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上谈辛弃疾的“青山”意并和其人诗三首,二首致敬胡进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青山遮不住的意思是什么 从哲学上谈辛弃疾的“青山”意并和其人诗三首,二首致敬胡进庆

从哲学上谈辛弃疾的“青山”意并和其人诗三首,二首致敬胡进庆

2024-07-15 05: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图片来自于昵图网,感谢分享。)

很多人对“青山”之意,并不理解。

那么,如何理解辛弃疾诗中“青山”呢?……首先,我们查阅资料,并未有任何地方,对“青山”之解,进行完全解释,甚至有的说“青山”是金军或者主和派,甚至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东流水”说成是南宋朝廷,其实不对。

以上解释皆不对。

可以看出,诗人在多少首诗当中的意象是完美,且比较统一的。 那么,“青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想要了解一个人所作的青山什么意思,也许你可以进行步韵一首! 本人步韵了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为《贺新郎·过因缘》,欢迎方家指教!

《贺新郎·过因缘》

得见轩词矣。想曾经、交游毋落,叹如今几!而幸参其缘中业,重整心头诸事。知过客、观公词喜?悟得青山多妩媚,见青山贺我何如是?吉与利,竟相似。

问师有众头条里。思轩公、青山词作,妙呈风味。名苦无须虚荣过,利更丢它歪理。去妄念、慈悲心起。不恨古人无识我,恨前人今事无差耳。笑我者,孔夫子。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发现,我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跟辛弃疾相似的手法,比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我的步韵是“悟得青山多妩媚,见青山贺我何如是?吉与利,竟相似。”,那么我是如何达到这个境界的呢?

它其实是一个主观性和客观性的问题,矛盾的焦点其实在主观能动性上!

前阵子,城哥("@城市森林之人")与我探讨哲学当中(他是很喜欢马克思主义的辩论的,我也是,本人也是一名绝对的马克思主义者),我提及唯心论与唯物论,从整体上来讲,应当是统一的,在某个现象当中,它可能会表现出某种侧重或者偏狭(原话不是这种,这里解释一下,当时城哥也欢迎我提出自己看法,让我写文章谈谈,非常感谢您的指教以及启发!谢谢。),这是由于当时人或所做的事情,它不究竟也不彻底,因此表现出来。

所以从完美的角度上讲,任何唯心论与唯物论其实是一体的。

这也是我学习东西方文化思想或者其他学术思想方面的一个体系上的总结:也就是说任何一门学科,或者艺术等等,它的“道”是相通的,倘若无法进行全然的解释,相互可以借鉴与参考,也无法达到统一的目的,那一定概念是存在问题的。

(这种偏狭很有可能是当事人的不理智或者不慎所决定的。因此,它无法表现出完美的一面而需要通过另外一种“相对论”去打败它,但这两者只能说是在某种现象上的“关联”。他们都没有达到真正的关联,这也是为什么外国诗人很喜欢“乌托邦”的原因,那是一种理想境界。但很容易落入空无。所以最终什么也“没有”了。

一句话,此说法与做法,在当时,都不究竟,于现象之不完美,而无法达到究竟涅槃的作用。)

如今很多人喜欢将科技,好像很漠视哲学,也看不起文科,甚至还有说社会学科有什么用的?……这是一种偏见!任何伟大的思想它离开不了文化,而无法达到内心良知境界的发展,它的科技也是不究竟的,并且会产生种种弊端!

所以不能模式这些,因为文化之发展,也是国之根本,失去文化的国家,将如浮萍一般飘零,它是无法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的,即便一时间急功近利而获得金钱和武器,但是很有可能会因为文化的亏损或者缺乏文化而带来沉重的而已,而这一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因为世界对人是公平,道理也是,它不会为你的强权和霸权而偏向于你,它一定会是一个整体,进行制衡。

而这个制衡不一定是发动战争或者其它,它自有因果存在,而这种因果也是事物之间的规律,相互之间的制约与牵制,在中国道家文化当中,所谓五行相生相克,未尝也不是这个道理,也是有其克制之道,而对五行本身自己,也是如此!它不可能是独立存在而可以完全丢下任何一个方向去“唯我独尊”:这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唯我独尊只可能存在于整体当中且与所有一切都是相融且相通而表现出其魅力。

而我自然也得指出一点,一些人总是认为西方的文化思想不值得学习,并不是如此,比如马克思主义就挺好的,另外在西方一些文化思想当中,它也有一些比较经典的方面:并不是外国人他自己就学得好,在古往今来,西方很多哲学家或者思想家,或者经济学家等,甚至还有心理学家等等,他们一切人在文化和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发展,他们从中的经典思想是全人类的智慧结晶,所以我们要学习的是其内涵,要坚持自己内在的发展,才可以更好的去看透目前他们外在的一些糟粕,从而让自己站在制胜场上,而不要被情绪所迷乱。 不得不说,也许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冷静处事,并且发自内心的学习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带给我们的进步,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现在进入正题,在我前面写的步韵《贺新郎·过因缘》当中,我想也许感兴趣的人,真的想了解“青山”是什么意思,可以试着步韵看看。

其实辛弃疾的“青山”词,它是有哲学道理的。

为了更加便于讲清楚这个哲学道理,这里也同时感谢"@诗道骏言"博士此前提醒我的一首诗,感谢。

是花蕊夫人(据说是徐太妃作品:小徐氏)的一首诗,叫《题天回驿》。

题天回驿

翠驿红亭近玉京,梦魂犹是在青城。

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

从这首诗当中,你可以看出,“伊人”去看风景,结果被人看。从诗中可见其人美貌。

但也可以看出:诗人也就是诗中之人,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场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分享。)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应该意识到,无论男女,无论感情或者其他方面,包括社交,或者是利益之争等等,或者其他方面的交往,一旦处于被动一方,往往很多事情,不由自主,甚至说很被动。

因此每个人在事物面前,应该是争取主动的一方,或者用主动的心态去面对。

为何要学习西方的文化艺术(不是糟粕类型):因为在西方一些文化思想表达当中,你可以看到他们的交际是比较直接的,而占据主动的一面,这样可以有利的避免尴尬,而令自己不被受制。

所以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被动一方,的确不妙。

所以,你是选择被江山看呢?还是选择看江山呢?……在这里,花蕊夫人虽是被行人看,但实际上也处于一种被动局面,所谓江山看,也是一种委婉表达,形容其人之貌美,自己想看风景,但被“风景”看了,但自然界的风景如何看你?显然是人。 这是一种隐喻。

(辛弃疾画像,来源于网络,感谢分享。)

而在辛弃疾的“青山词”中,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这青山也是有喻意的,那是什么意思呢?青山指的是辛弃疾心中的胜景,而这种胜景是他诗人独特的人格写照。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先看上面举例的诗歌。

我是从《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而悟,但并不是直接可悟,当时辅助的,还有另外一首词,但写的不是“青山”,而是“松”。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分享。)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这样就很明朗了!人如何推动“松”去?……这是要一个主观的过程!因此,当这个人意识到,自己已在境界,而无法解脱的时候,顿时,这个人发觉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个人能够推松,所谓推松,实际上是站起来了,这个人能够处理一些事情了,尽管诗中去说这件事,但你可以通过诗去推理作者的人生境界!

也就是说,辛弃疾在这件事中站起来了,不仅是这件事,在其他事当中,他已经具备了主动权。有些人可能说,那为什么,他还是没办法帮助南宋打仗,最后那么悲惨呢?最后南宋都灭亡了!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兴亡,很多时候,可能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蹴成,尤其是矛盾特别多的情况下,个人也有时间各方面的局限。

我个人以为辛弃疾其实早已达到这步境界,之所以重申了这个境界,这里“客体”之松,其实在领悟到青山的奥妙之后:这个人具备了主动能动性,那么这个人所代表的我,就不仅仅是我,也包括人世间,这个人所存在于世上的一切,但因为这个世上的一切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所有的,所以他又有自己的独特人生追求,所以这是他自身的人格写照,而这种写照表现在事业上面,它会叫“青山”,也是他的人生追求,也是他的理想胜景。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也是干净的颜色,它代表着纯粹。这也是诗人至高理想的一种人格化,而通过青山借喻,说明其高尚,其纯洁,其无私,其伟大,故以青山而比喻。

辛弃疾在领略了“青山”意境后,对待周围事物已不再是如从前那样了,他具备了主观能动性,所以,假如外界又有什么针对他的事情,也许是一棵松……你松,即便是有,但也许,还不如青山那么伟大。

也许,是属于“碍”:但与青山相比,这碍虽是碍,但青山也是在的,它就显得不足为道,至今人格上还是比较伟大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分享。)

《清平乐·题上卢桥》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十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单说“碍”,说明事情进展还好。)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有人对“遮不住”,无法理解,他们推断这个“不住”是什么意思,其实理解了青山是诗人心中胜景,就很容易理解诗人心中的偏爱,他对一个事情,一句话,一个人,一段时势的判断,是进行区分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分享。)

“青山遮不住”,所谓住,就是“断”的意思,有说会不会也是“停”的意思?青山是不会动的,所以并不会像诗词大会上的雷海所谓,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因为后者是动物,猿是动物,是可以不停的叫唤,但是,由于青山是“实物”,且如果解释为“不停地……”,那就是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嫌”(这不符合辛弃疾的性格,可能很多人发现,我在学习诗词当中,很喜欢讲诗人性格,为什么这么重要?一方面是由于我自小学习心理学,且长期作为心理学义工,去帮忙开导人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也是我认为,一个人要了解诗人的诗,一定要了解他的生平,他的作品,而其中反映出来的人格,包括他的交友状态,他做人做事的态度,这些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从而去判断这个人做的一些事情,用心理学的话来说是“性格”:虽然性格不一定,但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人格,也就是说这个人有自己的人格倾向,表现在诗歌上面或者文学上面,叫诗风或者文风。辛弃疾的诗歌作品是比较清奇,达雅,也比较旷达,乐观的类型,即便是愁苦的事情,也不愿意作小儿女情态。所以他有一首词很好地表现了这种情怀,即便讲的是人生道理,但你读来非常心旷神怡!十分旷达的境界。请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是不是很牛?),所以根据辛弃疾内心的想望,他不愿意放弃政治上的理想而去投降金军,因此这里的“遮不住”的“住”要解释为“断”且只能解释为“断”,而不能解释为不停。

此话何意?意思就是:“青山也遮不断”,可能有些人不理解了?那“东流水”是什么?“东流水”是百姓的眼泪! 前面讲过,辛弃疾已经具备了主观能动性,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他所拥有的绝对也不止是青山,这清江水,即便不是他的,也是在他心中。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在这里,“清江”也是美好的事物,可以是家乡,也可以是自己国家的江水,所以是属于“我”的。而行人泪,这些行人也是属于自己的。

西北望长安,长安是自己的!可怜无数山?……仅仅是山吗?其实很简单。辛弃疾自己尚且理想人格为青山,难道其他人不可以是山?其他人却也未必是青山!而这类人当中,往往也有投降派,像这类人,最终也会因为妥协,而走向沮丧的道路。

所以这类人,在辛弃疾看来,虽也是自己国家当中的人,但到底也是“可怜无数山”:对任何事物的理解,我以为是基于对这个人人格理想上的一种坚持和追求,可能更加能够体会其人心中境界。

这也代表着,所有投降或者妥协的人,将要一同背负这样的结局,这样惨淡的结局。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自己已然努力了,自己为心目中的理想胜景而去努力了,可是,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就好像青山也在,但仍旧也有江水绕过它而流。

那是什么真正能够感动诗人,流在诗人心间呢?原来,是因为这是自己国家的清江水,原来,这清江水当中,是流着自己国家当中,无辜行人的眼泪。

所以这才会被辛弃疾所接受:不然,他的表现,他的诗歌不可能如此豪放,如此豁达。一个人如果总是去说一些自己都无法接受的话,这个人诗风是癫狂的,是恐怖的,也是充满着悲剧的状态,跟辛弃疾的境界,会是截然相反的!

任何人违背良心的做法都得不到自己的认可,而辛弃疾也是因为执着于自己的追求,所以诗中所写,出于心声。所以他的心理状态是很健康的,甚至令人激赏的。

如果一首诗当中事物是自己不可接受的,那他不会写,因为这不是他真正的心声,这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 一个人性格上的完美是这个人对事情,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 他们追求高尚与完美,所以不喜欢令自己陷入沮丧境地,让自己悲伤的事情,也一定是有所值得。

我们再看辛弃疾其他“青山”词。

《玉楼春·戏赋云山》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且喜青山依旧在”,很简单,说明如今现实还可以,自己心中的胜景,尚未完全丢掉,能这样,说明现实都还有救,自己心中理想仍在,不然,哪里能放心呢?……

不得不提的是,有人对《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当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不懂什么意思?等你有了主观能动性,你就懂了。

其实意思很好解释,我将“情与貌,略相似“,也放上来,一起解释:“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其意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我想青山也是这么看我的。我们的容貌与表情,是没有差别的。

可能别人又不懂了?青山不是山吗?怎么又跟辛弃疾长得一样呢?当然这里是“略相似”,看起来有点像而已。

其实是因为作者也是诗人达到了主观能动性,这个时候再去看世界,那就是不是看到别人,而是看到自己。

诗人眼中的青山,也是诗人心中的自己。

因时间关系,不及多说,但这里我也随附上两首词,纪念中国剪纸动画创始人之一的胡进庆先生,虽人已去,哀思永在!

他是江苏常州人,中国剪纸动画艺术家,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曾任中国动画协会副会长,被称为“葫芦娃之父”。

他在国产动画上,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至于为何要纪念他,原因很简单。

在我平日工作与生活当中,我时常能够看到,如今的动漫,包括AI漫画,都是以日式为主,我深感痛心!

的确我偶尔也画漫画,但我的理想是超越他们。也许显得可笑,因为我虽然从小喜欢绘画,但实在画的不多,因为兴趣爱好广泛,所以更多方面我以涉猎为主,没有进行职业上面的一些专攻,导致我在职业操作上面,相差甚远。

这也是我为何写画评居多,赏析居多,但自己画画偏少的一个原因,我能看出其境界,但自己练笔甚少,所以赏析当中,往往更多是多人生境界之理解,而在画家笔法上,是很少能够说出个东西来,因为练习少,这也是我所不足的一面。

(胡进庆老师)

但是,我对中国绘画,或者说漫画方面,还有动漫方面,内心很感痛心。我可以看到,这两方面是在飞速的发展,但是,它受到日本动漫的影响太大了!无论形体,还是表情,都以日漫方面的参考为主,包括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甚至思维方式也进行模仿,我觉得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我当然并不是说日漫什么不好,我自己也挺喜欢日漫一些东西,我的意思是缺乏本身民族性太少了。

它已经显得不那么纯粹了。

当然现在也有种叫法叫“国潮”:但很遗憾,我发现很多所谓打着国潮的名义,你的画法还是日漫画法。它没有让我觉得是一种传荣的中国文化特色这种画法。我没有见过。

我更多看到的是日漫的身影。

包括现在一些出版作品当中,也很多是日漫一般的形式,所以我看到这些,都比较难过。

胡进庆先生生前也说,希望学生们动动脑筋,开发思维能力,去找新的形势,做我们有中国文化传统内涵的东西(大致上是这个意思),而这个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

可能你们很奇怪,我怎么突然提到此人?也是刚好看到了一个视频("@华夏名人馆",《中国动画是如何让宫崎骏甘拜下风的?为何他发誓永不再来中国?》),这个视频讲得很好,因为我写青山词,进行步韵,所以一下子又想起了自己心中牵挂的事情,故写了两首《菩萨蛮》致胡进庆先生!

因为我想,虽然我看到很多受到日漫的影响,但也可以看到,有的人也开始在其中增加了中国元素,而也可以看到,只要真正学到手了,那么早晚也有别人“痛断肝肠”的一天,我们照样也能迎头赶上,而得到我们真正的胜利和辉煌。

 《菩萨蛮·致胡进庆》(一)

曾追动画涂鸦里,葫芦娃救爷爷计。叟去掩悲伤,漠观名利场。

青山松蔼蔼,溪水常常在。渔者饵何长?大成毋断肠!

(备注:所谓“饵”就是金钱和名利之饵,在绘画一事上,很多人选择“速成”,因此也可以迅速获得名利,但我认为我们要做出自己真正的动漫,真正的动画,真正的作品,真正的好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从中学习,进而得出我们自己真正的内涵,进一步发展。 这一定不会像是曾经那样,“鹧鸪”而令人感伤,它反过来可以告诉我们,事情发生变化了,它于我们是一种吉兆。 因为我们正在进步。)

《菩萨蛮·致胡进庆》(步韵)(二)

儿时电视拿瓶水,葫芦娃救爷爷泪。总是望平安,可怜畸曲山。

青山离不住,苦难期它去。忧患叟之余,文昌行鹧鸪。

因此,从以上所述,大家可以看到,真正的唯心论和唯物论它是一体的,正如王阳明所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是一种意识上的转变。 然而真正在诗歌以及其它人生境界当中,单单如此是不够的。

一个人要练就如如不动的境界,需要极深的道德修养,同时也需要这个人不断的经历实践的锻炼,所以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因为空想是没有用的,只有真正做到了的出来的真理,才是真正的唯心论,真正能够为事物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而这个作用,而能够达到真正的唯物论。

所以辛弃疾的青山词,即便在他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当中说,“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其实他应该了却遗憾!

因为他虽不见古人,但是今人如我,而悟到了他的境界,也了然于他的一生当中,带给我如此多的感动和遗憾,令我敬佩其人人格力量之伟大,令我欣赏他的豪迈人格并且看齐,令我更加对祖国热土所热爱,而敬慕英雄豪杰,他虽是诗人,又何尝不是真正的英雄呢! 而受益于此人的作品,又何止是我呢? 附录:

(一)《贺新郎·过因缘》(步韵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得见轩词矣。

想曾经、交游毋落,叹如今几!

而幸参其缘中业,重整心头诸事。

知过客、观公词喜?

悟得青山多妩媚,见青山贺我何如是?

吉与利,竟相似。

问师有众头条里。

思轩公、青山词作,妙呈风味。

名苦无须虚荣过,利更丢它歪理。

去妄念、慈悲心起。

不恨古人无识我,恨前人今事无差耳。

笑我者,孔夫子。

(二)

《菩萨蛮·致胡进庆》,其一

曾追动画涂鸦里,葫芦娃救爷爷计。叟去掩悲伤,漠观名利场。

青山松蔼蔼,溪水常常在。渔者饵何长?大成毋断肠!

《菩萨蛮·致胡进庆》(步韵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其二

儿时电视拿瓶水,葫芦娃救爷爷泪。总是望平安,可怜畸曲山。

青山离不住,苦难期它去。忧患叟之余,文昌行鹧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备注:最后再次感谢撰文当中,诗道骏言博士以及城哥予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同时,我也欢迎各位老师们,发表您的看法,共同交流与进步! 如觉得我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顺便说明一下,本人当中所表达的观点,属于个人一家之解,但也除此之外,别无分家。 主要也属于自我思考和个人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也希望你们能够说说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感谢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