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园”五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青旅声音 “听园”五回

“听园”五回

2024-06-22 08: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相比起浪峰,在涟漪中我们追随兴趣自主发问,我们好奇如何从西方话语影响下的学科沃土中,生发出融贯着本土意境的当代景观。涟漪实践尽管初步、浅显,却可以让我们打破自己、重新审视。规则可以被打破,边缘开始被试探,涟漪伴随浪峰,于我们而言才是完整而有趣的景观实践。

共间部分作品总览 © 共间景观研究组

这两种形式彼此间也会相互作用。2018 年底我们在UED发表了 《解法书境》 ,通过对卫夫人“笔阵图”的景观式解构,将书法的基本笔画转化成了具有景观意境的空间原型。而在半年后的一次竞赛中,我们也应用了同样的方法,把人与紫藤互动的方式拆解为不同的“笔画”去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

当然,在作品中,我们也一直延续自学生时代以来对环境议题的关注。在去年赢得的伊斯坦布尔滨水公园竞赛中,我们以“水的伤痕”为主题,来唤醒公众对于水资源短缺和海平面上升的重视。

“解法书境”(上)与紫藤花园(下)© 共间景观研究组

“水的伤痕”—— 伊斯坦布尔滨水公园国际竞赛获胜方案© 共间景观研究组

而这一次我们想与大家分享的“听园”系列,是一个新的探索议题。我们把目光,或许更应该说是耳朵,转向了景观里一个有趣却常被忽略的要素——声音。

听园

- 声境 -

细想一下,“声音”作为公共空间要素,在古典园林中远比当代景观来的注重。“萧寺可以 卜邻,梵音到耳;远峰偏宜借景,秀色堪餐。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晓风杨柳,若翻蛮女之纤腰。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计成在《园冶》中的这一段文字明确表达了园林不仅是造景、借景,同时也是造声、借声。

寄畅园的八音涧利用高度、水流速度、碰撞材质的变化,将叠泉做成了乐器。个园的风音洞为冬山山石的隆冬寒意配上了呼啸之声。处处可见的芭蕉、荷叶在落雨时化身为窗边的鼓。

个园风洞(图片源自网络)

这些“声音装置”潜伏在山石林木间,或主动或被动地,为园子创造着变化性、临时性的“声境”。

在西方的景观空间中,声音更多发挥着透明高墙与互动装置的作用。Paley Park 的水瀑、Brooklyn Bridge Park 的草丘、911 Memorial Park 的“水立方”,都是希望通过障声为景观空间在闹市里筑一堵高墙。而在 MVVA 标志性的 Playscape 中,各种与声音有关的互动装置是孩子们把身体化作音符的媒介。

相比之下,古典园林的“声境”更倾向借、用自然的环境、地势、气候变化,形成的声音临时、不稳定,却留有难以预料的意外之美。当代景观则更偏向主观、直接的声音转化,形成的“声境”更直观、稳定,功能性明确。

Paley Park水瀑(图片源自网络)

想要同时兼具实用的功能性与留白的不可控性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用 5 个小的“声音玩具”作为对声音探索的出发点,尝试着去寻找两者间的平衡,也希望这样初步的思考能够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创造“声境”埋下一个的种子。

“听园”五回 © 共间景观研究组

风荷

- 第一回 -

园林中既有雨打芭蕉这类彰显的自然声音,也有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声。比如风雨吹过荷叶,这样的无声之声处于人感知的边缘。我们的注意力开始聚焦在微观的声音,并试图将这类隐性的感知扩大化。可以说,这种闲情,一种无聊之极思,有可能成为某种趣味设计的开端。

通过荷叶的尺度放大到跟人的身体产生紧密关系的时候,它产生的声音也扩大到了具体可感的程度。这样的设计动机是简单直接的,起始于把微弱声音扩大的愿想,而伴随这设计动机所产生的特别造型、空间张力以及彻底异化的声响,其实是这系列声音景观最有意思的地方。

风荷发声原理 © 共间景观研究组

风荷模型 © 共间景观研究组

落花

- 第二回 -

花瓣坠落湖面,是我们关注的另外一种细微之声。首先,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其次,我们到底应该寻求细微之声的放大,还是对其进行主动的设计转化?最后,人能如何对这种声音现象进行多维体验?

通过观察一群花瓣的转动与飘洒,最后干脆地跌落在水面之上,这种声音需要以清脆而有颗粒感的状态呈现,灵动而且轻巧。通过从声音出发,一个组群式的、轻薄的、动态的设计雏形开始逐渐显现。

在此,我们将人的行为与动态转化为花瓣的动态,并通过一组由绳网与滑轮组成的装置轻巧地实现。空间的变动与声响,将由人作为向度与源头。由此,这个媒介把人的身体带入景观,内向式地奏响落花之美。

落花发声原理 © 共间景观研究组

落花模型 © 共间景观研究组

井雨

- 第三回 -

人在城市里生活久了难免会丧失一点对声音的敏感,每天被各种高分贝的机器轰鸣围绕难得平静,所以也会不自觉地闭眼去假想自己身处山野。

成年以来所有专业的思考其实都带着童年的烙印,小时候坐在院子里看屋顶四檐落下的雨水,滴滴答答打在水缸里,院子很小,四周是扫帚、厨具还有堂上坐着缝补的外婆,虽然院子外风大雨大、竹影婆娑但是依然让人安心。至于院子外是什么,可能就是那个庞大又至今仍然让人疑惑的世界了。

高频的城市之声裹挟着我们奋勇向前,也明白短暂的逃离只能换来片刻的温存,劳动号子是停不下来的。那能不能在城市的夹缝中能置入一些空间,屏蔽掉让人疲惫的城市之声,让雨滴声再次回响,是我在“井雨”里试图唤醒的声音记忆。

井雨发声原理 © 共间景观研究组

井雨模型 © 共间景观研究组

乘风

- 第四回 -

彩虹合唱团《白马村游记》之一的《榕树》里,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窗外虫鸣,一宿好梦”。童年有一段时期在农村生活,很多记忆都逐渐模糊了,但是伴着虫鸣入眠的画面,近来却是愈发清晰。对我而言,这种“声境”的记忆会比单纯的视觉记忆更为浓烈与深刻。

听《山水清音图》的时候也觉得很有趣,窦唯喻声为笔,来绘一幅长卷。它是一个声音的集合,却是以创造图像意境为出发点。相比于图声同步的视频媒介,这似乎更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好风凭借力,在“乘风”中,我希望“借”风声,创造沉浸的、互动的声境体验,一如夏夜的虫鸣,在空间中触发不同的想象与记忆。

乘风发声原理 © 共间景观研究组

乘风模型 © 共间景观研究组

声音之树

- 第五回 -

每天上下班,耳朵都会被各种嘈杂灌满,一时的平静变得尤为珍贵。不得不戴上耳机的时候,我也时常会幻想自己的耳朵能不能伸得更远,伸到天空上,伸到河水里,伸到泥土中,是不是就能隔绝一些喧嚣,让我听到风、鸟、鱼、虫的声音。所以,这棵“声音之树”就是我的耳朵伸向四面八方的天线。我希望它能帮我接收到那些我够不着的低语之声,每当我把头埋进“树洞”,不同的“树管”都在说话。黑暗里,我就能进入一个不一样的声音世界。

声音之树发声原理 © 共间景观研究组

声音之树模型 © 共间景观研究组

听园小记

- Sharedscape · 共间-

“听园”的探索刺激着我们去思考声音能够在空间里创造什么、留下什么。我们希望它是轻松的、有趣的、自然依附于环境的,正如每个人记忆中的蝉鸣、雨滴一般。

事实上我们也发现,“声境”的呈现过程,是一个结合听觉、视觉、触觉及空间感知的多维体验,这正是声音景观区别于纯音乐或电影的关键特征。

从声音出发,并不意味着放弃造型与空间,相反,在离开传统景观设计视角寻求起点之后,景观的基本要素在设计过程中都逐一回归了。我们也期待着将“声境”的探索延续到更为实际的项目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它的功能性与可能性。

本篇文章来源自 UED 海外通讯员的投稿,如果你长期定居国外,热爱设计、关注建筑相关行业资讯、热爱写作,欢迎加入 UED 海外通讯员,你也将有机会在 UED 平台发表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行业动态。

△点击查看详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