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具行业如何走技术创新之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需要模具的公司名字 中国模具行业如何走技术创新之路

中国模具行业如何走技术创新之路

2024-07-03 06: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模具行业如何走技术创新之路

发布日期:2020-10-15 来源:有色铸造

一、中国模具行业的现状

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是汽车、电子、通讯、包装乃至航空航天各零件制造领域的“成形母机”和“效益放大器”,模具也是创新的载体,没有模具就不能实现创新。中国模具制造厂约有30,000家,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近10年来,中国模具行业一直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在我国全方位开放融入世界制造链、经济圈的大背景以及中国巨大需求市场优势、求变应变的改革优势下,中国模具产业快速发展,国际化能力稳步提升,已成为世界模具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

2019年中国模具产值2800亿,带动下游零部件产业28万亿;中国模具行业出口总销额超过62.46亿美金,出口模具达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模具已成为国际模具舞台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全方位开放融入世界制造链、经济圈大背景下,在中国巨大需求市场优势、求变应变的改革优势下,中国模具国际化能力稳步提升,中国模具已成为世界模具制造大国。

中国模具约占世界模具消费量的三分之一,产值占世界模具的三分之一强,是国际模具采购中*具性价比的模具制造基地。据德国WBA亚琛模具制造研究院的*新报告显示,中国是模具*大的市场,全球竞争力地位排名:德国、日本、美国、中国、韩国、意大利这六大模具制造国的注塑模具和板材成形冲压模具产值占据*市场。中国模具需要高效利用资源、以模具为上下游纽带服务全产业链,以模具工艺装备支撑*广泛的制造。

二、全球模具市场情况

全球的模具制造主要分为四类:

(1)欧洲(德、意为主以及法国、瑞士、瑞典、西班牙等国)及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其本土制造业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的牵引,国内外市场充足,规模大,技术先进,具备开发各种高端模具的能力和模具的智能水平高,质量优良,个性化、定制化能力强,符合各产业客户的高品质需求,整体水平处于*地位。所需常规性模具已不是这些国家本土制造,大量国外采购,出现了设计、调试依靠本土,制造利用国外资源的大趋势。

压铸模具与模具配件

(2)低成本产业优势国家和地区包括葡萄牙、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属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大致为由传统劳动密集产业开始从事工业化生产,渐渐步入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产业的出口,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已由初期的低精密度向较高精密度发展,是中国模具的竞争者。

(3)发展中国家模具快速成长型国家如中国、印度、泰国、巴西等。其从业人口众多,模具工业技术参差不一,以民营企业为主,合资及外资企业在其根植多年;具有一定规模或特色的民营企业、个别国有模具企业水平较高、能力较强,具备比肩世界模具制造先进企业,但民营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偏低、产业在设计加工、效率、品质管控方面能力表现不足。

(4)模具需求较大,模具制造能力缺口较大国家如墨西哥、南非、智利、越南、阿根廷等,由于地域、市场的需求,亟待培育模具产业发展,与下游制造能力相匹配,起步阶段。是各国企业瓜分客户的地区。

三、模具是创新型的个性化载体

模具自身就是创新型的个性化技术工艺装备,也是创新改善的手段。模具产品继续向大型(多工序、多组分、多腔)、精密、高性能、集成化方向发展,也是设计、工艺创新,是高新技术产品。模具企业不仅仅为下游客户带来工艺保障,还提高了下游客户的资源效率、运营效率、研发效率,也可以说是效率的创新。在集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协同环境,才能适应未来的模具制造业所呈现出的技术交叉融合、产品关联度高,产业链的高度集成的新业态,更可以说是产业链融合的创新。

模具也是创新的载体,没有模具就不能实现创新,模具的创新定制是走到用户产品开发阶段“起得早”的产业,具有突前特征,由于制造业零件和模具高度相互依存,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与*终产品的竞争力息息相关,使得模具企业具有参与到用户开发阶段的研制、验证。模具也是轻量化新材料成形工艺保障,时尚消费、定制化的践行保障;既为高新技术服务,是创新转化为下游零件产品的控型与控性不可或缺的工艺保障装备。

模具制造已非技能主导,是数字化设计验证下、装备保证的高技术行业,技术应用于装备特征越来越显现;模具的生产过程集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和绿色制造为一体,模具是制造创新的主战场。模具为创新的载体,技术创新驱动特征明显,以新技术、新材料、新成型带动了模具新结构、新产品,特别是数字技术、激光技术(增材制造)、纳米制造等新技术应用的主战场。模具作为成形工艺的系统工程能力代替单纯的技术、产品。

模具是为下游零件产品量产的生产周期、质量、成本、服务的定制工程。模具是围绕成形产品需求扩展产业链,为下游产业定制化、个性化制造,提前进入可行性装备研究实践的先导产业,是不同于终端产品的特定服务于终端产品的工程式制造链环节的关键。在为客户深度服务中,延伸至模具产业上游供应链能力、产品设计工艺性,加深了自身工艺实现服务附加值。模具制造企业不但是产品制造者更是服务供应商。模具又是成形量产保驾护航“歇得晚”的产业,工程式、定制化成形后服务已渗透到模具下游终端领域。

四、中国模具如何走技术创新之路

(1)针对于模具行业特点,在对模具企业的评价上应以对下游产业的提质降本增效、下游产品研发能力的动能转换贡献率作为评价的依据,而不应以模具产业自身的规模作为评价依据。特别是在增效领域的独特作用更是评价模具企业优劣的关键,同样一个零件成形时间多与少,为下游成形的效率成本贡献率多与少,将直接反映出企业的竞争力。模具不仅仅解决能不能做,而是解决怎样做。模具成形工程服务既是扩大模具下游客户的利益,也是增加模具企业自身的利益。

(2)鼓励模具发展精细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行业提质增效和优化升级为手段,在衡量指标上绝不是企业规模大竞争力就强。德国、日本模具行业评价的依据是在品质同样的条件下时效性、制造资源利用率、成本与生产力等作为评价的依据,绝不以规模论能力。德国优质企业CNC一班开机6000小时/年,中国模具企业是他们的一半,德国*模具企业人均增加值(剔除外协加工)100万元人民币,人均产值190万元人民币。中国模具*梯队企业平均人均产值80万元人民币。高精设备的需求与设备利用率高;信息化定制化客户管理等方面有效响应;软技术提升与改善加工设备的运用能力程度,模具制造工艺模拟分析应用程度,备利用率的高低、管理精细化程度成为企业评价的重要依据。

(3)欧美日发达国家模具企业都非常注重模具新技术和前沿科技的研发,公司的技术部门除了配备满足日常设计、生产需要的工程师以外,很大比例的工程师在做模具的研发,研发经费占到销售额的5%以上,每家大型模具厂都有自己的技术专长和领域,在某个领域具有主导权,模具发展必须要走标准化、专业化之路,好的模具企业都会在模具制造信息化、数字化上做得非常好,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效率、减少了模具制造的出错率,国内只有少数模具厂真正在用,不过这两年一定会加速。

(4)推进智能化模具产品的研发,具有搭载传感器控制成型温度、压力、时间节拍、自动润滑、维护保养提醒等控制的智能模具为下游冲压成型、注塑成型、压铸成型提供工艺功能保障,提高模具生产的效率及合格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5)推进模具的智能设计及智能制造,通过建立模具标准库、设计库,凝练设计要素、比对、算法,通过智能设计手段,加快模具设计的准确性、缩短设计周期等;通过单台设备的智能加工软件模块系统,机床加工可利用时间优先、加工表面质量优先或轮廓*精度优先等不同方案,修改控制装置和控制参数;在线测量在线补偿控制,冷却系统调整,同时实现防撞的智能功能,以减少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的时间,从而缩短开发周期形成竞争优势。

(6)中国模具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推进模具技术创新,中模云平台致力于创建以模具为切入点,以订单驱动的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平台将依托5G和工业物联网技术,以贸易订单为驱动,以国内外全流程服务基地为载体,力争打造国际知名的模具全产业链服务云平台。平台核心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信息发布集成、国际市场需求开拓和订单实施、生产资料线上交易以及总包分包、众包众设、售后服务支持、行业企业评价体系等基于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模具产业公共服务。模具是为下游零件产品量产的生产周期、质量、成本、服务的定制工程,在为客户深度服务中,延伸至模具产业上游供应链能力、产品设计工艺性,模具标准化等加深了自身工艺实现服务附加值,模具制造企业不但是产品制造者更是服务供应商。中模云平台的目标就是全面打通模具上下游产业链,推进中国模具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信息仅供参考,请慬慎采用,风险自负!)0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相关新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