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雷达工作频段划分 雷达

雷达

2023-12-20 16: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雷达行业中,以雷达工作频率划分为若干的波段,由低到高的顺序是:高频(HF)、甚高频(VHF)、超高频(UHF)、L波段、S波段、C波段、X波段、Ku波段、K波段和Ka波段。

P波段:由于最早的雷达使用的是米波,这一波段被称为P波段(P为Previous的缩写,即英语“以往”的字头)。 L波段: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变为22cm。 S波段:当波长为10cm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X波段:在3cm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3cm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座标上的某点。 C波段:为了结合X波段和S波段的优点,逐渐出现了使用中心波长为5cm的雷达,该波段被称为C波段(C即Compromise,英语“结合”一词的字头)。 K波段:在英国人之后,德国人也开始独立开发自己的雷达,他们选择1.5cm作为自己雷达的中心波长。这一波长的电磁波就被称为K波段(K = Kurtz,德语中“短”的字头)。 Ku波段、Ka波段:“不幸”的是,德国人以其日尔曼民族特有的“精确性”选择的波长可以被水蒸气强烈吸收。结果这一波段的雷达不能在雨中和有雾的天气使用。战后设计的雷达为了避免这一吸收峰,通常使用比K波段波长略长(Ka,即英语K-above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上)和略短(Ku,即英语K-under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下)的波段。

相控阵雷达与普通雷达区别

相控阵雷达相当于很多个普通雷达,且不需要转动,就能实现多方位观测。 普通雷达是通过信号发射/接受器的旋转来实现对目标探测的,相控阵雷达是直接控制电磁波的照射方位起到扫描的作用,可对雷达阵面前方120读进行实时观测,反应速度优于普通雷达;相控阵雷达可以同时形成多个波束以应对复数目标,而普通雷达只有一个波束,难以应对多个目标。此外,相控阵雷达在工作时相当于有很多的小雷达同时工作,它们之间相互独立,部分单元的损坏不会影响正常使用,抗干扰的能力也更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