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精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青少年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研报告 报告精读

报告精读

2024-07-08 11: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使用设备方面,手机仍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设备,超过80%的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见图2)。随着智能家居和人工智能设备的发展和普及,12.4%的未成年人开始使用智能机器人(小度音箱、天猫精灵、Alpha蛋等)上网,使用智能手表上网的未成年人达19.9%。

02

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产品消费呈现个性化、趣味化和小众化特点

蓝皮书指出,未成年人网络文化产品的偏好和消费呈现个性化、趣味化和小众化特点。多元的文化偏好让未成年人对网络文化产品消费有了更多的选择。为了追求兴趣、寻找“同好”、获得认同(环境和自我),未成年人以兴趣为纽带在社交平台上聚集成松散的兴趣团体,形成了兴趣朋友圈,共同的兴趣爱好催生出多彩多元的亚文化景观,塑造着“萌文化”“潮文化”“丧文化”等并行多样的网络文化。而商业机构得以通过商业营销将未成年人的文化接受和使用进一步放大,在为未成年人创造更多为他们各自钟爱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让网络文化消费染上了商业色彩。

未成年人对网络文化产品迷恋追逐的另一面,则是浅尝辄止和消费理性不足。网络文化产品丰富多彩,未成年人本身自制力和专注度又十分有限,加上短视频和网络文章的碎片化传播,未成年人在进行多元文化产品选择的同时,对网络文化产品使用呈现“轻”“浅”等特点:热点转换迅速,追潮浅尝辄止,缺少对文化产品的深入理解,对流行趋势的追随也大多出于感性和冲动。最终,网络文化热点虽然被大量未成年人关注、接触,但真正留下长久影响和印迹的并不多,这也使成年人追踪、理解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偏好变得更加困难,要求成年人在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逐潮现象进行监管引导时应持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

03

未成年人互联网行为存在五点问题需要关注

01

互联网全面普及后,需关注城乡使用行为差异

相较于“80后”“90后”的互联网使用情况,“Z世代”的互联网使用率几乎达到100%。随着千元手机、低价流量的普及,城乡地区在互联网接触率上的差别基本消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城乡之间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不存在差异。未来城乡的互联网差异将逐步从“能否使用”过渡到“如何使用”。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建立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尤其是要关注城乡教育差距,免费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本次调查已初步显示,城乡未成年人在上网设备、接触内容、用网时长和使用频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随着手机成为网络接入的主要终端,农村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而如何加强规范引导,提升乡村地区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

02

网上课堂的适用性和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蓝皮书指出,此次调查显示,对于网课持“喜欢”或者“不喜欢”态度的未成年人数量接近。另外,长时间网课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值得关注。调查发现,未成年人主要通过手机上网,占比达到75%以上,而用电脑上网的未成年人仅占14%。按一节网课40分钟计算,大部分学生在疫情期间每天用手机连续听课4~6小时,时间过长,上课效果不太好,且手机屏幕较小,易造成未成年人视力损伤。

03

智能化产品逐渐进入未成年人生活

未成年人已成为智能化产品使用的先锋群体。随着AI、5G、物联网等智能技术的不断普及,居民进入智能互联时代。青少年使用智能产品的频率和时长日渐增多。调查显示,12.4%的未成年人使用智能机器人上网,20%的人使用智能手表上网。

智能化产品进入未成年人学习和生活,其影响值得关注。一方面,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技术和家庭机器人可以有效帮助未成年人群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出行、交流成本;但另一方面,智能技术背后的“算法黑箱”“信息黑洞”“隐私侵权”等问题也日渐浮出水面。伴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流行,城乡未成年人在知识获取上可能面临新一轮的“数字鸿沟”,城乡未成年人在线教育方面的“智能鸿沟”可能会进一步加深。

04

互联网流行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容小觑

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巨大。调研数据显示,未成年人对网站视频、短视频、二次元文化、网络文学、直播和论坛的使用已十分普遍,尤其是使用视频类App的未成年人已占其总人数的六成以上。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呈现出不少新的特征,值得关注。2020年2月,公众视线集中和聚焦于新冠疫情的各类报道,但是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中还引发了几期备受关注的舆情事件,可见网络流行文化不仅在青少年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已经开始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227事件”背后的资本、粉丝群体与社会力量的角力,使事件呈现出复杂性,事件也从粉丝、同人文化演变成全民对于资本控制、教师言行、教育问题等的全民大讨论。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背后的消费行为也不容忽视。

05

信息时代的家庭教育和代际关系值得关注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教育生态和代际关系产生巨大影响。首先,信息时代的家庭教育愈发强调监护者的主体责任。除了有效保障未成年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权益外,有关媒介素养培养的主体责任开始显现。家长如何提升自我媒介素养,并在此基础上配合学校,重视、引导未成年人的媒介理念,成为关键问题。其次,我们可以发现,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使用成为影响新时代代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虽然大部分被调查的未成年人具有较好的自控性,但仍有超过一成的人数表示会因此与家长起冲突。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B.1 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主体地位 加快完善网络生态环境建设

B.2 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现状

Ⅱ 分报告

B.3 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认知和态度

B.4 未成年人微信运用基本现状

B.5 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学习的影响

B.6 未成年人互联网社会交往中的自我表达

B.7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

Ⅲ 热点报告

B.8 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B.9 青少年数字依赖与风险应对

B.10 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状、热点及问题

B.11 未成年人手机陪伴基本现状、特征及问题

B.12 未成年人网络文化消费现状、趋势及问题

B.13 青少年网络游戏的媒介呈现及舆情

B.14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

B.15 上海中学生互联网运用现状

Ⅳ 区域报告

B.16 香港青少年互联网运用现状

B.17 澳门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现状

B.18 台湾青少年互联网运用现状

B.19 美国青少年互联网运用变化趋势(2000~2018)

Ⅴ 国别报告

Ⅵ 附录

B.20 附录1 中国未成年人与互联网发展大事记(截至2019年12月30日)

B.21 附录2 “第十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2020)”技术报告

如需《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电子书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进行购买

皮皮子

提醒一下:微信公众号改版啦

如果你没有常点在看,或者没有星标我们公众号

则很可能再也收不到我们的推文了。

所以希望你可以星标一下我们。

防止失联,期待每天相遇。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