会了伊费的铸造技术并掌握其风格后还有所发展。因此,贝宁的雕刻不仅具有高超的雕刻技巧,其艺术水平也超过了伊费,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可与希腊罗马雕刻艺术媲美的一朵奇葩。1897年,位于现今尼日利亚的贝宁古城遭英军焚毁,享有盛名的贝宁青铜雕刻艺术品惨遭厄运,约2500件珍贵青铜器被英军士兵抢走,相当一部分陈列在英国的各个博物馆里。

美国的艺术评论家斯维尼(J.J.Sweeney)曾说过:“非洲雕刻的传统艺术是无与伦比的。”英国艺术理论家罗杰·弗莱(Roger Fry)在评价这些雕刻时指出:“我不得不承认,在这些雕刻中,有一些是最伟大的作品,它们甚至比我们在中世纪创造的一切东西还要伟大。毫无疑问,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雕塑的特征。它们表现出了造型艺术的充分自由。换句话说,这些非洲艺术家们真正地领悟了三维形式。在现代雕刻中,这是很少见的。”正是在这些非洲艺术的启迪下,西方现代艺术的多个流派开始崛起,如野兽派、立体派、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马蒂斯、毕加索、布拉克等著名画家和布朗库西、亨利·穆尔等杰出雕塑家都从这些非洲艺术中吸收了营养,从而创立了自己的艺术流派。

突尼斯苏塞博物馆的一幅藏画,反映当地历史传说。音乐自古就是非洲人生活的一部分。

独具音乐天赋的非洲人

非洲大陆产生的音乐在原创性、想像力和完美程度上也是其他大陆无与伦比的。当今世界流行的爵士乐、蓝调、说唱、灵歌等都可以在非洲找到源头。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中,非洲音乐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我们在谈到非洲音乐时总是首先想到非洲人的节奏感,他们的鼓乐以及冲击力。实际上,非洲乐器中的弦乐也是非常普遍的。分布在各地的乐器音乐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如从西部非洲一直延伸到乍得湖以及相邻地区盛行各种琉特琴和竖琴式琉特琴等一类的乐器;在东非地区,人们使用与西部非洲类似的乐器。此外,他们还演奏各种长形喇叭、齐特拉琴、七弦琴、竖琴和定音鼓。这些不同乐器的分布,既表明非洲社区的音乐活动有某种共性,也展示了非洲大陆的音乐文化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并互相影响的。西非曼德人文化中的乐器享有盛名。最著名的乐器之一是巴拉(bala),它是一个用皮带扎在一起的竹架,将干燥的黑黄檀木板用绳子绑紧在竹架上。巴拉上的木板少则11块,多则20块,最为普通的巴拉由19块组成。各块木板长度不一,因此当演奏者用木槌敲击时可以发出不同声调,这些木槌的尖头包着从野树上取来的橡胶(或胶乳)。木板下面扎着一个小的葫芦,起到共鸣器的作用。葫芦边上有两个小洞,用蜘蛛网或纱纸制成的薄膜盖着。每当木板被敲击,空气通过葫芦从而使薄膜振动。

图阿雷格人歌手。图阿雷格人是撒哈拉中的一个游牧民族,居住在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尼日尔和马里几个非洲国家。

马达加斯加,小男孩弹着自制吉他。

古代摩洛哥的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Ibn Batutta)曾在他的游记中提及在马里王宫看到的弦乐乐器。虽然我们不知道他究竟看到的是何种乐器,但最普通的曼德人弦乐乐器是不同种类的葫芦竖琴。葫芦是指那种晒干了的葫芦外壳。在曼德人社会,葫芦除了用作各种大小不同的容器外,它们也被用来作为各种不同类型乐器的共振器。在竖琴上,葫芦像是曼陀林,但发音的洞在侧面。这种共振器有一个长长的竹脖,通常是通过葫芦来增强效果。它有3到21根弦不等,根据竖琴的类型而定。很多大的竖琴在颈部带有一片“响叶”,这片响叶是一种曲线的矩形锡片,它在前部挖出一个V形小口,并有金属小环塞到葫芦多面的小孔里。当这种乐器演奏时,响叶振动从而伴随着音乐发出嗡嗡的声音。有着微弯的颈部和低沉音色的两种大竖琴——辛比和东索·恩戈尼是在歌颂猎人时用来侍奏的。辛比有7根弦,可调到七音阶(有七种音的音阶,与西方音乐通行的八音阶不同)。东索·恩戈尼有6根弦,可调到五音阶(有五种音的音阶)。一种稍微小的东索·恩戈尼叫卡马伦·恩戈尼,它是由年轻人在各种聚会时演奏的,包括婚礼。

非洲传统乐器马林巴琴。琴键是长短不一的木板,大大小小的葫芦构成了共鸣器,缠上胶皮的木棒敲击琴键,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

波伦是现存曼德人的竖琴中最古老的类型,相较猎人的竖琴而言具有较宽而低沉的音色。它传统上是在战士出征和凯旋庆功时演奏的。它只有3~4根琴弦和一个弯曲得像是猎人的弓的颈状部分。演奏竖琴的传统可能是从古代男人狩猎或战斗回来时拨弄他们的弓并歌唱庆功开始的。这可能是为什么猎人和战士的竖琴及音乐不是由杰利乌来表演的原因所在。在由谁来演奏竖琴这一点上没有社会限制,尽管猎人的颂歌多由铁匠来唱(可能是因为他们经常打造器具)。

坦桑尼亚的女中学生。

曼德人的另外两种弦乐乐器分别叫“丹”(dan)和“科沃罗(kòwòrò)。它有一个葫芦共振器,但不像曼德音乐家演奏的其他有弦的葫芦乐器。每一根弦都有一个单独的颈状部分。这6个颈是扁平的,用柔软的枝条从葫芦的一边拨到另一边。被称为波伦的大葫芦竖琴有一个像猎人的弓一样弯曲的颈,成功猎人的颂歌由它来演奏。在每一颈的顶部都有一根弦直伸下去,通过葫芦的表面再绕在一根圆柱形的琴马上。与曼德竖琴不同的是,葫芦共振器上的洞不是用兽皮包的,开着洞的那一面是背着音乐家的。另一个不是竖琴的弦乐乐器也没有共振器。恩科尼(nkoni)或恩戈尼(ngoni)是一种类似拨弦的吉他。这是传统上只能由杰利乌演奏的第三种曼德乐器。恩科尼的共振器是由像一叶独木舟的掏空木头做成的。掏空处用一块中间挖一个音孔的兽皮盖上。它有一个木制的颈和3~7根弦。

西非冈比亚河畔,一位乐手弹奏着传统乐器葫芦竖琴。

德国音乐学家霍恩博斯特尔(Erick Hornbostel) 是这样评价非洲音乐的:“非洲黑人非常善于音乐,一般来说,他们大概比白种人更有音乐天才。”这种天才可以从非洲音乐(特别是多声部和节奏方面)的高度水平表现出来,同时不要忘记被贩运到美洲的非洲黑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不仅适应了新的环境,而且通过吸收不同的音乐风格创造了新的音乐形式,例如灵歌、速度慢和切分音多且十分受欢迎的蓝调,以及带有轻快节奏并带有大量黑人音乐元素的爵士乐等。一个移民群体在新的环境中能重新奠定一种新的民间音乐的基础,这种现象大概是史无前例的。蓝调和爵士乐可以说奠定了我们现代舞乐的基础,这是非洲移民对世界音乐的一个重大贡献。当代世界的许多音乐形式、音乐风格、音乐曲调和音乐节奏都受到非洲音乐的影响。我们知道,美国动画片《狮子王》之所以能荣获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及原创歌曲两项大奖,其根本原因是这部影片的配乐和歌曲里融入了大量的非洲音乐元素,包括107种传统非洲打击乐,从而营造出了非洲大陆那种令人难以忘怀的丛林气息。目前,中国流行的金贝鼓也充分反映出非洲音乐的感染力。

毕加索油画《镜前的少女》。20世纪初期,受“非洲风”的影响,毕加索创立了立体主义画派,一举成名。

>>> End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