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著名知青人物的沉浮人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青海的名人物事迹 九大著名知青人物的沉浮人生

九大著名知青人物的沉浮人生

#九大著名知青人物的沉浮人生|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侯隽:窦家桥的“格外姑娘”

侯隽,女,1943年生,客籍北京。她1962年高中结业后抛弃高考,单身从北京来到天津宝坻县窦家村(今属史各庄乡)安家落户,立志做一个社会主义新式农人。

1964年侯隽与邢燕子一起到会河北省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71年在北京遭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同年被选为中共天津地委委员。中共宝坻县委委员,1973年任中共宝坻县委副书记,1976年任国务院常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副组长。1972年以我国农人代表的身份拜访日本。1980年始任宝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从1980年至1990年,侯隽担任宝坻县人大副主任,1991年起,担任宝坻县副县长,2001年1月,57岁的侯隽出任宝坻县政协主席,当年9月撤县设区后,侯隽一向担任宝坻区政协主席,直至2007年5月退休。

吕根泽:知青里的农业专家

吕根泽,吉林省延边自治州龙井市东盛涌镇海兰村农人,是上世纪50年代乡村常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典型代表,曾被选为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4年,他作为我国乡村青年代表团成员,到会了维也纳世界青年代表大会。他运用在校园学到的农学专业常识进步沤肥质量,1963年全队400亩水田施用这种肥料,产量大幅度进步。他曾被聘任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特邀助理研究员。1965年被任命为吉林省农安县耕读大学副校长,后来调到长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担任副所长职务。

董加耕:义无反顾当农人

董加耕,原名董嘉庚,1940年2月出世于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葛武镇董伙村。曾任江苏盐城团地委书记、盐城县委副书记、团中心委员、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成员等职,曾中选为第3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执行主席,第4届全国人大常委、盐都县政协副主席。

1961年5月,高中结业的董加耕决然抛弃去北京大学进修的时机,立志回乡务农,他的举动曾影响上世纪我国乃至前苏联等国内外千千万万青年人的做法。1964年3月20日《人民日报》指出“董加耕所走的路,即是毛泽东年代常识青年应当走的路。”十年文革时期,董加耕阅历了特殊的人生年月。改革敞开后,党和国家给董加耕执行了有关方针。2005年,经上级批准,董加耕享用全国劳动模范待遇。2007年6月8日,董加耕业绩展览建成敞开,董加耕业绩展览位于盐都区博物馆内,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用董加耕20世纪60年代务农时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什物以及老照片、信函、全国各级媒体报道及音像材料等等。建国50周年前夕,董加耕中选“共和国英模”50人。

朱克家:22岁的中心候补委员

朱克家,1950年11月生,上海市人,1973年4月参加我国共产党(后被开除党籍),1969年参加作业,初中。1969年4月起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伦公社幺等寨插队常识青年。曾任大卡大队人民教师。

1971年3月入我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74年起任中共云南省委列席常委、云南省批林批孔单位副主任。1975年1月中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75年10月起至1977年任共青团云南省委书记。1976年11月起在云南省昆明市被阻隔检查。1979年2月被开除党籍。1979年3月起为云南省恩洪煤矿一号井掘进队、洗煤厂工人。1987年8月起为云南省恩洪煤矿工会电视差转台员工。1995年1月起任云南省恩洪煤矿恩洪大厦司理。朱克家是中共第十届中心候补委员(任职至“文化大革新”完毕),曾中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

张铁生:“反潮流”的特殊“白卷英雄”

张铁生,辽宁兴城人,1968年中学结业后下乡插队。曾任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第四生产队队长。1973年6月,张铁生被县里引荐考大学工农兵学员。在物理化学考试时,大部分考题不会作答,但他在卷子反面写了《给敬重领导的一封信》,最终他的考试成绩语文38分,数学61分,物理化学6分。

1973年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思的答卷》为题刊登了张铁生的信,信息被毛远新得知,张铁生的命运从此改动。1975年中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变成文革后期红极一时的风云人物。

1976年10月,张铁生被吊销所担任的党内外职务,并被开除党籍。1983年被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新宣传煽动罪、诡计推翻政府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1991年10月,张铁生刑满获释,从事经商活动,和别的三人创办了饲料公司。2012年,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丰牧业”)发布招股说明书。该公司当时的第五大自然人股东即为张铁生,持有3200多万股,他也是禾丰牧业的初始股东。

柴春泽:投身乡村的“革新小将”

柴春泽,1952年2月出世,河北省青龙县人。曾任辽宁省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玉田皋公社党委副书记、大队党支部书记。1974年,他给爸爸的复信被《人民日报》全文刊载———“一旦党变修,国变色,咱们还会有啥家……爸爸,我如今百分之百地需求你对我进行扎根教学,我不相同意你这拔根教学。”“这封信,代表了咱们的革新小将在思维范畴里向老将的挑战:看谁敢于同旧的传统观念实施最完全的决裂!”一场常识青年学习柴春泽运动由此引发。柴春泽一时间成全国知青中的典范。

1975年起,柴春泽参加翁牛特旗玉田皋首创改种水稻组织作业。 1975年作为我国访日青年代表团成员,应日本青年团协议会约请赴日本进行旨在推进日中友好条约订立的友好拜访。1976年12月,因受“四人帮”牵连被阻隔检查、关押。1979年获释。1980年9月25日,中共翁牛特旗委宣布(1980)67号文件决议恢复其党籍,同年经原昭乌达盟盟长作业会议决议将其招工到辽河工程局。1981年1月11日翁牛特旗公安局宣布《对于对柴春泽同志的平反决书》, 1985年中共赤峰市委常委会决议其调赤峰电大作业。

1987年以来,柴春泽长时间从事电大学生管理及思维政治作业,曾先后担任过30个班的班主任作业。由其直接训练的学生达1200人。现任内蒙古播送电视大学赤峰分校专职班主任、思政助理研究员、柴春泽联盟网总裁。

如今,简直没有人再把柴春泽作为偶像,但柴春泽仍对那段知青年月仍无法忘情。“柴春泽联盟网”是他倾慕耕耘的精神家园,被称为“知青兄弟的家”,那里有他们一代人的磨难与救赎。柴春泽尽管使用互联网聚集了一群知青,但他的人物仅仅这个渠道的提供者。

赵耘:与董加耕齐名的“南耕北耘”

“南耕北耘”——南边的董加耕,北方的赵耘,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叫得很响的两个人,他们曾影响了一代人。赵耘,原名赵贵银,1936年6月2日出世在山西左权县柳林乡三教村一个雇农家庭里。他的少年年代生活在太行山革新老区,从小遭到艰苦的磨炼和革新的熏陶,这为他今后的人生之路奠定了根底。1950年头,赵耘兄弟两人从山西老家来到在天津市人委任处长的爸爸身边。爸爸赵晋科是一位1936年参加革新的老同志。兄弟二人刚一进城,爸爸就为他们更了名,将原名赵贵银改为赵耘,弟弟也更名为赵田,并对他们说“不重金银,重耕耘”。

1957年夏,赵耘行将初中结业。结业前夕,党中心宣布了不能升学的中小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召唤,天津市还请来了在山东下乡的老知青徐建春作报告,这些在应届结业生中引起了不相同的反响。赵耘以为,上大学留在城里谁都情愿去,党召唤青年学生到乡村去,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找艰苦的路走,我要做一个有文化的农人在乡村干一辈子!赵耘说服家人和教师,在校园里第一个报名请求下乡当农人,成果总算如愿以偿。8月22日,赵耘和两个同伴来到天津市宁河县六区共产主义之路高级农业社(现东丽区军粮城镇苗街村),脱下了学生服,换上了农人装,开端了新的人生征程。

1958年春,赵耘被乡亲们推举为猪场场长,由一名一般的养殖员变成领导三十多人的指挥官。在赵耘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到1959年猪场已拓展为具有六个分场、一百多人的综合畜牧队,共养殖生猪3000头、羊500只、鸡2000只,其规模之大出名河北省。

后来,同来的同伴相继走了,赵耘依然留在这块土地上,静心奋斗了38年。1958年2月,赵耘中选为县人大代表;1958年,被评为天津市青年建造积极分子;1963年秋,带队参加天津市抗洪抢险,荣立三等功;1963年,被选为河东区政协委员、天津市青年联盟委员;1964年4月,到会河北省青年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大会向全省回乡青年宣布:“学习赵耘立志建造新乡村,做有醒悟、有常识的新式农人”的召唤。他领导的苗街三队变成全省二十八面红旗单位之一。河北省团委作出了“对于在全省常识青年中展开向赵耘学习活动的决议”。

1964年6月,赵耘因杰出的表现被约请列席共青团“九大”会议,并中选为团中心委员。6月11日,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团中心“九大”代表,赵耘与徐建春、李瑞环、董加耕等各界青年与毛主席合影;1964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新”前,赵耘所领导的苗街三队,接连三年被评为河北省先进单位。

1975年,赵耘中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赵耘从一个城市学生到农人、猪场场长、生产队长,从1966年起被上级任命为军粮城公社党委书记,走上了领导岗位。1968年任东市郊(现东丽区)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任区委常委、副区长,1984年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至退休。赵耘从20岁出面的小伙子步入了老年,面额已爬上了标志年月沧桑的皱纹,他把自个的芳华献给了乡村。

丁惠民:知青完毕上山下乡运动第一人

丁惠民(左图左面人物),1953年生,上海人。1970年,丁惠民作为69届中学结业生,从上海来到当时的云南生产建造兵团(景洪农场)。在云南的八年中,和一切知青相同,丁惠民历尽了知青生计的各种悲欢离合。

1978年10月,一封《给邓小平副总理的揭露联名信》在西双版纳知青中悄然撒播,作者是景洪农场十分场(原云南兵团一师一团十营)校园的教师、上海知青丁惠民。信中列举了知青生活的困苦,反映知青运动形成的“三不放心”疑问,以为局面现已“严重影响社会安定联合”,期望中心领导能够注重,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行将召开,知青作为“文革”留传物,虽到了该处理的时分,但有关部门一时还顾不上、也拿不稳。第一封信捺上300多个知青指印,寄往国务院。第二封联名信已有上万名知青按手印,丁惠民在信中明确提出了知青返城请求。

以后,丁惠民与重庆知青刘先国、上海知青胡建国组成了三人中心小组,变成云南知青进京请愿团总指挥。12月,阅历停工、游行、卧轨、进京,总算敞开了完毕上山下乡运动的中心举动。知青返城后,丁惠民现居重庆。

下一章:林彪之死,邓小平十年之后再查真相,内幕震惊国人!

更多精彩好文尽在盆友圈:zjli2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