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来了|看看42件作品都在哪些地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雕塑完整版 完整版来了|看看42件作品都在哪些地方

完整版来了|看看42件作品都在哪些地方

2024-01-19 10: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七届“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JISP”)于2023年9月20日至12月31日在静安雕塑公园举行。由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同主办,上海市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静安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静安雕塑公园承办,策展机构为罗浮紫公共艺术团队。中国著名策展人黄笃先生、西班牙外交部下属“亚洲之家CASA ASIA”文化和展览项目负责人马尼妮·格拉斯·巴拉格尔(Menene Gras Balagurer)共同担任艺术顾问。

展览共34组、42件展品,由来自16个国家的28位艺术家参展。其中国外艺术家18位,国内艺术家10位。以丰富的艺术表现,联动大宁久光中心、国泰君安绿地、彭浦新村、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苏河湾中央绿地)、三泉公园、市西中学、镇宁菜市、中信泰富广场、张园,定制寻艺静安的城市漫步指南。

此次联动的9个点位都非常接地气。以镇宁路菜场为例,艺术家在菜场里不同的角落会做很多创作;在市西中学门口有个小空间,将由年轻艺术家开展24小时美术史的创作,用霓虹灯的形式展示世界名画。

一.主展区:

1.《生长进化》

进化的寓言是什么?空间膨胀的现实,或是向上生长的能量?想象吧!无处不在的可能性就蕴藏在你的想象之中。

阿里克·利维/Arik Levy

法国,1963/France, 1963

年份 / Year: 2023

尺寸 / Dimension: H323 x 424 x 286 cm

材质 / Material: 耐候钢/Corten Steel

阿里克·利维(Arik Levy)原籍以色列,1988年首次参加特拉维夫的雕塑群展后移居欧洲,目前在巴黎的工作室工作。利维的技能涉及多个领域,他是艺术家、技术员、摄影师、设计师、视频艺术家。利维最著名的是他的雕塑和装置,他认为“世界是关于人的,而不是关于物体的。”他于1991年以一等成绩毕业于瑞士欧洲艺术中心的工业设计专业。利维还专注于室内外环境的设计,他的家具和灯具设计在各大洲都备受推崇,同时也创作室外的公共艺术作品及为空间环境做整体设计。在利维看来,生活是一个符号系统的集合,但一切都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生长进化》体现了从矿物到植物的复杂转变,尽管将 "岩石"(一种矿物实体)放置在大地上并见证其转变为茂盛的植物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在岩石种植或放置在土壤上时,仿生过程会为矿物引入植物DNA,促使其发芽。它继续在地面和地下萌芽、生长。地上的根通常是隐蔽的,在我们丰富的想象力下逐渐展开。在周围树木和植被的衬托下,根的位置决定了“树”是在地面上还是在地下生长。在这个领域,想象力是至高无上的,它赋予了我们感知未知事物的力量。

2.《此时此地》

一人,一狗。此时,此地。是现实,也是超现实。当云端守护思绪尽情放飞,这一刻,已弥足珍贵。

拉姆·卡齐尔/Ram Katzir

荷兰,1969/ The Netherlands,1969

年份 / Year: 2023

尺寸 / Dimension: 

H230 x 210 x 170 cm

H120 x 135 x 120 cm

材质 / Material: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

拉姆·卡齐尔(Ram Katzir)是一位常居在阿姆斯特丹的视觉艺术家。他在阿姆斯特丹里特维尔德学院(the Rietveld Academy)视听系学习动画,在纽约库珀联盟艺术学院学习雕塑和摄影。1997 年,卡齐尔凭借代表作《你的涂色书》进入国际艺术界,形式与内容的并置是他作品的一大特点,刻意地制造一种模糊不清感觉,引人驻足、思考和反复揣摩。他的作品曾在多个国际群展中展出,包括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Open Ends”(2001年)、荷兰鹿特丹建筑双年展(2003年)、日本青森当代艺术中心的“ Under Thread”(2007年)、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2010年)、第四届中国广州三年展(2011年)、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2012年)以及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祭(2019年、2022年)。

来到本届雕塑展的观者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超现实的场景中,一只云狗和一个云人坐在一起,享受着片刻的宁静和放松。狗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守护狮犬(石狮;shíshī)矗立在宫殿和寺庙前。他们保护建筑免受伤害,创造了繁荣与和谐。狮子总是成对出现,寓意阴阳。在拉姆·卡齐尔的俏皮阐释中,这对组合面对面,由一个人形和一只狗组成,代表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这是一种倾听和被倾听的对话。

3.《重叠进化》

重叠不只是“1+1”的算数法则,所见、所感、所想,在累加的过程水乳交融。能量的浪潮,正蓄势待发。

阿里克·利维/Arik Levy

法国,1963/France, 1963

年份 / Year: 2023

尺寸 / Dimension: H457 x 250 x 160 cm

材质 / Material: 耐候钢/Corten Steel

阿里克·利维(Arik Levy)原籍以色列,1988年首次参加特拉维夫的雕塑群展后移居欧洲,目前在巴黎的工作室工作。利维的技能涉及多个领域,他是艺术家、技术员、摄影师、设计师、视频艺术家。利维最著名的是他的雕塑和装置,他认为“世界是关于人的,而不是关于物体的。”他于1991年以一等成绩毕业于瑞士欧洲艺术中心的工业设计专业。

《重叠进化》(Rock Formation Tower 457 Corten)进入了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一个重新定义的领域,超越了其各个组成部分的本质和属性。这种转变并不是由每个组成部分的固有性质所决定的,而是由它们共同带来的生命力所决定的。Corten钢采用了极简的表现形式,没有任何浮夸的表面处理或复杂的装饰,呈现出一种威严的姿态。其充满铁锈的外表吸收着每一束光线,投射出的阴影穿过无光泽的表面和结构框架。尽管可能出现失衡,但《重叠进化》依然屹立不倒,让人联想到就在刚刚,我们的双手和思想创造了这一作品。这是一个强烈的瞬间,将聚光灯汇聚当下,一个 "我 "与周围环境及其内在交汇的时刻。

4.《无限》

一个缺失元素的片段却书写着关于“无限”的故事,如何观看是二次创作,你也是创作者之一。

胡安·盖瑞扎博/Juan Garaizabal 

西班牙,1971/Spain, 1971

年份 / Year: 2018

尺寸 / Dimension: H360 x 80 x 80 cm

材质 / Material: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

胡安·盖瑞扎博 (Juan Garaizabal),1971年出生于马德里的艺术家,因题名为《都市记忆》(Urban Memories)的纪念性公共雕塑而享誉全球,其作品通过提炼城市核心元素填补记忆的空缺,并引发出关于城市规划、历史和当代艺术作用的讨论。他的作品独树一帜,不仅具有个人化的叙述,而且拥有精湛技巧:艺术家在马德里、柏林、墨西哥城和迈阿密的工作室中独立进行锻造处理、木工、电工、塑形和石工等技艺环节。

“Infinite Pag8da”描绘了一个缺失元素的片段,给予观者无限与循环的感觉。像许多盖瑞扎博作品一样,其未完成的形状显现出基本结构,需要公众的视觉对结构进行重组,从而完成作品意义的建构。这件作品由316L不锈钢制成,能够以最大限度地抵抗海洋环境的侵蚀。

5.《芝士》  

屋顶的“芝士”——具象的形状,抽象的色彩;平衡的姿态,戏剧的张力。趣味寓于反差之中。

权五祥/Osang Gwon 

韩国,1974/Korea, 1974

年份 / Year: 2022

尺寸 / Dimension: H244 x 300 x 220 cm 

材质 / Material: 铝板印刷/Paint on Aluminum

权五祥(GWON Osang,生于 1974 年)是一名不断质疑雕塑本体并尝试将前沿的实验性媒介融合到新形式结构中的雕塑家。他对雕塑存在方式的多样探索由五个系列组成——除臭剂型、雕塑、平面、新结构和浮雕。除臭剂种类(Deodorant type)系列作品采用ISO-pink硬化泡沫塑料板造型,打破了雕塑必须厚重的观念。最新的“浮雕”系列作品则采用了独创的手法,在传统雕刻的基础上用二维平面构筑三维空间,在平面上对不同图像进行排列和重组。

多年来,权五祥(GWON Osang)在各种媒介和图像中探索和打磨出了全新的雕塑肌理感,从而推出了一系列结构变化多样的作品。“新结构”系列是对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平衡系列作品的致敬。考尔德的平衡系列雕塑并不局限于雕塑的物质性,而在作品周遭的时空中有巨大的意义,尤其是外部环境或人与人的关系中蕴含着更为重大的意义。权五祥的“新结构”系列也具有类似的空间性。权五祥将收集到的物体图像放大,制作成平面,然后将这些平面结构化为三维空间。

6.《流动之花#18》

平面只能是平面吗?从刻板的印象里解放自身,摆脱约束的互动会创造不可思议的“流动之花”。

亚历山大·维加·伯夫林/Alejandro Vega Beuvrin 

委内瑞拉,1979/Venezuela,1979

年份 / Year: 2023

尺寸 / Dimension: H265 x 459 x 233 cm

材质 / Material: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

亚历山大·维加·伯夫林(Alejandro Vega Beuvrin),1979年5月出生于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雕塑家。他最初是加拉加斯西蒙玻利瓦尔大学(Simón Bolívar University)设计、建筑和美术系的客座教授,在2010年成为了一名建筑研究员。自2015年起,他在巴塞罗那工作室致力于创作不同规模的金属雕塑。伯夫林从建筑师转型为雕塑家,用现代技术流程去创作各种形式的作品,旨在与都市或更为亲密的空间维持联系。

当康定斯基在撰写《点、线、面》一书时,他将平面定义为:“......接收作品内容的物质表面。”它以缩写BP(基础平面)指称这个平面,并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去划定平面的边界。他研究平面上的构成,但并不将其本身作为构图元素来。在任何时候,平面都从未被视为是一种基本的元素,不像点和线那样可以自由地进行掌控。

7.《鱼有梦》——林明杰艺术作品展

林明杰/Lin Mingjie 

中国/China

林明杰:艺术家、艺评家、策展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艺委会主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当代水墨研究院艺委会主任;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美术摄影书法篆刻专委会主任;上海市设计与创意工作者协会理论与教育艺委会主任;国家艺术基金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家库专家;中华艺术宫艺委会委员;刘海粟美术馆艺委会委员等。

林明杰广为人知的身份是艺评家、策展人。他曾经创意策划过两个观众超百万的艺术展,即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的《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2018年)及上海疫情期间在网上发起的“葱”主题摄影展(2022年)。他长期在新民晚报撰写的“林距离”艺术随笔专栏,深受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喜爱。他出版的艺术随笔集《艺术是同床异梦》《艺术是漏网之鱼》广受好评。

本次在静安雕塑公园举办的《鱼有梦——林明杰艺术作品展》,实际上也是静安国际雕塑双年展评委会诸多成员的心愿,展览以其新创作的油画、纸本彩墨、陶瓷、综合材料、数码影像以及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在艺术中心营造了一个充满梦幻、浪漫,却有宁静、美好的艺术空间。其中有沉浸式体验的《云对话》《鱼尾屋》,互动数码作品《簪葱仕女》,兼具当代感和古旧沧桑感的陶瓷小品等,当然还有他那最具个性魅力的绘画作品。展览推出的都是近年的新作。他的画,形式更趋简明扼要,内涵愈加丰富。知道他创作过程的艺术同行称之为“用最繁复的手段画最简单的画”。为了增强艺术个性化,他不仅探索在形式上拉开距离,无论绘画还是陶瓷作品的材料运用上也独具匠心。

8.《世界桥》

“一座螺旋桥穿过一棵树。”建筑与自然的密语等待怀揣好奇心的你来探索,不同角度,不同时间。同一世界,同一梦想。

卡婷卡·柏克/Katinka Bock 

德国,1976/Germany, 1976

年份 / Year: 2023

尺寸 / Dimension: H380 x 800 x 600 cm

材质 / Material: 耐候钢,金属,树/Corten Steel, Metal, Tree 

卡婷卡·柏克(Katinka Bock)于1976年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自2001年以来,她在德国柏林和法国巴黎两地生活和工作。卡婷卡·柏克偏爱朴素的材料,如陶土,木材,石膏,陶瓷,皮革和纺织物,她经常将其与捡来的物品结合起来。对于艺术家来说,二手材料具有超越其物质性的意义。在她的实践中,卡婷卡·柏克投身于展览空间,并在共鸣中构思她的作品。同样,她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心理空间,巧妙地引发观众的反思。

“一座螺旋桥穿过一棵树。”该作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和变化;时间的概念是这件作品的核心要素。一棵小树被种在6米高的桥下。树冠触及连接桥两端的中央平台。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棵树逐渐长大,修剪次数减少到最低限度。树枝环绕着人行天桥,最后树冠环绕着路人或人行道。在安装的早期,路人可以毫无困难地走过桥梁,凝视地平线或从上面观看树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开阔的视野被阻挡,随后沿着桥梁的道路也被阻挡。升高的位置变成了一个藏身之处。自然、建筑和时间展开了一场对话。

9.《城市之窗》

建筑的一隅象征对家的眷恋,生命的情感随记忆的卷轴徐徐铺陈,全新的故事也在其中酝酿。

艺术共和/A.R.T. INSTITUTION 

中国,2006/China, 2006

年份 / Year: 2023

材质 / Material: 综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

作为“罗浮紫公共艺术”旗下创新型艺术衍生品品牌,“艺术共和”不止艺术。“艺术共和”是一件“集体艺术品”, 也是一场聚集所有人参与的才华和智慧的“行为艺术”。开发并提供基于当代文化的产品与服务,发掘与扶持新生艺术家,提供新新人类、有志艺术青年,玩转艺术。 

建筑的一隅象征对家的眷恋,生命的情感随记忆的卷轴徐徐铺陈,全新的故事也在其中酝酿。情感和艺术在建筑实体中达到和谐统一,跨越时间和空间,透过《城市之窗》眺望未来。

10.《城市之声》

憨态可掬的章鱼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水池伸出友好而巨大的触手,迎接八方来客,邀请你共同聆听漂洋过海的声音。

莫拉达瓦加/Moradavaga

意大利&葡萄牙/Italy&Portugal

年份 / Year: 2023

尺寸 / Dimension: 

H377 x 262 x 262 cm 

H254 x 184 x 184 cm

材质 / Material: 不锈钢,波纹管/Stainless Steel, Corrugated Pipe

Moradavaga(葡萄牙语“模糊地址”的缩写)是建筑师Manfred Eccli(意大利博尔扎诺,1981年)和Pedro Cavaco Leitão(葡萄牙波尔图,1976年)合作诞生的艺术家团体。其总部设在卡尔特恩/卡尔达罗(意大利)和波尔图(葡萄牙),2006年开始围绕空置空间、废弃建筑和公共领域的激活等问题开展工作,设计表演对象并积极干预。Moradavaga 各种各样兼收并蓄的作品获得了国际认可,参加过夏洛特国际艺术节(美国夏洛特,2022年)、OpenArt(瑞典厄勒布鲁,2022年)等知名机构和组织举办的活动。

这件作品是对章鱼家族系列的延续,与艺术家团队几年前在意大利布克里森完成的表亲作品Deep Ziggi相似,Bloo & Bloop将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表面浮出——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水池。它们与来自东北太平洋的近亲——发光章鱼有着共同的生物发光特性。两兄弟将准时参加今年的静安国际雕塑展,迎接八方来客,用它们友好且巨大的触手向参观者致以问候。

11.《永恒的露台》 

如同建筑和历史的切片,上海的气息萦绕在“永恒的露台”周围,呼唤关于城市和生活的记忆。

胡安·盖瑞扎博/Juan Garaizabal 

西班牙,1971/Spain, 1971

年份 / Year: 2020

尺寸 / Dimension: H2000 x 1500 x 600 cm

材质 / Material: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

胡安·盖瑞扎博 (Juan Garaizabal),1971年出生于马德里的艺术家,因题名为《都市记忆》(Urban Memories)的纪念性公共雕塑而享誉全球,其作品通过提炼城市核心元素填补记忆的空缺,并引发出关于城市规划、历史和当代艺术作用的讨论。他的作品独树一帜,不仅具有个人化的叙述,而且拥有精湛技巧:艺术家在马德里、柏林、墨西哥城和迈阿密的工作室中独立进行锻造处理、木工、电工、塑形和石工等技艺环节。

这件雕塑符合盖瑞扎博对公共纪念性雕塑的所有构想。它是建筑的切片,也是历史的一部分,为公众提供了全方位的互动体验。其形成广泛的影响没有终点,自此引发了对历史、艺术、城市化、雕塑介入城市等议题的思考。

12.《轻柔的风无声无息》

诗人威廉·布莱克曾写,“永远不要试图说出你的爱。”因为爱会像轻柔的风,无声无息地携着花的芳香向你吹拂。

布莱恩·托尔/Brian Tolle 

美国,1964/USA, 1964

年份 / Year: 2023

尺寸 / Dimension: H251 x 137 x 91 cm *5

材质 / Material: 综合材料,钢材,油漆/Composite Material, Steel, Paint

布莱恩·托尔 (Brian Tolle) 是一位美国艺术家,1964 年出生于纽约,至今仍在纽约生活和工作。他的雕塑和装置作品通俗易懂又错综复杂,模糊了当代与历史之间的界限,因而闻名于世。主题常与建筑、场地和工程技术有关。他的作品运用了多种媒介,从周边环境和现场体验中汲取灵感,通过现实与虚幻的交织,引导人们对其重新解读。他的创作方法包括深入研究,然后加以提炼和引导,创造出直观的个人感受。

该作品最初于2004年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为一个临时公共艺术展览制作。针对上海的多元文化建筑遗产,布莱恩·托尔 (Brian Tolle) 创造性地重塑了传统风格的花坛,俏皮地改变了其新古典主义设计的预设和对称性《轻柔的风无声无息》标题的来源是威廉·布莱克的诗中的一句,“永远不要试图说出你的爱。”虽然“微风”看不见,但它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感受到的。这些雕塑是数字化建造的,受到了风和重力等模拟自然力的影响,扭曲了它们的原始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失真,并以动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13.《根》

人和植物的共性是什么?一种向光的生物,一个三维的空间,一场生长的戏剧。

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

英国,1950 /UK, 1950

年份 / Year: 2017

尺寸 / Dimension: H186 x 49 x 37 cm

材质 / Material: 铸铁/Cast Iron

安东尼·葛姆雷因其研究人体与空间关系的雕塑、装置和公共艺术品而誉满全球。他的作品自1960年代以来,通过批判性介入自己和他人身体,直面人类与自然和宇宙的关系等根本问题,从而开发雕塑的潜在可能性。葛姆雷不断尝试,视艺术空间为一个可以衍生新行为、思想和感觉的地方。葛姆雷的作品在英国和国际上被广泛展出,展览地点包括辛德芬根SCHAUWERK博物馆(2021)、伦敦皇家艺术学院(2019)等,永久展出的公共展品包括:《北方天使》(Angel of the North,英国盖茨黑德)、《另一个地方》(Another Place,英国克罗斯比海滩)、《澳大利亚境内》(Inside Australia,西澳大利亚巴拉德湖)、《曝光》(Exposure,荷兰莱利斯塔德),以及《和弦》(Chord)。

根毛不断在沙石和壤土之间寻找空隙,它是你能找到的最柔软的东西,让系统得以从环境中收集能量。我喜欢把根作为一种隐喻,但也喜欢它作为一个系统。让我们把身体的空间想象成一个未知的地面:我们将开始一个三维的探索,一个卷须般的生根系统,它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触摸着边界,有时甚至会突破它。那种把不可知的东西暴露在光下的感觉对我来说很重要。

14.《好想喜欢你》

刺猬坚硬,可肚皮柔软。气球脆弱,可韧性十足。“好想喜欢你”是钥匙,开启“爱”这一人类的魔法。

刘毅/Liu Yi

中国,1990/China,1990

年份 / Year: 2022

时长 / Duration: 2分钟/2 minutes 

类型 / Type: 单路视频/Single Video

刘毅199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在2012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学士学位,2016年获得该学院硕士学位。“中国早期美术电影与实验动画”是她的主要的研究方向,其先后创作了《天演论》《混沌记》《度口》《身寄虚空》《一只乌鸦叫了一整天》《白水郎》等影像作品。《春江花月夜》《渔樵耕读》等跨界舞台作品,她通过动画、多媒体、空间装置等创作方式反映了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并在展览空间中去探寻更多的可能性。2017 年,刘毅的作品《一只乌鸦叫了一整天》入选荷兰国际动画节并展映,并获得华时代全球短片节“特别推荐奖”。2018年,刘毅受邀参加首尔艺术博物馆Nanji艺术家驻地项目。2019年受邀参加法国昂儒The Royal Abbey of Fontevraud艺术家驻地计划,同年受邀担任塞浦路斯动画电影节评委,并在塞浦路斯完成个人驻地项目展览。她的作品曾被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澳洲新南威尔士白兔画廊、香港M+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好想喜欢你》这件作品通过表现刺猬和气球之间的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面对我们自身的恐惧和矛盾,更是一种关于人类情感和关系的哲学思考。

刺猬和气球所表现出的柔软和尖锐的碰撞,正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经常遇到的困境。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但我们的内心也同时存在着对被伤害的恐惧。这种恐惧被称为“爱的恐惧症”。这种恐惧源于我们对爱的本质和意义的困惑。

15.《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既是博弈的游戏,又是交流的媒介。危险与机遇,分歧与共识,只在一念之间。

艾可·努格罗霍/Eko Nugroho

印度尼西亚,1977/Indonesia, 1977

年份 / Year: 2008

尺寸 / Dimension: 

1.H182.5 x 62.5 x 63 cm 

2.H185.5 x 57 x 54 cm 

材质 / Material: 青铜/Bronze

艾可·努格罗霍(Eko Nugroho)成长于印度尼西亚20 世纪 90 年代的变革环境中,他将国内事件带来的个体经验倾注至作品中,并以独特的幽默感和夺目的色彩与图像表现出来。他在印尼艺术学院学习期间,日惹这座城市充满了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激发了他创作的想法,并尝试将其转化为街头涂鸦和街头标语,特意地沿用这种纯粹媒介旨在为公众更进一步地发声。此外,他还创作了绘画、装置和戏剧作品以扩大自我实现的范围。

“人类是如此充满矛盾。上一秒我们还在把手言欢,称对方为朋友或伙伴,下一秒我们就把武器对准了对方。”个人像的头部呈方形,代表着坚固、坚实和有条理的立场,而另一个人像的头部呈弯曲的圆形,像一垛烟囱。艺术家在两个人物的互动之间捕捉到了握手的瞬间,而这一动作的潜在危险可以立即被解读出来。右边的人物伸出戴着狼头手套的手,似乎随时准备攻击和撕咬,而另一个人物则伸出人类的手,但随时准备用狼头手套保护自己。

16.《镜梯凝视》

镜子凝视你,然而当你凝视镜子,看见的仍是自己。思考的迷宫亦是如此,源于自我,途经自我,最终抵达自我。

吉姆·兰比/Jim Lambie

英国,1964/UK, 1964

年份 / Year: 2023

尺寸 / Dimension: H325-400 cm

材质 / Material: 15个铝制梯子,抛光不锈钢,亮光漆/15 Aluminum Ladders, 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Gloss Paint

© 吉姆·兰比。由伦敦赛迪HQ画廊提供。

© Jim Lambie.Courtesy Sadie Coles HQ, London.

吉姆·兰比(生于1964年,苏格兰)生活和工作在格拉斯哥。兰比以其色彩丰富的装置作品而闻名,这些作品由人们熟悉的日常材料制成——将流行美学注入周围的环境中,在改变空间的同时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建筑特质上(他独特的建筑介入方式——例如,在地板或墙壁上粘贴上颜色鲜艳的电工胶带)。在他的其他作品,比如用油漆浸透的床垫,兰比巧妙地从现代生活的混乱中塑造出幽默和悲怆。

吉姆·兰比(Jim Lambie)的《镜梯凝视》(Shaved Ice)是一件户外公共艺术品,由15个垂直的梯子雕塑组成,这些雕塑以不同的高度和角度安置,给予观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观者经过作品前会被反射或放大。《镜梯凝视》延续了兰比长久以来将日用品作为精巧装置的常用创作手法,它由一组单色铝制框架组成,从鲜红到霓虹绿再到亮黄,色彩纷呈,并梯架内嵌镜面。这一2022年版的 《镜梯凝视》将安装在室外,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并产生折射效果:橱窗般的镜面既能捕捉到静态环境,也能捕捉到观众的动作,形成一个由意想不到的反射组成的互动迷宫,类似于马塞尔·杜尚的自我分裂照片和超现实主义的场面调度。

17.《坚持》

当你攀岩时,万物都逐渐溶解,只剩下“坚持”二字,坚持的信念凝聚在一起,仿佛身体的绘画。

蔡坚/Cai Jian

中国,1993/China, 1993

年份 / Year: 2022

尺寸 / Dimension: H230 x 211 x 223 cm

材质 / Material: 综合材料,铝,漆/ Fiberglass, Aluminum, Paint

蔡坚,1993年出生于广东潮州,201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广州和上海。蔡坚的艺术实践涉及绘画、雕塑和装置,从对材料、对象以及对绘画过程中重复行为的关注出发,拓展到对波普艺术和流行文化的研究,通过对日常物件和文化符号的反复描绘,开展对材料、图像和当代视觉的探索。

在这些雕塑作品中,巨大的形状和色彩来自艺术家在攀岩中的发现和感触。艺术家在与这些“现成品的形状”相处的创作过程中,再次运用了物体自身的存在逻辑,构成了新的视觉意义。蔡坚的创作特点是对当代社会中新的乐趣和物体存在方式的发现和想象。他整合了科技、材料和现成品等多种创作媒介,挑战了我们存在价值的确定性,同时扩大了其边界。最终,他指出荒谬感就是不停地更新,模糊物体与其创造者之间的关系。

18.《地平线》

“地平线”是意识的入口,从日出到日落,生命在自然中诞生,又回归于自然的怀抱。

尚-马利·阿普里欧/Jean-Marie Appriou 

法国,1986/France, 1986

年份 / Year: 2023

尺寸 / Dimension: H550 x 508 x 350 cm

材质 / Material: 铝/Aluminum

尚-马利·阿普里欧(Jean-Marie Appriou)1986年出生于法国布雷斯特,现生活和工作于法国巴黎。尚-马利·阿普里欧的雕塑作品能唤起人类古老的记忆,其创作主题受当代故事、神话及未来世界的影响。他的作品通常由铝这种非常现代的材料制成,并通过实验与其他金属材料的结合不断拓展设计的可能性。通过影射人们熟悉的动物或人类形态,并以独特的、近乎炼金术的方式处理原材料,尚-马利·阿普里欧创造出了自己的神话。

尚-马利·阿普里欧的作品曾在路易威登基金会、东京宫和巴黎凡尔赛宫展出; 美第奇别墅,罗马公共艺术基金,纽约。《地平线》是一座巨大的铝制雕塑,是尚-马利·阿普里欧于2022年创作的作品,由一艘大型的船,载着两位 “宇航员”穿越星辰和岁月。古埃及雕塑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自 2018 年以来,他一直在塑造一种神圣而永恒的表现手法:比如对“宇航员”面孔显著特征的雕琢、对“航船”系列的构思。

19.《全球城》

城市的维度并非恒定,世界也是一座巨大的城市,人类与人类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雷安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 

阿根廷,1973/Argentina, 1973

年份 / Year: 2023

尺寸 / Dimension 直径350 cm/Diameter 350 cm

材质 / Material: 钢,树脂/Steel, Resin

© 雷安德罗·埃利希。由常青画廊提供。

© Leandro Erlich.Courtesy Galleria Continua.

雷安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于1973年出生于阿根廷,现工作和生活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蒙得维的亚两地。过去二十年里,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并被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永久收藏。他在亚洲享有极佳的声誉,在东京森美术馆(2017)和上海昊美术馆(2018)举办的个人展览吸引了数十万的参观者。2019年7月10日,他在中国国家重点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CAFAM)举办展览“太虚之境”,并成为首位作品占据其美术馆整个展览空间的非中国籍艺术家。 

围绕“地球村”的概念,从人类在地球每一寸土地的肆意扩张,到信息技术和高速互联网的发展,科技使我们能够瞬间实现千里互联,既凸显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优势,也标志着人类文明对地球造成的威胁。作品展现了人类生活的不可分割性,以及在我们熙熙攘攘的生活中共享一个家园的现实意义。

20.《门内门外》

线条是空间的草图,门是边界的暗喻。鼓起勇气,打开它,跨越它,你向往的世界就在门外。

周一然/Zhou Yiran

中国,1988/China, 1988

年份 / Year: 2023

尺寸 / Dimension: H380 x 200 x 54 cm

材质 / Material: 不锈钢喷漆/Painted Stainless Steel

周一然,艺术家、设计师。1988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热爱跨领域设计,致力于寻找新鲜的视角看世界。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热爱跨领域设计,致力于寻找新鲜的视角看世界。荣获中央美术学院年度优秀作品奖、多件作品被私人及商业体收藏。曾在北京、上海、武汉、大同、东莞、柏林等地举办展览;并参与国内外的多个公共艺术项目。

这件作品如同在空间中勾勒出的草图。

门暗示边界,希望这扇门也象征着你心中的某扇门。

给你勇气,打开它,跨越它,到达你向往的世界。

21.《上海之眼》

上海在清晨睁开双眼,摇摇晃晃地迎接新的黎明。从不可能的悬浮走向可能的未来,道路就是城市的渴望和梦想。

雷安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 

阿根廷,1973/Argentina, 1973

年份 / Year: 2023

尺寸 / Dimension: H560 x 233 x 160 cm

材质 / Material: 综合材料,不锈钢/Composite Material, Stainless Steel

© 雷安德罗·埃利希。由常青画廊提供。

© Leandro Erlich.Courtesy Galleria Continua.

雷安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于1973年出生于阿根廷,现工作和生活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蒙得维的亚两地。过去二十年里,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并被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永久收藏。他在亚洲享有极佳的声誉,在东京森美术馆(2017)和上海昊美术馆(2018)举办的个人展览吸引了数十万的参观者。2019年7月10日,他在中国国家重点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CAFAM)举办展览“太虚之境”,并成为首位作品占据其美术馆整个展览空间的非中国籍艺术家。 

这件作品最初于2008年在新奥尔良的Prospect 1上展出。在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对该地区造成灾难性破坏后,举办这一双年展的目的是为该市的重建提供援助和支持。雷安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在目睹了散落在城市第九区的房屋遗迹后创作了这幅作品。与家具升降机等其他作品类似,这一装置呈现了一种不可能的景象:一个精致的梯子悬挂着一扇废弃建筑外壳上的窗户,没有明显的支撑来源。在卡特里娜飓风的背景下,这种脆弱性的建筑表达尤其令人心酸,然而现在的这一版本描绘的是我们人类渴望找回那些仍然难以捉摸和失去的东西的愿望。

22.《流动之花#9》

平面只能是平面吗?从刻板的印象里解放自身,摆脱约束的互动会创造不可思议的“流动之花”。

亚历山大·维加·伯夫林/Alejandro Vega Beuvrin 

委内瑞拉,1979/Venezuela,1979

年份 / Year: 2019

尺寸 / Dimension: H200 x 112 x 72 cm 

材质 / Material:铜/Bronze

亚历山大·维加·伯夫林(Alejandro Vega Beuvrin),1979年5月出生于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雕塑家。他最初是加拉加斯西蒙玻利瓦尔大学(Simón Bolívar University)设计、建筑和美术系的客座教授,在2010年成为了一名建筑研究员。自2015年起,他在巴塞罗那工作室致力于创作不同规模的金属雕塑。伯夫林从建筑师转型为雕塑家,用现代技术流程去创作各种形式的作品,旨在与都市或更为亲密的空间维持联系。

当康定斯基在撰写《点、线、面》一书时,他将平面定义为:“......接收作品内容的物质表面。”它以缩写BP(基础平面)指称这个平面,并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去划定平面的边界。他研究平面上的构成,但并不将其本身作为构图元素来。在任何时候,平面都从未被视为是一种基本的元素,不像点和线那样可以自由地进行掌控。

23.《她们》

“她们”的一张张面孔,像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再现,与生命展开一场“内观”对话,叩问心灵的重量。

许云清/Hsu Yunchin

中国台湾/Chinese Taiwan

年份 / Year: 2023

尺寸 / Dimension: H250 x 125 x 121 cm

材质 / Material:不锈钢/Stainless steel

许云清在2014年获得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硕士学位。她在加拿大温哥华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研修观念摄影并获得学士学位。许云清的大部分创作灵感都来自当代艺术以及中国古代思想和哲学。作为职业艺术家,她通常以雕塑和摄影为主要创作媒介,以此呈现她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许云清的创作逻辑是结合科技创作造型产生一般传统制作过程中不会产生的形体,最终再结合传统工艺生产,如石雕、铜雕,让材质本身成为叙述历史的方式,同时探究科技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她的作品构成不是单一事件,如同创作者生命组成的复杂性,凝结了诸多事件。借由平面影像的折射诠释成立体雕塑,透过创作过程与材质的对话而产生千变万化的“无限”造型。

24.《流动之花#2》

平面只能是平面吗?从刻板的印象里解放自身,摆脱约束的互动会创造不可思议的“流动之花”。

亚历山大·维加·伯夫林/Alejandro Vega Beuvrin 

委内瑞拉,1979/Venezuela,1979

年份 / Year: 2018

尺寸 / Dimension: H232 x 401 x 152 cm

材质 / Material: 耐候钢/Corten Steel

亚历山大·维加·伯夫林(Alejandro Vega Beuvrin),1979年5月出生于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雕塑家。他最初是加拉加斯西蒙玻利瓦尔大学(Simón Bolívar University)设计、建筑和美术系的客座教授,在2010年成为了一名建筑研究员。自2015年起,他在巴塞罗那工作室致力于创作不同规模的金属雕塑。伯夫林从建筑师转型为雕塑家,用现代技术流程去创作各种形式的作品,旨在与都市或更为亲密的空间维持联系。

当康定斯基在撰写《点、线、面》一书时,他将平面定义为:“......接收作品内容的物质表面。”它以缩写BP(基础平面)指称这个平面,并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去划定平面的边界。他研究平面上的构成,但并不将其本身作为构图元素来。在任何时候,平面都从未被视为是一种基本的元素,不像点和线那样可以自由地进行掌控。

25.1  《生活舞蹈家》

舞蹈啊,生活不过是舞蹈。回归渴望欢乐的本能,释放追求自由的心灵,用热情点燃生活,生活将以热情拥抱你。

西奥·托比亚斯/Théo Tobiasse 

法国,1927/France, 1927

年份 / Year: 1997

尺寸 / Dimension: H300 x 120 x 160 cm

材质 / Material: 不锈钢喷漆/Painted Stainless Steel

西奥·托比亚斯(Théo Tobiasse,1927-2012)托比亚斯1927年出生于雅法;他的家人来自立陶宛。20世纪80年代,他在圣保罗-德旺斯和纽约两地奔波。托比亚斯不仅画油画,还画素描和雕塑,他拒绝受艺术形式的限制。他的作品涉及雕刻、蚀刻、石版印刷、陶瓷、马赛克和彩色玻璃窗。这种对材料、技法和文字的不断探索,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无穷的回忆和想象力。

这件雕塑回归艺术家内心的主题:女性、游乐场、马戏团和杂技演员,它们是自由、融合和对生活的热情的象征。

25.2  《光之鸟》

鸟儿沐浴着太阳的光辉飞行着,以翅膀优美的摆动勾勒世代之间的纽带——希望的无限和精神的永恒。

西奥·托比亚斯/Théo Tobiasse 

法国,1927/France, 1927

年份 / Year: 1988

尺寸 / Dimension: H290 x 125 x 125 cm

材质 / Material: 不锈钢喷漆/Painted Stainless Steel

西奥·托比亚斯(Théo Tobiasse,1927-2012)托比亚斯1927年出生于雅法;他的家人来自立陶宛。20世纪80年代,他在圣保罗-德旺斯和纽约两地奔波。托比亚斯不仅画油画,还画素描和雕塑,他的创作不受艺术形式的限制,作品涉及雕刻、蚀刻、石版印刷、陶瓷、马赛克和彩色玻璃窗。这种对材料、技法和文字的不断探索,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无穷的回忆和想象力。纽约是激发西奥·托比亚斯灵感的城市之一,从那时起,女性就成为了自由的化身。他讲述、描绘和塑造了一个充满怀旧和希望的世界。

它是一个飞翔的形象,代表着希望和自由的无限性和精神性。它是世代之间的纽带。最初的版本是 1989 年用多色材料制作的,现在可以在勒卡内的圣索维尔小教堂(又称托比亚斯小教堂)的前院看到。

26.1. 《盼》

《盼》,时光不言,等待的是陪伴。

朱琳/Zhu Lin

中国,2001/China, 2001 

年份 / Year: 2023

尺寸 / Dimension: H370 x 225 x 85 cm 

材质 / Material: 综合材料/Fiber-Reinforced Plastic (FRP)

多媒体创意指导:包为跃

多媒体创意制作:许菀 

朱琳,2001年生,江苏南通,2019至2023年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学习,现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作品《溯》曾参加2020年“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高校艺术装置特邀展”、2021年上海喜盈门“重装——云室内雕塑公园第二季”艺术展。

你来之前,你走之后,他都是坐在那里,不是在回忆,也不是在思考,就是呆呆地坐着。只有你在的时候,他才神采奕奕,回忆才像播放的电影,一帧一幕,有你淘气玩耍的模样,有他年轻体壮时镰草担麦的风采,有一家人在饭桌前欢声笑语的景象。

26.2. 《忆》

《忆》,儿时欢乐,收获的是归属。

陆嘉/Lu Jia,刘子言/Liu Ziyan

中国/China

年份 / Year: 2023

尺寸 / Dimension: H300 x 1500 x 300 cm 

材质 / Material: 亚克力,不锈钢,尼龙塑料/Acrylic, Stainless Steel, Nylon Plastic

多媒体创意指导:包为跃

2019年十月参与m50艺术园区公共座椅设计;2020年九月参与m50长廊改造;2020年十月作品《羽球》《海》参与艺术家陈耀明可回收材料艺术主题展;2022年四月作品《窗》《船》参与武康路风貌街区改造;2023年四月作品《休息》《忆》参与艺术家薛鸣华“为风貌而设计”风貌公共艺术展;2023年五月双人合作公共艺术作品《忆》与艺术家薛鸣华《时光之门》于准海国际合作。

虑与归属感的不足,恰恰在于没有集体记忆的延续,让他们在这座自己熟悉的城市中渐渐觉得陌生。通过《忆》这件作品让人们回忆起儿时的快乐 ,作品中加入的很多元素都是一代人最为经典的童年回忆,可以让人在放松心情的同时与身边的人产生共鸣从而获得一种归属感,在这个繁忙又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得到一丝喘息的机会。

26.3. 《起点》

是美好的《起点》,更是未来的起点。

翟荣靓/Zhai Rongliang

中国/China 

年份 / Year: 2022

尺寸 / Dimension: H120 x 220 x 60 cm *3

材质 / Material: 自行车,综合材料,彩色镜面玻璃/Bicycle, FRP, Colored Mirror Glass

多媒体创意指导:包为跃

多媒体创意制作:朱蕾

2020年9月作品《残噬》参与“法治松江”公益广告作品展

2020年参加m50艺术长廊改造

2021年3月作品 《地球》参与艺术家陈耀明“美丽的家园”——废品艺术作品巡回展

2022年5月 作品《保护小牙齿绘本》在上海市“儿童口腔健康科普绘本”评比中获三等奖

2022年8月作品《起点》参加“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  

作品以单车为创作媒介,表达大学四年中的美好的生活。在大学四年中单车无疑是校园中同学们最常使用的也是最环保的交通工具。单车分布在校园中的各个角落,方便大家的学习生活。云朵也是我们经常在校园中看到的元素之一,同时云有着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的期待的寓意。以校园景色作为色彩基础,演变出各种装饰性的图案喷涂在云朵上,将环境、生活与校园紧密地结合在作品中。单车与云朵的组合呈现出新一代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二.延伸展区

1.大宁久光中心

1.1《城市光雕塑》/Firefly Machine

光的缝隙里一张一合的鳞片,是城市的羽翼,也是人类的基因,在上海的城市夜空静谧闪耀。

卢焯健&Ether.Studio/Lu Zhuojian&Ether.Studio

中国/China

年份 / Year: 2022

尺寸 / Dimension: H320 x 198 x 198 cm

材质 / Material: 金属复合材料, LED屏,电机结构, PCB,电脑及配件/Metal Composite Material, LED Screen, Motor Structure, PCB, Computer and Accessories

卢焯健,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专业,是一位跨界艺术家,雕塑家和建筑师。卢焯健经常汲取生活中的片段,并把它们转化为充满生气的装置作品。他选用日常的为人们所熟知的物品,重新思考他们的可塑性,再将他们构成新的图像,给观者一种奇异的感觉。他善于将“时间、进化”的思辨中,让观者在感知的基础上,反思我们身边的在当下、过去以及未来的状态。Ether.Studio是招冠良于2017年在深圳南山创办的新媒体艺术团队。招冠良,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信息设计专业。专注于新媒体艺术创作,探索信息数据与动力机械相融合的创作可能性,活跃于国际新媒体艺术圈。

《城市光雕塑》由萤火虫的反射光结构为启发,利用动力雕塑与数据演绎为创作基础,结合心率数据演化出虚实结合的艺术创作。上海站,光雕塑的本体视觉灵感来源于人类DNA,利用张合的运动鳞片,把光散射到城市夜空。

1.2《时间之诗》

“时间之诗”的韵律配合着像素的色彩,以节拍为单位摇摆,凝固了新世代夜上海的图景。

卢焯健&Ether.Studio/Lu Zhuojian&Ether.Studio

中国/ China

年份 / Year: 2020

尺寸 / Dimension: H780 x 368 x 238 cm

材质 / Material: 金属复合材料, LED灯材,电机模组,PCB, DMX控制器,电脑及配件/Metal Composite Material, LED Lamp Material, Motor Module, PCB, DMX Controller, Computer and Accessories

卢焯健,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专业,是一位跨界艺术家,雕塑家和建筑师。卢焯健经常汲取生活中的片段,并把它们转化为充满生气的装置作品。他选用日常的为人们所熟知的物品,重新思考他们的可塑性,再将他们构成新的图像,给观者一种奇异的感觉。他善于将“时间、进化”的思辨中,让观者在感知的基础上,反思我们身边的在当下、过去以及未来的状态。

Ether.Studio是招冠良于2017年在深圳南山创办的新媒体艺术团队。招冠良,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信息设计专业。专注于新媒体艺术创作,探索信息数据与动力机械相融合的创作可能性,活跃于国际新媒体艺术圈。Ether.Studio从事跨媒体艺术装置研究。作品涉及数据演绎、动态雕塑、仿生艺术、互动体验等多个方面。创作融入科技,不断挖掘创作理念融入前沿科技。

艺术家团队Ether.Studio在上海驻地采风,提取8张上海夜景的照片,作为光影艺术的数据基础,提取画面中变化的像素色彩,以一个节拍为单位重新摇摆,凝固了新世代夜上海的相位。

2.国泰君安绿地

2.1《万象无形》

大象温暖的躯体轻盈而熟悉地反射着周遭的倒影,像记忆的守护者,提醒人们没有记忆,就没有依靠。

纳迪姆·卡拉姆/Nadim Karam 

黎巴嫩,1957/Lebanon, 1957

年份 / Year: 2012

尺寸 / Dimension: H300 x 425 x 35 cm

材质 / Material: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

纳迪姆·卡拉姆(Nadim Karam)1957年生于黎巴嫩,是一位多学科实践的艺术家、建筑师,1996年在贝鲁特创办工作室,至今工作生活于贝鲁特。纳迪姆·卡拉姆将在日本习得的建筑学、空间学理论与他自身的中东文化背景相融合,结合绘画与雕塑在世界不同的城市开展大型城市艺术项目。纳迪姆·卡拉姆以一种异想天开的方式唤起集体记忆,让最严肃、黑暗的信息都显得宜人可爱,并为每个城市赋予自己的个性。他在包括利物浦双年展、光州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在内的世界各地画廊和艺术机构均有作品展出,且已在墨尔本、布拉格、迪拜、贝鲁特、伦敦、东京、奈良等不同城市呈现了临时性或永久性的城市艺术装置。

在纳迪姆·卡拉姆(Nadim Karam)丰富的视觉语言元素中,大象以其强大的记忆力、团结和群体意识而闻名,在纳迪姆·卡拉姆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象征意义上讲:它可以被看作是记忆的守护者和提供者,没有记忆,我们就没有依靠。在这件3米高的抛光不锈钢雕塑中,他所有的形式语言汇聚在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的内部世界中。孔洞从大象的眼睛生长出来,积累的故事和经历可以唤起观众一生的记忆,当他们走近时,会被吸引到作品中,在大象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倒影。

3.彭浦新村

3.1《彭浦计划》

城市进化的故事是由人书写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人的生活史就是城市的变迁史。

艺术共和/A.R.T. INSTITUTION

中国/China

年份 / Year: 2023

定制作品/Customized Works

类型 / Type: 涂绘,多媒体,播客等/Painting, Multi-Media, Podcast, etc.

 

“A.R.T. INSTITUTION艺术共和”是罗浮紫公共艺术旗下创新型艺术衍生品品牌,始终坚持作品的原创性和唯一性,并在深度挖掘当代艺术的创造力。彭浦新村居民是这项艺术计划中的重要艺术家,他们是既是创作者也是观者。城记播客是一档关于城市的播客节目。播客主理人王越洲用声音去记录城市居民和都市更新的故事。来自不同领域的参与者共同完成这项计划,为公共领域开辟新的对话空间,激活我们对未来空间的想象。

这件作品是一项参与式艺术项目,这是一种让公众参与创作过程的艺术创作方法,让他们成为作品的共同作者。在项目中我们会邀请社区居民共同营造美丽家园和社区。我们还将对社区休闲区域进行微小的美化,并且以艺术橱窗形式呈现彭浦新村居民家庭日常生活变化。此外,我们将联合城记播客记录彭浦新村街道居民跨越城市变迁的悲欢离合,见证人与建筑共同书写的城市进化史。

4.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苏河湾中央绿地)

4.1《一为多收益 & 

二为表演好 &

三下准备齐 & 

四就朝前跑 &

独赢 或

位置 或

前三名 或》

像儿时那样跳房子,边跃动身体,边阅读作品中的文本,探索自己与世界的联系。

劳伦斯·韦纳/Lawrence Weiner 

美国,(1942-2021)/USA, (1942-2021)

年份 / Year: 1991/2008

尺寸 / Dimension: 尺寸可变/Dimensions Variable

材质 / Material: 语言+所指的材料/Language + The Materials Referred to

Portrait of Lawrence Weiner, 2020.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 by Matthew Tamaro

劳伦斯·韦纳,2020年。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图片由Matthew Tamaro拍摄

劳伦斯·韦纳 (Lawrence Weiner) 被公认是1960年代观念艺术发展的开拓者,他本人则自视为雕塑家,把自己雕塑的媒介定义为“语言+所指的材料”,将语言作为建构作品的媒材。作为观念艺术运动的核心人物,韦纳的作品涵盖了装置、影像、电影、书籍、声音、雕塑和表演等多种形式,毕生实践以严谨的态度推动和展现语言学和艺术主题之间的互文。韦纳用语言的形式来表现艺术,在创作生涯中始终探讨着语言作为三维媒介的特质,他认为由语言建构的雕塑具备和实体构造一样的功能性。

艺术家可构建作品 (THE ARTIST MAY CONSTRUCT THE WORK)

作品可被制造 (THE WORK MAY BE FABRICATED)

作品无须被实现 (THE WORK NEED NOT BE BUILT)

每件作品都是平等的,并符合艺术家的期许 (EACH BEING EQUAL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NT OF THE ARTIST)

作品的状态由观者在接收到作品时自行决定 (THE DECISION AS TO CONDITION RESTS WITH THE RECEIVER UPON THE OCCASION OF RECEIVERSHIP)

劳伦斯·韦纳被视为最重要及最具代表性的观念艺术家之一,他的毕生实践突破性地以语言作为建构作品的媒介,并彻底改变了重塑了观众、艺术家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出于对艺术普及的坚定信念,韦纳一贯钟爱公共艺术,并在许多城市空间留下了大量作品。

《一为多收益 / 二为表演好 / 三下准备齐 & 四就朝前跑》以坊间流行的游戏“跳房子”方格为主要视觉元素,格子两侧和周围的文字以中英文呈现,使参与互动的观众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理解去感受韦纳的标志性文本。每位观众对脚下的文字将有不同的诠释,正如韦纳所言,他希望他的艺术能“帮助观众更好地认知自己与所处世界的关系,那就应该是艺术存在的意义。”这件作品创作于1991年,同年于韦纳在 DIA 艺术中心的个展中首次实现,并在2008年再次呈现于法国里昂的一停车库内。2023年5月,这件作品于画廊周北京的公共单元展出。

.4.2《空中城市》

沉浸在万花筒般的虚构空间,倒置的城市作为想象力的集成,是对理想和未来的预知与祝福。

艾默格林&德拉塞特/Elmgreen & Dragset 

丹麦1961&挪威1969/Denmark, 1961 & Norway, 1969 

年份 / Year: 2019

尺寸 / Dimension: H400 x 220 x 500 cm 

材质 / Material: 不锈钢,钢,铝丙烯酸玻璃,LED灯/Stainless Steel, Steel, Aluminum Acrylic Glass, LED Lights

© 艾默格林&德拉塞特。由MASSIMODEACARLO, KUKJE, Perrotin画廊提供。

© Elmgreen & Dragset. Courtesy MASSIMODEACARLO, KUKJE GALLERY, Perrotin.

迈克尔·艾默格林(Michael Elmgreen)1961年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英格尔·德拉塞特(Ingar Dragset)于1969年出生于挪威特隆赫姆;自1995年以来,他们一直作为艺术家二人组合作。他们在柏林生活和工作。艾默格林&德拉塞特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通过强烈而令人不安的幽默感来批判当代社会和政治结构,旨在揭示和重新定义艺术世界、文化机构及其与公众的关系。他们以众多的公共建筑和表演装置而闻名。艾默格林&德拉塞特通过创造令人震惊和壮观的景象,不断挑战公众及其想象力。

艾默格林&德拉塞特的《空中城市》以倒置安装的比例模型的形式展现了想象中城市的概念。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一装置,并根据自己的位置体验不同的细节。作品从香港城市中汲取灵感,建造了一座新的建筑,并邀请观众仰视他们头顶上的这座奇幻城市。建筑干预和丰富详细的虚构场景构成了艾默格林&德拉塞特的艺术实践。通过这件作品,艺术家们创造了一个万花筒般的装置,展现了一个完全虚构的城市空间。

5.三泉公园

5.1《垂律》——瞿倩梅艺术作品展

瞿倩梅/Qu Qianmei

中国/China

艺术家介绍:

瞿倩梅,浙江瑞安人

1979年  师从瑞安画家邱禹仁先生

1985年  旅居法国,继续中国画的学习

2001年  转型抽象油画

2008年  修读于中央美院油画系材料研修班

2015年  修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坦培拉高研班

2020年  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巴黎

展览及艺博会

2023   流金岁月,静安.艺空间,上海

2021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

2021  “半亩园-另一种雅集一瞿倩梅新作展”,上海中心大厦,上海

2019  天地源,静安雕塑公园,上海

2019  天地行,巴黎市政厅,巴黎

2018  踏春,铸造美术馆,北京

“她可以让黄金甲驰骋在蓝绿之间,仿佛戎马倥偬的将军在巡视 这边陲。” ——柯孟德(Christophe Comentale,汉学家,法 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荣誉馆长) 

瞿倩梅个展《垂律》是今年静安国际雕塑展的延伸展,也是翡翠 画廊《垂虹》的姐妹展。瞿倩梅自 2019 年入驻静安,虽然遇三年疫情,但她仍笔耕不止, 先后在三泉公园「静安·艺空间」举办《粉黛踏金》《年轮的力量》 《五月印痕》《鎏金岁月》等展览。

6市西中学

6.1《24小时美术馆》

忘掉“白盒子”!美术馆已走向户外,无处不在,新的“美术史”正在市西中学上演。

张钊瀛/Zhang Zhaoying

中国,1988/China, 1988

年份 / Year: 2017-2023  

材质 / Material: 亚克力,8mm+6mmLED软管霓虹灯/Acrylic, 8mm+6mm LED Hose Neon Light

张钊瀛1988年出生于中国广州。200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201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作为80年代出生的这一批优秀艺术家的代表之一,张钊瀛的作品时代性是相当明显的。

作品营造出一个戏剧化的沉浸式剧场氛围,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一部新的“美术史”。24小时美术馆,打破美术馆的白盒子观念,以及“每逢周一闭馆”的时间限制,美术馆可以无处不在,在中学中普及美术史的教育。

7.镇宁菜市

7.1《上菜市!》

《上菜市!》,唤回与自然的连接,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一天。

奶粉zhou/Nathan Zhou

中国,1980/China, 1980

年份 / Year: 2023

艺术家定制作品/Customized Works by the Artist

1980年出生于广东东莞,200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英语与英国文学系。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奶粉周的作品曾在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广州chi K11艺术空间,上海chi K11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及SNAP艺术中心等机构展出。

云上与云下

抬头看云 在云下

低头看云 在云上

抬头与低头交替可以拉伸颈椎 促进能量流通无阻

体态轻盈 灵动如燕

安静自处 体内体外 进进出出 生生不息

唤回与自然的连接

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一天。

8.中信泰富广场

8.1《MailboX》

声、光、电、AI,MailboX,喜悦的邀请,收集欢笑,回应快乐。

Sencity

澳大利亚/Australia

年份 / Year: 2017

尺寸 / Dimension: H320 x 240 x 120 cm

材质 / Material: 综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

Sencity是一家前沿的科技公司和数字创意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将交互技术应用于建筑环境。这支由创意人员、技术人员和城市专家组成的不断成长的设计驱动型团队以其独特的跨文化和跨学科背景塑造了他们的愿景和方法,并致力于为不同的文化、人口和市场打造体验和产品。Sencity同时还是Metaverse虚拟现实互动基础技术和内容供应商。无论是变形的错觉建筑立面媒体,还是纽约地标性互动艺术装置,亦或是对特许零售店或办公楼升级数字创意体验,一切现存的媒介都可以成为新的互动载体,带来多维度的、双向反馈的、寓教于乐的数字交互体验。

MailboX是由前沿的科技公司和数字创意平台Sencity原创设计的城市家具系列交互艺术装置,融合了创意、美学、情感和交互体验,为人们带来声、光、电、AI交互等多维感官刺激和持续的多巴胺奖励。该艺术作品曾在悉尼港湾桥下、新加坡滨海湾、南京老门东、深圳国际机场四地巡展并吸引每日数万人去参观打卡。

9.张园

9.1《复调飞行曲》——纳迪姆·卡拉姆艺术作品展

纳迪姆·卡拉姆/Nadim Karam 

黎巴嫩,1957/Lebanon, 1957

纳迪姆·卡拉姆(Nadim Karam)1957年生于黎巴嫩,是一位多学科实践的艺术家、建筑师,1996年在贝鲁特创办工作室,至今工作生活于贝鲁特。纳迪姆·卡拉姆将在日本习得的建筑学、空间学理论与他自身的中东文化背景相融合,结合绘画与雕塑在世界不同的城市开展大型城市艺术项目。纳迪姆·卡拉姆以一种异想天开的方式唤起集体记忆,让最严肃、黑暗的信息都显得宜人可爱,并为每个城市赋予自己的个性。他在包括利物浦双年展、光州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在内的世界各地画廊和艺术机构均有作品展出,且已在墨尔本、布拉格、迪拜、贝鲁特、伦敦、东京、奈良等不同城市呈现了临时性或永久性的城市艺术装置。

展览【复调飞行曲】以纳迪姆·卡拉姆根植于梦想和故事的艺术脉搏谱就。展品涉及绘画、雕塑等不同媒介,通过童话般的异想描述记忆的痕迹,以创造性的活力与深度探讨文化、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作品多元化的特征,源自艺术家最早在绘画中运用的视觉语汇——“古代游行”,如今已遍布世界的不同角落。《城市玩具》是一系列黑色的、独立却又不可分割的类人动物造型,通过一种超越边界、文化和信仰的元语言进行交流。

 

本文作品图片皆为过往呈现或效果示意图,最终以现场实景为准——编者。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