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青浦:走出生态人文的“共栖”之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青浦新城规划发展 绿色青浦:走出生态人文的“共栖”之路

绿色青浦:走出生态人文的“共栖”之路

2024-05-24 01: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绿色青浦:走出生态人文的“共栖”之路

  2024-01-17 市规划院

  提起青浦,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一抹轻盈悦动的绿荫,是一池碧波荡漾的春水,还是一片白墙黛瓦的古韵?这些都是其独具魅力的一部分。青浦拥有丰富的水系资源、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传统的文脉优势,“水生态”“古文化”已成为它最响亮的名片。过去十年,进博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新城建设,这些让人心潮澎湃的热词,使青浦从水乡深处一跃成为承载国家和上海战略任务的发展前线。未来青浦依然将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将湖乡好水融入大都市圈,将国家战略机遇和生态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的胜势,以“好风景吸引新经济”聚力扩圈、辐射赋能,打造绿色创新发展的新亮点。

  溯源:文化 • 生态

  青浦地处太湖下游、黄浦江上游,东连大虹桥,西接江浙两省,历史文化悠久,生态禀赋优异,江南水乡特色与现代人文魅力兼具。

  1.上海之源,于斯为盛

  青浦历史悠久,文化荟萃。早在六七千年前,上海的古海岸线“冈身”纵贯青浦,太湖流域三大古文明之一的崧泽文化发源于此。在崧泽遗址的考古中发现了“第一村”“第一稻”“第一井”“第一人”等多个“上海第一”,将上海历史往前推至距今6000年,因此这里也被誉为“上海之源”,与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共同见证了上海地域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唐宋时期,上海海岸线邻近青浦,当时的青浦县青龙镇是重要的海防要塞之一,于宋代达到鼎盛,成为当时的国际性港口。这里也是水运时代江南地区的贸易节点,被誉为烟火万家、商贾云集的“小杭州”,如今还保存着的青龙村、青龙寺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在宋元时期,同与青龙镇遥相争胜的金泽镇,南有太浦河,东有淀山湖,西有元荡,“一塔、六观、十三坊、四十二桥”,是上海乃至江南地区著名的“桥桥有庙、庙庙有桥”的桥乡和庙乡。其中,万安桥(宋景定年间)是上海地区保存历史最悠久的第一古桥,还有保存最完好的普济桥(宋咸淳年间)。闻名遐迩的朱家角镇,到明清时期已成为“商贾凑聚,贸易花布,京洛标客、往来不绝”的贸易重镇,九条长街沿河延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筑,三十六座石桥古风犹存。

  白鹤镇青龙寺青龙塔

  来源:“青浦文旅”微信公众号

  金泽桥坊寺庙全貌图

  来源:参考资料2

  江南水乡金泽镇

  来源:图虫网

  2.河湖圩田,沪渎水乡

  青浦地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生态环境优越,不仅分布着广袤的农田,林地资源也十分丰富,生态用地占比达到52%。此地盛产稻米、鱼虾,为典型的“江南水城”“鱼米之乡”。境内地势平坦,由太湖碟形洼地与平原感潮河网形成自然地貌格局,“溇港塘浦、桑基圩田”成就了区域独特的自然生态风貌,形成了古镇依河流而建、依湖荡而建、依河湖交汇处而建的有机生态水乡共同体。

  青浦境内湖荡密布,河塘纵横,水网密度达3.75公里/平方公里,河湖水面率达18.74%,是上海市水系最密集和占比最高的区域。青浦自古便与水有着不解之缘,“青浦”名字的由来就与古水系息息相关。青浦建县时县治设在青龙镇(今旧青浦镇),境内又有赵屯、大盈、盘龙、顾会、崧子“五浦”,汇于吴淞江,故取名“青浦”。青浦境内在历史上曾拥有湖泊72个,现存21个自然湖泊,其中昔称“薛淀湖”的淀山湖是上海市内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西南部的泖河是青浦地区早期的重要河道之一,在北宋时已有“九峰三泖”的记载,而圆泖是 “三泖”中如今仅存的一部分水道。泖河中有一个泖岛,现称“太阳岛”,上面筑有唐代五层方型宝塔“泖塔”。可以说,青浦处处都体现着与水的渊源,水也成为青浦的灵性和魅力所在;水滋润了万物,哺育了先民,成为这里的生命之源。

  清光绪青浦县水道图

  来源:“图溯上海”微信公众号

  回眸:保护 • 发展

  青浦拥有卓越的资源禀赋,“绿色”“生态”“人文”“保护”一直是其发展定位中的关键词。在经历早期快速工业化带来的无序发展后,青浦试图以一种特有的保护和发展模式来审视保留与提质的关系。新时期青西、青东的差异化发展,也体现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青浦对高品质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坚持与探索。

  1.青西:工业化冲击下的保护之路

  青西地区,历来都是青浦区最具江南水乡特色和人文底蕴的区域。建国以来,青浦这个农业大县一直承担着为上海输送农产品和水产养殖产品的重任,青西地区仍然保留较为原真的自然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后,青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村村点火”的乡镇企业不断营建厂房,破坏古镇风貌,侵占生态资源,加剧了建设用地分散化的发展态势。因为缺少规划和管控手段,青西地区受到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冲击。

  进入90年代后,政府开始审视风貌保护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编制各类规划强化区域管控。一方面加强以古镇为核心的传统水乡风貌保护,编制了《朱家角镇保护规划》(1991年)、《朱家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1993年)等一系列规划,对古镇周边的建设进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提出了环淀山湖地区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发展思路。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青浦率先提出环淀山湖区域发展规划的设想,编制了《上海环淀山湖地区总体规划(纲要)(2005―2020)》和《淀山湖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合理引导各类用地布局,适度控制建设开发规模,以实现环淀山湖地区在保护中有序发展的规划目标。在上海大都市圈层面,将保护与发展的思想也进一步落实到行动中,青浦区、昆山市、吴江区、嘉善县四地携手制定了淀山湖战略协同区一体化行动,聚焦生态共保、魅力共铸、创新共赢、交通共建等行动框架,明确跨区域行动的重点与方向。这是一种从板块层面推动规划走向落地的路径探索,在各相关主体推进区域协同保护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朱家角镇处于上海水源地,是环保重点区域,早年镇域经济基础薄弱,相对优势不足。改革开放后的最初20年,各地乡镇第二产业万马奔腾,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大有起色。此时的朱家角虽然也拆掉了许多老房子,盖了不少新厂,但仍然没有富裕起来。为此,当地政府举办过多次研讨会,广泛征询各方意见。最后的结论是,朱家角不能像一些有过教训的兄弟乡镇那样一味导入机械、化工、电子等产值高、利润大、来钱快的产业,加重对水体和土壤污染;也不能只搞浅层次的“靠水吃水”、听任网箱养殖或者任由“吃喝旅游”遍地开花,这样既牺牲了自然环境,又有破坏古镇文化遗产的风险。应当充分保护朱家角纯净的自然环境和古老的文化传统,优选兼具环境友好和文化传承的现代第三产业,特别是度假休闲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以获得生态保护、生产发展、生活提高“三生共赢” 的良性发展空间。

  朱家角镇

  来源:图虫网

  2.新城: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融合

  进入21世纪后,上海市“十一五”规划提出 “1966”城乡体系,青浦被定为九个新城之一。面对新一轮规划导向下的郊区城市快速发展任务,2002年,青浦新城采取了与其他郊区新城不同的发展模式⸺建设具有“新江南水乡”风貌的生态宜居城市。这一时期的政策更加关注城市的修复、保护与品质建设,通过保留该地区历史沿存下来的人文特质和水乡风貌特色,将现代的国际风格与本土文化巧妙交融。

  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青浦区的城镇和乡村在新的发展框架下保留了各自的特色,已有的道路、河流与水系被尽可能保留并整合到新的城市开发中。特别是在新城建设的过程中,对生态的关注成为规划建设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态”与“生态”的互动与共生,体现着青浦新城建设实践的价值追求。

  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和建设着重突显了花园滨水城市的特质,旨在融合水乡韵味与现代气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青浦新城的建设实践与生态关联尤为紧密,涌现出如水上图书馆、老城厢小西门、桥梓湾等一大批具有新江南特色的风貌建筑。尊重本土文化传承,致力于城市品质建设,向“这片土地的自然形态和文化基因”致敬,青浦新城这一特有的保护和发展模式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

  老城区护城河边的小西门,用百年历史的老石板铺成的街道,随地形自然弯曲,成为江南水乡老街区重现的典范。建筑由20多组一层或二层明清或民国风格的建筑群组成,其设计与建造由旅日艺术家胡项城组织完成,外观造型富于变化,移步换景,美不胜收。桥梓湾商城,体现了当时城市更新与历史性街区的相辅相成,避免了因商业性开发导致的商业利益与社会追求、文化传承、风貌延续之间的诸多矛盾,在保持既有风貌特色的基础上,加强了与公园路沿线多种城市功能的协调,又在保留历史线索的同时创造出新的城市空间。由于缺乏对建筑指标的有效控制,建筑体量稍显过大。但总体来说,这些项目还是尊重了该地区的江南文化,而且接受了国际式的影响,巧妙地整合了传统建筑的结构,使现代西方风格融入中国传统工艺。因此,青浦新城得以保持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独有的历史风貌特色,有着度假胜地的美誉,避免被卷入当时高速建设的狂潮中。

  小西门实景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5

  桥梓湾商城实景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5

  夏阳湖图书馆

  来源:腾讯新闻

  3.青东:发展热点下的异军突起

  2010年后,青东地区迎来快速发展。作为青浦衔接主城区的桥头堡,青东一直以来都是青浦地区功能导入和城市用地拓展的“主战场”。这个时期的发展重心是集中力量提升产业能级带动区域转型。在虹桥商务区和国家会展中心的带动下,一大批优质企业选择落户青东,涌现出了北斗西虹桥基地、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市西软件信息园、网易上海国际文创科技园、漕河泾赵巷科技绿洲等一大批优质园区。其中,北斗西虹桥基地成为2020年全市第一批26个特色产业园之一,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和虹桥e通世界智慧物流产业园属于虹桥商务区九大功能性平台。同时,人口也不断向赵巷、徐泾、华新等青东地区产业强镇集聚,近十年,青东地区常人口始终维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年均增幅达到了近5%。

  然而,这种快速发展的增量思维模式导致城镇空间急剧扩张,使得后备建设空间急剧减少。仅 “十二五”期间,青东地区出让的经营性用地就占到了全区的55%。各类资源要素不断向青东集聚,使得原有城市空间、传统风貌肌理的保护也显得捉襟见肘,出现了大量的“城中村”“厂中村”现象,也暴露了综合交通、品质建设等方面的短板。热点下的青东地区,如何以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来迎接“新经济” 的到来,仍然需要深入冷静的思考。

  “十二五”期间青浦区建设用地增长情况

  来源:青浦区区域总体规划战略研究

  “十二五”期间青浦区出让经营性用地面积

  来源:青浦区区域总体规划战略研究

  当下:优势 • 蓄势

  2017年,“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确定了全市空间发展新格局。2018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不仅是对青浦区战略地位的重大提升,也是对青浦“生态之城、创新高地、人文水乡”定位的明确肯定与全面支持,给青浦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2021年2月,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十四五”规划也提出,要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由此,青浦区“一城两翼”的空间发展思路变得更加明确与清晰。

  随着多重国家战略的相继落地,长三角地区良好的生态和人文优势逐步体现。生态优势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新经济也更加青睐生态好、风景佳的地方。以华为等代表的优质企业选择生态和人文环境更优的水乡地区,布局研发、会展、生产生活服务等一系列功能,预示着新经济与好环境的融合愈加密切。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使青浦区具有发展绿色经济的独特禀赋和自然条件,但与此同时,建设热点四溢,新经济、新居民、新客人的不断涌入,也给这里原生态的江南文化传统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1.生态提升与协同治理之势

  近年来,青浦区不断强化生态本底建设,尤其是青西地区的生态绿色理念不断得以彰显,生态绿色发展路径得到认可。近五年,青浦区累计建成九洲涵养林绿道、环淀山湖生态绿道、大莲湖等骨干绿道73.8公里,完成东长港综合整治工程、元荡生态岸线贯通工程示范段(青浦)等骨干河湖整治约59公里,完成一般生态廊道及生态公益林建设1.3万亩。湖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由原先的21.48平方公里扩大至21.97平方公里。同时,积极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减量,5年来,全区城镇建设用地减少48.51平方公里。青西郊野公园、环城水系、蓝色珠链等一大批生态建设项目,成为青浦区新的绿色发展名片。

  然而,生态建设仍面临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和治理保护的重任,湖区和蓝色珠链等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精细化管控还略显不足。如何在严守生态安全底线的同时,挖潜优质生态资源和空间的多元价值,为“风景中的新经济”提供载体,将是探索的重点。尤其是对于淀山湖沿岸、清水绿廊、蓝色珠链等蓝绿融合的生态空间,亟待从消极管控转向合理开发中的积极保护,以一种更有效的监管机制、激励机制以及有效的生态保护利用方法,有序引导项目开发,以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水上森林 青西郊野公园

  来源:图虫网

  淀山湖实景

  来源:图虫网

  2.古韵传承与风貌营造之势

  在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双轮驱动下,“村民进城”和“市民下乡”的现象日益明显,村庄建设引入各类资本,以艺术家、企业家为代表的市民也开始进驻空间疏朗宜人的水乡村庄,带来了乡村的繁荣和发展,涌现出张马村、岑卜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大量“新经济”的涌入为郊野乡村地区发展注入了资本与活力,但与此同时,其以一种偏向城市化的手法改造村庄,使乡村地区既有的江南特色未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展现。

  青浦区近年来也在不断探索传统文化与新经济融合发展的模式,例如以蟠龙古镇为代表的水乡新地标成为了热门打卡地。凤溪社区、青浦老城厢地区也试图以一种新旧融合的方式,对原有的肌理进行分类提取与转译,将历史要素融入城市空间,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但在高速城市化发展的今天,仍然存在古镇周边及外围建设项目风貌失控、改造流于形式等问题。近年来持续推进的“两旧一村”改造,也需要更加注重原有自然肌理和文化基因的传承和保留,而非以简单的“推倒重建”加上高强度开发的城市化手段去解决问题。未来的建设还需将保护与发展并轨考量,坚持“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的新江南水乡风貌,保护与传承历史文脉,营造城水相依、规模适度的小镇空间;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小尺度、低高度、人性化的空间秩序,营造全龄友好的未来生活图景。

  蟠龙新天地

  来源:界面新闻

  3.产业升级与创新集聚之势

  随着区位条件的改善,青浦产业正在迅速转型升级,改变以传统低技术加工制造为主导的局面。产业门类逐步聚焦,以高端装备制造、高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占比显著提升。会展、总部经济、国际贸易、数字经济、医疗器械等产业加速发展,并不断补充导入现代服务业、贸易业、软件信息业,高端装备制造、高端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华为、北斗、漕河泾、国家会展等一系列以科技研发、生产服务、新休闲为主的业态初步呈现沿沪湖廊道集聚的态势。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016 家,上市企业33 家,“专精特新”企业443 家,21 家企业入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但相比闵行、嘉定等科技强区,青浦研究院所、重点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集聚不够。2022年青浦区高质量专利1910项,排全市16区的第11位,创新策源引领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未来,按照生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思路,需要进一步优化、统筹项目布局和空间资源利用。产业引入既要考虑产业本身的高绩效,又要实现生态、业态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落实“绿色青浦”“绿色产业”的相关要求。

  4.交通提质与引领发展之势

  目前,青浦区“四横两纵”的对外交通骨架已基本形成,并依托轨道交通 17号线、示范区线及沪苏湖铁路等,极大提升了青浦对外的“直联直通”,支撑实现“水乡客厅至虹桥枢纽35分钟可达、青浦与主城区40分钟可达”等发展目标。不断突出“区域统筹、有序畅达、高效集约、舒适安全” 的发展理念,形成与长三角一体化导向相匹配、各种交通方式相协调的、多层次、高效率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但区内板块间的交通联系时效性尚待提高,内部网络亟需进一步完善,表现在区级干线实施率偏低,与周边联动不足。尤其是青东地区,虽毗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主城区和青浦新城,交通区位优势十分突出,但青东内部联动差,未能发挥交通的综合效能。交通系统需要进一步提质增效,才能更大提升青浦作为上海西大门的优势,未来需加快稳定干线道路系统规划建设、统筹城际轨道与市域轨道交通体系建设来引领区域发展。

  未来:传承 • 创新

  青浦作为唯一与江浙两省接壤的上海行政区,在两大国家战略的加持下,迫切需要一个符合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路径来传承其地脉、文脉和城脉。在现在与未来之间,依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创新先行机遇,放大生态、人文、新经济的“前沿实践地”优势;依托历史人文积淀的传承与活化,放大“上海之源”的优势;依托紧邻虹桥国际枢纽、多向链接长三角的区位,放大“上海之门”的优势。以好风景吸引新经济,坚持绿色发展路径,创新发展模式,以保护促发展,实现两者的交融演绎、相得益彰,展现青浦绿色生态、创新高地、人文水乡的城市内涵。

  1.传承自然基因密码,打好“生态绿色牌”

  加强生态综合治理,建设著名生态湖区。继续保持高标准的Ⅲ类水质的平均水质目标。严格管控湖泊及周边的开发建设,做到源流同抓、河湖同治,加强水生态修复、河底污泥疏浚、原生植物护坡。结合景观游憩功能,优化生态湖滨带。以“设计结合自然”的方式,提出基于自然的综合解决方案,实施不同的岸线提升策略。

  加强跨界对接,共建示范区生态样板。与吴江区、嘉善县及周边地区增进协调对接,共塑示范区生态骨架,共保特色生态基底,锚固示范区“一心两廊三链四片”的生态格局,在遵循示范区整体要求的基础上细化分类、分级,深化落实相应管控措施,争取在生态保护、建设与多元价值的挖掘上先行打造一批样板工程。

  2.传承江南地域特质,打好“水乡宜居牌”

  整体打造水乡特色乡村聚落。依托淀山湖以及富有水乡特色的古镇与村落,探索回归郊野的新生活方式,让乡村成为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注重乡村地区的环境营造与服务配套,以满足都市居民新的生活方式诉求。对于水乡全域地区的建设实施管控,应关注对水乡风貌及其空间逻辑的传承,强调对区别于城市的“小而精”特色肌理的保护,重点对建设规模、建筑高度和街区尺度进行严管控。

  引导乡村空间再生和功能活化。做到“人走村在”,在乡村适度植入新功能,发展“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科技”。不断促进村庄微更新,以民宿、游憩、观览、新型零售、创意工坊等实现功能活化。同时,做到因事制宜,完善“政府―企业―社会―村民”的多主体治理网络。

  3.传承精神文化品格,打好“江南文化牌”

  延续历史镇村的空间基因与文化基因。形成具有“沪派”代表性的江南水乡建筑风格和建筑色彩,特别是在各类经济和人文活动愈加活跃的青西水乡地区,要兼顾生态和人文要素,对人文要素予以传承和活化,并保护保留既有社会网络和生活方式。严格保护魅力古镇的历史资源,强化古镇的文化功能,提倡古镇的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和协同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促进新的人文活动与传统的水乡风情相融合。

  植入新文化元素,营造新文化场所。结合青东、青西和新城三大板块中心,植入新文化元素。在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前提下,适当融入新兴文化,探索契合传统空间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青西地区融入水乡新文化,结合水乡客厅,建设滨水会展湾。新城区域融入艺术新文化,结合上达河中心,建设热电厂遗址、演艺中心。青东地区发展创展新文化。在虹桥主城片区,建设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演艺中心等,构建创展文化体验之路,串联新建文化设施和蟠龙古镇,形成新老对话。

  4.创新可持续发展路径,打好“绿色经济牌”

  打造东西轴线上的数字经济带。借助上海东西发展轴上数字信息产业集聚的优势,整合北斗创新基地、市西软件信息园、长三角金融产业园、华为研发中心、复旦创新学院、西岑科创中心等载体,向东加强与张江科技城和主城区的对接,向西协同吴江、嘉善,进一步联动、辐射和引领长三角沿线城市的数字产业发展,加快集聚形成万亿级的数字经济带,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不断放大绿色创新融合发展的能级效应。

  打造风景中的尖端创新载体。在水乡客厅、青浦新城各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高等院所,区域联动,共建产学研平台。建设创新小镇,在金泽镇的西岑、重固镇等地与高新企业研发总部、研究所、高校研究院等结合布局科技研发小镇,打造产研一体的宜居社区。在金泽镇的商榻等地发展高端金融、会展、文创等产业,建设文旅创意小镇。

  结语

  青浦,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现代化“上善江南之城”,有过快速工业化发展的奋进,也有过保留与提质、追求高品质建设的探索。在今天热点爆发、空前发展的机遇期,青浦正面临着“保护与发展”这一重要的时代主题。在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每个阶段,资源、资本、资金的投入,带来的不应仅是城市发展的热度和速度,更应是一个可以感受自然、感知历史、有温度的城市空间,具有充满活力的宜人环境、留得住乡愁的历史记忆,以及更美好的生活品质。因此,青浦要坚守“绿色发展”的原则,厚植“生态人文”的优势,在新的征程中续写新的篇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