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鼎食,青铜耀目:东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都有何意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青铜器龙纹图案 钟鸣鼎食,青铜耀目:东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都有何意义?

钟鸣鼎食,青铜耀目:东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都有何意义?

2023-03-30 23: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

青铜器文化一直是中国古代史上最灿烂的文化之一,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备受世界瞩目。

三星堆遗址主要分布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的新石器时代。

虽然三星堆备受世界瞩目,但它却不是存世最早的青铜器,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出土的青铜器距今已经有10000年的历史。

而中国最早出土的青铜器距今也已经有6700年左右的历史了,夏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青铜器精品

虽然这三个时期的青铜器各有各的特点,都是难能一见的精品,但是东周作为青铜器鼎盛时期最后的一个朝代,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发展已经成熟,纹样呈现多样化,纹饰也精美,其中,兽纹图案独树一帜,也很有特色

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这青铜器上行走的兽纹,是如何惊艳世界的吧?

一、东周时期青铜器的发展史

东周的青铜器在工艺上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的东周时期是一个特殊时期。

这个时期的古代中国面临着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正面临着礼乐制度的崩坏,土地私有化严重的问题。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的种类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夏商和西周时期用来饮酒的青铜器。

比如爵、觯、觚、角,这些酒器大都在这个时期遭到了淘汰,而蒸饪器具与盛食器的数量随之增多,鼎在使用的制式上也发生了变化。

通过酒器数量的减少、烹饪器具的增多和鼎制式的改变,我们就很容易看出东周时期对礼乐制度并没有那么重视了,这一现象也间接地说明礼乐制度也即将面临着崩坏。

东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和器型繁多,纹样也众多,此时期的纹样较夏商和西周时期变化很大。

之前的三个时期青铜器上的纹样,比如兽面和饕餮这种具有那个时期特色的纹样逐渐被取代。

取而代之的是在青铜器上雕刻出动物的纹样、植物纹样以及几何纹样、图像纹样等等。

下面我们谈到的动物纹样就是东周时期的最具特色的一类纹样,这一类别属于造型艺术的一个大分支。

东周时期青铜器上动物纹样或者符号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并且古代中国由于地域的不同,文化的差异,青铜器纹样所代表的意义也存在着区别。

考古文化学者把东周文化按照地域的不同分别划分为了不同的派系,其中以晋系和楚系最具代表性。

并且这两个派系的文化也对其他派系的青铜器纹饰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东周时期各派系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主要还是以龙、凤、虎这类大型瑞兽的纹样为主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秋早期,晋系、楚系的青铜器纹样还是以龙型纹为核心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传承了东周时期的主要纹样传统制式。但是到了春秋中后期,奴隶制社会的体系逐渐崩塌,随着礼乐制度不断受到挑战,这个时期的青铜器纹样也有了新的变化。

虽然春秋中后期的青铜器文化得到了发展,可是东周时期青铜器上的主要装饰龙纹却被引向了更具体的“兽身龙”等动物纹样,此时,各派系的青铜器纹样才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

但是有句古话,叫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以到了战国的中晚期,青铜器文化又出现了天下归一的现象。

这些派别的青铜器虽然经历了分久必合的过程,但是它们在分开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派系也是按照自己地域的文化特点,衍生出了属于自己地域特点的青铜器纹饰文化。

这些文化五彩斑斓,给后世又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派系在各自的道路上完成发展后,最终走向了大同,完成了分久必合的过程。

青铜器文化的归一即体现了礼乐制的崩坏,也反应了奴隶制社会走到尽头,又宣告着古代中国即将开启新的篇章,而青铜器则见证了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二、东周时期的青铜器纹样的特点

东周时期的青铜器的纹样主要以龙、凤、虎这样的大型瑞兽为主题纹样,这是那个时代的特点

各个地域都有各自的青铜器文化,但是这些地方的青铜器文化也存在交叉点,这是因为它们都从不同程度受到了最大的两个派别的纹饰派别——晋系和楚系影响的关系。

我们先来说说晋系的青铜器上面的龙纹饰,它有什么特点呢?

以梁带村芮国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为例:

第一类藏品是瓶角龙:这件青铜器的角呈瓶状,从梁带村出土的M26:158号龙耳盘。

此件青铜器物腹部两侧设置有龙形耳,头顶设一对瓶状的角,龙呈现弓背,背部雕刻有一条凸形扉棱,“C”形爪蜷曲,龙形耳是这件出土文物最大的特色。

另外,M27:1245镂空龙纹方形金饰,两角对称的位置上各有一个装饰—卷体龙纹,二龙首尾相连,龙首部分的特征比较明显,龙角呈现瓶形,所以将它也归入到瓶角龙的文物类型中来。

第二个阶段是1972年,在长治分水岭挖掘的第270:18号文物兽形弦纹盉,三个足呈兽蹄状,流是兽行,提梁为龙形,呈探首卷尾的俯伏状,另瓶角龙,这里是这件青铜器的最主要特征。

前面介绍的梁带村出土的文物经过研究表明是春秋早期前段,长治分水岭挖掘出土的文物,经研究证实是春秋晚期的。

经过梁带村和长治分水岭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窥见,这个瓶角龙类型的青铜器器型,春秋早期龙角的瓶型还是比较明显的,到了春秋后期瓶角型的特征则不明显了。

第二类藏品是螺角龙,这类藏品的代表就是现存台北历史博物馆中的从新郑李家楼出土的文物——蟠螭纹圆壶。

它的外形是垂腹,器身饰弦纹,并有蟠螭纹,并且附带两龙形耳,龙螺角,此类青铜器得名螺角龙。

第二件代表器物是1996年,在新郑金城路出土的交龙纹壶,这件器物颈部配有龙耳衔环,盖上装饰有蟠蛇纹,器皿腹部部位饰有波曲纹,

腹以下部分饰有浮雕交龙纹,龙首螺角,此处特征明显

梁带村M26号,仲姜簋,此物附龙形耳,耳呈螺角。

另外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皿郑义伯铜罍也是一件极具代表意义的藏品,这件藏品附带有两只龙形耳,耳螺角,器身饰窃曲纹、鳞纹和瓦纹,另外配有铭文:“郑义伯作尊……”字样,这两件也是螺角龙类的代表。

下面我们就该来谈一谈,另一大派系——楚系的青铜器的纹饰特点:

我们还是先来说一说楚系中的瓶角龙,随州均川熊家老湾出土的“曾伯文”铜罍,铜罍肩饰龙纹一周,肩上有龙形耳,盖面饰高浮雕五条龙纹,其中一条可明显为瓶角,铸铭“唯曾白(伯)文自乍(作)……”。

再来就是螺角龙这一类青铜器,根据形制可分为两式: 一式,这类型青铜器螺角呈螺旋形,较长,随州安居桃花坡出土的M1号,瓦纹铜壶,此器型通体饰窃曲纹与瓦纹,颈部有一对螺角龙衔环。

第二个特点则是角较短、近平,我们来看一看曾侯乙墓铜盥缶这件青铜器,它的主体纹饰为凤鸟纹,肩腹间各有两个对称的龙形耳,并各套一提链,龙装饰繁缛,且龙角较短、近平。

结语:

青铜器文化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当代中国,无论是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还是在中国当代的小舞台上,它都是一个光辉璀璨的存在,都是一个令人无法忽视的存在。

优雅的器型,漂亮的颜色,神秘的纹饰,都让我们无法移开眼球,我们被那漂亮的铜绿色晃的无法直视,不得不感慨6000年多年前祖先们的智慧和创新意识。

中国的青铜器在世界的大舞台上也是一个耀眼的存在,外国人为中国的古人能够制造出这么优美的青铜器所折服,精湛的工艺,漂亮而又神秘的纹饰,都在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它的秘密。

而东周时期,青铜器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过程,为后世青铜器制造的传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没有八大派系青铜器文化的宽容融合交流,后世青铜器文化也无法形成统一,所以东周给中国青铜器的历史上留下的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商周青铜器蛇纹研究》

《巴蜀古史的考古学观察》

《商周青铜器蝉纹研究》

《海岱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